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侯方域

相关人物:共 30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33 【介绍】: 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昭。
桓公子。
桓公四十三年,立为太子。
桓公旋卒,五公子各树党争立,易牙、竖刁立公子无诡,昭奔宋。
次年,宋襄公率诸侯兵攻齐,齐人杀无诡。
宋又败齐四公子师而立昭。
在位十年。
谥孝。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三
邵长蘅,一名衡,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武进人。诸生,被黜,复入太学,考授州同不就。有《青门集》。
清诗别裁集
字子湘,江南武进人。
十岁补弟子员,后为奏销案絓误,以山人终其身。
著有《青门集》。
○山人古文与侯朝宗、魏叔子称鼎足。
诗浏漓顿挫,力追唐人。
尝选有明何信阳、李北地、王弇州、李沧溟四家之诗,矫钱牧斋持论偏驳,而以程孟阳诗为纤佻,识者韪之。
晚岁入宋商丘中丞幕府,乃变苏、黄、范、陆之派,亦宋诗中矫矫者。
然视从前如二手矣。
兹所存者,皆《青门簏稿》、《旅稿》中作,《剩稿》中只略采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43 【介绍】: 即魏无忌。
战国时魏国人。
魏安釐王异母弟。
封于信陵,故称信陵君。
门下有食客三千,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诸侯以其贤,不敢加兵于魏。
安僖王二十年,秦围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魏,魏王畏秦,发兵留邺以观望。
无忌用侯赢计,因如姬窃得虎符,带勇士朱亥击杀魏将晋鄙,夺兵权,破秦解赵之围。
留赵十年。
后归国,为上将军,以五国兵败秦军,威振天下。
秦人使间,毁于王前,乃谢病不朝,多近妇人,日夜为乐,病酒卒。
宾客进兵法,俗称魏公子兵法。
有《魏公子》,已佚。
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无忌,魏绛十二世孙,魏安釐王之弟,封信陵君。以矫夺晋鄙军惧罪,留赵十年,还魏为上将军。秦用反间废之,病酒而卒。有《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图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田文。
战国时齐国人。
齐公族,田婴子,袭父封爵,称薛公,相齐。
在薛招致天下之士,食客常数千,名闻诸侯,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上得专主,下得专国。
尝入秦为昭王相,昭王嫉而欲杀之,赖客有鸡鸣狗盗者排险阻,乃得脱身归。
齐闵王畏其势,欲去之。
闵王七年,乃至魏为魏昭王相。
合秦、赵、燕诸国之力破齐。
齐襄王立,文居薛,无所依属而襄王仍畏其势,乃与之复亲。
卒,诸子争立。
齐魏共灭薛。
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文,齐湣王从昆弟,嗣父婴爵为薛公。
好客,与赵胜、魏无忌、黄歇称四公子
奉使之秦,秦欲以为相,寻见囚,亡归相齐。
后谢病就封,复见疑,去相魏。
及齐襄王即位,去魏归薛,卒谥曰孟尝君。
或云非谥,孟字,尝邑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56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宜兴人,字定生。
明都御史陈于廷子。
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称四公子
与吴应箕草《留都防乱公揭》,诋斥阮大铖。
弘光时,被马、阮陷害下狱。
明亡,隐居山中,不入城市十余年而卒。
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岭集》、《交游录》、《秋园杂佩》等。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逃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曾为参政院参政。擅长诗、骈文、词,为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著有《樊山全书》。  樊增祥关系台湾诗二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吴福助撰)
词学图录
樊增祥(1846-1931) 字嘉父,号樊山。湖北恩施人。光绪三年进士,改庶吉士,补陕西渭南知县,迁陕西按查史,调江宁布政使。有《樊山集》。
樊山全集
1846-1931,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五十麝斋词赓·序
