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裴纶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457 【介绍】: 明四川江津人,字世用。宣德五年进士。授编修。正统十二年以侍读入文渊阁肄业。土木之变后,陈固守之策,由侍讲超迁刑部侍郎。也先逼临京师,受命督军。景泰元年入阁参预机务,官至工部尚书。英宗复辟,谪戍辽东。有《观光集》。
槜李诗系·卷八
渊字孔殷号梅谷
维基
江渊(1401年—?
),字时用,四川重庆府江津县人。
十二月初六日生,行三。
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
宣德五年(1430年)登庚戌科二甲第三十名进士。
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正统十二年(1447年),诏令与杜宁、裴纶、刘俨、商辂、陈文、杨鼎、吕原、刘俊、王玉共十人入学东阁,拜曹鼐等为师。
土木之变后,景帝监国,徐有贞倡议南迁,太监金英叱出,徐有贞行至左掖门时遇到江渊,有贞告之经过。
江渊觐见,极力陈述固守北京之策。
历翰林院侍讲,升为刑部右侍郎。
也先逼近京师,江渊参赞都督孙镗军务,参与京师保卫战。
景泰元年,出任紫荆关、倒马关、白羊关,与都指挥同知翁信督修雁门关。
同年秋兼任翰林学士,进入内阁。
之后改为户部侍郎。
次年改为吏部侍郎,仍然兼任翰林院学士。
上言称户部尚书金濂仍然徵收已免田租,金濂之后下狱。
江渊则加太子少师,并因江言,罢免四川巡抚佥都御史李匡。
母丧丁忧,除服后恢复原职。
五年春,山东、河南、江北等地饥荒,命江渊与同平江侯陈预抚恤赈灾,其进言构建常盈仓,以保护民用,均得以批准。
当时在转运粮草时,漕卒乘机侵耗,被监察御史调查,江渊被弹劾,被廷臣劝阻,景帝宽恕。
当时,内阁成员互不协助,其中陈循、王文尤其自私,江渊则好议论,然而每被同官压制,悒悒不乐。
恰逢兵部尚书于谦告病在家,景帝下诏请一人协助处理兵部事务,江渊想担任。
陈循则佯装推举江渊,而密令商辂草奏,并示以「石兵江工」四字,渊在旁不知。
待诏下,调工部尚书石璞于兵部,而以江渊代替石璞原职。
江渊大失所望。
明英宗复位后,江渊与陈循等俱谪戍辽东,不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庭秀,又字不移。师陈一德。工诗,但才调不如师。间居不仕,自号畦乐。有《畦乐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畦乐诗集·提要
臣谨案畦乐诗集一卷明梁兰撰兰字庭秀又字不移泰和人右赞善梁潜之父也隐居不仕故以畦乐自号于杨士奇为姻家士奇尝从之学诗此集即士奇所编前有洪武三十一年士奇序考士奇所作兰墓志称卒于永乐八年则编此集时兰犹及见之也旧夲列泊庵集后盖用山谷集后附刻伐檀集之例今以各自为集仍分著于录原目列古今体诗二百三十四首而五言古诗中注阙七首实二百二十七首题中有缺字二处诗中有缺字二处均无别夲可补今亦仍之士奇序称其志平而气和识远而思巧沨沨焉穆穆焉简寂者不失为舒徐疏宕者必归于雅则优柔而确讥切而婉虽自重其师推重不无少溢而于元季繁音曼调之中独翛然存陶韦之致固亦不愧于作者矣
钦定四库全书·畦乐园诗集·序
诗以道性情诗之所以传也古今以诗名者多矣然三百篇后得风人之旨者独推陶靖节由其冲和雅澹得性情之正若无意于诗而千古能诗者卒莫过焉故能轻万钟芥千驷翛然物表俯仰无惭岂非足乎已而无待于外者乎是虽不必以诗名而诵其诗者慨然想见其为人吾邑畦乐梁先生生元季蚤失怙下董帷设绛帐资束脩承欢母氏后以二子绩学制行膺政教之任长历官翰林春坊次任溧阳学博俱卓有声望素佩先生之庭训者也先生嗜恬澹屡徵不赴就养官舍日与名公卿称觞赋诗相乐也已而叹曰吾二儿颇称任使可上报朝廷矣盍求吾之所自乐乎仍归休柳溪濠梁之间有畦数亩可耕可桑可渔可酿可濯可荫独辟一轩日督诸孙问学其中人非缝掖士不日来至有慕先生彝范数来请益者先生弗类倦勤诱以德义方正于圣贤之道靡弗贯下至诸子百氏皆约通大要为文章尤乐于诗歌天气爽朗时临清坐茂望玉华武姥诸峰讴吟翛翛然以为常盖先生于诗自三百篇以还若苏李枚乘若建安若六朝以及盛唐诸名家无不涵泳融液如已素有而又志平而气和识远而思巧故见诸篇章沨沨焉穆穆焉简寂者不失为舒徐疏宕者必归于雅则优柔而确讥切而婉先生之于诗可谓至矣然缘趣而作既罢即弃去间存其藁遇有爱重之者听持去不靳故虽诗名闻一时人咸以不得全见为憾士奇自幼聆先生之教间记所尝诵记若干篇为一卷呜呼世之不考于古者众矣先生敦用乎古者虽不独其诗而所以名诸人人者亦不待诗顾自有可名者而使闻先生之名因诗而求之以知其性情之正则是篇乌可少哉乌可少哉是以僣冒叙之洪武三十一年冬十月既望姻家生杨士奇叙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兰字庭秀,泰和人。有《畦乐先生集》。 田按:庭秀陈一德弟子,才调不及其师,而音节和粹,乃复相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6—1418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用之。
洪武末举人。
以才荐,知四会县。
后历阳江,阳春诸县,皆以廉能称。
永乐元年召与修《太祖实录》。
书成,擢修撰。
又代郑赐为《永乐大典》总裁。
十五年帝至北京,太子监国,留辅太子。
寻有人诬太子擅宥罪人,牵连及潜。
下狱被杀。
有《泊庵》。
明诗纪事·乙签·卷七
潜字用之,泰和人。
洪武丙子举人,授苍溪训导。
以荐迁四会知县,改阳江,阳春。
永乐初,召修《太祖实录》,擢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再迁侍读。
