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位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612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搢伯。隆庆五年进士。授密云知县,擢御史。万历二十二年,以南京兵部右侍郎总督川贵军务,讨播州杨应龙叛。次年,以应龙投降罢兵,还朝。加右都御史。二十五年,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与经略杨镐遣将攻日军于蔚山,大败。乃增调陈璘、刘綎、邓子龙等部入朝鲜。二十六年,丰臣秀吉死,日军撤退,诸将追击得胜。玠报捷,以功予世荫。
维基
邢玠(1540年10月26日—1612年3月17日),字搢伯,又字式如,号昆田,山东益都县(今青州)人。
明朝大臣,官至蓟辽总督,曾在万历年间援朝抗倭战争中统帅明军取得重大胜利。
山东乡试第四十四名,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十五名,三甲八十二名进士,授密云知县,升浙江道御史,巡按甘肃。
万历五年(1577年),鞑靼俺答汗想要去青海,邢玠上书,陈述利害关系,受到皇帝赏识。
万历十年,任山西行太仆寺卿,治兵宁武。
万历十二年,升为陕西按察使,治兵甘州。
当时甘州遭到蒙古游牧势力抢掠,邢玠针对蒙古游牧部落的动向进行防御措施,当地人称:“邢公真天威,不敢再窥边矣”。
万历十八年九月,任山西布政使。
万历二十二年以南京兵部侍郎总督川贵军务,处置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杨应龙之谋叛,以功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大学士张位、沈一贯上疏,推荐邢玠领导抗倭。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人关白丰臣秀吉调兵再犯朝鲜,朝廷委任邢玠为蓟辽总督,统兵入朝鲜。
邢玠向朝鲜使节权悏等人要求绘制朝鲜军用地图。
邢玠因缺乏水师支援,在岛山失利受挫,邢玠开始招募水兵。
隔年,明军已将日军压缩在蔚山、泗水、顺天三地。
万历二十六年,邢玠再分兵三路南下,东路麻贵进攻蔚山,西路刘綎进攻顺天,中路董一元进攻晋江。
三路军队与日军激战,双方互有胜负。
万历二十六年,丰臣秀吉病殁,日军兵心涣散,准备撤退。
在随后的露梁海战中,明军击沉日舰九百艘,几乎全歼日本水军。
万历二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凯旋京都,在北京午门外举行献俘仪式,由久居内宫的万历帝亲自主持。
官至兵部尚书。
晚年归乡养母,终不复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去世,年七十三。
卒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希古。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赴任后日夜阅案牍判决如流。凡赴控者,即示审期。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官至陕西布政使。
维基
张淳(1540年—1611年),字希古,号怀琴,直隶桐城县(今属安徽省)人。
中国明朝官员。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七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进士,被任命为永康知县。
之前已有七位县令被当地百姓告倒。
张淳到任后,清理积案,使吏民叹服。
他审判迅捷,乡民裹一包饭即可结束诉讼,因此被称为“张一包”。
这也是称赞他如包拯一般断案神速。
后来,张淳以治行第一,原本可以擢升吏部,但因不合首辅张居正意,改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历任郎中,因病去职。
七年后,又被起用为建宁府知府。
万历十六年(1588年)二月升任湖广荆岳道副使,不久请告假归乡。
二十一年二月起补浙江杭严道副使,期间妥善处理兵士骚乱。
九月升官至陕西临巩道右参政。
后致仕归,优游林下二十余年,以耿楚侗、张甑山为师,罗近溪、孙月峰、刘芝阳、李汉峰、张洪阳为友,与方本庵、吴观我讲学桐川会馆,主张躬体力行,不尚虚无。
卒年七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620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弱侯,号澹园。万历十七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二十二年,受命撰修明国史。侍讲东宫,二十五年主顺天乡试,遭诬劾贬福宁州同知。未几弃官归,讲阴阳良知之学,与李卓吾善。博极群书,精熟典章,工古文,卓然为名家。有《澹园集》、《国朝献征录》、《国史经籍志》、《焦氏笔乘》、《老子翼》、《庄子翼》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弱侯,上元人。万历己丑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谪福宁州同知追谥文宪有漪园集
维基
焦竑(1540年—1620年),字弱侯,号澹园,又号漪园,世称澹园或漪园先生、焦太史。
南京旗手卫人,祖籍山东日照。
明代状元、史学家。
焦氏四世祖焦朔随大将军徐达征战。
焦竑生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自幼刻苦向学,博极群书。
十六岁应童子试,以第一名选为京兆学生员,受到试官及南直隶督学使者赵方泉等的赏识。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乡试中式举人,时年二十五岁。
此后连续七次会考,都名落孙山。
直到二十五年后的万历十七年(1589年),焦竑方中会试,殿试高居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担任太子朱常洛讲官,进《养正图说》一册。
郭正域因焦竑没有与他商量这件事,认为焦竑是沽名钓誉。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任乡试主考官,将落榜之徐光启提拔第一,并拍案叹曰:“此名世大儒无疑也。”。
由于个性梗介疏直,得罪不少政要。
次相张位更视焦竑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后来被曹大咸、杨廷兰等检举“以举子九人文多险诞语”,贬为福宁州(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同知。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赴福建福宁州上任。
次年全国官员大计,焦竑又被考以“浮躁”评语,遭“镌秩”。
最后决定辞官,此后归家不出,专心著述。
好友管志道说:“焦殿撰漪园丈之不为世所容,则愚已逆料其必然矣!
