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利民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英州之石最巉巧,大逾数丈小一拳。
园亭几案入清瞩,争购岂复论金钱。
于中小者更难得,其值往往同珠璿。
土人潜行恣斸掘,溯锦流水投灵泉
上中二品尽藏匿,惟将下品充门廛。
我游南粤已三载,遍买不获心悁悁。
平生托志在岩穴,所嗟二顷无良田。
小山湖石渐颓落,乱草没径苔封峑。
归未终月出累岁,回思故岫胸烦煎。
廿年行役似萍梗,推篷委辔看山川。
高峰巨岭不暇上,深涧绝岛何由沿。
力微况乏济胜具,每遇登涉翻迁延。
九州先后踏其六,更历河济江淮壖。
经由名胜指可屈,云烟过眼恒流连。
向平婚嫁尚未毕,安得洞府追潜仙。
三神五岳料无分,一丘一壑还思专。
耳闻目见亦已夥,试隶石事书长笺。
到公奇礓石丈六,当时输送华林前。
欧公菱溪有石二,至今屹立梅花边
钱唐龚氏舫斋畔,玉玲珑刻宣和年
书家北米剧好事,良乡巨石留荒阡(房山有奇石立岩麓米仲诏欲致之勺园中重轮十驷百大曳之凡十二日始达只乡力竭而止因卧之田中缭以周垣覆以葭屋)
凡此数石我尽睹,笔不能画言能传。
其馀一一有载记,更为具述辞啰嗹。
奇章一品众客诧,有道二字良工镌。
玉清昭应发磈礧,文饶诗句劖苍坚。
壶中九华在湖口,百金归买留诗篇
屏风三叠号肘后,二者谓可齐跟肩
涪翁此语定不谬,所惜奇物终沈湮。
仇池双石尤足宝,韩干二马差相权。
蹲师子与睡鸂鷘,仲恭堂外曾罗骈。
襄阳袖中次公攫,自后不笑元章颠。
东京苑内叠艮岳,花石纲运行连连。
险怪万状割群玉,奇诡百态纤洄漩。
奔驰惟恐棱角损,孔洞𢘤用黄泥填。
更和胶土裹其外,烈日曝令乾而圆。
麻筋百道细束缚,千夫喘汗纷扛牵。
李曹百绝咏初就,金人装载归幽燕(今京师琼华岛石皆宋之艮岳石也)
更有笔山亦神品,白石一点明峰巅。
铭裁赤壁赋中句,御书小字形遒妍
武林故事雨奇石,南极北斗分星躔
公谨小有洞窈窕,逊叔平远峦回旋(钱逊叔家所藏小山平远石)
黄州怪石堪作供,前苏后宋为收甄
诗人到处手摩弄,廉吏归去帆飘翩。
文纪取压郁林舫,休映搬入西陵船。
中丞粤装誓不治,清德洵足逾前贤。
迩来有客赠一石,自云得自钟山芊。
胡桃㱿皱纹理蹙,弹子窝小绳丝穿。
水痕裙褶秀莫比,耸身拽脚平无偏。
首尾向背尽合法,嵌空峭拔由天然。
坳洼未须瓷末刷,纤细何用鱼胶联。
形模虽微气势阔,众峰朵朵芙蓉鲜。
凌晨霏霏带峡雾,际晚袅袅飞江烟。
磬山田采合退后,林虑坑产惭居先。
罗浮匡庐妙比拟,诗成日未移三砖。
七言五字各据胜,篪吹埙和声相宣。
我家旧蓄宝晋石,一峰华盖如撑天。
翠峦玉笥斗崒屴,月岩一片光婵娟。
方坛妥帖若棋局,龙池津润疑珠渊。
下洞三折通上洞,水注成瀑空中悬
常时匣之甸漆合,数两裹以吴蚕绵。
百年累叶递相保,珍重不顾黄金千。
按图来索靳勿与,宁使玉碎无瓦全。
岂知收藏稍未密,和璧终为秦人揵。
研山一旦不复见,室中故物惟青毡。
当年此石去海岳,蟾蜍清泪流涓涓
兹来英石且难得,令我万里长思愆。
君子寓意不留意,此语能使痼疾痊。
太湖山石总蚛蛀,亦可一结潇洒缘。
搜奇抉异兴已懒,人生所贵无拘挛。
巧偷豪夺请勿虑,比来我意同枯禅。
⑴ 放翁老学庵笔记英州自钟山涉锦溪至灵泉乃出石处
⑵ 菱溪石在滁州醉翁亭梅花侧其梅则欧公手植也
⑶ 玉玲珑宋花纲石也上刻宣和年月并进石人姓名今在龚蘅圃主事家
⑷ 东坡题壶中九华有百金归买小玲珑之句
⑸ 湖口邹生以三石折叠为屏风山谷题为肘后屏风以配壶中九华焉
⑹ 艮岳初成徽宗自作记命李质曹组各为赋一篇并咏百绝句事载挥麈录