余在渭南刻词二卷,曰《东溪草堂乐府》,始癸酉,终甲午,二十二年间所存,裁百数十首,所沙汰者,盖三倍于是。自尔以还,所作盖寡,良以官舍栖迟,无酬和则情孤,无感发则意怠。然亦有时孤花媚晚,好鸟啼春,缀锦欺霞,团酥拟雪。及己亥入都,与意园、鸥簃时时赠答。意园词不多作,作则必工。鸥簃不能词,以诗为词,而词亦工。要知此事具有根柢,惟邃于学者为真词人也。余年十二学诗,十六学为词,二十以后始读红友《词律》。岁庚午,与诸迟菊同年定交,迟菊精音律,相与往复讨论,乃知词学阃域。自后从{无/心}师、子珍游,而所学益进,始学苏、辛、龙洲,继乃专意南唐二主及清真、白石。居京师日,每一篇出,子珍必于桐花下置酒相属,命小伶弹金缕琵琶和之,团扇屏风,留题殆遍,即前所刻者是也。五十以后,不名一家,多师为师,取屈曲尽意而止。自甲午迄庚子春,可盈一卷。是年都下奇变,执殳前驱,历晋入秦,寖疏声律,会与研荪观察比邻而居,皆侘傺无聊,端忧多暇,相约和古词以寓今事,自秋徂春,得百余解。迨辛丑夏,骤躐柏台,遂尘薇省,笏卿、亚蘧、石甫、淇泉诸君,前喁后于,更唱迭和,余以公暇周旋其间,捣麝拗莲,雕云镂曰,味调鲭鲊,音合琴筝。长女阿频,女弟子祝蕊,并耽风雅,暝写晨书,逸兴遄飞,老怀弥慰。检视所作,又百许篇。遂裒七年所得,釐为三卷,以授梓人,命之曰《五十麝斋词赓》。余性好焚香,迷迭都梁,氤氲房户,故取《逸周书》语以名吾斋,又以名吾词云。 壬寅五月二十一日,樊山樊增祥自叙。
五十麝斋词赓·跋
世传侯朝宗刻集,凡属稿未竟者,一夕皆成之。
余刻《词赓》第三卷,仅数十阕,幕僚王君少之,乃议日课一词。
时余方还柏台,十二时中,常以六时接僚属、治公事,三时理咏,三时燕息。
不两旬,得慢令七十余首。
倘无劳形案牍、延谒宾客之累,壹意为文,则侯生毕世所作,可一岁竟耳。
世有得放翁残稿者,计一月作诗六十许篇。
吾未陈臬事时,率月得五六十篇,亦有及百篇者,此固不足难也。
嗟乎,文章之无用者,莫若诗词,世皆待余以有用之才而专为无益之事,知余之悲者鲜矣。
昔王蓝田颇好营造,语人曰:“足当自止。
”吾词已盈卷,当敛手如渭南时。
其实虽多作文,亦不废事。
世之陋人,作五个字几穷日夕之力,以己度人,谓吟啸必误公事,又一味掷金虚牝,皆瞽谈耳。
使有掐擢肝肾之苦,而无盘辟如志之乐,且受怠于政事之谤,吾岂为之哉。
今世学堂课程,率用积分之法,第其勤惰高下,不知资才相越,有人十而己百者,有人千而我一者。
计分则进千百而退十一,胥明强愚柔而齐一之,诚足以利惛惰,恐无以服高明也。
驽𩦺十驾,汗血千里,绳尺之间,乌足尽天下士哉。
吾作吏亦如作文,不为高奇刻深,但取行吾之意,亦能如乎人人之意而止。
其大要不过一熟字。
小子识之。
壬寅观莲节,身云居士书示家塾。
五十麝斋词赓·跋
熟之一字不可骤得,是中有工夫,有阅历,无是非。学与年俱进,及其既成,因方遇圆,自为圭璧。太史公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余一生服膺此语。学问、经济,并以知意为难。有终身为之而莫知其意者,断无知其意而不由于好学深思者。西人每作一事,皆积劳苦思而后成。中人则卤莽施之,灭裂报之,可谓官失而守在夷矣。吾三十以前,专骛词章,通籍后,乃复讨究世务。三十九岁作令,忆宋人笔记称欧公最精吏事,乃于民事悉心体验。犹记任务岁,秀水尚书与陈蓝洲书云:“作令十余年,于听讼稍有把握。”余当时以为过,及身亲之,而后知其难也。凡是知其难,乃益致其学与思,学与思交致,而后能知其意,此即熟之说也。抑又忌自恃,须时时勤以自课,虚以受人。勿论民生国计,所系者大,即雕虫小技,往往老手颓唐,高才跅𧿇者,自持故也。今人皆诋吾为守旧,不知吾作事甚似西人,其不合于时贤者,世皆袭西人之貌,吾则取其意也。吾于吏事文艺,皆由深思力学以底于熟,故能以吟啸自娱,而不妨公事。及门学我,学其有用,而置其无用者焉。斯善矣。是日烛下再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71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入清为僧,名大智,字无可,别号有药枕、弘智、愚者大师等。少为复社名士。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南海,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学问广博,于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药卜,无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学和哲学,重视“质测”,意即实验。与利玛窦交往甚密,通晓当时西方科学知识,对神学多所批评。所著有《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东西均》、《浮山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弘智,字无可,别字药地,桐城人,本姓方,名以智,字密之。明崇祯庚辰进士,官检讨。初为报恩寺僧,后开法于青原山。有《浮山集》。
词学图录
