人物:慕容德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53 【介绍】: 明山西襄垣人,字舜卿,号紫岩。弘治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充经筵讲官。正德初,预修《孝宗实录》。刘瑾擅权,改授兵部主事。瑾诛,复旧职,历翰林侍讲学士。嘉靖初,预修《武宗实录》,升礼部右侍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卒谥文安。有《紫岩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舜卿,襄垣人。弘治己未赐进士第三,累官南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有紫岩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八
龙字舜卿,襄垣人。弘治己未第三人及第,授编修。进修撰,改兵部主事。历吏部员外,寻复修撰,迁侍讲学士,改侍读,擢礼部侍郎,进南礼部尚书,改南吏部、兵部。赠太子太保,谧文安。有《紫岩集》四十八卷。 田按:尚书不以诗名,《紫岩集》中佳句,如《泳淮阴侯》云:「运属真人应混一,才收国士故无双。」送《杨兵部归成都》云:「禁中颇牧推司马,剑外江山待主人。」《答司徒质斋韩公》云:「吏部文章原绝代,相州功业早安边。」他如「堂前燕子悲王谢,洞口桃花笑阮刘」,「春水仙舟依岸柳,午风僧磬出烟萝」,「笙歌韵歇空啼鸟,罗绮香消自野花」,「花雨碎时帘半卷,柳烟低处燕交飞」,即当日以声律擅名者,亦不能过也。
维基
刘龙(1476年—1554年),字舜卿,号紫岩,山西襄垣人。
刘龙是孝宗弘治年间进士、刑部员外郎刘凤仪之子。
他十岁即能作文,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乡试考中第二名举人。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伦文叙榜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被授职翰林院编修。
曾经充任经筵讲官。
武宗正德年间,刘瑾擅权,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被调任礼部主事。
升吏部员外郎,刘瑾被诛杀后,复除编修,六年五月升任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
正德八年和十四年曾两次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
十一年五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世宗继位,教习庶吉士,侍经筵日讲,充《武宗实录》纂修官,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升礼部右侍郎,同年丁母张氏忧,服阕,四年七月复除原职,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日讲如故。
七年(1528年)五月升为南京礼部尚书,八年六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十二年五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十四年十月乞致仕,命驰驿归,嘉靖三十三年卒,年七十八,赐谕祭,赠太子太保。
谥文安。
桓敞 朝代:南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略阳桓道人。
后赵主石虎时,自略阳徙邺,仕苻氏为长乐国郎中令。
慕容德入青州,在广固称帝,以为车骑长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人。
以身材魁伟,为慕容德所赏识。
拜逢陵长,有政声。
迁济南尹。
晏谟 朝代:南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青州人。
秀才。
南燕主慕容德至齐,谟从至汉城阳景王庙。
宴庶老于申池,北登社首山,问谟以齐之山川丘陵贤哲旧事,谟历对详辨,并画成地图。
甚嘉之,拜尚书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昌黎棘城人。
慕容德女。
有才慧,善书史、能鼓琴。
建南燕,封平原公主。
年十四适段丰。
丰为人所谮,被杀。
逼于父命,改适馀炽,而心不欲。
三日还第,自缢死。
慕容钟 朝代:南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鲜卑人,字道明。
慕容德从弟。
少有识量,喜怒不形于色,至于临难对敌,智勇兼济,累进奇策,为慕容德佐命元勋。
