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蔡圭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28 【介绍】: 宋僧。筠州人,俗姓喻,一说姓彭,号觉范,后改名德洪。入清凉寺为僧。以医识张商英,又往来郭天信之门。徽宗政和元年,因张、郭得罪而受累,配朱崖。后释归。喜游公卿间,戒律不严。工诗,善画梅竹。有《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林间录》、《僧宝传》、《临济宗旨》等。
全宋诗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三○一五
惠洪(一○七一——一一二八),又作慧洪,字觉范,易名德洪,号寂音尊者,又自署老俨、甘露灭,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氏。年十四,父母并殁,从云庵克文等学出世法。十九岁试经东京,得度,假惠洪籍为大僧,能通《唯实论》。服勤四年,南归庐山依克文,又随克文迁洪州石门。崇宁中,与陈瓘、张商英、黄庭坚等游,主临川北禅院,迁金陵清凉寺。大观三年秋,以僧控冒籍讪谤,入制狱一年。张商英、郭天信为奏得免,并许改名德洪,赐师号。政和元年十月,张、郭被黜,坐交通二人,诏夺僧籍配海南。三年五月被赦还。次年复被拘于并州狱,久之乃得释还乡,野服往来九峰、洞山间四年。后又为狂道士诬为张怀素党人,坐系南昌狱百馀日,会赦得免,居湘中。靖康中,许还僧籍复旧名。建炎二年五月卒,年五十八。惠洪博学强识,工诗画,有名于世。著述甚丰,今存《法华经合论》、《楞严经合论》、《临济宗旨》、《智證传》、《禅林僧宝传》、《林间录》、《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天厨禁脔》等。事迹见本集卷二四《寂音自叙》,《五灯会元》卷一七,《僧宝正续传》卷二等。
僧宝正续传·卷第二
禅师讳德洪。
字觉范。
筠州新昌喻氏子。
年十四。
父母并月而殁去。
依三峰靓禅师为童子。
十九试经。
东都假天王寺旧籍惠洪名为大僧。
依宣秘律师受唯识论臻其奥。
博观子史。
有异才。
以诗鸣京华。
搢绅间。
久之南归。
依归宗真净禅师。
研究心法。
随迁泐潭。
凡七年。
得真净之道。
辞之东吴。
历沅湘。
一日阅汾阳语。
重有发药。
于是𮌎次洗然。
辨博无碍。
崇宁中。
显谟朱世英请出世临川之北禅。
先是寺有古𦘕应真十六轴。
久亡其一。
师至以诗嘲之。
未淹辰而应真见梦所匿之家。
丐归寺中。
因得之。
世以谓尊者犹畏其嘲而归焉。
越明年以事退游金陵。
漕使吴正仲请居清凉。
未阅月为狂僧诬。
以度牒冒名。
旁连讪谤事。
入制狱。
锻鍊久之。
坐冒名。
著逢掖。
走京师。
见丞相张无尽。
特奏得度。
改今名。
太尉郭天民奏锡椹服。
号宝觉圆明。
自称寂音尊者。
未几坐交张郭厚善。
张罢政事。
时左司陈莹中撰尊尧录将进御。
当轴者嫉之。
谓师颇助其笔削。
政和元年十月。
褫僧伽黎配海外。
三年春。
遇赦。
归于江西。
是冬复證狱于并州。
明年得还。
往来九峰洞山。
野服萧散。
以文章自娱。
将自西安入衡湘。
依法属以老。
复为狂道士。
执以为张怀素党。
下南昌狱。
治百馀日。
非是会赦免。
归湘西之南台。
仍治所居。
榜曰明白庵。
自为之铭。
其叙曰。
予世缘深重。
夙习羁縻。
好论古今治乱是非成败。
交游多讥诃之。
独陈莹中曰。
于道初不相妨。
譬如山川之有烟云。
草木之有华滋。
所谓秀媚精进。
予心知其戏。
然为之不已。
大观元年春。
结茅于临川。
名曰明白。
欲痛自治。
也莹中闻之。
以偈见寄曰。
庵中不著毗耶座。
亦许灵山闻法人。
便谓世间憎爱尽。
攒眉出社有谁嗔。
于有堤岸辄决。
又复衮衮多言。
然竟坐此得罪。
出九死而仅生。
恨识不知微。
道不胜习。
乃收召魂魄。
料理初心。
而为之铭曰。
雷霆发声。
万国春晓。
闻者不言。
心得意了。
木落霜清。
水归汰在。
忽然震惊。
闻者骇怪。
合妙日用。
如春雷霆。
背觉合尘。
如冬震惊。
万机休罢。
随缘放旷。
尚无了知。
安有倒想。
永惟此恩。
研味其旨。
一庵收身。
以时卧起。
语默不昧。
丝毫弗差。
蒙杂而著。
随孚于嘉。
于是覃思经论著义疏。
发挥圣贤之秘奥。
及解易。
作僧宝传成。
抚而叹曰。
冒障海极。
并门间关。
万死而不毙。
天其或者迟以卒此乎。
世有贤者。
当知我矣。
将负之入京。
抵襄阳会难。
渊圣登极。
大逐宣和用事者。
诏赠丞相商英司徒。
赐师重削发。
还旧师名。
未几国步多艰。
