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殷正茂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纯父,号继山。隆庆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以廉洁闻。万历初,举卓异,入为刑部主事,累官右都御史。素以直节高天下,然负气好胜,颇遭人讥评。有《晋录》、《溪山堂草》。
槜李诗系·卷十四
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与人隆庆戊辰进士神庙初为刑部主事疏论江陵夺情杖八十戌广东神电卫踉跄万里徒步行乱山深树间就獠族寄食比至刘抚令囚致之思孝乃仗剑往至恩平谓县令毛凤彩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耳但不知若何面目见天下士大夫毛与刘皆楚人见思孝意不善遂款之驰书止刘蔡观察文范作仗剑行指此也江陵没赐归晋尚宝丞历迁府尹思孝感上恩益发舒无少顾忌浸失当事意调南太仆卿时御史房寰以私憾诋海忠介有三进士上书直忠介俱罢去思孝疏救有旨切责乃叹曰时事如此不去将自及遂拂衣归久之起右佥都出抚陜西宁夏难作思孝躬擐甲胄出穷塞转饷济师而为督臣所挤移河南不赴寻召为大理卿论杀内官郝金后晋工部侍郎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疏减羊绒及止盔甲之请省金钱无算日本封贡议起上疏力争不得乞归家居萧然筑绣野庄以老天启初赠太子少保著有行戌郊居西征陆沉漫稿溪山堂吾美堂等集其诗格调幽疏声文华洁长于近体使先生不以功名显犹当独立词场孤游艺圃况矫矫者耶求诸文行之途可谓全人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纯甫,嘉兴人。隆庆戊辰进士,累官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赠太子少保有行成郊居西征陆沈诸槁溪山堂吾美堂诸集
维基
沈思孝(1542年—1611年),字纯父、纯甫,号继山,浙江嘉兴县人。
明代政治人物。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生。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三甲64名进士。
高拱想要用他为属官,但被思孝拒绝,出京为广东番禺知县,并纠正两广总督殷正茂与洋人通商的政策。
沈思孝认为此举易引来海盗,加以阻止。
万历初年,升为刑部主事。
万历五年十月二十日,因与艾穆一起上书,反对张居正夺情,说是“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
”结果艾穆、沈思孝各受刑八十杖,昏死过去,三天后才苏醒过来。
张居正死,起复原官,升任光禄寺少卿,又迁太常寺少卿,被御史龚仲庆攻击,改任顺天府尹,又被弹劾,改调南京太仆寺卿,最后沈思孝告病辞官。
吏部尚书陆光祖起用为南京光禄寺卿,又升任佥都御史,陕西巡抚。
在宁夏征讨叛乱时与魏学曾意见不合,而后被给事中侯庆远弹劾,说思孝放弃边关,只敢躲在内部,守著妻小。
朝廷将思孝改任为河南巡抚,思孝推辞,而后被改为大理寺卿。
宦官郝金假传太后旨意被捕,刑部为郝金脱罪,但沈思孝反对,说要处以极刑,皇帝提拔沈思孝为工部侍郎。
陕西必须进贡大量羊绒,是当地的一大负担,思孝上奏求情,朝廷同意减少四成,升右都御史,协助办理马政。
给事中杨东明、邹廷彦相继攻击,皇帝处罚了杨东明与邹廷彦。
万历二十三年,日人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是为朝鲜之役,明朝官员们打算媾和,说要封秀吉为日本国王,沈思孝奏请力战,斥责主和派。
此时其友丁此吕被吏部尚书孙丕扬藉由考察的机会贬斥,沈思孝因而捲入党争,与孙丕扬等人争执,蒋时馨也怀疑自己遭到沈思孝陷害,于是陷入大量的阴谋论。
沈思孝辞官归里。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去世。
天启年间,赠太子少保。
思孝以正直闻名于天下,然而其重义气、又好胜,动辄得罪朝臣。