后公孙五楼忌而劝慕容超杀之,钟遂谋反。
事败,奔后秦姚兴,拜始平太守,封归义侯。
全晋文
钟字道明,德从弟,封北地王,拜司徒,超嗣位,以为都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寻出为青州牧,后为公孙五楼所构,惧诛谋反,事败奔姚兴,为始平太守,封归义侯。
庞世 朝代:南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人。
慕容德为光禄勋。
奏案豪强,苛克人物,时人咸惧疾之。
及卒,门无吊客。
殷丰妻 朝代:南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慕容氏。
十六国时南燕昌黎棘城人,慕容德之女。
有才慧,善书史,能鼓琴。
慕容德为南燕主,封平原公主。
初适殷丰。
丰为人所杀。
德强使改适寿光公馀炽。
氏以贞女不更二夫,密书其裙带云:死后当埋我于殷氏墓侧。
遂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僧。
京兆人。
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
隐于泰山西北金舆谷之昆仑山,大起殿舍,闻而造者百有余人。
前秦主苻坚、南燕主慕容德、后秦主姚兴等并皆致礼。
年八十五,卒于山中。
全晋文
僧朗,京兆人。
后赵末居太山,寻移山西北之金舆谷。
世称朗公谷,前燕慕容隽、慕容炜、秦苻坚、后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德、魏道武、晋孝武皆尊礼之,卒年八十五。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京兆人。少游方。往来关中。以讲演自任。尝与同辈赴请。至中途忽曰。君等衣物留寺中今被窃矣。急归逐之可免也。众如其言果免。居太山与隐士张忠游。忠卒徙太山西北之金舆谷昆崙山。学者造焉。符坚每致䞋施。其后汰僧。独以朗道行著称不入𢯱括之例。山素多虎害。自此亦屏绝云。客至多寡。贵贱皆前知之。辄使弟子豫治具。寿八十五殁。 时有支僧敦者。善经论。通大乘。著人物始义论行世。
神僧传·卷第二
释僧朗。未详其氏族。京兆人也。少而游方。问道长安还关中。专当讲说尝与数人。同共赴请。行至中途忽告同辈。曰君等寺中衣物似有窃者。如言即返。果有盗焉。后于金舆谷昆崙山中别立精舍。创筑房室。内外屋宇数十馀区。闻风而造者百有馀人。朗孜孜训诱劳不告倦。秦王符坚钦其德素遣。使䞋遗。坚后沙汰众僧。乃别诏曰。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昆崙一山不在杖例。谷中旧有虎灾。人常执杖结群而行。及朗居之猛兽归伏。晨行夜往道俗无滞。百姓咨嗟称善无极。故至今呼为朗公谷。凡有来诣朗者人数多少。未至一日辄已逆知。使弟子为具饮食。必如言果至。咸叹有预见之明矣。后卒于山中。春秋八十有五。
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二
竺僧朗。
京兆人也。
少而游方问道。
长还关中专当讲说。
尝与数人同共赴请。
行至中途忽告同辈曰。
君等寺中衣物似有窃者。
如言即反果有盗焉。
由其相语故得无失。
朗常蔬食布衣。
志耽人外。
以伪秦苻健皇始元年。
移卜泰山。
与隐士张忠为林下之契。
每共游处。
忠后为符坚所徵。
行至华阴山而卒。
朗乃于金舆谷昆崙山中。
别立精舍。
犹是泰山西北之一岩也。
峰岫高险水石宏壮。
朗创筑房室制穷山美。
内外屋宇数十馀区闻风而造者百有馀人。
朗孜孜训诱劳不告倦。
秦主符坚钦其德素遣使徵请。
朗同辞老疾乃止。
于是月月修书。
䞋遗。
坚后沙汰众僧。
乃别诏曰。
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
昆崙一山不在搜例。
及后秦姚兴亦佳叹重。
燕主慕容德钦朗名行。
假号东齐王。
给以二县租税。
朗让王而取租税为兴福业。
晋孝武致书遗。
魏主拓跋圭亦送书致物。
其为时人所敬如此。
此谷中旧多虎灾。
常执仗结群而行。
及朗居之猛兽归伏。
晨行夜往道俗无滞。
百姓咨嗟称善无极。
故奉高人至今。
犹呼金舆谷为朗公谷也。
凡有来诣朗者。
人数多少未至一日辄以逆知。
使弟子为具饮食。
必如言果至。
莫不叹其有预见之明矣。
后卒于山中。
春秋八十有五。
时泰山复有支僧敦者。
本冀州人。
少游汧陇长历荆雍。
妙通大乘兼善数论。
著人物始义论。
亦行于世矣。
封孚 朝代:南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7—407 【介绍】: 十六国南燕渤海人,字处道。
初仕后燕慕容宝,为吏部尚书。
顿丘王兰汗杀宝,出为渤海太守。
范阳王慕容德进据青、济,孚归之,以为得一人才。
建南燕,以孚总政事、参机密。
卒,子慕容超继立,政出权嬖,多违旧章,孚屡直谏,虽忤超而不谢。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