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瀚

相关人物:共 28 位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1667以后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久居杭州。明亡,避居剡溪山,悲愤之情悉注于文字之中,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今存后集)。
简介
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六岁随父居杭州。入清,避隐剡溪。精声律,尤长于小品。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卒。著有《嫏嬛文集》、《陶庵梦忆》等十馀种。
词学图录
张岱(1597-1684) 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一名维城。
山阴人。
家富,寓居杭州,不事科举,不求仕进,著述终老。
精小品文,工诗词。
有《嫏嬛文集》、《张子文秕》、《陶庵梦忆》、《西湖寻梦》,词在文集中。
近人辑有《张岱诗文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三
释广彻,字通天,未详何许人。
游方至馀杭,与金省吾中丞有一日之雅,向之乞静宇数楹为清梵地。
张元洲尚书家庙傍有资福院者,绿荫沈沈,人足罕至。
闻中丞有高僧,慨然许之,广彻居焉。
日讽金经,夜则笼烛绕巷,诵佛达旦。
省吾一夕夜归,遇之涂,为书其笼纱曰“沙门广彻,念佛通天”。
如是数年,万历中卒于所居。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黄玉阶(1850~1918),字蓂华,别号瀛洲散人,清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县梧栖镇)人。
自幼从黄邦习汉学,继从李清机学中医。
光绪元年(1875)初开门户,乞药者甚众,翌年开始执业。
光绪八年(1882)迁居台北大稻埕,行医济世,并倡设「普愿社」,宣讲佛教宗旨,不久迁居台北城内。
光绪十年(1884)清法战争事起,协助巡抚刘铭传募勇抵禦法军侵台有功,获颁五品军功衔。
是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居民死亡无数,黄氏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风土疫疠之法。
1895年,割台事起,台北地区霍乱复炽,复著《霍乱吊脚痧医书》分送全台,并舍药施救。
明治二十九年(1896),鼠疫(百斯笃)、斑痧症相继发生,黄氏施医济药,再著《疙瘩瘟治法新编》,遍赠全岛藉以防治。
明治三十年(1897)获台湾总督府颁发汉医师执照,为日治时期台人领有此證照之首例。
除医术卓越外,黄玉阶亦为宗教领袖,任台湾斋教三大派之先天道最高领导人「顶航」,积极整顿教务,创建「至善堂」会所和「普愿社」讲堂,并整合其他佛道宗教团体,戮力于移风易俗、教化社会。
同年受赐绅章,并宣导放足断发,陆续倡立「台北天然足会」、「断发不改装会」等,并皆担任会长。
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先后担任任大稻埕区长、监狱教诲师、大龙峒区长。
大正五年(1916)获颁蓝绶褒章。
1918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九。
〖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黄玉阶先生略传」,1911年2月18日,第二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页1;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596至597;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923。
〗黄氏目前可见诗作无多,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瀛社诗坛」、「艺苑」、「词林」专栏,另有部分诗作散见于《网溪诗集》、《鸟松阁唱和集》、《寿星集》、《海上唱和集》等,今即据此辑录编校。
(廖振富、张明权撰)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如通,字易庵,姓杭氏。
母氏潘,梦梵僧借宿而觉,是日生。
通年十五出家,礼大海为师。
未几,往双径万松,抉择心要。
松问:“如何是白云不倚青山住?