退游庐阜。
建炎二年夏五月。
示寂于同安。
阅世五十有八。
门人建塔于凤栖山。
师之才章。
盖天禀然。
幼览书籍。
一过目。
毕世不忘。
落笔万言。
了无停思。
其造端用意。
大抵规模东坡。
而借润山谷。
至于出入禅教。
议论精博。
其才实高。
圜悟禅师以为笔端具大辩才。
不可及也。
与士大夫游。
议论衮衮。
虽稠人广座。
至必奋席。
初在湘西。
见山谷。
与语终日。
不容去。
因有诗赠之。
略曰。
不肯低头拾卿相。
又能落笔生云烟。
其后山谷过宜春。
见其竹尊者诗。
咨赏。
以为妙入作者之域。
颇恨东坡不及见之。
著林间录二卷。
僧宝传三十卷。
高僧传十二卷。
智證传十卷。
志林十卷。
冷斋夜话十卷。
天厨禁脔一卷。
石门文字禅三十卷。
语录偈颂一编。
法华合论七卷。
楞严尊顶义十卷。
圆觉皆證义二卷。
金刚法源论一卷。
起信论解义二卷。
并行于世。
赞曰。
丞相张无尽称觉范。
盖天下之英物。
圣宋之异人。
然古之高僧。
以才学名世。
殆与觉范并驱者多矣。
必以清标懿范相资而后美也。
觉范少归释氏。
长而博极群书。
观其发挥经论。
光辅丛林。
孜孜焉。
手不停缀。
而言满天下。
及陷于难。
著逢掖出。
九死而仅生。
垂二十年。
重削发。
无一辞叛佛而改图。
此其为贤者也。
然工呵古人。
而拙于用己。
不能全身远害。
峻戒节以自高。
数陷无辜之罪。
抑其恃才。
暴耀太过。
而自取之邪。
尝自谓。
识不知微。
道不胜习者。
不独为洪实录。
亦以见其自欺焉。
惜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3—1323 【介绍】: 元僧。杭州新城人,号中峰,俗姓孙。仁宗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
元诗选
明本,号中峰,钱塘人。住雁荡村,姓孙氏,出家吴山圣水寺。闻高峰原妙禅师居天目山,往叩之,一见驩然,薙染于师子院,遂契妙旨。与断厓义公俱为高峰座下,或问优劣,曰:义首座固是根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维那却是竿上林新篁,他日成材,未易量也。元贞间,高峰将迁化,以大觉禅寺相属,辞推第一座祖雍主之。登皖山,游庐阜,至金陵,结庵庐州弁山及平江雁荡,已而还山,领师子院。宰相大臣以五山主席交聘,俱力辞,因日避走南北间,朝廷闻其名,特赐金襕伽梨衣,进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欲召见阙廷,终不一至。惟再封香下诏,即所居修敬而已。至治三年八月,安坐而逝。世寿六十有一,僧腊三十有七。文宗敕词臣制碑,谥曰智觉,塔曰法云,有《中峰广录》三十卷。元统二年,诏收入佛藏,艺文监丞揭徯斯为之序,谓其提倡激扬,如四渎百川,千盘万转,冲山激石,鲸吞龙变,不归于海不已。其大机大用,见于文字有如此者。中峰屡辞名山,屏迹自放。时住一船,或僦居城隅土屋,若入山脱笠,即结束茅而栖,俱名曰幻住。自作《幻住庵记》。其居东林也,赵学士子昂、冯学士海粟为之躬运土木以执役。初,子昂与中峰为友,海粟甚轻之。一日,子昂偕中峰往访,海粟出示《梅花百韵诗》。中峰一览,走笔和之。复出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海粟竦然,遂与定交。
梅花百咏
明本号中峰,钱塘人,住雁荡村,姓孙氏,出家吴山圣水寺,得法于高峰原妙禅师,屡辞名山主席,屏迹自放。时赵孟頫与明本友善,子振意轻之,一日,孟頫偕明本往访子振,子振出示《梅花百咏诗》,明本一览走笔和成,复出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子振遂与定交。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师。
讳明本。
俗姓孙。
钱塘人。
母娠师时。
梦无门开道者寄灯笼其家而生师。
师生至性不好弄。
而好歌梵呗结趺坐。
髫𫚇读论孟未终卷。
母丧辍学。
年十五辄然臂持戒。
誓向空寂。
久之。
阅传灯录有疑。
志在参决。
遂登死关。
见妙公。
妙发长不薙。
衣弊不易。
孤峭严冷。
未尝一启齿而笑。
亦未尝为其徒剃落。
独见师即驩然。
欲为祝发。
盖亦已知为大器焉。
久之。
诵金刚经。
恍若开解者。
师自谓识量疏通。
于义趣无不融贯。
然非性也。
已薙染给侍死关。
入天目。
于东南诸山最高寒。
廪粟屋材。
微飞挽则莫能至其上。
师昼服力役。
夜事禅定。
十年胁肤不沾席。
后于妙言下。
机旨洞契。
妙以其克肖。
书偈付之。
师益自晦。
未尝以师道自任也。