人物简介

维基
宋尧武(1542年—1606年),字季鹰,号逊庵,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民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进士。
初授信阳县知县,改南雄府通判。
万历三年(1575年),凌云翼代替殷正茂征剿罗旁,宋尧武办理舟车、粮饷等事谊。
升惠州府知府,亲登海盗船,劝退林道乾。
因母丧丁忧返乡。
服阕后,补福州府知府。
万历十一年(1583年),升福建按察使司副使。
万历十五年(1587年),转云南右参政。
二年后归省,上疏请辞,不再出仕。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病卒,年六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9—约1554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翔卿。嘉靖十四年进士。由刑部主事晋郎中,以明慎闻,理冤狱殆数百计。历副都使,巡抚山东。值岁饥,赈济全活八十余万,转南京刑部侍郎,被劾罢,旋卒。有《恤刑录》。
维基
沈应龙(1506年—1561年),字翔卿,号少吴,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民籍。
浙江乡试第八十二名举人。
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会试第三十二名,登第二甲第十八名进士。
授南京刑部主事,改北刑部,十一月丁祖母徐氏忧。
升郎中,奉命湖广虑囚。
二十三年(1544年)正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擢广东布政司参政,历官山东左布政使,三十一年(1552年)七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三十三年六月升南京刑部右侍郎,数日后被兵科给事中殷正茂弹劾其贪庸不职当罢,诏今回籍听勘,三十六年二月考察令闲住。
在家中风而卒,年五十六。
著有《恤刑录》、《平番议》、《安南议》、《抚黎议》、《山东奏议》及诗文集藏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石汀人,字景明,一字景铭。
康熙五年举人,官教谕。
十岁能文,后以诗名,与丁澎等称西泠十子。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五
虞黄昊,字景明,浙江石门人。康熙丙午举人,官临安教论。
清诗别裁集
字景明,浙江石门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1 【介绍】: 明广西古田人。
壮族。
初随父参加桂林地区起事。
正德末,与其从父韦朝猛攻陷洛容县,据古田。
嘉靖四十五年降明,旋再起,攻占凤皇、连水二寨,杀知县魏文瑞;自永福入桂林,杀参政黎民衷。
隆庆五年广西巡抚殷正茂命俞大猷等率军镇压,银豹等兵败被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2—1578 【介绍】: 明河南新郑人,字肃卿。嘉靖二十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穆宗为裕王时,拱为侍讲九年,甚受器重。累官礼部尚书。四十五年,由徐阶荐为文渊阁大学士。穆宗即位,以帝旧臣自负,屡与阶倾轧,不自安,乞病归。隆庆三年冬,复起为大学士兼掌吏部事。行事颇与徐阶修怨,阶子弟颇横乡里,拱使监司蔡国熙编戍其诸子。次年,与张居正力排众议,促成俺答封贡,北边安定。神宗即位,欲去中官冯保,卒为居正、保所排,罢去。有《高文襄公集》等。
维基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河南开封府钧州新郑县人,祖籍腹里洪洞,官至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
先世避元末乱迁徙新郑。
曾祖父高旺,祖父高魁,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举人,官至工部虞衡司郎中。
父高尚贤,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
高拱幼聪颖,“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
嘉靖七年(1528年)高中戊子科河南乡试第五名举人(经魁),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一年后授编修。
穆宗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在裕邸九年全力维护裕王地位,君臣形同密友。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因首辅徐阶推荐,拜文渊阁大学士。
然性情高傲,“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
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之辟易”,与徐阶相抗,竟至相互攻讦,后为胡应嘉、欧阳一敬所逼退。
隆庆二年(1568年)七月,徐阶退休归乡,隔年冬天,张居正与李芳等奏请复起高拱,以内阁兼吏部尚书领吏部事,尽改徐阶旧制,“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有官员被黜,高拱必亲“告以故”,黜者“无不慑服”。
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把汗那吉来降,高拱和张居正采纳宣大总督王崇古建议,先授予其指挥使官衔,乘机与俺答达成封贡互市协议,史称俺答封贡。
又推荐殷正茂为总督平定云南苗变,推荐潘季驯治理黄河。
改兵部一尚书二侍郎制为一尚书四侍郎制,侍郎们分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2—1585 【介绍】: 名或作尧诲。明湖广临武人,字君纳,号凝斋。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历官佥都御史、福建巡抚。万历初,破林凤,擒倭朵麻里,奏设南澳总兵,移抚江西。六年升两广总督,破郁林、木头等十寨。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能诗,有《虚籁集》。
维基
刘尧诲(1522年—1585年),字君纳,号凝斋,湖广临武县人。
嘉靖进士。
以新喻县知县历官给事中,累升福建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二十二岁领癸卯乡荐,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
吏部观政,同年授江西新喻县知县,以治行高等,三十六年擢南京刑科给事中,三十九年春请告归里。
四十二年京察落职,四十四年起上海县丞,未赴任,改南阳府推官,次年升任户部主事,四十五年闰十月升尚宝司司丞,母亲、父亲接连去世丁忧。
隆庆三年(1569年)起升光禄寺丞,四年(1570年)十一月升光禄寺少卿,五年十一月升顺天府府丞。
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以右佥都御史任巡抚福建,与广东提督殷正茂和西班牙联军剿灭巨寇林凤,四年加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五年春被劾听勘,十一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改江西巡抚,六年十月升任两广总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巡抚广东地方),十年升南京右都御史,十一年正月官至南京户部尚书,七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军务,十二月以人言乞罢,准致仕归乡而卒。

