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三俊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陈观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观阳(1591年—1659年),字宾之,南直隶镇江府丹徒县京口人。
天启元年(1621年),陈观阳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任应天府儒学教授。
其父蒙冤而死,陈观阳写血书呈情诉冤,孙达始伏法。
不久,转南京国子监助教,升北京户部主事,奉命纂修全国赋役全书,三月告成。
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关袭扰,京师戒严。
陈观阳分守安定门。
又救大灾,条上五大要。
转为吏部主事,当时,李长庚任吏部尚书,观阳告以「汲引正人,预储边材」,不能用。
李长庚去职后,闵洪学继任,南司农郑三俊考满至,陈观阳以三俊负清望为由,请求为其增秩荫子,闵洪学不悦。
会兵部员外郎华允诚疏纠洪学,洪学认为华允诚、陈观阳二人同乡且乡试同年,怀疑陈观阳参与其中,遂对其愈发不满。
陈观阳于是引疾归里,不久以在考功司时诖误被捕,下诏狱。
年馀方得澄清,罢归。
时乌程温体仁当国,洪学力修前怨也。
甲申交章荐,起拟补原官,不就。
安居十余年,卒年六十九岁。

人物简介

维基
徐世荫,字尔绳,号竹孙,浙江开化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
初授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应对王府繁杂需求,有条不紊。
因屯卫军多有冒滥,尚书郑三俊计划整治,结果军兵围攻官署,徐世荫单骑前往解围。
历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凤阳府知府,任内多有惠政。
不久改常州兵备道,再升福建按察使。
闽民患病多求神佑,徐世荫捐俸创办药局,救治病人。
崇祯十年(1637年)福建教案爆发,徐世荫同福州府知府查禁天主教,驱逐教士。
历升河南布政使、安庐巡抚。
请归养,在开化乡居不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玉绳,号挹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崇祯初拜大学士,参与机务,善伺意旨,帝甚信任。实庸懦无才略。清军逼近畿,自请督师,驻通州不敢战,谎称奏捷。后事泄,十六年十二月勒令自尽。
维基
周延儒(1593年—1644年),字玉绳,号挹斋,直隶宜兴县宜城镇人,明末政治人物、状元,东阁大学士。
因贻误军机,被赐死。
周延儒少时聪颖,被誉为神童,有名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连中会元、状元。
时年二十余岁,又与同年冯铨友善,其后结为姻亲。
天启中期升迁右中允,掌管司经局事务。
冯铨罢相后,周延儒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召延儒为礼部右侍郎。
周延儒“性警敏,善伺意指”,且为复社领袖,曾深得崇祯信任,屡蒙召对,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帝召周延儒密议,“漏下数十刻乃出,语秘不得闻”,崇祯三年正月,韩爌致仕,三月李标致仕,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得以任首辅。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刑科都给事陈赞化劾周延儒“招权纳贿、游客李元功借丛威人”,又揭发延儒尝告诉李标云:“今上羲皇上人也”。
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民间的对联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
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
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被罢免。
周延儒再度入阁。
崇祯十四年,重任首辅的周延儒在其门生张溥的劝说筹划下,悉反温体仁时的弊政,凡周延儒所请减税、施恩、恤民、用心等事,崇祯帝皆忻然允许。
周延儒又言「老成名德,不可轻弃。
」于是当时被罢免的名臣郑三俊掌吏部,刘宗周掌都察院,范景文掌工部,倪元璐佐兵部。
其他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麒、张玮、金光辰等,布满九列。
又释放在狱的傅宗龙等,追赠已故文震孟、姚希孟等荣誉,中外一时都说周延儒贤能。
崇祯十五年(1642年)周延儒又劝皇帝剥夺东厂的权力,史称“都人大悦”,东厂特务恨之入骨,当时崇祯皇帝十分重视尊敬周延儒,曾经在新年时向他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但是周延儒实际上庸驽无材略,且性贪,根本不能勉救局势。
同年五月,山东兵备佥事雷演祚弹劾周延儒门生范志完督师山东时纵兵淫掠,并赴京与其对质。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旗压境,震动燕都。
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督师抗击清兵,并明言说「但言愿捐躯报国,援兵事实非所长」。
但周延儒带兵出京后,驻军通州,不敢迎战。
