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士英

相关人物:共 93 位
共 7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王师问罪近江濆,宰相中书醉未闻。
复社怨深谋汲汲,扬州表到血纷纷。
金墉旧险崇朝弃,郿坞多藏一炬焚。
卖国仍将身自卖,奸雄两字惜称君。
按:贵阳、怀宁二贼臣,只修复社之怨,报魏阉之仇,王师南下,阁部告急,掩耳不闻,视贾似道之不救樊城,尤为人头畜鸣也。究之杀身亡家,遗臭终古,末路安可问哉!奸雄二字,曹孟德辈足以当之,予以奸而不予以雄,具有卓识。
元老还朝起废臣(宜兴再相起马士英为凤阳总督),二陵收气避黄巾。
忽闻淮泗声援地,已奉邯郸假号人。
南渡半年输弱晋,西来群盗甚苻秦。
青丝白马他年恨,草木馀威在寿春。
马士英 明 · 待考
对联
两朝丞相,此马彼牛,同为畜道;
二党元魁,出刘入阮,岂是仙宗。
咏史十首 其四 现当代 · 庞俊
七言绝句
红巾白马满山河,防乱留都揭贴多。
见说妆成不相妒,吟诗快煞窦连波(用马士英诗。)
鼓角悲凉地,山川要害城。
一州当孔道,万里控江程。
近楚风犹悍,吞吴气未平。
凫鹥飞易散,鱼鲔窜多惊。
户少移恒业,田硗废力耕。
儿童知矢石,妇女识旗旌。
不谅流离苦,翻疑性命轻。
旧文徵史册,残局怆棋枰。
置郡名长易,封王面或黥(谓英布)
大都当用武,未有不称兵。
建业朝廷小,浔阳肘腋并。
中原方转斗,南服暂维宁。
草草图王计,寥寥伐叛声。
奸雄虽反覆,使相必忠贞。
间倚屏藩重,频扶鼎鼐倾
艰虞经剥运,成败付閒评。
是物关天授,伊谁敢力争。
每闻称僭窃,旋见就擒烹
昨者民何罪,今来愤尚盈(以下专指左良玉屠城事)
勤王须奉檄,犯阙尔无名。
灞上随儿戏,洄中笑客迎(崇祯甲申良玉避流贼锋欲遁九江游击胡以宁钩𦤺之住关厢一年已而返武昌至乙酉春监军御史黄澍伪藏太子诏召良玉入攻马士英良玉信之遂于三月二十七日移兵至九江)
将军停铠仗,辨士绝冠缨(柳敬亭为良玉幕客事具吴梅村集)
勿戢兵犹火,搜牢地尽坑
摧残𨦟太酷,屠戮祸交撄。
漂血长沟赤,烧空烈焰晴。
押纲连万舰,捲甲拔诸营。
作俑归曹翰(江州屠城自翰始前此未有也),贪狼甚李成(即宋建炎中反贼)
天诛旋幸伏(兵发九江良玉以气塞死舟中),杀气骤难清。
落籍销灰劫,招魂异死生。
若非敷大泽,何以起疲氓。
牙蘖枝初发,勾尖草乍萌。
及时资爱养,太守赖廉明。
冷署依双剑(峰名),颓垣寄一楹。
涉园除瓦砾,课仆种芜菁。
耗折空瓶粟,支吾折脚铛。
官贫仍逆旅,吏隐亦柴荆。
晓雨排衙坐,春田露冕行。
设施看次第,气象卜丰亨。
蟋蟀还农俗,琵琶遣宦情。
篇成聊纪实,大雅待君𢋫。
⑴ 秦为九江郡汉属吴国三国初属武昌后置浔阳郡晋改江州梁移九江治湓城唐宋为江州建炎后升定江军元置江州路明为九江府
⑵ 晋永昌中陶侃领江州平王敦咸和中温峤义兵由浔阳趋建业斩苏峻隆安中刘毅何无忌辈败桓玄于峥嵘洲梁承圣中陈霸先以江州刺史定侯景之乱