然而玉在山珠在渊。
其光气自不可掩。
况审之以咨决。
重之以记莂哉。
至元间。
松江瞿霆□。
施田建寺于莲花峰。
号大觉正等禅寺。
妙将迁化。
以寺属师。
师辞。
师每谓。
住者必无上大道。
其力可以开明人天。
夙植福缘。
其力可以荫结徒众。
明智通变。
其力可以酬酢事宜。
故凡住持。
道为之体。
而缘与智为之用。
有其体而缺其用。
则化权不周。
事仪不备。
犹之可也。
使无其体。
而徒倚其用。
则虽处众而众归。
制事而事宜。
亦不足言矣。
况三者并缺而冒焉。
尸之者。
其于因果。
能无惧乎。
当五山缺主席。
宰执大臣。
致书币屡以为请。
师皆力辞。
至于穷厓孤洲。
草栖浪宿。
屏遁其迹而避之。
然四方学者。
北殚龙漠。
南踰六诏。
西连身毒。
东极抟桑。
裹粮蹑[尸@憍]。
万里奔走。
而辐辏赴师者。
殆无虚日。
南诏僧玄鉴。
素明教观。
辨博英发如。
曰。
吾闻。
大唐有禅宗。
使审是耶。
吾将从学。
设或未当。
吾将易其宗旨。
而俾趋教观。
繇其国来。
一闻师言。
即悟昔非洞发源底。
方图归以倡其道。
而没于中吴。
鉴之徒。
画师像归国。
像出神光烛天。
南诏遂宗禅。
奉师为禅宗第一祖。
至治三年春三日。
山木稼。
其徒之老异之。
秋八月甲子。
师遂入寂。
即山之西冈。
塔其全身。
未逝前一日。
遣别其外护并法属。
一一皆师手书。
是日白虹贯山。
师世寿六十一。
僧腊三十七矣。
师所至。
四众倾慕。
香茗金币。
拜礼供养。
悉成宝坊。
而师一衲一箪。
未尝属目。
人念其丰肌暑月腠腐。
奉葛衣以袣袢者。
师一不以近体。
他可知已。
虽屡辞名山。
以自放于山林江海。
解縢屩脱袍笠。
在处结茆以居。
一皆名曰幻住蒲团禅板。
昼作夜参。
规程条章。
井井森列。
仪矩慎严。
如临千众。
至于激扬提唱。
机用翕㸌。
婴之者胆丧。
闻之者意消。
每谓其教传佛心宗。
单提直指。
恶有所谓微妙授受。
恶有所谓言语依解哉。
故于教法。
欲救其弊砭其病。
皆以身先之师之于物。
洪纤高下。
缓急后先。
拒之不遗。
接之不携。
人虽见其发于悲愿。
而不知其一以诚。
而匪事夫空言也。
当世公卿大夫。
如徐君威卿。
郑君鹏南。
赵君子昂。
一闻师之道。
固已知敬。
及亲炙言容。
无不歆慕终其身。
江浙丞相脱驩公。
最号严重。
读师之书。
敛衽望拜。
高丽沈王。
以天属懿亲。
万里函香拜礼。
起谓左右曰。
某阅人多矣。
未有如师福德最胜者。
获师开示。
涕泣感发。
师躬己以究其道。
岂有毫发涉世意哉。
然而其名不行而彰。
其道不言而信。
自非行戒相应声。
寔一致永久益。
章而弗昧。
亦何以致此哉。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
中峰普应国师者。讳明本。其先临济玄。玄七传杨岐会。会八传无准范。范传雪岩钦。钦传高峰妙。妙之嗣四人。师居其首。师自临济其世十八。临济自少林其世十一。是师为少林二十九世之正胤也。师出钱塘孙姓。母李氏梦。无门开道者。持灯至其家而生。师生之时。内室五色光明者三昼夜。襁褓即具大人相。坐则跏趺。嬉戏则为佛事。既冠。阅传灯录。至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却被生死之所流转。大疑。乃求依狮子院高峰妙禅师。妙公喜度之。三载观流泉有省。求妙公印證。被打趁出。自此日作夜侍。常至晨钟鸣不去。妙公不顾。久而洞彻玄旨。妙公大悦。书自相赞与师曰。我相不思议。佛祖莫能视。独许不肖儿。得见半边鼻。洎十载。妙公告寂时。以大觉寺属师。师推首座祖雍主之。遂一笠吴楚。西至皖山匡庐。乃东还。结幻住庵于吴雁荡。遂成丛席。霆发瞿公请主大觉。不就。举定叟泰应之。泰尝受职于一山万矣。乃欲改嗣于师。师大不然。以书却之曰。昨者坐语。未及它论。而首以住院承嗣扣之者。惟恐足下苟循世谛故也。本与足下。纳交十六年。彼此心怀。洞然明白。岂意足下不谅愚情。反欲相及。何临事反覆若此耶。古人于法嗣嫡传。所以深明宗系者。大法源委。不可诬也。世漓俗薄。奉金请拂。以院易嗣者有之。本尝痛心于此。夫大觉虽先师开山。然十方丛林尽有尊宿。舍彼不取。而必欲本尸。何识量之不广也。本非畏住持。实畏嗣法于开山也。故退避力辞。而举足下为之主政。以足下自师一山禅师。岂可苟循世俗而易其所师哉。繇此言之。本犹不欲以先师座下人。迭尸大觉。而况牵枝引蔓。欲为本之嗣乎。闻命骇然。专浼逆流。塔主预此拜闻。望以玉峡之音。直与拈出。或欲循俗易嗣。则本断然不敢与足下一日相聚也。至扣至扣。师还天目庐高峰塔。至大戊申。仁宗在青宫。聘之不就。赐金纹衣。加号法慧禅师。师隐去仪真。己酉。即船以居。乃吟曰。懒将前后论三三。端的船居胜住庵。为不定方真丈室。是无住相活伽蓝。