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龙镡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901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少荃,晚号仪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咸丰三年,回籍从军。从曾国藩于江西。同治元年,受国藩命编淮军,任江苏巡抚。与戈登“常胜军”合力抵抗太平军,复占苏、常、嘉、湖。封一等肃毅伯,署两江总督。五年,任钦差大臣,镇压东、西捻军。九年,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授文华殿、武英殿大学士。于南方创设上海广方言馆、金陵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等。又与曾国藩建江南制造局。于北方则开办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津榆铁路等。以“自强”、“求富”为号召,为洋务派首脑。又创建北洋海军。外交以妥协求和为宗旨。中法战争乘胜求和;中日战争力求避战,招致败绩,分别签署《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光绪二十二年签署《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我国东北建筑铁路。八国联军之役,以全权大臣与奕劻共同签署《辛丑和约》。皆为贬损中国权益之不平等条约。卒谥文忠。有《李文忠公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九
李鸿章,字少荃,晚号仪叟,合肥人。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封一等肃毅伯。赠太傅,进一等侯,谥文忠。有《李文忠公遗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鸿章(1823~1901) 晚清官员。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世称“李中堂”。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卒赠太傅,封一等肃毅侯,谥文忠。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有《李文忠公全集》。同治八年(1869)正月,李鸿章出任湖广总督,曾两度为黄鹤楼题联,分别有“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和“英雄豪杰,当有共斯楼齐名”之语。
维基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训名章铜,字少荃、子黻、渐甫,号仪叟、省心,谥文忠,人称李中堂「大学士」俗称中堂。
、李傅相李鸿章有「大学士」、「太子太傅」衔,被尊称为「傅相」。。
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近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淮军创始人兼最高领袖。
为另一重臣曾国藩的弟子。
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
李鸿章历经讨伐太平军、平定捻军、洋务运动、清法战争、甲午战争及义和团运动,是清朝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李鸿章被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有着灵巧的外交手腕,与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李鸿章曾获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
他的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