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嘉谟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简介
姚思仁(1547-1637),字善长,号罗浮,秀水人。万历改元举人,癸未进士,授行人,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太傅。著有 《京兆政略》《大明律附例注解》《菉竹堂遗稿》等,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五有其传。
明诗综·卷五十九
字善长,秀水人,万历癸未进士,除行人,选江西道御史,巡按山东、河南,升通政司参议大理少卿,应天府尹,入为通政使,转工部右侍郎,历尚书太子太傅,有《菉竹堂遗槁》。
维基
姚思仁(1555年—1646年),字善长,号罗浮,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万历癸未进士,天启初累官工部尚书。
浙江乡试第四十名。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
初授行人,二十年擢任江西道监察御史,二十四年巡按河南,二十七年巡视紫荆关。
三十年升通政司右参议,三十四年转左参议,三十五年改大理寺右少卿,三十六年转左少卿。
四十二年起补原官,四十四年升应天府府尹,四十七年升通政司通政使,三载考满,给诰命。
泰昌元年十月,升工部添设右侍郎,协理殿门工程,从吏部尚书周嘉谟之请也。
天启元年以明定陵工成,加正二品服俸,加右都御史。
二年正月以明庆陵功,加升工部尚书,仍管本部侍郎事,四月正式任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嘉善(1549年—1624年),字惟尚,号梓山,山东省即墨县(今青岛市即墨区)人,明末大臣,万历初以进士入仕,长期在地方任职,曾任宁夏巡抚,休养生息,边境得以保障。
万历末年,官至兵部尚书。
万历四年(1576年)中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
初授河南叶县知县,升大同府知府。
二十三年五月升山西副使、驻左卫备边,二十七年正月升陕西分巡西宁道,改山西大同兵备道副使,闰四月加按察使衔。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六月,黄嘉善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任内著重加强边防,休养生息,修建临河堡等卫城。
对待鞑靼,黄嘉善主抚,重开贡市。
授三边总督。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鞑靼进犯、延绥、宁夏、甘肃三镇,黄嘉善亲自登城约战,并率军出击,获得胜利。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兵破抚顺,朝廷大震。
廷推黄嘉善为兵部尚书,条上战守机宜。
次年十一月起在家养病。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病危,首辅方从哲偕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黄克缵等受顾命。
九月,即位不足一个月的光宗亦驾崩。
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弹劾黄嘉善八大罪,嘉善随即被免职。
天启四年(1624年)十一月十六日,黄嘉善病卒,享年76岁,明熹宗辍朝一日致哀,赠太保。

人物简介

简介
张维枢,字子环,号贤中,张维机兄(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张维机》),明·安溪人,居泉州西街。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维基
张维枢(1564年—1630年),字子环,号玄中,福建晋江县人。
同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登进士,授浙江义乌县知县,任内重建钓鱼矶塔。
擢刑部主事,三十四年八月与工部主事魏说主考广东乡试。
升刑部郎中,出任湖州府知府,升湖广副使,四十四年三月升山西参政,历升山西右布政使,大同兵备。
泰昌元年(1620年)十二月刑部尚书黄克缵推举张维枢任大同巡抚,被吏部尚书周嘉谟阻扰。
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起陕西右布政使、分守陇右道,次月调管河东兵粮道,六年二月擢陕西巡抚都御史,七年二月晋南京工部右侍郎,不久改兵工部侍郎、署部事。
崇祯元年分校礼部会试后,上疏乞休。
崇祯三年卒,年六十七。
著有《淡然斋》诸集。
弟张维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7—1635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季晦。万历二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礼部右侍郎。光宗立,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光宗死后,急奉皇长子由校即位,并与群臣迫使李选侍移居他宫,事遂定。熹宗立,与韩爌同辅政,中外欣然望治。后魏忠贤、客氏渐用事乱政,被迫致仕。忠贤复矫旨削夺其官爵。崇祯初复官,累加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卒后追谥文端。有《文端公集》。
维基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属东林党,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为内阁首辅,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
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
改庶吉士,授检讨。
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方从哲、韩爌同为顾命大臣。
光宗驾崩后,李选侍、李进忠(后改名魏忠贤)等挟持皇太子于乾清宫,企图藏匿皇长子以自重,一燝与英国公张惟贤、周嘉谟、杨涟等当机立断,带领群臣入乾清宫哄骗出皇长子,力主皇长子移驾慈庆宫(乾清不可居,殿下宜暂居慈庆),并逼迫李选侍迁住哕鸾宫,是为移宫案,朱由校于是得以登极继承皇位。
熹宗登基后,方从哲被弹劾,一燝接任首辅,主理朝政。
刘一燝为政贤明,能匡君之失,“发内帑,抑近侍,搜遗逸,旧德宿齿布满九列,中外欣欣望治焉”。
但当时熹宗年幼,魏忠贤等花言巧语进行蒙蔽,排挤贤臣,窃取大权,一燝憎恨其所作所为,与之进行激烈斗争。
天启二年(1622年),魏忠贤利用侯震旸、陈九畴等疏劾一燝“结纳王安”,一燝连上四道奏章辩白,并且请求解职。
叶向高说他“有翼卫功,不可去”,熹宗复加慰留,而刘一燝“坚卧不起”。
天启二年正月,又上十二道奏章求去,熹宗无奈,于是同意一燝辞官回乡。
崇祯初年,魏忠贤阉党败,复原官。
后累加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八年卒,赠少师。
南明弘光时,追谥文端。
张䦔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间,四川叙州府南溪县军籍湖广荆州府松滋县人。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由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升云南提学佥事,四十三年与巡抚周嘉谟在云南府学建明伦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官刑科右给事中,以附魏忠贤劾刘一燝、周嘉谟,为清议所弃。
出为江西参议,引疾归。
忠贤召为大理丞,累擢工部右侍郎,官至尚书,加少保。
忠贤诛,杰被劾罢,名入逆案,赎徒。
简介
休阳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明河间府东光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金坛知县,征为兵科给事中。天启中,附魏忠贤,攻击东林党人,请改《光宗实录》。累官至兵部尚书。然为忠贤谋主而亦恐有后患,遇事偶而立异。忠贤败,更设法弥缝,故名入逆案而止戍徐州。后以复官无望,忧愤死。
维基
霍维华(?
—1636年),一作惟华,字应庚,号钟西,直隶东光(今河北)人,祖籍山西高平,同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任金坛、吴江县知县,授兵科给事中。
因太监陆荩臣之引荐,依附于阉党魏忠贤、崔呈秀。
天启元年(1621年)奏劾王安,魏忠贤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为南海净军。
天启三年(1623年)至兵部尚书,人称“云中虎”,谚曰:“蓟州当前,东光接步”。
天启六年(1626年)四月初十,上疏数千字,抨击刘一燝、韩爌、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等人,全盘推翻「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结论。
魏忠贤看了说:「这本条议一字不差!
」时人论说:「此疏乃一部三朝要典也」。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重,霍维华献“灵露饮”,五谷蒸馏而成,清甜可口,但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浑身浮肿,八月十一日,熹宗召见信王朱由检,即行驾崩。
崇祯元年(1628年)及至魏忠贤自尽,阉党灭败,霍又以计谋保全了自己,任兵部尚书协理军务。
后因图谋取代袁崇焕,为时伦新等弹劾,定入逆案。
以逆案被弹劾,给事中颜继祖称其“满面骄容,浑身媚骨”。
崇祯七年(1634年)建议治河尚书刘荣嗣自宿迁到徐州开辟运河,引黄河水通漕,糜费五十万两银无功。
刘荣嗣下狱论死。
崇祯九年(1636年),边事紧急,都御史唐世济荐维华边才,霍维华却被下狱遣戍,郁闷而卒。