烟村水国开晨供。月浦花汀放晚参。有客扣舷。来问道。头陀不用口。喃喃庚戌。又还天目。辛亥。复船居。吴江陈子聪为师建幻住庵。师又去之。北隐汴梁。吟曰。廛市安居尽自繇。百般成现绝驰求。绿菘紫芥拦街卖。白米青柴倚户收。十二时中生计足。数千年外道缘周。苟于心外存诸见。敢保驴年会合头。明年又结幻住庵于六安山。吟曰。胸中何爱复何憎。自愧人前百不能。旋拾断云修破衲。高攀危磴阁枯藤。千峰环绕半间屋。万境空閒一个僧。除此现成公案外。且无佛法继传灯。丞相脱驩公望风访师。师又弃庵。去之东海州。吟曰。道人孤寂任栖迟。迹寄湖村白水西。四壁烟昏茅屋窄。一天霜重板桥低惊涛拍岸明生灭。止水涵空示悟迷。万象平沉心自照。波光常与月轮齐。驩公戒邑吏强师至私第。乃与中书平章并诸山。必致师于灵隐。师固辞曰。夫住持者。须具三种力。庶不败事。一道力。二缘力。三智力。道体也。缘智用也。有其体而缺其用。尚可为之。但化权不周。事仪不备耳。使道体既亏。便神异无算。虽缘与。智亦奚为哉。或体用并缺。冒然居之。曰因曰果。宁无慊于中乎。贫道无其实。故不敢尸其名。竟称病还天目。延祐丙辰。上谕宣政院。简釆名山宿德。以闻。承旨者期入天目。师闻遁去。南徐丹阳蒋均为建幻住庵。戊午。又还天目。明年九月。朝旨褒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改狮子院。为正宗禅寺。驸马沈王王璋。又赍御香紫衣。即所居而修敬慕焉。宣政又以径山请师。师不就。乃结幻住庵于中隹山。中隹去西峰三十里。岩磴险绝。缁素跋涉甚难。求师归院。至治癸亥。西峰冻涸。大木摧折。师自叙曰。余初心出家。志在草衣。垢面习头陀行。以冒服田衣。抱愧没齿。平昔懒退。非矫世绝俗。盖以文字则失于学问。参究则缺于悟明。寻常为好事者之所称道。亦报缘之偶然耳。秋示微疾。有省候者。师皆曰。幻住庵漏且朽矣。不可久住也。有僧告归吴门。师曰。何不过了。中秋去十三日。手书属弟子曰。幻者朝死夕化。骨便送归三塔。依清规仪式。不许循世礼也。次日白虹贯山。巅师跏趺。书偈而化。停龛三日。颜益和悦。道俗奔集踰万。奉全身塔于寺西望江石。阅世六十一。坐夏三十七。明宗己巳赐谥。曰智觉禅师。塔曰法云。元统甲戌。追尊为普应国师。乃以广录三十卷。颁入大藏。更命重臣。铭国师道行于碑南诏五比丘。绘师顶相还国。四众迎相。入中庆城相。放五色异光。繇是倾信禅宗。奉师为南诏第一祖。时皆曰。本公圆辩不閟。针砭多方。哀讲士之趋岐。伤禅流之混继。乃推大觉以嗣开先。接玄鉴而化南诏。𠃔有大愚安龙潭信之高风。至于大功不宰。至让无名。杖履萧然。云行鹤举视声名。而若浼甘。肥遁以如饴。楷芙蓉讷圆通不足过之。以其瀚海馀波。烟屯雨骤。提凤阁之儒臣。醒天潢之贵戚。而永明寿明教嵩。庶可并驾云。 赞曰。人人抱荆山之璧。个个得赤水之珠。何难兄释迦。而弟弥勒。及读本祖自叙之语。愧汗横流。俯仰无地矣。嗟乎非真祖师心语不吐。非正嫡裔背汗不流。心语不吐者昧后也。背汗不流者欺先也。昧后欺先。互相啖啖。则本祖隐现。堪忍世界。何日而休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明本,字幻住,晚号中峰,姓孙氏,钱塘人。幼好梵呗,长乃出家。初依吴山圣水,闻高峰原妙居天目山师子岩立死关,以待参学。明本往叩之,原妙欣许,知为大器。久之,明本诵《金刚经》恍有开解者,谓“识量依通,虽于义趣通解,终非悟也。”已而薙染。时原妙闭关独居,誓不接纳,独见本授以䛡头。由是给侍死关,昼服力役,夜事禅定,十年而学成,豁然超脱。宗旨别传,九流诸子,罔不淹贯,激扬提唱,机锋翕靃,圆转不穷,时称大辩焉。元贞间,高峰将迁化,以大觉禅寺相属,辞之。登皖山,游庐阜,至金陵结庵庐州弁山,及平江雁荡。已而还山,领师子院。宰相大臣以五山主席交聘,俱力辞,因日避走南北间。朝廷闻其名,特赐金襕伽梨,进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元统二年,并诏明本所著《广录》三十卷收入佛藏,揭徯斯为之序。至治三年八月,安坐而逝,寿六十一,腊三十七。文宗敕词臣制碑,谥曰“智觉”,塔曰“法云”。明本身履长大,倍于时人,所遗麻履二,尚藏寺中。寂时茶毗于天目,虞集铭其塔,赵孟頫书其净土诗。初,松雪极致敬礼,冯海粟意殊不然,及示《梅花诗》六十首,明本和之,复成百咏,及九言一首,冯由是叹服加礼焉。今有爪发舍利塔在圣水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11 【介绍】: 元真定藁城人,字敬仲,号默庵。性至孝。既承家学,又私淑刘因之学。其学一以圣贤为师。不屑仕进,家居教授,四方之来学者,多所成就。有《默庵集》。
元诗选
熙字敬仲,真定稿城人。