”万历三十年(160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传教,曾拜会过焦竑。
泰昌元年(1620年)去世。
安宗时追谥文端。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法忠。
号敬堂。
新安曹氏子。
龆年喜端坐。
年十九。
游钱塘灵隐寺。
遇云水僧激发。
遂落发受具。
依讲庠数年。
行脚入少林。
见大千润公。
走长安。
参遍融笑岩二老。
指示心要。
稍有启悟。
寻入牛山火场。
调鍊三业。
后归匡庐。
爱仰天坪高胜。
单丁居之。
手植松十馀万本。
久之。
衲子来集。
仰天坪遂成丛林。
师为人夷坦无缘饰。
御众不立规矩。
甘苦必同。
虽粒米茎菜。
必随众乃食。
劳务必身先之。
不开禅讲门户。
一以真实示人。
依之者。
无论愚智。
浸久嘿化。
而不自知。
故来者如归家侍父母也。
且训人有方。
用人有度。
出语慨切痛至。
听者悚然。
无不心领而神会。
一众森严。
俨然一大垆鞴。
以身为教。
不用言说。
真本色住山人也。
刘云峤太史。
访师。
一见心契。
乃为颜其寺。
曰云中。
憨老人为之记。
张洪阳太史。
书庐山高三字。
赠之旌其志。
庚申秋。
示微疾。
谓其徒曰。
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
吾其行矣。
言讫寂然而逝。
憨老人复为铭其塔曰。
师住云中。
二十馀年如一日。
视十方衲子如一己。
精心为众。
未尝以无有异志物我介怀。
数语盖实录。
师当之无愧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法忠,字敬堂,姓曹氏,歙人也。母程氏。生而颖异,幼好端坐,不随儿戏。稍长,颇厌尘苦,不治家人生产。年十九,游钱塘灵隐寺,遇云水僧大机即求出家,为染剃执侍三载,未几登坛受具,即依讲肆。久之,多所参承,然未自信。遂行脚至少林,依大千润禅师,扣单传之旨。已而走长安谒遍融月心,指示心要。寻归五台,时憨山、妙峰同居北台龙门,忠访之于冰雪中,一见心相印契,留居期年。万历壬午,妙峰之芦芽,与忠同往,遂开丛林,诸所创立忠有力焉。居三载弃去,入伏牛火场调炼三业。南还登匡卢,爱其幽胜,诛茅于讲经台,居三载,复还五老峰,匿彩四年。一日,登仰天坪,乃匡山绝顶,喜其高胜,遂居之。零丁数祀,渐缉屋宇,久之衲子渐集,忠手植松十馀万本,冀成丛林。忠恒坦夷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凡细务必以身先,至老不倦,随缘自守,一衲之外无长物,粒米茎菜必与共之,视众如一,平等行慈,无论智愚,浸久默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凡所言论慨切痛至,无不心领神会。寂于万历庚申秋七月二十一日。先示微疾,临化端坐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讫默然。寿八十,腊六十,荼毗收灵骨塔于桃花峰下,憨山为之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陵人,字衡野。
隆庆五年进士,授检讨,累官礼部侍郎兼学士。
万历中,以与大学士张位亲故,得罪,亦被斥。
家居十六年,起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
卒谥文恪。
维基
刘楚先(1544年—1627年),字子良,号衡野,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民籍。居近宋状元毕渐故宅,一夕家人梦渐来谒,而楚先适生。少为同乡张居正所赏异。隆庆元年丁卯科举人湖广乡试第四十七名。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三十四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进士。改庶吉士,万历元年(1573年)授翰林院检讨,四年六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十年四月升修撰,管理诰敕,十三年二月充经筵讲官,十五年二月以大典告成,升司经局洗马兼修撰,十七年八月升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经筵讲官如故,升詹事府少詹兼侍读学士,二十二年正月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四月改南吏部右侍郎,十月升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二十三年六月充纂修正史副总裁,又与吏部左侍郎刘元震一同教习庶吉士,二十四年二月充经筵讲官,二十六年六月因妖书案罢官,回籍闲住。家居十六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起为吏部左侍郎,六月迁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暂管詹事府印务,教习庶吉士如故,四十四年二月充礼部会试主考,因梃击案调和神宗与群臣的矛盾,谓其老成,能断大事。未几累疏乞归。熹宗初再起,不应。魏忠贤乱政,楚先常扼腕长叹,至于流涕,年八十四卒。