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镡承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魏公文章妙天下,世称善书兼善画。
松雪高斋秋气清,照眼琅玕入模写。
一竿秀出何潇洒,美人独立疏而野。
九疑云老楚江寒,翠盖临风为谁把。
述初赋 中唐 · 梁肃
予幼而漂流。遂寓于江海之上。与凫雁为伍有年矣。或禄仕以代樵牧。其暇则以偫籍自娱。又尝染重膇疾。每求长桑氏之术以为疗。其他未之思也。方俟閒则追尚平五岳之游。无几何。会明诏以监察御史徵。俄转右补阙。羁守职次。未遑自免。江湖之思漫如也。閒一岁。加翰林学士。领东宫侍读之事。既微且陋。载荷天眷。上不能宣令德。通古今。当论思之任。次不足宏三善。备教谕。充端士之列。每省名位。眄章绶。中心惄然。不欲寝食。无一日而安者。三年于兹。其愧畏乃如此。时步自中禁。休于里巷。病攻其外。神倦于中。嚣焉忘形。思及道本。然后知一动一静。万化殊涂。寂然同归。未始有物。且不知夫曩岁之浮游。与今之局束。彼乎此乎。是欤非欤。杳不得其倪矣。于是作述初赋以纪怀。且贻诸同志焉尔。
我洪系兮肇昭。
耿乎伊唐。
始赞禹以陈谟。
末开国而为梁。
遭暴嬴以灭周兮。
涉天汉而方彰。
社合阳而守九江
逮七序而见光(后汉侍中褒亲悯侯讳竦作七序有传)
维凉牧之丰融
咨散骑之殉节
遭匡攘以迁逝。
遵河右以蝉蜕
绵侯服以守业。
传龟组而罔替(自酒泉以下六世郡守关内侯
炜司空之藩魏。
宏茂德为表缀
翼翼尚书。
允明且哲
纳言执法。
乃遂乃达。
播五叶而逮予。
垂慎身之芳烈。
伊孤朦之薄祐。
抚生植之多艰。
岂前修之将坠。
藐才菲而体孱。
奉徙宅之善教。
得带经之残编。
谅不师而不训。
乌识立德与立言。
洎章甫之在首。
始砺志以就贤。
思琢璞以解蔽。
终捍格而难前。
升九颢之宏轨。
探乾坤之大纪。
求专直与翕辟。
问性命之终始。
曰君子之不用。
实未成之所拟。
苟体健以立诚。
何刚柔之不履。
慨寻绎以内省。
观万动之攸归。
若扪天而罔阶。
知集木之匪危。
何大道之汗漫。
悼吾人之崎巇。
仰前哲之休风。
屡惆怅以忸怩。
且自击以自考。
亦三复而九思。
庶初筮以发蒙。
敢舍龟而观颐。
美海岳之静深。
援幽人以为期。
聿投迹于林中。
就拙者之所宜。
属夫上有圣帝。
旁求俊乂。
载驰车乘。
搜及琐细。
彼执持宪。
与匡补阙载。
宜乎学该纪律。
识洞经制。
故小人之备官。
幸不招损而速戾。
斯时也。
天光镜乎宇内。
洪棱憺乎荒外。
上躬祀于泰坛。
先假庙以告配。
百神受职以咸秩。
万国骏奔而来祭。
肆觐创五月之吉。
朝宗盛三朝之会。
月窟日际。
风行雨霈。
谬参侍从之臣。
获睹人神之泰。
又感夫翰苑崇秘。
人文是经。
乐正司业。
元良以贞。
讲艺承华。
视草承明。
莫不才侔相如。
道博桓荣。
何皇鉴之偏属。
降湛恩于鲰生。
若侧足以登涂。
方饬躬以效诚。
𢥠书绅之犹怠。
虑数马之非精。
昼兢兢以徊徨。
夕默默以屏营。
岂不以命重才轻。
惕坠而不敢宁也。
我寓我居。
于彼南里。
匪容车骑。
实远朝韨。
羌归沐以斯憩。
聊优游以休止。
旁枕大道。
其平如水。
南望南山。
横空黛起。
君子所履。
小人所视。
乍埽室以自安。
殊塞门而不仕。
于是有竹有梧。
清风穆如。
放怀端居。
元宇自虚。
遗原宪之贫病。
忘宁武之智愚。
丧我南郭之几。
尽心西域之书。
悟幻有之迁斡。
得环中之妙枢。
合乃一指。
流为万涂。
审物我之同域。
又遑遑其焉如。
何睿后之渥饰。
宜克恭以忘劬。
惟少海之洪澜。
岂勺水之云输。
伊志虑之久旷。
矧疲痾之集予。
徒端直以勿贰。
又焉能以为乎有无。
冥冥飞鸿。
其虚其徐。
英英白云。
亦卷亦舒。
吾企夫物之未及。
故浩然而述初。
⑴ 系祖汉廷尉合阳侯讳放见汉书武威九江太守高山侯讳统见后汉书
⑵ 后汉黄门侍郎凉州刺史侍中关内侯讳宽见魏书
⑶ 晋散骑常侍冯翊太守扶风乡侯讳廙死悯帝之难赠吏部尚书益州刺史见晋书
⑷ 晋蜀郡太守宁州刺史扶风乡侯讳迪生酒泉太守关内侯讳秋避乱居张掖