先世以赀雄离石,藏书万馀卷,金亡徙家。
熙少承祖父之学,闻容城刘静修名,将往从之游,未行而刘卒,走往拜其墓,录其遗书而还。
宪司数以其行荐于朝,无所就。
至大四年卒,年四十二。
学者称默庵先生,门人苏天爵辑其遗文为《默庵集》。
谓其文章以理为主,皆有为而作。
诗学渊明晦翁,第以吟咏性情、陶写造化而已。
自金源氏与宋分疆,以词章辨博相雄长。
元初姚公茂得赵江汉之书而北,许鲁斋力起而昌明之,而理学始传。
静修能以所学羽翼鲁斋,而推源于周、程、邵、朱者也。
敬仲私淑静修而尊朱子之说以为教,游其门者,望而知为安氏弟子。
北方之学,于是乎益振。
敬仲固刘氏之功臣,然其诗去静修远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 【介绍】: 金京兆咸阳人,字真卿。世宗大定二十二年进士。补尚书省令史,执政以为能。累除翰林修撰,论时政五弊,言路四难,词意切至。历国子祭酒,兼太常少卿,与陈大任刊修《辽史》。官至户部尚书。好学,读书至老不倦。有《注史记》。
中州集
贡,字真卿,咸阳人。
唐太傅寘十七代孙。
博学能文,不减前辈蔡正甫
大定二十二年进士,自泾州观察判官召补省掾,不四五月,拜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中。
预修泰和律令,所上条画,皆委曲当上心,兴陵嘉叹曰:汉有萧相国,我有萧贡,刑狱吾不忧矣。
又奏:死囚狱虽已具,仍责家人伏辨,以申冤抑。
诏从之。
迁刑部侍郎,入谢曰:臣愿因是官,广陛下好生之德。
上大悦,凡真卿所平反,多从之。
历大兴同尹、德州防禦使,同知大名府事,陜西西路转运使,河东北路按察转运使,静难军节度使,南京都转运使,御史中丞,以户部尚书致仕,年六十六,终于家,谥曰文简。
有注史记百卷、公论二十卷、五声姓谱五卷、文集十卷传于世。
释无照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无照。
南诏人。
初习教。
辨博英发。
每曰。
吾闻中国有禅宗。
使审是耶吾将从其学。
使或未当。
吾将易其宗旨。
由其国万里来。
一言而悟彻法源。
方图归以倡道。
而殒于中吴。
春秋仅三十有七也。
幻住。
祭而哭之以文曰。
谓无照。
于吾道有所悟兮。
真机历掌。
其谁敢欺。
谓无照。
于吾道无所悟兮。
大方极目。
云胡不迷。
笑德山之焚疏钞兮。
何取舍之纷驰。
鄙良遂之归罢讲兮。
徒此是而彼非。
惟吾无照总不然兮。
即名言与实相。
互融交涉而无亏。
出入两宗大匠之门兮。
孰不叹美而称奇。
屈指八载之相从兮。
靡有间其毫釐。
我阅人之既多兮。
求如无照者。
非惟今少。
于古亦稀。
我不哀无炤之亡兮。
哀祖道之既隳。
而今而后。
孰与扶颠而持危。
对炉熏于今夕兮。
与山川草木。
同怀绝世之悲。
读此文酸鼻。
苟其人非真有大过人者。
不足致老子惜之至是也。
然南诏之有禅宗。
实自无炤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茌平人,字子卿。刘豫阜昌初,累官翰林学士。尝考《石鼓》为宇文周时所造。
中州集
定国,字子卿,茌平人,唐中令周裔孙。
少日志趣不凡,宣政末,题诗酒家壁,有苏黄不作文章伯,童蔡翻为社稷臣之句。
用是得罪,亦用是得名。
阜昌初,游历下亭以诗撼齐王豫,豫召与语,大悦,授监察御史,仕至翰林学士。
石鼓自唐以来无定论,子卿以字画考之,云是宇文周时所造,作辨馀万言,出入传记,引据甚明,学者以比蔡正甫燕王墓辨。
初学诗未有入处,梦其父与方寸白笔,从是文章大进。
自号荠堂先生,有集传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2—1232 【介绍】: 金宗室,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渝。完颜永功子。善诗,工真草书。累封密国公。日以讲诵吟咏为事,与文士赵秉文、元好问辈交善。居汴时,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蔬饭共食。有《如庵小稿》。
中州集
密公,字子瑜,兴陵之孙,越王之长子。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少日学诗于朱巨观,学书于任君谟,遂有出蓝之誉。文笔亦委曲,能道所欲言。朝臣自閒閒公、杨礼部、雷御史而下,皆推重之。资雅重,薄于世味,好贤乐善,寒士有不能及者。明昌以来,诸王法禁严,诸公子皆不得与外间交通,故公得穷日力于书。读通鉴至三十馀过,是非成败,道之如目前。越王薨后,稍得出㳺文士,辈亦时至其门。家所藏法书名画,几与中秘等。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设蔬饭与之共食,焚香煮茗,尽出藏,书商略之。谈大定、明昌以来故事,或终日不听客去,风流蕴藉,有承平时王孙故态,使人乐之而不厌也。所居有樗轩,又有如庵,自号樗轩老人,其诗号如庵。小藁围城中,以疾薨,时年六十一。