⑶ 宋泰始元徽中晋安王子勋桂阳王休范梁天监中刺史陈伯之俱以江州反未几就平南宋建炎中李成陷江州为张峻岳飞所败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国号汉改元大义寻𢧐死
⑷ 初良玉发武昌挟楚督𡊮继咸以往至是与继咸标将郝二连营九江城外四月初四日遂纵兵焚掠杀男女二十馀万
⑸ 宋曹翰屠江州取庐山东林铁罗汉五百归颍州调巨舰满载金帛时号押纲罗汉
福王拟高宗,南迁祚可接。
使其能振兴,江表或安帖。
诸事不如宋,明亡速交睫。
皇清一统成,殷鉴告万叶。
注:明臣立福王于南京未尝不可比宋高宗之南渡然史称高宗恭俭仁厚继体守文则有馀拨乱反正则不足其初立尚可有为继乃偷安忍耻匿怨忘亲以致贻讥天下若福王则昏庸无识声色是娱始终昧于宴安酖毒之戒自诒伊戚两君相较福王实不及高宗远甚至高宗初时信用汪伯彦黄潜善后则专任秦桧皆赞和议以售其奸邪然彼时内有李纲赵鼎诸人荩诚谋国外有岳飞张浚韩世忠诸将慷慨抒忠虽黑白混淆忠良诛贬然始终不乏正人故尚可支撑半壁而福王则倚任马士英阮大铖引进群邪击排善类国事殆不堪问其可恃以图存者文臣惟史可法武将惟黄得功皆处非其地又从中掣其肘遂成倾厦之难支故论二代之臣明末亦不及南宋且金将宗弼统兵南下虽追高宗于海上然仅焚临安掠辎重而还迨宋称侄议和兵戈渐息因得延国祚一百五十馀年我朝则豫亲王多铎奉诏南征王师所至迎降恐后因即平定江南福王就执立甫一年而明亡此固上天眷顾佑启我国家亿万载丕丕基而明末君臣弗克善保其绪自速危亡亦足垂鉴奕祀耳
坐使神州竟陆沉,秋江百丈莫言深。
南迁不少黄潜善,留守空为宗汝霖。
下濑将军窥故国,太行忠义感雄心。
望仙阁里千回醉,只是难忘《玉树》音(黄潜善指马士英、阮大铖言,宗汝霖指史可法言,见史之必不能胜马、阮、犹宗之必不能胜黄、汪也。)
高座隐山岑,千层楼阁深。
衔杯同览胜,说剑复成吟。
竹影连苔色,松声和鸟音。
乱花迎面舞,飞蝶趁风侵。
屈曲通幽径,逶迤入茂林。
沉酣犹未巳,萝月满衣襟。
嘈嘈百喙鸣,好手竞丹雘。
不见杨子云,垂老悔少作。
别来近十稔,冲然敛锋锷。
无书悬国门,入直卧馆阁。
稍喜韩苏诗,温李如扫萚。
抚时耿隐忧,咏古肆遐托。
匪期众称妍,要使心无怍。
数数推琅琊,共此晨夕乐(谓王阮亭侍读。)
寒冬风雪交,空庭喧鸟雀。
下帷若无人,应龙等屈蠖。
穷窥石室藏,著论补河洛。
天子为咨嗟,尔足绍往学。
洗心请借看,固靳深扃钥。
是时代王言,文字戒繁弱。
十九出君手,高下苦绳削。
典册企班扬,碑版遍卫霍。
自谓总糠秕,劣可供嗢噱。
远当祖六经,博拟综七略。
怀旧招遗民,眷言及岩壑(有《寄访浙东黄太冲》诗。)
大海收百川,容纳犹恐涸。
隔巷肯过存,抗言惟好爵。
我爱沧浪歌,行采名山药。
契阔感夙心,吐气一盘礴。
杂咏 明 · 李畅
太极始混沌,两仪正鸿濛。
阴阳既无象,运化焉有穷。
元始授我气,大块铸我躬。
究观万物理,廓然等虚空。
止水知色相,灵明悟厥宗。
人胡滑其外,我独守其中。
阅历几千变,同归一榻风。
俯仰劳形役,徒尔日憧憧。
冲然守真素,庶与道性融。
共 7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