”通曰:“明月常悬古涧心。
”松为首肯,乃付以法。
嘉靖癸亥,司寇五台陆公延主南山慧因,前后改观。
万历壬午,蒙宰元洲张公礼致北山灵隐,重建大觉殿。
十五年瓦砾,一旦更新,其功不可泯也。
先是宣德九年,寺燬于火,有伐石良玠者,方建姑苏虎邱寺大殿。
郡人慕之,礼主灵隐。
前后建置,多其力也。
张镜光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张镜光(1853~1930)〖张镜光卒年,依据《台湾日日新报》,1930年10月21日,夕刊第四版云:「宜兰张镜光葬式,去十七日,午前八时于宜兰郡员山庄,新城山前自宅举行。
」可知张氏卒于昭和五年(1930)。
《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谓卒于1932年,《台湾历史辞典》谓卒于1929年,并误。
又据《台湾日日新报》,1935年5月7日,第八版,庄赞勋〈恭挽张广文镜光老夫子谨次吕子香明经瑶韵〉:「七八年华一梦中,老成凋谢恨无穷。
门人痛哭新城路,搔首呼天泪眼红。
」可知张镜光卒年七十八;据此上推,应是生于1853年。
〗 ,字恒如,清宜兰人。
幼失怙,事母至孝。
十岁受业于陈占梅,弱冠设塾宜兰枕头山,诱掖后进。
杨士芳登进士第,荐为仰山书院讲席,举人李望洋妻之以女。
光绪十一年(1885)岁试,拔取优等第一,补用弟子员。
曾随李望洋赴甘肃河州任所。
以生性恬淡,无意仕进,乃辞职返乡。
旋与杨士芳等承知县萧赞廷命,纂修《噶玛兰厅志续编》,未成。
乙未(1895),日人据台,肆意杀戮,张氏作〈开生路论〉加以讽谏,日吏感动,乃设救民局,全活甚众。
尝为日人搆陷被拘,经商民罢市抗议,始获释。
明治三十年(1897)佩授绅章,三十三年(1900)任宜兰劝善局干事长。
平生致力教育,垂六十载,桃李遍北台。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页69;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月;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台湾日日新报》,「翰墨因缘」,1926年8月6日,夕刊第四版;《台湾日日新报》,「祝设帐五十年」,1927年2月25日,第四版。〗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蔡见先(1855~1911),字振丰,又字启运,号应时、运时,以字行。
清新竹县人。
其先原籍福建同安,累世武职。
蔡氏博学能文,喜兵书,好交游,时与诸名士诗文唱酬。
光绪十二年(1886)将「竹社」、「梅社」改组为「梅竹吟社」,并担任社长。
光绪十七年(1891)取中秀才,二十年(1894)迁居苗栗苑里。
乙未割台之际,曾襄助表兄丘逢甲举兵抗日。
明治三十年(1897),与鹿港文人洪弃生、许剑渔等共创「鹿苑吟社」。
同年三月,应苗栗支厅长横堀氏之聘,担任事务嘱托,并授佩绅章。
十月,又应苑里事务署长浅井氏之邀,编修《苑里志》,旋任苗栗办务署参事。
明治三十九年(1906),与林痴仙、林幼春等人创立「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
明治四十年(1907),任苑里区长。
四十三年(1910),「奇峰吟社」因新竹县知事樱井勉离去,改由蔡启运担任社长。
明治四十四年(1911)四月病逝,年五十七。
蔡氏生平好击钵吟,其子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收录其击钵吟作百馀首。
所著《养馀轩诗钞》,今已佚。
〖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报」栏,诗人作古,1911年4月25日,第三版;《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著」栏,蔡启运先生事略,1911年5月2日,第一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710至711。
〗 今蔡氏诗作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竹梅吟稿》、郑鹏云编《师友风义录》、《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栎社第一集‧启运诗草》、曾笑云编《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资料辑录编校。
(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阳城人,字汝观。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吴江知县。善决狱。擢兵部主事。屡迁户部侍郎,谢病去。隆庆时拜户部尚书,督仓场。神宗即位,还理部事。有才智,初掌邦计,裁并诸费,去繁文十之三四。边饷告缺,而诸边岁出及屯田、盐课均无可稽。国光大加整顿。万历四年离职,临行,上所辑条例名《万历会计录》。五年,起为吏部尚书,徇张居正意,置吴中行等于察籍,声名顿损。居正卒后,为御史所劾落职,旋复官致仕。
维基
王国光(1512年—1594年),字汝观,号疏庵,山西阳城县(今属山西省晋城市)人。
官至吏部尚书。
王国光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
授吴江知县。
调仪封(今河南兰考)。
擢兵部主事。
改吏部,历文选郎中。
三十八年正月升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四十年闰五月升太仆寺卿,十一月升顺天府府尹,四十二年三月升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四十四年二月以疾乞归。
