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黑马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刘元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济南人。
刘元振弟。
常从父刘黑马在军中。
蒙哥汗四年,为京兆路奥鲁万户。
至元元年,累迁潼川路汉军都元帅。
次年,以数千人破宋将夏贵五万之众。
又修眉州以扼嘉定往来之路,镇其地五年。
后以延安路总管卒。
刘元振 朝代: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5—1275 【介绍】: 元济南人,字仲举。
刘黑马子。
蒙哥汗时,随父入蜀,摄万户,号令严明,麾下宿将皆敬服之。
中统元年,任成都经略使总管万户,受宋泸州守将刘整降,与整同守泸州,拒宋俞兴军,几濒危殆,以援兵至解围。
官终成都副万户,兼潼川路副招讨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衍庆(1481年—?
),字仲承,号方山,河南卫辉府汲县人,民籍,正德辛未进士。
嘉靖年间官至兵部右侍郎。
弘治十七年(1504年)河南乡试第三十一名。
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八年(1513年)十月授翰林院检讨,嘉靖二年(1523年)七月升修撰。
先后参与南巡之争与大礼议。
嘉靖四年(1525年)丁母忧,六年起复原职,七年(1528年)四月升陕西右参政,九年调山东右参政,十年正月升四川右布政使,调山西右布政使,十一年三月迁南京光禄寺卿,十二年三月升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六月改总督南京粮储,十二月协理院事,十五年十一月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十六年九月升兵部右侍郎。
嘉靖十八年(1539年),明世宗南巡,张衍庆先期督理驾行事宜,卫辉府行在起火,张衍庆以不恭王事、违慢废职被革职为民。
刘伯道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简介
衡阳王刘伯道(?
-479年),彭城郡彭城县人,南朝宋武帝之曾孙,衡阳文王刘义季之孙,衡阳恭王刘嶷长子。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吉,字子元,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民籍。
山西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
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进士。
官湖广钧州知州。
因得罪宗室徽恭王朱厚爝被安置海南七年,诏复其官。
朱真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6 【介绍】: 明宗室。
太祖五世孙,肃恭王朱贡錝子。
弘治四年封肃王世子,嘉靖五年卒,谥靖。
情雅好文,诗调高古,边塞诗感慨有意。
有《星海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上)
王恭王贡錝之子,太祖来孙,庄王柍玄孙。成化中封世子。嘉靖五年薨。以子定王弼桄袭王,追谥。有《星海集》。(《名山藏》:靖王真淤博雅好文,善为诗。 《列朝诗集》。靖王诗调高古,言边塞事,尤感慨有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字贞恒。林庭机长子。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翰林检讨,数迁为国子祭酒。万历初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恪。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贞恒,闽县人。嘉靖丁未进士,累官南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恪有对山集
维基
林熑(1524年—1580年),字贞恒,号对山,福建福州府闽县林浦乡人。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福建乡试第九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联捷丁未科进士。
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升修撰。
之后担任景恭王讲读,随后在国子监任职,三次升迁,直至祭酒。
至此林氏祖孙三代林瀚、林庭机、林熑均担任祭酒一职,为史上独有。
之后,改为礼部右侍郎,担任日讲官。
不久,再迁吏部侍郎,调任南京,兼署礼部事务。
当时魏国公徐鹏欲废长立幼,林熑持不可。
万历元年(1573年),升任南京工部尚书,改南京礼部尚书。
因母丧离职,服阕,因父老乞归养。
卒赠太子少保,谥文恪。
乐頀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乐頀(1475年—1564年),字鸣殷、鸣音,号木亭,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民籍。
江西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二名,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进士。