赠太子太傅,谥文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1596 【介绍】: 明四川南充人,字元忠,号元垒,陈以勤子。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为日讲官历詹事、吏部侍郎,与诸臣请立太子,虽未得允,而三王并封中止。万历二十一年秋,擢礼部尚书,领詹事府事。寻以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二十三年,言官同时落籍者二十余人,于陛上疏力救。改文渊阁。在直庐常以帝拒谏为忧。卒谥文宪。少从父习国家故实,为史官,益究经世学,尝参与预修世、穆两朝实录,并以副总裁编辑国史。有《万卷楼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忠,南充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丈宪有万卷楼藁
维基
陈于陛(1545年—1596年),字元忠,号玉垒,四川顺庆府南充县人。
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年十七举嘉靖辛酉科(1561年)四川乡试第四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三名,廷试二甲第七名进士,选庶吉士,四年三月授编修,充《世宗肃皇帝实录》纂修官,因父亲致仕,扶侍同回四川。
隆庆六年赴京师,以《穆宗实录》成,升修撰。
旋以太夫人去世归乡守制。
万历五年(1577年)以《世宗实录》成,升俸一级。
服阕,十月复除原职,十二月充经筵日讲官。
八年四月请求回乡省亲。
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仍补日讲兼起居注,十二年二月升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四月充会典纂修官,十三年八月与右谕德张一桂主持顺天府乡试,十二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十四年父亲陈以勤去世,丁忧回乡。
十七年八月复召为日讲官,十一月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十九年正月升礼部右侍郎,仍掌詹事府印信,二十年正月与盛讷充礼部会试考试官,七月改任吏部右侍郎,经筵日讲如故,十月转左侍郎,教习庶吉士。
期间曾上奏册立太子、请万历皇帝能够早朝勤政,但是都没有收到回报。
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八月,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日讲、教习如故。
他跟从父亲时,便勤读国家故实;担任史官时,更是习知典故,于经世之学尤有造诣。
上疏请招集人才,开设史局,纂修明朝国史,并兼任副总督官。
万历二十三年夏接替王锡爵,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
疏请亲大臣,起用被罢忠贤(录遗贤)、奖励外吏、核实边饷、储养将才,慎择边吏,又请神宗亟图更始、兴修百业,但是神宗只是称赞却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
(优诏答之,而不能用)。
后来又再三力救因兵部考选军政而被削职的言官。
神宗俱不采纳。
不久,改陈于陛为文渊阁大学士,而以甘肃破贼功,加太子少保。
是时内阁辅臣计四人:赵志皋、张位、沈一贯、陈于陛,为同年进士,遇事虽无掣肘,但因神宗一再拒谏,上下隔绝,政事久废。
陈于陛为此忧形于色,终日叹息不已。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十二月十三日卒于官,年五十二。
赠太子少保,谥文宪。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丁应泰,字元父,湖广武昌左卫人,官籍。
万历八年,汪道昆主持文人结社,丁应泰与汪道昆等七人结成了白榆社,多有诗文唱和。
万历十一年会试第一百五十七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九名。
官休宁县知县,政绩卓著。
万历十七年(1589)任刑科给事中。
次年丁忧。
服满复职,被弹劾,降为山西按察司照磨。
万历二十二年(1594)改任登封知县。
万历朝鲜战争期间,丁应泰任赞画军务(参谋)。
蔚山之战后,他弹劾杨镐、李如梅等前线将领瞒报兵败,并且称内阁大学士张位、沈一贯与杨镐结党欺君。
张位上书自辩,语忤明神宗,被勒令冠带闲住。
后来朝鲜为杨镐上奏辩解,丁应泰又上疏弹劾朝鲜与日本勾结,内容均为捕风捉影。
朝鲜大为震恐,国王李昖闭阁待罪,派使臣李恒福等赴北京辩解。
得知真相后,明神宗大怒,将丁应泰革职回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国维。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少聘黄氏,后失明,养廉仍娶之。卒年五十八。有《贻清堂日钞》。
维基