人物简介
密璹(1172年—1232年),又名完颜璹,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号樗轩老人。
金世宗之孙,越王完颜永功之子。
生于金大定十二年,潜心学问,“日以讲诵吟咏为事,时时潜与士大夫唱酬”,“家所藏法书名画,几与中秘等”。
元好问说他“于书无所不读,而以《资治通鉴》为专门,驰骋上下千有三百馀年之事,其善恶、是非、得失、成败,道之如目前,穿贯他书,考證同异,虽老于史学者不加详也”,与蔡圭、萧贡并称《通鉴》名家。
卒于天兴元年,终年六十一岁。
累封密国公,有诗词名《如庵小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 【介绍】: 金太原人,字仲泽。博学,字画清美,长于词赋。宣宗兴定二年进士,辟宁陵令,入为尚书省令史。正大七年,使宋议和,应对敏给,宋人重之。后以左右司员外郎从完颜思烈军,殁于阵。
中州集
渥字仲泽以字行兴定二年进士调管州司候不赴寿州防禦使邦献商州防禦使国器武胜节度庭玉爱其才连辟三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举宁陵令未赴丁太夫人忧庐墓三年服除复授宁陵正大七年朝廷与宋人议和择可为行人者仲泽以才选凡再至扬州制司宋人爱其才有中州豪士之目使还以宁陵课最迁一官入为尚书省掾三月即授太学助教充枢密院经历官八年院废权右司郎中中牟失利不知所终仲泽博通经史有文采善谈论工书法妙于琴事诗其专门之学人物楚楚若素宦于朝吏事则与冀京父相上下其辨博又屏山所许天下谈士三人之一也尝与予行内乡山中马上赋诗云霜风十月馀千山锦峥嵘又九日登颍亭见寄云茫茫襄城野岁晏多风埃野田半巳荒草虫鸣更哀西风吹白云大隗安在哉七圣之所迷而我胡为来我本林野人初无经世材失身鞍马间坐令双鬓摧安得元紫芝共举重阳杯诗成西北望九山郁崔嵬此诗脱遗处不复能记忆读之尚可以见斯人胸怀之髣髴(仲泽颍上诗不才被弃翻为福拙计无营却似高是处青山可埋骨谁家白酒不消忧夕阳转屋挂林影急雨坏桥喧水声人喜传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0—1817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又名良士,字仲瞿,号蠡舟,昭明阁外史。乾隆五十九年举人。工画,好游侠,兼通兵家言,善骑射。少以任侠破家。其座主吴省钦荐其知兵,谓能作掌中雷。吴被斥,昙亦因此为士大夫所不齿。诗文奇肆,纵横万里。有《烟霞万古楼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
王昙,一名良士,字仲瞿,号蠡舟,秀水人。乾隆甲寅举人。有《烟霞万古楼集》。
烟霞万古楼诗集·自序
《太玄》之草成,而刘歆欲覆酱瓿;《三都》之赋出,而士衡欲盖酒瓮。同是时也,桓谭以为绝伦,张华为之纸贵。岂文无定体,嗜痂者有异癖,嬖眇者多一目欤?李百药曰:『文章者,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张融自序曰:『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又曰:『文岂有常体,丈夫何至因循寄人篱下?』裴子野论文曰:『人皆成于手,吾独成于心。』北齐祖莹亦语人曰:『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哉?』读刘协之《雕龙》,不如通挚虞之《流别》;读钟嵘之《诗品》,不如追韩婴之传说。见其委海若天吴,见其原岷觞积石。统四千年之文为一文观,合四千年之诗为一诗释,而古今诗与文之正变,洞然胸中矣。法律一新,如曹参守萧何之文;旌旗一变,如光弼将子仪之军。非谓师涓奏乐,必造新声;徐摛作文,不拘旧体也。或曰延年隘薄,灵运空疏,为之奈何?曰:『此不尽读天下之书与诗文,而漫然操觚之谓也。』汉郭宪、王嘉全搆虚辞,孟坚所以致讥,张华为之绝倒,《抱朴子》所谓『怀空抱虚,有似蜀人葫芦』之喻乎?南史氏曰:『文章容易逋峭难。』又曰:『文章不妩媚,正如疥骆驼。』今世之勉力宏词者,班马奇字,白孔陈羹;华林类苑,叠韵双声。