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濙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已交大耋满头霜,饭不能强步履强。
我慕九旬胡寿恺(乡先辈胡濙晚年筑寿恺堂),人称四海鲁灵光。
仅留画饼名何用,且喜炊粱梦尚长。
天予健閒宁敢负,一筇一笠一轻航。
灵武兴师蜀道回,投书言事渡淮来。
亦知礼失求诸野,不见班迎龙虎台。
建储还政又廷争,诣阙谁能赦匿名。
一杖可怜身已孪,狱门便出不能行。
圆光五色太和山,金殿双双白雉斑。
寿恺閒堂娱老地,为修贺表不曾閒。
龚谦剑术但除妖,万里边关守合牢。
臣不知兵知将将,阴阳通晓仰弥高。
① 山在贵阳城南七十里,有庵名罗永,相传老佛遁迹之所。
黄石公书伪不真,留侯亦是寻常人。
帷幄运筹其事秘,以之窃比刘诚意。
诚意果挟前知具,偾辕之驾何能毙。
偶识西湖一云气,附会刊成红箧记。
青宫储位嫡长君,预与他年办披剃。
金川门启地道闭,轩辕升遐为火帝。
牢落西南四十秋,诗出元人谁托戏。
江陵耳食辄以闻,传信传疑无定议。
二使胡濙、朱祥。)赍香十四年,郑和屡泛红毛船。
网罗告密满天地,何物公然有程济。
仲彬生平不识字,孙诬其祖置科第。
从亡客问致身录,年月日时皆互异。
我乡史笔三数公(西河、竹垞、稼堂诸公。),老吏断狱案足据。
兹来礼佛罗永庵,杉合东向乃向南。
洞中流米井跪汲,黔人好鬼姑妄谭。
维貌之𪒔祀南八(贵阳有南霁云庙,谓之黑神。),以筀为讳王竹三
溪龙献水一洗耳,白云仰视萦山岚
按:永乐十四年,胡忠安还朝,成祖已就寝,急召入语至夜半,嗣后遂止掣蹋之访。诏郑和班师,则行遁之迹绝矣。至题壁三诗,谓在滇狮山龙隐庵者,乃元人前作,江陵未之见耶?然使天下大师,果已归老有墓,君臣安用此问答为?亦足以破一妄也。
⑴ 筀竹之筀改而从贵,讳之也,黔多竹三郎祠。
⑵ 庵前大杉数株,谓帝手植,枝皆南向。有流米洞,帝去则不复流。又有井,汲者必跪乃可得,相传以为溪龙所献以供帝。
白云山上罗永庵,传有明帝栖遁龛。
考之前史帝崩火,安得遗迹留西南。
稗官虽传老佛返,议者辄谓无稽谈。
我思金川事仓猝,母后未返宫已燂。
当时死生究谁识,鬼门何必无逃骖。
出尸七日葬以礼,特掩耳目欺愚憨。
既命胡濙访邋遢,复遣郑监踰琼儋。
长陵亦疑帝尚在,何况天下思遗簪。
所以从亡致身录,多摭轶事勒秘函。
东湖樵夫补锅匠,荒天野哭辞詀諵。
亡国非以无道失,此意千载同悲含。
人心未死即帝在,焉知不薙为瞿昙。
皇觉寺中旧衣钵,一脉正宜冢嗣担。
革除距今四百载,兹庵不朽犹精蓝。
想见师徒卓锡到,曾携红箧度牒三。
新蒲绿时感怀切,菜根青处歌声酣。
独嫌附会转失实,洞号流米泉涌甘
兴王或有百灵护,泥马著鞭蛇斩镡。
逊荒久已时命去,空山魑魅宁朝参。
当是遗民切哀慕,故神其说资穷探。
我来吊古白日暮,群乌声正啼烟岚
⑴ 庵后有流米洞,相传有米流出,供帝爨。前有跪井,云山高无水,帝至,忽涌泉出,取水者必跪汲乃得
⑵ 相传帝题庵中诗:「惟有群乌早晚朝。」
眠龙洞 清 · 牛焘
七言律诗
① 在鹤庆观音山,建文皇曾遁迹于此。
石床岩溜古杉松,帝子来游此寄踪。
身世何缘投万里,风尘到处怨三丰(时胡濙辈托名访张三丰实踪迹建文也)
秋高怕唳云中鹤,霜落愁闻月下钟。
叹息骊珠久离握,何曾安稳作眠龙。
芝轩为陈汝宏题 明 · 韩雍
七言律诗
相君德重子贤良,天产灵芝满画堂。
一本九茎真可比,三旬两秀信非常。
漫劳绮皓歌商岭,绝似涪翁纪瑞昌。
感召因人见王化,千年门第有辉光。
万古祯祥意,如今付此吟。
朝廷真极治,芝草又江阴。
薄雾千茎紫,微风众叶深。
商歌人共赏,谁复会予心。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