⑸ 魏大将军洛州刺史赠侍中司空合阳公讳越见后魏书
⑹ 司空之孙隋御史大夫刑部尚书邯郸敬公讳毗隋书有传
相国查公出示《西征图》,此公奉命为宁远大将军总六师、受庙谟,破贼于古吉儿和硕齐,作图以纪荡平也。于时丑类骇怖,边庭贴服,永永年代,无敢有违越声教者。绩既成,晋公文华殿大学士。纪年雍正癸丑。作画者,军咨祭酒郭朝祚。公命潜题咏,乃作诗曰:
先皇在阼,岁在癸丑。
万方内朝,中执枢纽。
陆詟水慄,群效奔走。
维尔西戎,其凶胥恇。
狼贪豕突,扰我边疆。
胁诱党与,叫号撞搪。
先皇赫怒,矢安荒徼。
蠢兹杂种,洪炉燎毛。
谁统六军,慎简臣僚。
咨尔老臣,能文能武。
为大将军,生杀在汝。
宜剿而剿,宜拊而拊。
登坛秉钺,大申天讨。
十万貔貅,视我旗纛。
成算在密,决机于早。
元戎自天,飞度葱岭。
龙虎鹳鹅,变化俄顷。
军声敚人,震慑狙犷。
前军遇贼,攻杀合围。
中权握钤,羽扇频挥。
浩如驱海,猛如奔雷。
鼱鼩袭虎,螳螂当车。
敢逞毒螫,愿全头颅。
駴魄丧胆,投干弃殳。
累累献俘,折馘斩级。
惊鸟斯笼,窜兽斯絷。
积甲山齐,丐命雨泣。
锄诛元恶,肆赦胁从。
而能革心,许而朝贡。
布扬皇仁,觉而惛懜。
爰草露布,上达九重。
先皇曰咨,惟汝之功。
晋阶相位,用奖公忠。
爵以酬庸,威以靖远。
重舌贯胸,毋敢挺撊。
相公忘劳,夙夜黾勉。
军咨祭酒,从军往日。
山川战阵,点笔纪实。
豆人寸马,精神欲出。
边氛湔焉,庙谟宣焉。
忠孝全焉,画图传焉。
贻诸子孙,永千年焉。
六十七研铭拓本歌(乙丑) 清 · 钱载
唐研三:华清宫、于佑、李洞。宋赐研三:范仲淹、马知节、周必大。铜雀瓦研二:黄庭坚、王献臣。歙石摹羽阳瓦一:游景叔。研之主有名氏者三十有九:王巩、李方叔、翠微居士、彦清、苏养直、韩元吉、虞仲房、陈景元、石林、定之、张龙辰、赵芳洲、富山樵侣、句曲外史、云石道人、柯敬仲、子充、篁墩、宾之、鲁川、徐汝宁各一;庭坚、王宠各二;芾、子昂各三;东坡、徵明各四。而观者为之铭者不与焉。无名氏者十有七:其一无字,盘螭纹特精;其二画,一山水,一竹。女子者二,皇妹晋国仲姬也。合之,凡六十有七。铭词之可录者,东坡为王巩云:「王巩,魏国文正公之孙也,得其外祖张邓公之砚,求铭于轼。铭曰:邓公之砚,魏公之孙。允也其物,展也其人。思我魏公文而厚,思我邓公德而寿。三复吾铭,以究令名。治平四年三月廿五日。」李方叔云:「非玄非赤,铓粟以泽。宜笔与墨,与手相得。」而山谷铜雀瓦有云:「其屋歌舞除风雨,初不自期,为翰墨主。」虞仲房有云:「铭之者谁,曰虞仲房。淳熙丙午。」宾之有云:「墨无停宿,水宜易新。」徵明红丝研云:「色示丝,泽示肉。俨九苞,载栖竹。」录之不胜录也。于佑研不小,顾元贞间会稽吕京题云:「余得之废市中,形制小小,岂佑好吟览,置之囊中者耶?」夫必其小者,则东坡之雪浪斋、雅宜之如虹矣。赠人者二,子昂寄赠京口石民瞻、篁墩,云:「归之石田,与同寿也。」若飞梁玉壶冰、庭坚之紫云、必大之洮琼、仲姬之玄琼、芾之龙泓、富山樵侣之龙吟,又李洞之隐日堂、子充之乐园、景元之碧虚丹馆,皆题字之可喜者。前人既已集之,而余复观之,遂为歌之。
天宝六载制异今,玉蟾赊见妃子临。
秦宫远矣漳水深,研真与假空愁侵(「真研不损」,苏文忠语。)
以研赐臣臣克任,以研赠友友获箴。
不惟其研惟其心,魏公邓公苏公钦。
苏铭一字不换金,宋书规晋蔡薛森(薛道祖。)
独怀端明踪莫寻,承旨待诏行骎骎。
蹑前诸老来献琛,顾使女子荒织纴,青花鸲鹆知其音。
谁为此册富林薮,款识欲随钟鼎剖。
小篆八分行草手,集如法帖十八九,邱(迟。)(约。)回文式缺有。
玩物丧志圣所否,以画代之良亦偶。
于君锦囊许探取,览古登高吾璧友。
自铭乞铭太纷糅,一字三字惟敬守
青州红丝不属某,某歌即铭殿厥后。
⑴ 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此圣门一字铭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圣门三字铭也。见陆放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