明年授宣城知县,丁内艰去任,服阕,补山阳知县,正德八年(1513年)六月擢南京户科给事中,前后纠劾疏十数上,丁父忧,守制三年。
明世宗即位,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起用,擢光禄寺少卿,寻以知天文历法兼掌钦天监事。
嘉靖三年(1525年)五星聚营室,頀上书言:占书曰五星之聚,是谓改易王者,有德受庆,无德受殃。
聚房而周祚以昌,聚箕而齐桓用霸。
汉兴聚井,宋盛聚奎,是四者皆当更革之时,一福一祸昭然不忒。
惟天宝聚于尾箕,唐德弗迪,卒有安史之乱。
皇上中兴,五星适聚,可不益修圣德以承此大庆乎。
疏入,以擅传禁书下锦衣狱,大臣交救获免,降为宿州知州,履任不逾月,致仕归。
嘉靖五年以荐起升大名府知府,以治理卓异,八年三月升陕西右参政,督理粮储,又奉命犒边,不久致仕归。
十五年起用,十七年任河南左参政,分守河北,十八年二月世宗南巡,以不恭王事被逮治,被黜为民。
嘉靖四十三年卒,享年九十,著有《木亭杂藁》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九畴,号瑞屏。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检讨。天启中被魏忠贤指为东林党人,降调,削籍。崇祯中,复故官,累迁礼部左侍郎。复忤杨嗣昌,遭谗削籍。十五年,廷臣交荐,起为南京礼部左侍郎。福王立,进本部尚书,请补建文帝、景皇帝庙号及建文朝忠臣赠谥,又请夺温体仁谥。与马士英不协去,遂致仕。南都失守,寓居温州江心寺,为总兵贺君尧所害。有《纲鉴正史约》、《秦汉鸿文》。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九畴,昆山人。万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中削籍崇祯初以原官起用历国子祭酒少詹事礼部左侍郎进尚书有握日草
维基
顾锡畴(1585年—1646年),字九畴,号瑞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己未进士。
弘光时任礼部尚书。
隆武时,加太子太师东阁大学士。
因欲弹劾总兵贺君尧被杀。
顾锡畴十三岁时,以诸生身份参加应天府乡试,魏国公徐弘基将女儿许配给他。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顺天乡试第二名。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
天启四年(1624年),与给事中董承业为福建乡试主考,取中五经奇才颜茂猷。
魏忠贤党羽指责他们是东林党人,两人一起降职。
最后,被削夺官籍。
崇祯初,得崇祯帝召见,官复原职。
升任国子监祭酒。
他奏请恢复积分法,礼官阻挠不予施行。
顾锡畴又申诉此事,并请求选择监生担任州县长官。
此后,奏请订正陪祭祀者的位次,担当国子博士的进士能参与考核、录用。
崇祯帝均同意。
之后他母丧回乡,并请求不再出仕。
丧期满后,起用为少詹事,晋升詹事,加封礼部左侍郎,负责部中事务。
皇帝曾经召见他面商国事,询问理财用人的问题。
顾锡畴告退后,陈述了用人方面的五点失误,称:“考察选官没有法度,文网太严峻,议论太多,太拘泥于资格,对人没有鼓励效果。
请使先用人的地方清正源流。
精心鉴别,依照才能任用,这是好处一。
赦免小过失而不完全废弃,这是好处二。
减少议论而专门责其成事效率,这是好处三。
选择奇异人材而不拘泥于平常规章,这是好处四。
积极奖励而宽缓督察、责备,这是好处五。
”最后极力陈述耗靡钱财的弊端,仍然归其根源在于用人。
皇帝对他的奏疏称好。
杨嗣昌奏疏请求招抚流寇,其中有“乐天者保天下”和“善战者服上刑”的话。
顾锡畴争辩,称这是诸侯间交战的事情,引用不合伦理,与杨嗣昌互相攻击。
杨嗣昌当时主持政务,诸位言官都攻击他,杨嗣昌很怀疑顾锡畴所为。
遇上驸马都尉王奁犯罪,顾锡畴准备从轻发落,杨嗣昌借机攻击,便削夺了他的官籍。
崇祯十五年,朝廷大臣交相举荐,皇帝召他回朝。
御史曹溶、给事中黄云师又称不应该任用他。
皇帝不听,任命他为南京礼部左侍郎。
甲申国难后,福王朱由崧立位,顾锡畴升任本部尚书。
福王尊奉福恭王为恭皇帝,准备商议庙祀,顾锡畴奏请另外设立专门的庙宇。
不久,请求增补建文帝的庙祀谥号、明景帝的庙号和建文朝忠臣的赠封与谥号,均获准施行。
东平伯刘泽清称:“宋高宗在南京即位,靖康二年五月即改建炎纪元,以遵从民望。
我请求从今年五月改为弘光纪元。
”顾锡畴明确地说诏令已经颁布,不能追悔更改,方才作罢。
当时确定大行皇帝的庙号为思宗,忻城伯赵之龙称“思”不是美称,引经据典核证,顾锡畴也认为如此,上奏请求更改。
大学士高弘图因为前面提议极力坚持,于是事情搁置。
温体仁去世,特谥文忠,而文震孟、罗喻义、姚希孟、吕维祺都没有获得谥号。
顾锡畴称:“温体仁得皇上信任,行使政令最为专横而且长久,他对先帝所负的罪大且深重,请求将文忠谥号,或者删削或者更改,而增补文震孟等大臣的谥号,使普天下奖惩有度。
”答复可以。
于是增补诸臣的谥号,剥夺了温体仁谥号。
吏部尚书张慎言离职,顶替的徐石麒没有到任,朱由崧命令顾锡畴负责事务。
当时马士英掌握国政,顾锡畴一向与他不和。
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弹劾他,于是他请求到南海祭祀而离去。
弘光元年(1645年)春,御史张孙振极力颂扬温体仁的功绩,请求恢复他原来的谥号。
便勒令顾锡畴退休。
五月,清军破南京,昆山也被攻占。
顾锡畴的正遭父丧,由小路赴福建。
唐王命令他就任原职,他极力推辞,在温州江心寺寓居。
总兵贺君尧鞭挞侮辱诸生,顾锡畴准备弹劾,被贺君尧乘夜色派人杀害,尸体投入江中。
温州人寻找多日,方得收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