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起复,以原职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以养病未赴任。
四年八月再起为刑部左侍郎,五年十月升南京刑部尚书,十二月改任户部尚书总督仓场。
神宗即位后,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王国光重新管理户部事务。
万历三年(1575年),京察拾遗,王国光被南京给事中、御史弹劾,于是上疏请求罢官,被神宗挽留。
次年,王国光再次请辞,获得批准,临行将多年心得总结成《万历会计录》献上,神宗深为赞赏,发送户部订正,书成后,神宗又下诏褒扬。
万历五年(1577年)冬,吏部尚书张瀚被罢官,重新启用王国光代职。
不久加太子太保。
王国光是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的重要助手。
张居正死后,御史杨寅秋以六项罪名弹劾国光,神宗震怒,将王国光撤职。
之后又念其功劳,命其复官以致仕。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病卒。
明史》有传。
张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2—1561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子清,号泽山。
张瀚从弟。
嘉靖十七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力以抑奔竞、振淹滞为职。
擢通政。
鞑靼军入侵,预守都城,以功擢右佥都御史,提督京畿南北诸郡屯田。
未几坐讪谤左迁,遂辞归。
维基
张濂(1512年—1561年),字子清,号泽山,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浙江乡试第一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擢通政司通政。鞑靼入侵,预守都城,以功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京畿南北屯田。不久,因坐讪左迁,故而辞归。
陈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炌(1516年—1585年),字文晦,号皆所,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民籍。
江西乡试第十四名举人。
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进士。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由行人擢浙江道试御史,风节甚著。
督鹾河东,首先创建书院,以弘扬儒教为己任。
上疏申救曾铣规复河套,时论韪焉。
屏居十八年,召还,起授贵州道御史,四十四年十一月升光禄寺少卿。
历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南京太仆寺卿,四十五年闰十月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建牙西蜀,平都蛮、草坡诸寇。
隆庆四年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
五年十月,被户科都给事中宋良佐弹劾其调度失宜,致使漕舟漂没,被勒令回籍听勘,不久令冠带闲住。
万历元年(1573年)四月以荐起复,任左副都御史,协管院事。
迁刑部右侍郎,三年十月改吏部右侍郎,荫子陈以训入监读书,不久晋左侍郎。
五年十一月,吏部尚书张瀚去职后,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清洁自守,语不及私。
张居正死后,陈炌多次上疏乞休,十一年(1583年)七月被准致仕,卒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日翔 (1860~1913),字藻耀,号梧冈,清凤山县鼓山(今高雄市)人,为当地豪富陈福谦长子。
幼时尝至晋江就读,后返乡应童子试,入邑庠为县学附生。
光绪四年(1878)与施士洁、汪春源、陈望曾、丘逢甲、许南英等人,于竹溪寺设「崇正社」,为台南诗社之滥觞。
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次年任职内阁中书,旋因改葬祖茔辞官返台。
光绪十八年(1892)台湾倡修通志,与举人卢德祥、恩贡生周熙清、儒学教官王春华等人共同纂修《凤山县采访册》,由卢氏总其成,光绪二十年(1894)书成,约三十万言。
乙未(1895)割台,陈日翔将家产委交诸弟,孑然内渡,寓居厦门鼓浪屿。
后奉朝命为清廷驻菲律宾总领事,一年后又升任驻南美秘鲁公使,辞不赴任。
1903年担任鼓浪屿会议公所首任议长。
1904年与林辂存集资十二万银元创办「华宝制瓷公司」,乃厦门第一家侨办工厂。
后返台修墓,日人待之以礼。
宣统年间,授广东布政司,上任前辛亥革命爆发,陈日翔之政治生涯至此终止。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北向痛哭,遗命以清制衣冠殉。
大正二年(1913)五月二十一日卒,年五十四。
〖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4年;许成章《高雄市志。
艺文篇》,高雄:高雄市文献委员会,1968年1月。
〗 (欧纯纯撰)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