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商鞅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神龙时未遇,蠖略蟠深渊。
不有浮云藉,何由润八埏。
鹍鹏随海运,一徙阴重玄。
扶摇非有负,羽翮安能旋。
远臣必有主,迩臣必有先。
商君因景监,五羖介穆贤。
内资富强业,外秉侯王权。
功名岂不伟,烈士无称焉。
行藏制在己,升沉制在天。
寸尺既可枉,寻丈宁无愆。
所以鲁连子,抗志青冥间。
只矢三军解,单辞六国全。
万钟苟不欲,屣脱如浮烟。
谅哉天下士,畴克与比肩。
复次 其二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君似相如客右居,我如梅福恋簪裾。
商鞅始变秦邦法,绮季来扶汉室储。
子晋尝骑云表鹤,浩然閒跨雪中驴。
孟轲食礼论轻重,专为任人问屋庐(右二首载尸车体。句句皆鬼录。)
冯子以为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无主,屈伸无常。故曰:「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趣舍。」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间之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顾尝好俶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凄情悲。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居处益贫。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去而归家,复羁旅于州郡,身愈据职,家弥穷困,卒离饥寒之灾,有丧元子之祸。先将军葬渭陵,哀帝之崩也,营之以园。于是以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势高敞,四通广大,南望郦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宫观之,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退而幽居。盖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鸿烈于后,遭时之祸,坟墓芜秽,春秋烝尝,昭穆无列。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纮。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悯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里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其辞曰: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
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
陵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
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
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
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喜?
沮先圣之成论兮,邈名贤之高风;
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耽。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于无形?
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
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
欣吾党之唐、虞兮,悯吾生之愁勤;
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
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
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陟雍畤而消摇兮,超略阳而不反。
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亲之日远。
陟九嵏而临㟞薛兮,听泾、渭之波声。
顾鸿门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何天命之不纯兮,信吾罪之所生;
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嗟我思之不远兮,岂败事之可悔?
虽九死而不瞑兮,恐余殃之有再。
泪泛澜而雨集兮,气滂浡而云披;
心怫郁而纡结兮,意沈抑而内悲。
瞰太行之嵯峨兮,观壶口之峥嵘;
悼丘墓之芜秽兮,恨昭穆之不荣。
岁忽忽而日迈兮,寿冉冉其不与;
耻功业之无成兮,赴原野而穷处。
昔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
皋陶钓于雷泽兮,赖虞舜而后亲。
无二士之遭遇兮,抱忠贞而莫达;
率妻子而耕耘兮,委厥美而不伐。
韩卢抑而不纵兮,骐骥绊而不试;
独慷慨而远览兮,非庸庸之所识。
卑卫赐之阜货兮,高颜回之所慕;
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
循四时之代谢兮,分五土之刑德;
相林麓之所产兮,尝水泉之所殖。
修神农之本业兮,采轩辕之奇策;
追周度之遗教兮,轶范蠡之绝迹。
陟陇山以隃望兮,眇然览于八荒;
风波飘其并兴兮,情惆怅而增伤。
览河、华之泱漭兮,望秦、晋之故国。
愤冯亭之不遂兮,愠知之遭惑。
流山岳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
浮江、河而入海兮,溯淮、济而上征。
瞻燕、齐之旧居兮,历宋、楚之名都;
哀群后之不祀兮,痛列国这为墟。
驰中夏而升降兮,路纡轸而多艰;
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纭。
惟天路之同轨兮,或帝王之异政;
尧、舜焕其荡荡兮,禹承平而革命。
并日夜而幽思兮,终悇憛而洞疑;
高阳邈其超远兮,世孰可以论兹?