人物简介

维基
董元儒(1577年9月8日—?
),字汝为,号景越,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联捷辛丑科进士,万历三十一年任直隶大名县知县,值岁饥,赈粮施粥,民始苏。
又革除行户,轻徭役,黎民渐起。
万历四十六年,任直隶巡按,期间曾上漕运六议,被明神宗采纳。
后行取河南道御史。
天启元年八月,升太仆寺少卿。
天启四年三月,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任内在桂林等九府各州县修筑陂塘、圩岸等三千五百八十三处。
天启五年十二月,陕西道御史何可及疏参广西巡抚董元儒、太仆寺少卿倪应眷。
得旨:董元儒阴阳反覆,变诈奸淫,被祝耀祖纠参,恃周嘉谟庇护;倪应春才能济恶,力足文奸,与左光斗呼吸相通,惟赵南星指使是听,都著削籍为民,仍追夺诰命。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复阳,字见初,别号怀岵,直隶常州府武进县民籍。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初授莆田县知县,四十六年调丰城县。
天启中,官南京江西道御史,党附魏忠贤,请毁讲学书院,以绝东林党根。
天启六年二月,徐复阳疏参原任太仆寺少卿曾汝召、浙江参政魏士前、奉旨降调之郝土膏,得旨:曾汝召阿附邪党,羽翼移宫,希图定策;魏士前倚恃熊廷弼、周嘉谟,恣肆贪婪,骤跻臬宪;郝土膏作令麾亲无父,典试讪上无君,并前降处的方逢年、章允儒、顾锡畴、丁乾学、熊奋渭、李继贞,都著削了籍为民,仍追夺诰命。
其董承业文气稍平,姑照前旨;郝土膏赃私狼籍,仍行抚按提追,从重拟罪。
崇祯元年七月,调南京四川道御史,为给事中黄绍杰劾罢,寻以魏忠贤逆党削籍。
福王时,阮大铖冒定策功,起用,其逆案始翻,复阳继起为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镇江府金坛人。周应秋弟。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中为御史,阿附阉党,请刊东林党籍,尽毁天下书院,诬劾兵部尚书赵应等削籍。崇祯初巡按浙江,被劾罢。兄弟并列名逆案。
维基
周维持,字尔调,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泰昌元年庚申(1620年)任香山县知县,乐易亲民喜造士,设仁山书院,课诸生,有《仁山会课稿》。
天启元年辛酉邑举乡荐五人,一解额、一连榜进士,皆仁山首擢士。
五年四月考选,升贵州道监察御史,条陈二款:其一在晢品格以清仕路,言最可恨情面门户四字,其一在昭罪案以明国是,言奸邪植党煽惑,乞将党人旧日凡有倡建书院,不论省直州县立时改毁。
又言兵部尚书赵彦纵子昌胤公开贿门,乞夺昌胤袭以谢天下。
又言张问达招引王之采以结党煽惑,周嘉谟护庇王安以蔑旨罔上,刘惟忠、白所知依附权奸俱宜立赐摈斥。
疏纠文选司官刘行义与其同官王任杰大开贿门,赃私狼籍,俱各革职、削夺、闲住。
以兄应秋在位,引嫌归。
崇祯初,起陕西道御史,巡按浙江,被劾罢。
兄弟并立逆案。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