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廷枢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维基
吴昌时(?
—1644年),字来之,浙江秀水人,一说嘉兴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四年(1624年),与郡中名士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等十一人组织复社。
崇祯三年(1630年)应天乡试举人。
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吏部郎中。
崇祯十年(1637年)薛国观因收受吴昌时的赂金,事发被弹劾免职,最终自尽死。
昌时后依附周延儒,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经张溥、吴昌时的竭力策划,周延儒任相,昌时为文选郎中。
昌时与董廷献狼狈为奸,把持朝政。
最后吴昌时用药毒害张溥,“以一剂送入九泉”。
亲家徐汧见昌时结怨太多,料定必定遭祸。
祁彪佳首劾吴昌时紊制弄权,随意将御史外调。
御史蒋拱宸弹劾吴昌时赃私巨万,牵连周延儒,给事中曹良直亦劾周延儒十大罪,朝廷遂削周延儒之职,遣锦衣卫逮其入京受审。
昌时百般辩解,称“祖宗之制,交结内侍者斩,法极森严,臣不才,安敢犯此?
”明思宗亲自审问吴昌时,命用刑打断了吴的小腿, 阁臣蒋德璟、魏藻德奏道:“殿陛之间无用刑之例,伏乞将昌时付法司究问。
”思宗怒批:“此辈奸党,神通彻天,若离此三尺地,谁敢据法从公勘问者!
”二阁臣奏道:“殿陛用刑,实三百年来未有之事!
”明思宗说:“吴昌时这厮,亦三百年未有之人。
”二臣哑口无言。
崇祯十六年冬十二月(1644年1月),吴昌时被斩首示众。
方以智撰《哀吴江》诗悼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居之,号燕及。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六年奉使朝鲜。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七年,魏忠贤以其为东林党,削籍。崇祯初起右中允,十五年,掌南京翰林院。十七年,南都议立君时,主立潞王。福王立,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数与马士英交诋,乞休归。后左良玉部将金声桓反正江西,迎以资号召,败,投池死。
维基
姜曰广(1584年—1649年2月29日),字居之,号燕及,晚号浠湖老人,江西新建浠湖里(今丰城市同田乡候塘村)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
选庶吉士,改编修。
天启五年十月初一日(1625年10月31日)容妃任氏生皇子朱慈炅,颁诏天下。
次年,充正使赴朝鲜,与给事中王梦尹敕封仁祖为朝鲜国王,并奉旨视察师海上情形,还针对毛文龙功绩大小虚实,询问过中朝边境当地朝鲜百姓,考核毛文龙部水师。
得到一些关于毛文龙的重要关键消息。
回国,便上疏言:“文龙以二百人入镇江,据铁山招降夷,抚归义之民至十馀万,不可不谓之豪杰,不可不谓之偏锋。
若堂堂正正,与虏决胜负于郊原,不独臣不敢信,文龙亦不敢自信。
若养成一队精锐之兵,设伏用间,乘敝出奇,文龙自信其能,臣亦信文龙之能也。
朝廷知文龙以用文龙,则不致失文龙而莫尽其能,亦不致孤倚文龙,以困而覆之矣。
”然而朝廷终究没有重用毛文龙,后果然如曰广所言,以致于明军兵败,辽东一带、藩属国朝鲜皆落入后金之手。
姜曰广出使朝鲜期间,洁身自好,不受贿赠,又赠送医书和揭帖给朝鲜仁祖,深受朝鲜君臣好评。
但回国后不久,因忤逆魏忠贤,被免职回乡。
崇祯初年(1628年)阉党倒台,起擢左春坊左谕德。
崇祯三年(1630年)典南京乡试,并提拔一干名士,如杨廷枢、张溥、陈子龙、杨廷麟等各以文章气节著闻,顾以清白坚不依附时局,但却都为温体仁、周延儒等首辅排斥,无法被重用。
崇祯九年(1636年)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后因事获罪而被贬为南京太常寺卿,遂引疾归乡。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升任詹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以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
同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于煤山自缢而亡,南京议论立帝,姜曰广等主张立潞王,结果福王为帝,仍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
内阁首辅马士英虽与姜曰广同年,但两人素来不和,本想诬陷姜曰广。
然而因姜曰广有声望,无人敢响应马士英。
后得知宗室朱统𨰥品行恶劣,便想到可以用职官加以利诱,使其打击姜曰广。
遂指使朱统𨰥上疏诬告弹劾姜曰广任用东林党郑三俊、吴甡、房可壮、孙晋等人,把持朝政,以刘士祯为通政使,阻遏章奏,以王重为文选,扶植私人;命令杨廷麟放走狱中的凶悍盗贼,联同江河大侠与水陆奸官窥视南京,阴谋迁都或另立新君;包庇曾投靠李自成的臣子;收受贿赂;姑息养奸等五大罪状。
后又遭马、阮党人佥事陆朗、副使黄耳鼎等人上疏弹劾其结党欺君、把持朝政、无人臣礼,遂弃官回南昌。
隆武四年(1648年)金声桓邀姜曰广起义,并授其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等官衔,御赐尚方宝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先斩后奏,清廷得知后,派征南大将军谭泰率兵攻打南昌,次年,正月十九,城破,金声桓投水死,姜曰广亦投水自尽,一说于仁臣之心牌坊下上吊自尽。
共 12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