讯夏启于甘泽兮,伤帝典之始倾;
颂成、康之载德兮,咏《南风》之高声。
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以为朋;
昔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
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
吊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
诏伊尹于亳郊兮,享吕望于酆州;
功与日月齐光兮,名与三王争流。
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
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
美《关雎》之识微兮,悯王道之将崩;
拔周、唐之盛德兮,捃桓、文之谲功。
忿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强;
黜楚子于南郢兮,执赵武于溴梁。
善忠信之救时兮,恶诈谋之妄作;
聘申叔于陈蔡兮,禽荀息于虞、虢。
诛犁锄之介圣兮,讨臧仓之愬知;
𡢀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仪。
疾兵革之浸滋兮,苦攻伐之萌生;
沈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
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
流苏秦于洹水兮,幽张仪于鬼谷。
澄德化之陵迟兮,烈列罚之峭峻;
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之说论。
诮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
灭先王之法则兮,祸浸淫而弘大。
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
馌女齐于绛台兮,飨椒举于章华。
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风;
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摭仁智之英华兮,激乱国之末流;
观郑侨于溱、洧兮,访晏婴于营丘。
日曀曀其将暮兮,独于邑而烦惑;
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
驷素虬而驰骋兮,乘翠云上佯;
就伯夷而折中兮,得务光而愈明。
款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虑;
钦真人之德美兮,淹踌躇而弗去。
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求善卷之所存兮,遇许由于负黍。
轫吾车于箕阳兮,秣吾马于颍浒;
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
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
究阴阳之变化兮,昭五德之精光。
跃青龙于沧海兮,豢白虎于金山;
凿岩石而为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冥;
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
纂前修之夸节兮,曜往昔之光勋;
披绮季之丽服兮,扬屈原之灵芬。
高吾冠之,岌岌兮,长吾佩之洋洋;
饮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揵六枳而为篱兮,筑蕙若而为室;
播兰芷于中庭兮,列杜衡于外术。
攒射干杂蘼芜兮,构木兰与新夷;
光扈扈而断耀兮,纷郁郁而畅美;
华芳晔其发越兮,时恍惚而莫贵;
莫惜身之坎轲兮,怜众美之憔悴。
游精神于长兮,抗玄妙之常操;
处清静以养志兮,实吾心之所乐。
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畅茂;
鸾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鸣而求其友。
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
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
德与道其孰宝兮?
名与身其孰亲?