骤焉而苏绰《大诰》,忽然而王莽金縢。著《渊通》以拟《道德》,仿《太玄》而作《测灵》。以艰深文其浅陋,以奇险幸其功名。扬雄以为哓哓之学,绣其鞶帨而目之为翰林主人者,非也。亦有好事焉者,铸贾岛而拜,像东坡而祀。蜜膏饮杜少陵之灰,遍体刺白香山之字。老兵之貌中郎,优孟之学期思。高冠大屐而自居某一家之诗与文者,悖矣!气,水也;言,浮物也。袁先生曰:『重而能行,乘万斛舟;重而不行,猴骑土牛。』水浮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不然,而任昉、沈约结其集,魏收、邢邵为之偷,斯文之末流也。鼻马颊牛之论,中军听之而生争;捣齑啖杵之谈,洗马思之而成病。则又斯文之魔业、翰墨之魇境。至若宏通硕彦、经师大儒,郑玄之文,通人不取,温公之笔,四六不能。此不可以辞章律之者,其经济大也。乐旨潘词,广谈虞笔,三千年以下兼而有之者,繄何难哉?予髫幼成文,中年万里,经史烂于胸中,云山乱于脚底,自以为才学识皆当有也。乃志功名,急经济。遭台官之祸,纂述之成书者,经史之论辨者,乐府之未谐宫商,金石之未付雕镌者,吴中郡县官持抱以去,而挚仲治半生之文书荡然矣。并非关通丁谓之书,而概与一烧;亦不借重洪乔之寄,而投之江底。此砥柱之沉灾,荣宫之火洗。当时也,郭子横之救火,任文公之逃水,何暇计及著与撰之存焉否耶?幸而王阳僰道,险路求生;韩愈华山,危途获济。或藏之殷浩手巾,或寄之王恭如意。主人《庄子》,仅留《渔父》残篇;中书《孝经》,惟剩王混摘句。抑不啻嵩山蝌斗之文,显节陵中之蠹也已。窃惟彦章死豹,名以皮留;楚国神龟,生以骨贵。而乃陆澄著述,力已倦于经年;任昉属辞,才将尽于晚岁。五行志少,尚可暗抄;三箧书亡,多难默背。忆当日十吏环书,五题岔集。门庭藩溷,尽是赋才;户牖门墙,无非刀笔。沉虑而王充为之气衰,苦思而桓谭为之感疾。见杨汝士『兰亭』『金谷』,元白无诗;闻孟浩然『疏雨』『微云』,中书罢唱。议《礼经》则白虎堂中,讲《论语》则金华殿上,何其壮也!无谷子云之笔,而空有乐令之口;无扬子云之才,而徒有光庭之手。开顷刻之花,造逡巡之酒。斯文之道,有《急就章》乎?苏明允之诗,祇有廿篇;杜子美之赋,不过十首。片羽苟重其吉光,千金可享其敝帚。仆今年四十五岁矣,前不遇古,后不遇今。死不见岘首沈碑,英雄堕泪;生不见阿难结集,活佛伤心。李旭曰:『文章之事,不足传于后世。』萧恭亦曰:『千秋而后,亦复谁能传此?』呜乎!未为伧父,已笑衙官;才读《离骚》,便称名士。刘季绪才非一世,偏能诽毁文章;徐孝穆一代传人,未尝讥诃作者。留达生廿四首丈人之集,娱我馀年;传枚皋数十篇必不可读之文,自伤娸诋。哀我文者,亦庶几韪我言而恕我狂也。
烟霞万古楼诗集·孙原湘序
天之生才不数,生奇才尤不数。积日星河岳之气,百年而一生。生矣,或遇或不遇,天似不能无厚薄于其间。要其得于天者既厚,必使之有以尽其才;而其所以尽其才者,不系乎遇不遇也。以贾生之通达国体,亲承宣室之问,而不能不困于长沙;以杜季雅之淹博壮烈,封奏论都之书,而一为郡文学掾,廿年不窥京师。又况于偃蹇扼塞,十试不成进士之仲瞿乎? 嗟乎!仲瞿其才辩,其学博,其文章可以凌驾百代,牢笼万物。以文武胆志为略,以措置一世为务。方其羸然弱冠之年,于兵、农、礼、乐、天官、河渠,旁及百家艺术之书,靡不讲明切究。广庭杂坐,抵掌而起,听者侧耳屏息,莫敢发难。虽未见于设施,而其囊括古今,为有体有用之学,固已粲然矣。既连不得志于有司,挟其策奔走公卿间,未尝不倒屣改席,延致上座。君画灰借箸,指陈事宜,当事抠衣奉手,奉教惟谨。然卒未有能用其言者,而君已垂垂老矣。嘉庆辛酉、壬戌之际,名流宿学云集京师,法梧门祭酒主盟坛坫,论定君之诗,与大兴舒铁云位及余为三家,作《三君咏》,传播其事。君夷然不以为意也。余乙丑假旋后,息影江干,不复踏长安尘土。君与铁云连辔入都,再试再黜。铁云侘傺以死,君流荡江淮之间,益不自得。然气益敛,文益奇,裒集所为诗文如干卷,自以铁云而外知君者莫余若,属为之序。噫!仲瞿乃今为辞人矣。以仲瞿之才之学,俾得倾筐倒庋,尽出生平蕴蓄,润泽海内,必有奇迹卓荦异于俗吏之所为者。屑屑于饰竿牍、絺鞶帨,争工拙刀锥之末,岂其志哉?岂其志哉! 君自言今夏游云台山,山中多古木,皆数千年物。其材伟然巨丽,而自晦于穷厓绝壑、人迹罕到之境,殆天之有意位置之者,不如是不能轮囷离奇至此。仲瞿此言,其殆自谓耶?观于贾生虽放废,而《治安》一疏彪炳千古;杜季雅既得从事击羌,旋战殁于射姑。信乎天之待其人,不系乎遇不遇也。读仲瞿之文者,亦可无论其遇已。若其文之瑰伟瑰丽,忽庄忽骚,若正论,若游戏,由其才大气盛,喷薄而出。仲瞿之学,固不尽于此,而人亦不当以此尽仲瞿也。
烟霞万古楼诗集·陈文述序
秀水王君仲瞿,奇才也。
奇于文,亦奇于诗。