每日与部属饮酒作乐,“每日幕客攒集,午后始开门收文书,应故事”,向朝廷谎报军情,伪造胜绩。
崇祯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
后来,周延儒得知清军兵退,遂谎报战功。
朝廷论功加周延儒为太师。
后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延儒。
崇祯大骂:“最恨周延儒对朕使乖(玩弄计谋欺瞒)。
”崇祯十六年七月,崇祯在中左门召见群臣,亲自审讯范志完,最后范遭诛杀,并逮治董廷献,而周延儒的地位受到动摇。
崇祯十七年(1644年)周延儒受命缢死。
当骆养性持圣旨及吊绳至延儒官邸时为酉时,周延儒向家人一一哭别,拖延至第二天清晨近卯时才自缢,相隔两个月后,崇祯也在此黎明破晓时分自缢。
清廷列周延儒入《明史·奸臣传》。
陈燕翼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燕翼(1594—1647),字仲谋,号醴原,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令程乡县,性恬澹,抑暴恤弱,有古循吏风。
建五忠祠及铁汉楼,以示景仰往哲之意,士民咸爱戴之,称为陈菩萨。
行取,擢工科给事中,弹劾黄澍等守汴冒赏,言词愤切,几陷不测,尚书郑三俊疏救之。
于南明弘光年间授琉球册封使, 旋至闽而明亡,未成行。
隆武年间曾任吏部给事中。
据南明史学者朱希祖考證,或为《思文大纪》作者。
鼎革后削发为僧归隐雪峰山。
后迁至连江县马鼻里广化寺(现名月峰寺)筑小居名曰报慈。
留像于广化寺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长沙府长沙人,字孟符。崇祯十年进士。授扬州推官,调保定,修城赈济。擢户科给事中。后同乡熊开元劾周延儒,忌者谓疏出国遴,遂以他事下诏狱,寻释归。
维基
廖国遴(16世纪—17世纪),字孟符,湖广长沙府长沙县人。
廖国遴是崇祯六年(1633年)的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授扬州推官,向抚按纠察宦官杨显名恶行,令对方收敛。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主应天乡试,堪称得士。
不久调任保定府,修缮被破坏的城墙、筹集粮饷赈灾煮粥救活饥民。
升任户科给事中,推荐刘宗周、郑三俊、熊开元,上陈的奏疏都获颁行;熊开元廷劾周延儒,周延儒以事牵廖国遴,诬陷他入狱。
崇祯十七年(1644年)获释,北京城破后南归,被大西将领李定国责骂误公怀私,遇害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8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龙游人,字君乂,号瞿父。力学好古,文章沉郁峻茂。崇祯七年进士。任漳浦知县,擢监察御史,迁山东巡按。上章荐刘宗周等,弹劾兵部尚书陈启新。后以太仆卿致仕。晚年好读史,尤精《周易》。
维基
余日新(?
—17世纪),字君文,浙江衢州府龙游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余日新中式辛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登进士,授福建漳浦县知县,在当地严厉执行保伍法、建筑堡垒防治流寇,又减省税项和馀羡,得黄道周重视。
之后他出任御史巡按山东,任内捐出通赋,暂停胶州、莱州海运,上陈三府俵马杂役的害处害以及中止关宁供应米豆之;又推荐刘宗周、惠世扬、郑三俊、黄道周、章正宸,弹劾陈启新、赵之龙。
不久,因抵禦流寇有功,转为太仆少卿,未起行就因为济南已经失陷而回乡。
弘光时,余日新和贪污的前巡按苏松御史王志举都被传讯审问,不过王志举已经降清,也因为没有證据而不了了之。
隆武帝继位,起用他为贵州道御史,升官大理卿,福京失守后入山研读《易经》直到去世。
黄云师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黄云师(?
—17世纪),字雷岸,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今九江市)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黄云师是诸生黄学诗的孙子,父亲黄开先专门研究经学;他自己则在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顺天乡试举人,到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历任吏科、户科给事中,弹劾傅永淳颠倒选法,非常失职。
范复粹成为首辅,他上疏说首辅需要有才识度三者。
令复粹怨恨请罢,他则调任兵科。
之后他曾抗疏考核京卿,理据详细切实,得郑三俊重视;又负责催收湖广、广东粮饷,提出免去郧阳、襄阳两地积欠的三十六万石粮饷。
弘光帝继位,黄云师依次转官刑科左给事中和兵科都给事中、大理右丞;隆武帝时,升任右少卿,到九江、瑞州、饶州等地募兵及恢复,再升为大理寺卿。
事败后,他住在莲花峰,不接受清朝徵召,闭门著书,七十七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子就,号广心,江苏宜兴人。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旋告归以养亲。清顺治初以事逮京,部□放还。康熙十年(一六七一)仍在世。有《天香阁遗集》。
个人简介
路迈,字子就,宜兴人。明崇祯七年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鼎革后,以事逮京。部鞫放还。撰有《天香阁遗集》一卷。
维基
路迈(?