中谗死。
有《泊庵文集》十六卷,《诗钞》一卷。
(《四库总目》:潜文格清隽而兼有纵横浩瀚之气,在明初可自成一队。
此《泊庵》十六卷有文无诗,集末有康熙辛酉潜裔孙天清《续刻家集小引》云:「泊庵公诗集已瘗文冢,不复存人间。
」则旧本久佚矣。
东里集》:用之为文章驰骋司马子长、韩退之、苏子瞻,亦间出《庄》、《骚》,为奇务去陈言出新意。
古诗高处逼晋、宋,五七言近体诗皆可传。
《抑庵集》:梁先生文如江河之流,汪洋衍迤,一与风遇,则波澜勃兴,鱼龙百怪,出没隐见,可喜可愕,真当代之杰作。
井观琐言》:梁用之丰赡委曲,亦当代一作家。
田按:用之五言,《选》体为多,近体有唐人格律,而时参宋派,永乐诗家最为杰出。
诗集鲜传,钱牧斋、朱竹诧未见,故所录寥寥。
馀所获《泊庵诗钞》,乃用之曾孙廉嘉中刻于辰州者。
用之《滦水琼芽》诗序云:「前代揭学士称滦水琼芽,盖芍药芽也。
以代茶最胜,惜在北京时不及采而尝之。
」诗云:「每忆京台事事佳,还闻滦水产琼芽。
玉肤簇簇轻含雪,红甲重重浅映霞。
阳羡初尝须并美,骞林新赐可同誇。
傥教采掇封题去,自是春泉前煎雪花。
」骞林,武当茶也,明初入贡品。
今丰台芍药盈畦弥陇,园丁捆载入市,士大夫家供瓶盂者在在皆是。
傥掇芽而烹之,为芍药增一故实,亦为我辈添一韵事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8—1462 【介绍】: 明浙江秀水人,字逢原。正统七年进士。授编修。景泰间进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入阁预机务,与李贤、彭时相得甚欢。贤处事果断,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进翰林学士,遭母丧,归葬,以哀毁卒。谥文懿。有《介轩集》。
槜李诗系·卷九
原字逢原号介庵秀水人正统六年解元明年成进士以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景泰中为侍读学士兼中允天顺元年改通政司左参议仍兼侍读入内阁寻升大学士时曹石怙宠用事岳正暨原列上曹石罪状留中不报曹石恐谋摘承天门灾诏中语为阁臣讪谤上怒召对近臣厉声曰正大胆敢尔原素谨厚乃左右正何也正既去原得留与李贤同相李贤通达见事立断原守正谨恪济以持重以母忧去卒于家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原内端外和不苟取予性俭约身无纨绮箧中惟赐衣数袭每分禄以赡宗姻平居无疾言遽色杨文懿诔及刘文安挽词皆实录也尝著宋元通鉴续编义例精审书成须发尽白曰使我进二阶不若稽古获一事外有诗文集十二卷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逢原,秀水人。正统壬戌赐进士第二,除翰林编修历学士赠礼部右侍郎谥文懿有介庵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原字逢原,秀水人。正统壬戌第二人及第,除翰林编修。历中允、侍讲学士、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参议兼侍讲,入内阁预机务,进翰林学士。卒赠礼部侍郎,谥文懿。有《介庵集》十二卷。
维基
吕原(1418年—1462年),字逢原,浙江秀水人。
吕原父兄为教谕、训导,自小家贫,父兄过世时,没法回乡归葬,只能葬在景州暂时居地的附近,吕原时常到父兄坟墓恸哭。
后来,奉母南归,家里更加贫困。
知府黄懋欣赏吕原的文笔,补其为诸生,遣入学,正统六年(1441年)举辛酉科乡试第一。
正统七年(1442年),联捷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编修。
正统十二年(1447年),与侍讲裴纶等十人同选入东阁。
景泰初,进侍讲,与同官倪谦授小内侍书于文华殿东庑,那时于谦讲《国风》、吕原讲《尧典》。
后任左春坊大学士。
天顺初,改通政司右参议,兼侍讲。
徐有贞、李贤下狱之次日,命入内阁预机务。
石亨、曹吉祥用事,贵倨,独敬吕原。
后来,李贤恢复官位入阁,吕原为次辅。
不久,彭时也入内阁,三人相得甚欢。
为天顺期间,重要的三个阁老,李贤通达,遇事立断。
吕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
彭时善谋。
后吕原进翰林院学士。
天顺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
诏葬毕即起视事。
原乞终制。
不允。
乃之景州,启父兄殡归葬,舟中寝苫哀毁。
体素丰,至是羸瘠。
抵家甫襄事而卒,年四十五。
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
吕原内刚外和,与物无竞。
性俭约,身无纨绮。
归装惟赐衣数袭,分禄恤宗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嘉善人,字武侯。
顺治十七年举人,官沂水知县。
有《泊庵》。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一
支隆求,字武侯,嘉善人。
顺治庚子举人,官沂水知县。
有《泊庵》。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隆求字武侯嘉善人大纶孙顺治庚子举人领教严州遂安有闽游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