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问达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邹学柱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邹学柱(1547年—1635年),字国材,号肖岩,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二名进士。
初授溧阳县知县,将乡豪汤梅、巨蠹吕祚等人以法处置,擢升礼部主事。
万历五年由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升祠祭司郎中,累官河南归德府知府,平定白莲教,擒剧盗朱应科等。
万历十年升江西副使,兵备宁州,十一年提调学政,历广东左参政,丁父忧归。
服阕起补河南,迁云南按察使、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调补山东左布政使,二十五年母丧归。
二十九年起补山西左布政,降职湖广下湖南道按察使,三十四年为右布政,仍管湖南道事。
三十七年七月为湖广巡抚张问达弹劾贪婪,革职归。
崇祯八年卒,享年八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明河间府东光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金坛知县,征为兵科给事中。天启中,附魏忠贤,攻击东林党人,请改《光宗实录》。累官至兵部尚书。然为忠贤谋主而亦恐有后患,遇事偶而立异。忠贤败,更设法弥缝,故名入逆案而止戍徐州。后以复官无望,忧愤死。
维基
霍维华(?
—1636年),一作惟华,字应庚,号钟西,直隶东光(今河北)人,祖籍山西高平,同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任金坛、吴江县知县,授兵科给事中。
因太监陆荩臣之引荐,依附于阉党魏忠贤、崔呈秀。
天启元年(1621年)奏劾王安,魏忠贤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为南海净军。
天启三年(1623年)至兵部尚书,人称“云中虎”,谚曰:“蓟州当前,东光接步”。
天启六年(1626年)四月初十,上疏数千字,抨击刘一燝、韩爌、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等人,全盘推翻「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结论。
魏忠贤看了说:「这本条议一字不差!
」时人论说:「此疏乃一部三朝要典也」。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重,霍维华献“灵露饮”,五谷蒸馏而成,清甜可口,但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浑身浮肿,八月十一日,熹宗召见信王朱由检,即行驾崩。
崇祯元年(1628年)及至魏忠贤自尽,阉党灭败,霍又以计谋保全了自己,任兵部尚书协理军务。
后因图谋取代袁崇焕,为时伦新等弹劾,定入逆案。
以逆案被弹劾,给事中颜继祖称其“满面骄容,浑身媚骨”。
崇祯七年(1634年)建议治河尚书刘荣嗣自宿迁到徐州开辟运河,引黄河水通漕,糜费五十万两银无功。
刘荣嗣下狱论死。
崇祯九年(1636年),边事紧急,都御史唐世济荐维华边才,霍维华却被下狱遣戍,郁闷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镇江府金坛人。周应秋弟。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中为御史,阿附阉党,请刊东林党籍,尽毁天下书院,诬劾兵部尚书赵应等削籍。崇祯初巡按浙江,被劾罢。兄弟并列名逆案。
维基
周维持,字尔调,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泰昌元年庚申(1620年)任香山县知县,乐易亲民喜造士,设仁山书院,课诸生,有《仁山会课稿》。
天启元年辛酉邑举乡荐五人,一解额、一连榜进士,皆仁山首擢士。
五年四月考选,升贵州道监察御史,条陈二款:其一在晢品格以清仕路,言最可恨情面门户四字,其一在昭罪案以明国是,言奸邪植党煽惑,乞将党人旧日凡有倡建书院,不论省直州县立时改毁。
又言兵部尚书赵彦纵子昌胤公开贿门,乞夺昌胤袭以谢天下。
又言张问达招引王之采以结党煽惑,周嘉谟护庇王安以蔑旨罔上,刘惟忠、白所知依附权奸俱宜立赐摈斥。
疏纠文选司官刘行义与其同官王任杰大开贿门,赃私狼籍,俱各革职、削夺、闲住。
以兄应秋在位,引嫌归。
崇祯初,起陕西道御史,巡按浙江,被劾罢。
兄弟并立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