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夫庄周之钓鱼兮,辞卿相之显位;
于陵子之灌园兮,似至人之仿佛。
盖除约而得道兮,羌穷悟而入术;
离尘垢之窈冥兮,配乔、松之妙节。
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之不同;
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
⑴ 《文选·登楼赋》注,谢朓《鼓吹曲》注
⑵ 《文选·天台赋》注、《闲居赋》注
⑶ 《后汉·冯衍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六
何处滩声来,座上屋瓦战。
高堂三丈壁,晴天雪花溅。
闸官走且顾,笼石促修堰。
脉缕如医经,纵横细于线。
老蛟裂山破,夜斗石犀烂。
神牛腰白绶,折角江始宴。
秦守当时心,倾心急民难。
岂意身后名,遗容俨深殿。
益都生齿富,千廪仅一爨。
无公仰他食,米粒定珠算。
商君铲沟洫,扫地尽更变。
遗制剩一隅,天心未周遍。
北望古中原,茫然川渎乱。
西门与郑国,成功尚可见。
膏腴十倍此,亩收钟有半。
闭目秋云黄,污邪满畿甸。
此地省转漕,岁蠲累千万。
近输利已多,况复除水患。
呜呼贾让死,乾坤浩瀰漫。
千载山东西,儿生不识饭。
得公三数辈,咄嗟何足辨。
斜阳待不来,临风喟长叹。
大理箴 东汉 · 崔骃
四言诗
邈矣皋陶,翊唐作士。
设为犴狴,九州允理。
如石之平,如渊之清。
三槐九棘,以贤以德。
罪人斯殛,凶族斯迸。
熙乂帝载,旁施作明。
昔在仲尼,哀矜圣人。
子罕礼刑,卫人释艰。
释之其忠,勋亮孝文。
于公哀寡,定国广门。
夐哉邈矣,旧训不遵。
主慢臣骄,虐用其民。
赏以崇欲,刑以肆忿。
纣作炮烙,周人灭殷。
商用淫刑,汤誓其军。
卫鞅酷烈,卒殒于秦。
不疑知害,祸不及身。
嗟兹大理,慎于尔官。
赏不可不思,断不可不虔。
或有忠而害,或有孝而见残。
吴忱伍胥,殷剖比干。
莫遂尔情,是截是刑。
无遂尔志,以速以亟。
天鉴在颜,无细不录。
福善祸恶,其效甚速。
理臣司律,敢告执狱
⑴ 《初学记》十二,引汉崔德正《大理箴》,未详德正为谁。《古文苑》作崔骃,今据之。
久作京华客,中朝事熟闻。
伤时唯杜老,变法少商君
人满遭天弃,书多遇火焚。
圣贤敦实践,何用说纷纷。
说难死韩非,法蔽叹商鞅
当时轩冕计,肯作刀锯想。
辰来阴影集,事过流电往。
胡为意无穷,机械日争长。
俗中多局促,正觉斯道广。
斯道不可迷,荒涂辟榛莽。
登彼函谷,爰览丘陵,地险逶迤,山冈相承,深壑累降,修岭重升,下杳冥而幽暧,上穹崇而高兴,带以河洛,重以崤阻,经略封畿,因固设险,异服则呵,奇言必捡,遏奸宄于未芽,殿邪伪于萌渐,及文仲之斯废,乃违仁而受贬,圣王制典,盖以防淫,万里顺轨,疆场不侵,抚四夷而守境,岂恃阻于高岑?
彼桀纣以颠坠,非山河而不深,顾晋平之爱险,获汝叔之忠箴,鄙魏武之坠志,嘉吴起之弘心,末代陵迟,恶嬴氏之叛涣,乃因兹而自增,下凌上替,山冢卒崩,览孟尝之获免,赖博爱而多宠,惟七国之西征,仰斯阻而震恐,岂隩险之难犯?
将群帅之无勇,咨汉祖之绝关,又见败于勍项,尹喜爰处,观妙研精,李老西徂,五千遗声,张禄既入,穰侯乃倾,营陵之出,禀筑田生,卫鞅及商,丧宗摧名,终军弃繻,拥节飞荣,睹浮伪于末俗,思玄真乎大庭(《初学记》七)
哀京沪线旅客 清末至现当代 · 薛葆煌
世道人心不可说,老天降罚亦愈烈。
炮火动戕百万人,谁知杀劫犹未毕。
宇宙何处无危机,旅行惨祸起肘腋。
年来物价千倍增,淞沪更高数十级。
利之所在蚁附膻,竟言贸贩胜坐食。
大包小裹负累累,粉米鱼肉随意挈。
时装女子健如虎,橐驼其背卷其发。
盎然入站人注目,站员大半是相识。
抄检关头索重赂,小票私费含笑纳。
更有红黑其帽子,狐假虎威肆饕餮。
上车下车涌如潮,满坑满谷路阻塞。
天明指望各东西,跔蹐权耐此一夕。
夜色迷离睡正酣,路夫忘捩分道筈。
两列车行一直线,势如箭激起霹雳。
后车脱榫向空奔,泰山压顶万钧力。
人入铁桶不能逃,化为齑粉血狼藉。
或断手足或两截,宛若商君受车裂。
尸丛亦有未死人,声嘶呼救更惨绝。
货物浸淫血渍中,抛残金饰无人拾。
死者身有县民证,姓名可按无差忒。
当局谁发恻隐心,给予椑楄又抚恤?
子觅其母夫觅妻,招魂奔赴嚎啕泣。
记得今年官渎里,两车接吻大流血。
前车颠覆曾几时,又在正仪演惨剧。
故鬼新鬼怨金椎,交通乃做人杀物。
君等若为国家死,雄鬼声名应赫赫。
奈何骈死荒山道,不过鸿毛同一掷。
呜呼,造物不仁人刍狗,饥驱利诱趋鬼窟。
地下相适皆萍水,五雷击顶有夙慝。
天实为之司彰瘅,行车不慎奚足责。
庆生还者大有人,道路纷纷皆叹息。
可怜若辈不知惩,依然携索负裹多于鲫。
读史 其二 商鞅 元末明初 · 高启
七言绝句
徒誇闟戟卫华轩,渭水何能洗众冤。
想到出亡无舍日,应思不用赵良言。
共 1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