⑺ 宋广济库有灵壁石笔架徽宗御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小字于背
⑻ 武林故观堂内漆厨中龛石有星似南极一有星似北斗
⑼ 以形象名之而系以赞文笔诡丽未见其石也
⑽ 宝晋斋研山图说详载陶九成辍耕录中
⑾ 米南宫有砚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惟有玉蟾蜍向余清泪滴一绝
⑿ 宋时一武臣申牒论太湖石云此件石蚛蛀不堪用
朅来佳气满玄关①,赢得寻幽镇日闲②。
路入藤萝侵老衲③,壶倾竹叶破愁颜④。
谁将神斧开迢径⑤,更喜连镳重雪山⑥。
读罢残碑还远眺,那知身世隔尘寰⑦。
【校注】 (1)朅来:何来。朅,通“盍”。司马相如《大人赋》:“回车朅来兮,绝道不周,会食幽都。”玄关:佛家语,谓入道的门户,借指寺院。此指武当宫。岑参《丘中春卧寄王子》:“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 (2)寻幽: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谓寻觅幽雅之处。镇日:犹整日。尹洙《和河东施待制》:“威严少霁犹知幸,谁信芳樽镇日开。” (3)老衲:戴叔伦《题横山寺》:“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僧服谓衲衣,故称老僧为老衲。此指武当宫道士。 (4)竹叶:酒名,即竹叶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 (5)迢径:指通向武当宫的高远的小径。 (6)连镳:连骑并进。《世说新语·捷悟》:“王东亭(珣)作宣武主簿,尝春月与石头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镳俱进。”镳,为马嚼子露出口外两边的部分。重雪山: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7)尘寰:人世间。李群玉《送隐者归罗浮》:“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 首联写武当宫寻幽;颔联写宫内景象;颈联直写与友人宫外寻幽探胜;尾联以叹作结,“隔尘寰”,一则赞其地灵,一则回应首句“佳气满玄关”。
(六月十八日)(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忆昨旬馀秒,阅去岁诗篇。
六月十八雨,为之心抚然(半月前正在望雨翻阅去岁诗本自六月十一日雨后旋晴气复蒸郁急思霈雨涤炎至十八日方始得雨深恐今岁亦与去岁相同但去岁六月初七十一两日连次有雨若今岁则五月廿八日晴霁后未及一旬田中已觉乾燥而炎热尤甚倘迟至十八日得雨则廿日之久当何如焦切)
虽望雨而得,迟乃十朝延。
(今年乙卯)恐或似寅(旧年甲寅),何以滋山田。
仲夏之廿七,喜晴成句便。
谁知日复日,竟致炎暵煽。
小雨虽屡作,不成分寸焉。
因循今十八,去岁竟符前。
晓晴忽落澍,霶霈如飞泉。
倏止逮卓午,淅沥洒庭边。
如是断或续,银竹密晚餐。
傍夕遂入夜,快阵倾盆悬。
惜弗久即罢,孤坐增忧煎。
清晨问畺吏,斸土润气宣。
高冈二寸耳,低地三寸全。
依然未深透,青苗苏略旋。
岂不稍慰衷,自戒焦切偏。
稽首谢天佑,静祈赉霖虔。
