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曹喜

共 5 首
谒选初闻欲赴秦(唐已选朝邑令奉旨特留),改官特荷主恩新。
起家科第原难料,得路文章洵有神。
东阁游扬因客重,南宫期望感君真。
欲知喜动江湖色,忘却身为失意人。
引用典故:叔牙知
诏授户曹掾,捧诏感君恩。
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
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罗列高堂下,拜庆正纷纷。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
喧喧车马来,贺客满我门。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置酒延贺客客容欢欣
笑云今日后,不复忧空尊。
荅云如君言,愿君少逡巡。
我有平生志,醉后为君陈。
人生百岁期,七十有几人。
浮荣及虚位,皆是身之宾。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苟免饥寒外,馀物尽浮云。
王爵无细大,得请即为恩。
君求户曹掾,贵以禄奉亲。
闻君得所请,感我欲沾巾。
今人重轩冕,所重华与纷。
矜誇仕台阁,奔走无朝昏。
君衣不盈箧,君食不满囷。
君言养既薄,何以荣我门。
披诚再三请,天子怜俭贫。
词曹直文苑,捧诏荣且忻
归来高堂上,兄弟罗酒尊。
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
我实知君者,千里能具陈。
感君求禄意,求禄殊众人。
上以奉颜色,馀以及亲宾。
弃名不弃实,谋养不谋身。
可怜白华士,永愿凌青云。
⑴ 台阁:汉时指尚书台,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 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
⑵ “词曹”二句:指白居易以京兆户曹参军充翰林学士,上值翰林院。词曹,见卷2《阳城驿》注。
⑶ 白华士:指白居易。《诗经·小雅》有《白华》之篇,其诗已佚,其诗序曰:“《白华》,孝子之洁白也……有其义而亡其词。”
笔法原来无奥秘,得心应手自然宜。
前修喜作玄妙论,后世纷纷失津蹊。
蔡邕神授固虚设,钟繇发墓诚可疑。
大约初学事绳墨,追随欲与古人齐。
学成之后求通会,得鱼忘筌何能嗤。
书法通难贵在变,厚古薄今非识时。
欲我师古已妄极,不知古人师何师。
子敬垩帚长飞白,羲之涉北轻茂漪(王羲之题笔阵图后。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
更从唐宋窥魏晋,钟王何得独珍稀。
长史观罢剑器舞,变化笔法出神奇
颜公祭侄传文稿,慷慨忿激见哀思。
景度题壁妙迹绝,四幅遗帖各有姿。
苏黄米蔡肯相类,雄伟峻拔各参差。
元后书家多泥古,剥珉出璞非可期。
其间或以画法入,地怪天惊徒容仪。
或谓明清乱古法,此论迂腐若梦痴。
笔法随时相变出,各从造化参真谛。
时移事易遭遇别,性情矩矱度所施。
书外学书源流阔,字中求字不可医。
时人若解此中妙,大道如天各骋驰
按:【卢青山评曰】议论纵横。气亦雄武。韩苏之法也。观其出语。有矫首古人姿。自书言。夫子固自道矣。曰非关本意。然仅自诗言。则此卓荦之态。甚为可喜。
⑴ 法书要录。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
⑵ 《志林》:钟繇见蔡邕笔法于韦诞坐。苦求不与。诞死。繇盗发其墓。遂得之。
⑶ 论书表曰。子敬见北馆新泥垩壁白净。取帚沾泥汁书方丈一字。观者如市。羲之见叹美。作书与亲友云。子敬飞白大有意。
⑷ 李肇国史补。张旭草书得笔法。旭言。始吾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⑸ 旧五代史。杨凝式。字景度。既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留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若与神会。
⑹ 身在幽中。一时作激烈语。非关本意。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
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
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
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
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