—17世纪),字子就,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三丘乡人。
路迈年少和弟弟路遴读书,期望报答父母,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人,次年(1634年)联捷进士,获授诸暨知县,升任礼部郎中,再转为吏部员外郎。
吏部尚书郑三俊知道他清廉谨慎,委派重任给他,他说:「掌计是重任,也是膻局,稍有不慎就会声名狼藉。
我双亲年事已高,归养避开吧。
」因此告归,在家居赋诗自娱。
清朝入关,路迈因事牵连入狱,获顺治帝放归,在家去世,有《明心录》、《梦馀诗草》流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8—1647 【介绍】: 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海士,号大樽。少有才名,与夏允彝等结几社,又参加复社。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东阳许都起事,子龙以故交劝降,许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杀之。子龙争,不能得。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请练水师,言中兴之主当身先士卒。不听,辞归。南都失,遁为僧。寻受鲁王兵部尚书,结太湖兵欲举事,事露被擒,于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时谥忠裕。子龙以风节著,诗词古文亦称大家,领袖明末文坛。词尤有名,与同里诸名士形成云间词派。有《湘真阁稿》、《安雅堂稿》、《白云草》等集。清人王昶编为《陈忠裕公全集》。子龙尚辑有《明经世文编》。
词学图录
陈子龙(1608-1647) 字卧子,一字懋中、人中,号大樽,又号轶符。松江华亭人。南都失陷,在松江起兵抗清,自为监军。兵败易僧服,受南明鲁王兵部职。联络太湖义军图复举。事泄被执于苏州,押送途中乘间投水死。清乾隆时谥忠裕。早年入复社,又与夏允彝等结几社,以气节相砥砺。与李雯、宋徵舆并称"云间三子",开云间诗派、词派。文恢肆而神骧。诗高华雄浑,睥睨一世,为明诗殿军。词妙丽深婉,神韵天然,亦称大家。有《陈忠裕公全集》、《陈忠裕公词》。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卧子青浦人官兵科给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人中,更字卧子,青浦人。崇祯丁丑进士,除惠州推官补任绍兴升吏部主事改兵科给事中有白云草庐居湘真阁诸槁
维基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字卧子,号轶符,晚号大樽,明末政治人物、诗人,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青浦县籍。
陈子龙由祖母抚养长大,天启三年(1623年)十六岁参加童子试。
崇祯元年(1628)与湖广宝庆府邵阳县知县张轨端之女结婚。
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登丁丑科进士,出任广东惠州府推官。
官至南京兵科给事中。
福王于南京即位,子龙上防守要策,请召还前吏部尚书郑三俊,朝廷不听,隔年二月,以奉养父母为由离开朝廷。
后出家,法名信衷。
屡次起兵抗清,后联络太湖反清武装,图谋起事,最终兵败逃亡。
夏之旭自杀后,陈子龙到密友侯岐曾的仆人刘驯家里躲避,又逃至其婿昆山顾天逵兄弟处。
不久在吴县潭山顾天逵祖墓被操江都御史陈锦所逮捕,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6月15日夜间,在登船前往江宁的途中穿过跨塘桥时,陈子龙挣断镣铐,投河自杀死,被割下首级,抛尸河中。
陈子龙的学生们捞其遗体,将其安葬于陈氏坟地。
乾隆间追谥忠裕。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一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
揭阳人。
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
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
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
冢宰郑三俊澄清吏政,力荐其诚实不阿,破格畀以选事,在职一年,丁内艰归。
值岁祲,倡富户出谷平粜,全活甚众。
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
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
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
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
有《瞻六堂集》。
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维基
罗万杰(1613年—1680年),字贞卿,号庸庵,晚号龙山樵夫,广东潮州府揭阳县蓝田都(今属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永丰村)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罗万杰少负才名。崇祯三年(1630年),乡试中举。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任行人司行人,升吏部清吏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因父丧归乡。弘光朝,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郭之奇建议罗万杰与郝尚久合兵攻取福建,但罗万杰起兵时,郝尚久已经降清。罗万杰遂隐居。康熙年间,朝廷请其出山被婉拒。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