⑴ 昨十二日以晴几半月亲诣各未神庙虔心祈请是日辰刻时有微雨至申刻复雨并成寸十三日午刻云势颇厚申刻得雨一阵亦未及寸十四日申刻亦仅有小雨直至十八日自卯至辰雨势甚浓然亦时作时止未刻复然至戌正后浓云四合电光闪掣雷雨大作至亥渐止初意惟恐待至月半以后不谓日引月长竟与上年得雨之日相符今早据地方官报称高处入土二寸低处入土三寸虽未能深透而旱暵之气顿解唯今岁有闰较去岁已迟一月尚望优霖继霈子亦未敢过于躁急惟有虔诚默祷静俟昊恩渥被耳
移枝看宿鸟,行脚比穷僧。
栖托欣同姓,谈谐仗得朋(德州田中翰无慢同居。)
检书三里雾,养拙一条冰。
相约寻山去,西郊把瘦藤。
游善权洞二首 其一 北宋 · 陈襄
七言绝句
阴阳融结此山川,便有盐堆与石田(自注:乾洞中有盐米堆、石田数丘,乡人岁时祷祈,以占水旱。云田中有水,即为丰年之兆。)
风俗每来占水旱,即疑乾洞有神仙。
茅龙歌(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花县郭塘道中,农人皆于田中凿井,置桔槔,而缚葵为盖以避日。一田一井,一井一桔槔,一桔槔一葵盖,望之如亭然,如茅龙然。农人终日转桔槔不休,殊勤苦也。李君襄文属余作诗以记其制,因赋一诗,即称茅龙以对东坡秧马云尔。
一田一井一桔槔。
覆以一葵如一茅。
隐然茅亭几千百,点缀南亩还东皋。
青天倒垂赤日脚,绿野遍洒苍生膏。
古人九家共一井,一田一井今何劳。
粤无陂塘与沟洫。
数日不雨将龟坼。
一龟坐恐地生毛,百茧难辞人死血。
吾闻耕田而食凿井饮,不识不知忘帝力。
谁知凿井方能食,不凿虽耕亦何益。
可补七月诗外豳风图,还胜大云经中请雨术。
看渠一滴汗,换得一滴水。
看渠一滴水,换得一粒米。
颗颗珠成粒粒珠,珠成人已胼胝死。
盘中辛苦谁知此。
斜阳影里茅龙多。
桔槔下上如奔梭。
安得大雨倾滂沱。
变为千笠与万蓑。
瓜牛误认焦仙舍,秧马还吟玉局歌。
君不见,桔槔架似秋千架。
谁家庭院花阴下。
隔花笑语秋千罢。
戏罢秋千閒过夏。
秀野轩诗 元末明初 · 余尧臣
湿翠浮草芽,空青散木杪。
轻舟理横塘,归人渡清晓。
栖鸦返故巢,潜鳞濯新藻。
倒景淡斜晖,回飙荡晴昊。
衡门夜不扃,燕坐事幽讨。
落叶秋自飘,残花春懒扫。
我欲往从之,税驾苦未早。
挥手谢孤云,去去没苍徼。
田按:《秀野轩图卷》乃朱泽民为吴人周景安作者。泽民山水苍润清逸,此图最为名迹。历藏槜李项氏,江村高氏。卷前周伯温为之引,首篆秀野轩三大字。卷尾题者二十一人,唐卿此诗亦在其列。今并掇诸公诗之佳者,附录于此。高启诗云:「江晚洲渚交,雨睛草菲菲。前山霭欲暗,罟师度水归。望烟知君家,花竹隐半扉。乍休田中耒,犹响林下机。此乡即桃源,乱后世有稀。开图身已到,不知尘境非。」徐贲诗云:「何处问幽寻,轩居湖上林。竹阴看坐钓,苔迹想行吟。嶂日斜明牖,渚风凉到琴。相过有邻叟,应只论闲心。」王行诗云:「高馆罢零雨,前荣扬微风。霏霏碧萝花,吹落酒荦。移席俯流水,挥弦度秋鸿。遥思独乐意,邈哉谁与同?」王彝持云:「古苔十亩青山麓,窈窕幽花映深竹。中有高人昼掩扉,袅袅藤梢上书屋。清风出谷洒秋香,返照穿林破春绿。不省睢阳画里看,细路经丘杖藜熟。」徐达左诗云:「春风十里翡翠屏,玉遮对峙峨眉青。清泉白石杂花竹,天放画图钟地灵。高人开轩当此景,酌酒赋诗白日静。四檐风作翠涛声,八窗帘卷睛霞影。我亦托迹耕渔间,结屋读书湖上山。抱琴访子从兹始,布袜青鞋相往还。」
田中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田中之莳何漪漪,民生在子子何知。
今年努力补去岁,一穗当心生四岐。
驱龙东海近潭窟,烧虎西郊空法施。
清世自无孝妇狱,黎黔须溺死僧尸
⑴ 大通寺有通岸和尚,及新兴有六祖漆身遗骨,谓祈雨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