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岳莲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叶衍兰(1823-1897) 字兰台,号南雪。
番禺(今广州)人,原籍浙江余姚。
咸丰六年(1856)进士。
授户部主事。
赋诗绮才惊人,有"梁鸳鸯"之目。
既长,以工词负时誉,与沈世良、汪瑔并称"粤东三家"。
刻意于吴文英,而得张炎之神,反映时事之什,允称词史。
又工书,精鉴赏,手绘清代学者遗像,各附以小传,成《清代学者象传》,自顾亭林至魏默深凡百十七人,其孙恭绰,为影印传世。
又摹陈其年填词图、清微道人空山听雨图等。
弟子昌广生、潘飞声等皆以诗名于时。
有《课余琐谈》、《馆阁爵里考》、《番禺县续志稿》、《剪松阁随笔》、《中华画人室随笔》、《海岳楼诗》、《秋梦庵词》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又大千者,大同人,七岁出家。
明中叶来滇,驻锡曲靖玉龙庵,年五十矣。
夜诵经,虎尝守户。
后寿百龄。
净莲号大千者,同名异籍,或以为一,谬矣。
邱缉臣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邱缉臣(1864~1928),清末明经,为嘉义文士。
自幼习史吟经,轻名物,恶媚骨,内渡居漳州海澄。
缉臣作品原五册,由朴子黄鸿翔点定,其中如《越南吟草》者等四册(其他三册书名不详)于文革中亡失,仅馀丙寅(1926)年本辑馀稿,实即其绝笔之作。
缉臣女,闺名韵香,也善写诗,有《?英阁诗钞》,续《丙寅留稿》之音。
王作人蒐集后,将《丙寅留稿》与《?英阁诗钞》合刊,由东山图书馆陈汉波发行(1989)。
书前有叶国庆、黄鸿翔序,以及缉臣〈自题墓志铭〉一篇。
  乙未(1895)割台,缉臣举家内渡,誓终身不履斯土,虽颠沛流离,绝无顾藉。
多年间,转徙于东南亚,侨居越南、爪哇、缅甸,其后,乃寓沪藉砚田谋生。
惟其钟情于故国山河,固未尝稍改。
王作人谓其诗:「抒其豪迈之气,吐朗朗之音,缀之而为诗,使人读之惊异。
」黄鸿翔谓其诗「诗宗剑南,直抒胸臆,于世道人心,深寄感喟,而乐天安命之怀,辄流露于其间,则又与香山之旨相近。
虽不拘格律,不加雕饰,与夫刻意求工者有别,其真意自不可没也。
」(江宝钗撰)
邱锡熙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邱锡熙(1864~1928),字缉臣,嘉义县人,晚清明经。
自幼习经史,轻名物,恶媚骨,有诗自云:「少年文字早惊人」,可见其文章性情。
光绪十六年(1890),以台湾府学教授身分监督重刊余文仪编《续修台湾府志》。
乙未内渡后,居漳州海澄,后转徙于越南、爪哇、缅甸,晚年寓居沪上。
生平著作有诗稿五册,由朴子黄鸿翔点校,惜《越南吟草》等四册于文革中亡失,仅馀《丙寅留稿》。
王作人谓其诗:「抒其豪迈之气,吐朗朗之音,缀之而为诗,使人读之惊异。
」黄鸿翔则谓其:「诗宗剑南,直抒胸臆,于世道人心,深寄感喟;而乐天安命之怀,辄流露于其间,则又与香山之旨相近。
虽不拘格律,不加雕饰,与夫刻意求工者有别,其真意自不可没也。
」今邱氏作品据《丙寅留稿》编校。
〖此诗稿乃王作人将之与其女公子邱韵香《绣英阁诗钞》合刊,1989年由东山图书馆发行。
书前有叶国庆、黄鸿翔序,及邱氏〈自题墓志铭〉。
〗〖编者按:据《台湾日日新报》,1928年9月16日,黄服五〈哭岳叔邱锡熙先生〉诗,确认其卒年;《漳州市志》谓邱氏生于1863年,卒于1927年,误。
〗(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