言论风采,出以游戏,雄辨博奥,所至倾其座人,类谈天、雕龙所为,非狂傲也,而世人咸以狂傲目之。
夫狂傲,文人之大病也。
君未尝狂傲,人目以狂傲,一倡百和,而狂傲之名遂不能自解于世。
则露才扬己之所致也。
又为座主吴公假其名,形诸奏牍,得以微罪罢官归里,而君之名遂为世人所口实。
屡试南宫,摈于有司,卒潦倒不得志以死。
则露才扬己、人因目为狂傲之所致也,则有才而不自晦其才之所致也。
君生平著录甚富,大半零落。
骈体文数十篇,钱君梅溪蒐葺付梓,寄余吴门书局;诗稿十馀卷,君病中付余子裴之,为敬礼定文之托。
裴之没于汉上,稿存余子妇汪端所。
端诗学甚深,尝选定明三十家诗,远出牧斋、竹垞、归愚诸选本上。
又重刊裴之《澄怀堂遗诗》,于余诗亦多所删订规正。
其所为《自然好学斋诗》十卷,老辈皆推重之。
又尝为余戚邵梦馀大令刻《镜西阁遗诗》。
仲瞿与井叔两集,恒置案头,呼之曰『老王先生』、『小王先生』。
以两人诗集皆裴之生平未竟之志,各为选定。
病中请于余,期他日必付梓以完裴之人世文字之债,余诺之。
逾数日卒,余为作传,所谓孝慧宜人也。
端中年以后,奉道诚笃。
知前生与裴之同自玉清来,今仍归玉清也。
井叔名嘉禄,长洲人。
诗人铁夫先生子也,为吴门七子翘楚,年未三十而卒。
诗极明秀,端为选存四卷。
今年余至繁昌,乃先为刻仲瞿诗而志其颠末如此。
道光庚子中秋钱塘陈文述书于春谷官舍。
烟霞万古楼诗集·张鸣珂序
咸丰纪元之秋,予卧疴三月,病榻无俚,向婿严少春茂才处借《烟霞万古楼未刻诗》十馀卷读之,药炉茗碗之旁,随手钞成一册,时时讽咏。后家春水徵君贻予云伯刻本,仅二卷,与手钞者互有同异。乃复从严氏借钞,略次先后,分为六卷,名曰诗录,不敢居选例也。始于丙辰冬日,断手于戊午夏仲。时以养疴,乃得蒇事。昔卢德水著《杜诗胥钞》,役竣祭告,诗曰:『十年曾有约,三岁始能成。』予于此编亦云。《文集》六卷已刻,板藏金鐀钱氏,二梅褚君曾以印本见惠。至先生生平行事,具详于自制《虎丘山窀室志》中,兹不复赘。 嘉兴后学张鸣珂
烟霞万古楼诗集·张鸣珂题识
余既录刊《烟霞万古楼时文》,风行远近,索者纷然。秀水范君雯茁见之,乃出旧藏诗稿一册寄余,楮墨霉烂,首尾断缺。审其字迹,碻系仲瞿先生手笔。其纪年为乾隆戊申、己酉、庚戌之作。时先生尚未举孝廉,而近游江左于越间也。内有《石帆楼》一诗,似乎碧城仙馆刻本亦有之,馀皆不甚经见。细斠一过,时序稍有紊乱,不敢更正,仍依原书录出,亟付手民,以广其传。题曰『残稿』,纪实也。 光绪二十有六年庚子春二月十日嘉兴张鸣珂识于鄱阳湖上
烟霞万古楼诗集·徐渭仁跋
往岁梅叟刻《烟霞万古楼骈体文》于杭州,颐道居士选刻其诗于繁昌,闻诗版已散佚,因重写刻之。又从《瓶水斋集》及居士集中所附刻者,铁云《鸦藤山馆诗话》中采入者,都为一卷。仲瞿出处详于自制《虎丘山穸室志》,亦录出附之。 咸丰元年二月上海徐渭仁记
烟霞万古楼诗集·徐銮跋
此仲瞿先生未刻藁。余得之张君蓣衫,蓣衫得之北门严氏。严故仲瞿戚也。诗才气浩瀚,洵足压倒一世豪杰。余尝论仲瞿诗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然泥沙俱下。读集中《定光佛歌》等作,当不诬也。 同治三年甲子春正王月嘉兴徐銮读毕识
烟霞万古楼诗集·陆祖谷跋
烟霞万古楼诗,旧有碧城仙馆刻本。其佚者,张公束先生又尝蒐刻一卷,题曰《烟霞万古楼诗残藁》。今碧城本已不多见,张刻之板片亦不知流转何所。今年夏,吾友余楫江孝廉贻书来,言烟霞万古楼未刻诗尚有一卷在东栅徐氏,亟以一金购来。藁才十纸,而楷字精好。卷末有徐金坡先生手识语,知为北门严氏原钞本。严本故家,瞿老之戚,其子弟犹能道瞿老轶事甚详。吾友孟君紫昉藏有瞿老《黼黻图回文诗》一巨册,云亦出自严氏。图字精密,未能校录,以来心常忆之。今得是本,先命工裱装,题曰《烟霞万古楼诗佚稿》,庋诸馆中。予更录副本私藏之。瞿老佚著未出世者甚多,汇集刻之,姑俟他日。 己未夏五月嘉兴陆祖谷识于图书馆斋(录入:顾青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柏源。
与刘溥、汤胤绩、沈愚、苏平、苏正、晏铎等并称为景泰十才子。
长身美髯,博极群书。
尝与汤胤绩以辨博相夸诩,对语移日,不相下。
好作长歌,下笔辄数十韵,造语奇丽,擅名江湖间。
卒年八十。
有《大愧稿》。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
淮字柏原,慈溪人。有《大块稿》。 (《列朝诗集》:柏原好作长歌,下笔辄数十韵,造语奇丽,擅名江湖间。景泰十才子之一也。)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