钱养廉,字国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匠籍。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工部主事,筦河夏镇、汶泗诸泉,以夏镇为壑,而昭阳诸湖又在其下流,自留城至镇口,百里无际,粮船非乘风不得达,养廉亲履其地视察,从堤旁开二支河,以杀水势,又议于昭阳凿石通道至徐邳,以下出口,则内水无壅滞,而漕渠可百年无事。
总河舒应龙然其策,会以父丧去位,后人卒用其议,成泇河。
服阕,召补吏部考功署郎中事,日本入侵朝鲜,尚书石星主和议,总督孙矿不用其议,乃诬矿通书币,奉旨会议,养廉属草剖析利害,极明矿无罪,星计不得行,和议亦止。
升稽勋司员外郎,调验封,署司事。
以礼部尚书范谦赠荫事,吏部司官忤辅臣张位,吏部在任在籍二十七人,留用五人,余尽放逐,养廉竟削夺归。
养廉少时娶黄氏,后失明,黄翁意且难之,养廉请于父,以方刘庭式,竟娶之。
卒年五十八,所著有《贻清堂诗文》二十卷、《考功疏草》一卷,后赠光禄寺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
区益子。
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
万历十七年进士。
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
掌制诰。
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
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
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
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
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全粤诗·卷四五六
区大相(? — 一六一四),字用孺,号海目。高明人。区益长子。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同修国史,经筵展书。历官赞善、中允,掌制诰,居词垣十五载。自给谏调南太仆寺丞,二年后病归,里居八年而卒。为诗力袪浮靡,还之风雅,岭南诗人皆翕然宗之。奉命历齐晋吴越嵩洛衡湘,土风遗迹,咸著篇咏。有《区太史诗集》、《前后使集》、《图南集》、《濠上集》等。清史树骏修康熙十二年刊《肇庆府志》卷二〇、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七有传。
维基
区大相(1549年—1616年),字用孺,号海目,广东高明县人。明朝翰林、诗人,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万历元年(1573年)与兄区大枢同举癸酉科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与弟区大伦同中己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历官詹事府赞善、中允,居词垣十五年。万历乙巳年(1605),调任南京太仆寺丞,致仕归。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4—1607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季时,号泾凡。
顾宪成弟。
性耿介,厉名节。
万历十四年赴殿试,对策中语侵郑妃,置末第。
房寰疏诋海瑞,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抗疏劾之,忤旨坐废。
久之,以荐诏许以教授用,历官礼部主事。
时三王并封,偕同官合疏谏,不报。
后以疏劾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与宪成讲学东林,不复出。
有《小辨斋偶存》。
维基
顾允成(1554年—1607年),字季时,号泾凡,南直隶无锡县人,晚明政治人物。
万历丙戌进士,官至礼部主事,致仕归里,协助其兄顾宪成建立东林书院。
万历七年己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九十五名举人,十一年(1583年)会试中式三十八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补殿试,在对策中言语冒犯郑贵妃,执政惊恐,置之末第,为三甲二百二十三名。
中第后,顾允成以进士在吏部衙门观政办事。
会南畿督学御史房寰连疏参奏都御史海瑞,顾允成为此愤慨,偕同年彭遵古、诸寿贤抗疏。
三人都被夺冠带还家。
经年,南京御史陈邦科请录用允成等,朝廷不许。
巡按御史再请,诏许以教授用。
历任南康府、保定府教授。
入为国子监博士,迁礼部主事。
因忤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里。
与兄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不再复出,卒年五十四。
有《小辨斋偶存》。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