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浮山愚者,逃禅以后名行通、无可、五老、弦智、愚者、墨历、木立、药地、极丸、浮庐等。安庆人。崇祯十三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著述百余种,最著者《通雅》、《物理小识》,又有《药地炮庄》、《东西均》哲学著作,又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贯问答》、《切韵源流》、《流寓草》、《周易图象几表》、《性故》、《学易纲宗》、《诸子燔痏》、《四韵定本》、《内经经络》、《医学会通》等。
维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直隶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学者、思想家、科学家。
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少卿,治《易经》、《礼记》,著述宏富。
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
方以智幼禀异慧,六岁知文史,博览群书。
早年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直隶、燕京等地,见名山大川,与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交往,并阅西洋之书。
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
崇祯七年(1634)桐城民变,方孔炤留守,方以智随家人避居南京。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李自成入北京后,受到了严刑拷打。
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
入南明永历朝,除经筵讲官,因伪书案被免职。
自行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出家为僧,改名换姓,人称“药地和尚”。
因“粤案”被清廷押解北上,赴南昌省狱,又押往广东对案,十月初七日行至江西万安惶恐滩头,想起宋朝末年文天祥事迹,自沉于江殉国。
一说坐化。
据说,以智浮沉江湖抗清时,在社会底层,推动了秘密结社天地会的发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密之,桐城人。崇祯庚辰进士,授翰林检讨,有《浮山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9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如皋人,字辟疆,自号巢民。
冒起宗子。
明副贡生,当授推官,不出。
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归德侯朝宗,并称四公子
入清,以友朋文酒为乐,不受博学鸿词荐。
所居水绘园,为当时名园。
有《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三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庵,如皋人。明崇祯壬午副贡,授台州府推官,不就。有《朴巢诗选》、《水绘庵诗集》。
词学图录
冒襄(1611-1693) 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私谥潜孝先生。
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
十四岁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董其昌比为王勃。
有《巢民诗集》、《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
清诗别裁集
字辟疆,江南如皋人。
南渡时,用为推官,不就,以贡士终。
有《朴巢诗集》。
○辟疆与宜兴陈定生、商丘侯朝宗矜名节,持正论,品核执政,不少宽也。
马、阮当国时,几罹于祸。
后居水绘园,以友朋文酒为乐,远近高之。
练贞吉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石林。
顺治初拔贡,与侯方域、贾开宗等相唱和。
有《丛言诗话》、《扫叶居士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6—1684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恭士。
徐作霖弟。
顺治八年举人。
工诗文,曾与侯方域等人结六子社。
计东称其诗能自出机柚。
有《偶更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五
徐作肃,字恭士,商丘人。顺治辛卯举人。有《偶更堂集》。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