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秦夔

共 2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江雨吹风过,山门向晚开。
汲瓶分水去,骑马听松来。
老鹤惊人起,新篁夹路栽。
多君怜别意,随处送春杯。
一庵门对老松开,镇日风传万壑哀。
古井暗泉寒泻玉,长廊阴雨滑生苔。
钟声忽自山中出,人影遥从树杪来。
未濯尘缨还自笑,篱根苍犬合惊猜。
笑坐泉亭汲水尝,偶然行乐便相忘。
南来渐有江山癖,北去那忧岁月长。
好景正堪增罨画,短吟犹未病奚囊。
早知风雨春江暮,悔不随缘宿上方。
惠山听松庵有王舍人孟端竹茶炉既亡而复秦太守廷韶尝求予诗后予过惠山庵僧因出此炉吟赏竟日盖十馀年矣观吴同寅原博及虞舜臣倡和卷慨然兴怀辄继声其后得二章
新茶曾试惠山泉,拂拭筠炉手自煎。
拟置水符千里外,忽惊诗案十年前。
野僧暂挽孤帆住,词客遥分半榻眠。
回首旧游如昨日,山中清乐羡君全。
倚棹寻源到薜萝,任催斜日下林柯。
游人不减吴庄盛,题字还疑宋刻多。
万树野红真绚画,一泓寒渌未盈科。
石床他日如堪借,来听松风和醉歌。
南来欲试惠山泉,春雨横江懒系船。
咫尺故人难晤语,相思时诵竹垆篇。
一归方喜称閒身,十口那堪更索人。
半夜随风挂帆去,负君相候洗缨尘。
他时有约报邮签,山鸟啼残笋正甜。
等是太平林下客,幅巾来往定无嫌。
巍巍武昌城,屹立江汉隅,中有太守专城居。
太守北来江水寒,正直不忧行路难。
太守南归春已老,一道欢声动鱼鸟。
武昌城中官长多,能事不受相撝诃。
终岁足鱼米,父老歌逶迤。
人言太守能赋诗,太守不似元微之。
江城坐治已閒暇,一篇往往传京师。
古来儒吏亦何有,今见风流武昌守。
相逢一别会何时,目送飞鸿过樊口。
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
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
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
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邵宝《容春堂集》:洪武壬午春,友石公以病目寓惠山听松庵。目愈,图庐山于秋涛轩壁。其友潘克诚氏往观之。于是有竹工自湖州兰,庵僧性海与友石以古制命为茶炉,友石有诗永之,一时诸名公继作成卷。永乐初,性海住虎丘,留以为克诚别,盖在潘氏者六十馀年。成化间,杨谟孟贤而爱之,抚玩不己,潘之孙慨然曰:「此岂珍于昌黎之画,而吾独不能归诸好者乎!」乃以畀孟贤。孟贤卒之三年,秦方伯廷诏以郡守报政还自武昌,遂马僧撰疏语,白诸孟贤之兄孟敬,取而归焉。吾闻诸东耕翁云。
田按:听松庵竹炉,盂端既声之于诗,复图之于卷,是为第一图。诗唱和,萃为《竹炉清咏》。王耐庵达序所谓「裁淩秋之涧竹,制煮雪之茶炉,远追桑苧之风,近葺香山之社」也。嗣是有砥斋者,绘为第二图。洎性海移席虎丘,竹炉为潘氏所得,又转而赠之杨氏。成化丙申秦方伯夔疏乞于杨氏,既得,作《听松庵复竹茶炉记》。一时好事者又倡和成卷。明年丁酉,有吴呈者复图之,是为第三图。国初,有窃孟端图鬻辇下者,为顾舍人贞观所得。宋牧仲抚吴,乞图于顾氏,还之寺借。乾隆辛朱,高宗南巡,驻跸惠山,命画苑臣张宗苍图之,是为第四图,阅二十馀年,四图为邑令丘涟取入官厮,不戒于火、名山钜迹,了无一存。高宗亲洒宸翰作第一图,复命皇六子补第二图,贝勒弘旰补第三图,侍郎董诰补第四图。又出内府所藏盂端《溪山渔隐长卷》,俾山僧藏之,松庵胜绩,顿复旧观。馀录孟端诗,并明人之先后题咏者附录于此。王达诗云:「制作精深亦可观,日供高士试龙团。轻分淇雨苔犹绿。细剪湘云粉末乾。紫笋满瓯吟骨健,清风一榻鬓丝寒。啜来坐尽梅花月,正是淩秋第几竿?」韩奕诗云:「绿玉裁成偃月形,遍宜煮雪向岩扃。虚心末许如灰冷,古色争看似汗青。偶免樵柯供士锉,尚疑清籁和陶瓶,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钱冲益诗云:「霜筠织就煮茶炉,便觉清风起座隅。涛汹秋声翻雪乳,烟蒸春雨涤云腴。瓶笙尚作龙吟细,汗简犹疑鸟迹殊。拟□不须参玉版,愿分一滴洗尘污。」陶振诗云:「剪裁苍雪出淇园,菌蠢龙头制作偏。紫笋香浮阳羡雨,玉笙声沸惠山泉。肯藏太乙烧丹火,不落天随钓雪船。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邾庚老诗云:「第二之泉泉上亭,道人茶具竹炉成。龟蒙散迹尚从事,鸿渐作经宜著名名。火升龙气若丹鼎,瓶合凤声如玉笙。西园老客动高兴,急裹月团来会盟。」梁用行诗云:「织具时闻紫笋馨,此君端合置禅扃。心灰未死还瞻绿,劫火方然异杀青。烟引翠阴秋绕榻,水喧清籁夜翻瓶。上人好就平安日,遍刻《茶经》当勒铭。」秦夔诗云:「烹茶只合伴枯禅,误落人间五十年,华屋梦醒尘冉冉,湘江魂冷月娟娟。归来白璧元无玷,老去青山最有缘。从此远公须爱惜,愿同衣钵永相传。」高直诗云;「竹炉还复听松禅,老眼摩挲认往年。润带茶烟香细细,冷含萝雨翠娟娟。已醒万劫尘中梦,重结三生石上缘。五马使君题品后,一灯相伴永流传。」
共 2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