人物简介

维基
金柱(1526年—1601年),字国桢,号中石,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民籍。
浙江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进士。
通政司观政,授江西高安知县,调直隶江阴县,升兵部主事,调庐州府教授,升裕州知州、苏州府同知。
隆庆初,升广东佥事,广西巡抚殷正茂、总兵俞大猷镇压古田獞韦银豹、黄朝猛之乱,擒获韦银豹正法,隆庆六年(1572年)二月升广西按察司副使。
十月,平乐府江猺恃险稔凶,肆行杀掠,兵备副使刘稳请调大兵剿灭,巡抚郭应聘调土汉官兵六万,分四路征讨,金柱监参将王世科军,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攻破数十巢寨,擒斩杨钱甫等十首贼,两广道路复通。
九月,巡按御史杨一桂弹劾金柱前任潮州兵巡佥事时贪纵,被革职听勘。
万历十九年因与上虞知县蔡淑逵互相攻讦,被废黜为民。
居乡三十馀载,年七十九卒。

人物简介

维基
沈子木(1528年—1609年),字汝楠,号玉阳,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嘉靖己未进士,万历年间官至南京右都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
初授直隶当涂县知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升工部都水司员外郎。
隆庆改元,领南河治水患,昼夜宿河上。
不久调江西建昌府知府。
隆庆四年(1570年)冬入觐,次年升广西副使,领右江兵备,深得两广总督殷正茂器重。
以军功晋右参政,仍领右江。
不久,广东征罗旁,移会沈子木督战,穷其巢穴,拓地千里。
万历五年(1577年),擢广西按察使。
闻母陆淑人死讯,丁忧回籍。
仍以罗旁之功,晋右布政使。
万历八年(1580年),为言官所讦,贬秩候调。
补湖广右参政,督转漕运。
万历十二年(1584年),晋湖广按察使。
万历十三年(1585年)迁山西右布政使,次年转左布政使。
万历十五年(1587年),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督雁门等关军务。
以父年老回乡,不久父丧,家居多年。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起为南京太常寺卿,疏请将建文帝附于太祖祭祀。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升通政使。
多次引病乞休不允,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因脾疾遽卒,年八十二,赐祭葬。
安宗朝追谥恭靖。
刘志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志伊(1528年—1592年),字可任,号重庵,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浙江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二百四名,廷试三甲十一名进士。
伯父布政使刘廷诰甚器重之。
礼部观政,初授江西吉安府推官,以廉明最,三十八年九月召拜山西道试监察御史,三十九年三月实授,巡视长芦鹾政。
再补河南道,巡按山西,未至,嘉靖四十四年二月出为湖广按察佥事,沔阳兵备道。
隆庆改元,八月晋福建左参议,四年庚午(1570)八月升云南按察副使,发黔国公沐朝弼不法事,夺爵逮至京。
万历元年(1573年)十月擢广东右参政,分守岭西道,适倭寇入寇双鱼,与福建巡抚赵可怀合兵,擒斩五百馀级。
又设伏半渡击之,歼其众,制台殷正茂以大捷上闻。
万历三年(1575)大征罗旁瑶人,以总宪督二帅捣巢深入,功最多,四年九月升本省按察使,五年正月晋福建右布政使,养病。
十二月复除湖广右布政使,六年正月转左布政。
万历七年己卯(1579)入计京师,以何心隐一案失张居正意,投闲南中,八年三月改任应天府尹,升南京大理寺卿。
三载(万历十年),张居正殁,十一年二月改北京大理寺卿,八月升工部右侍郎,十一月,礼科给事中王士性劾巡抚应天右佥都御史郭思极,前以御史监临湖广科场时,取中故相张居正子张懋修一事。
郭辩疏中词连时任湖广左布政使的刘志伊,吏部尚书杨巍合疏留之,令照旧供职,十二年三月竟令致政归。
以万历壬辰(1592)卒,年六十五。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