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磊卿

相关人物:共 32 位
共 3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8—1457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十九年。正统末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十四年,尚书邝野从英宗北征,留谦理部事。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监国,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迁尚书,为中外倚任。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少保。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上皇(英宗)得归。英宗复辟,石亨等诬谦议改立太子,又谋迎立襄王子,被杀害。弘治谥肃悯,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辛丑进士,除山西道御史。景泰初,拜兵部尚书,加少保。英宗复辟弃市。成化中,赠太傅,谥忠悯,复改谥忠肃,有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一
谦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辛丑进士。宣德初,除御史,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中,迁左侍郎,以事系狱,左迁大理寺少卿。复出巡抚河南、山西,寻内召。景陵践阼,拜兵部尚书,加少保。英宗复辟,弃市。成化初,复官。弘治初,赠太傅,谥肃湣。万历中,改谥忠肃。有集十三卷。 (《四库总目》:谦诗风格遒上,兴象深远,虽志存开济,未尝于吟咏求工,而品格乃转出文士上。)(《西湖志馀》:于肃湣高风大节,不在词华,而其断简残篇得于煨烬之馀,往往脍炙人口。如「萧飒行囊君莫笑,独留蔓卷倚青天」,「天外冥鸿何缥缈,雪中孤鹤太清臒」,「风穿疏牖银灯暗,月转高城玉漏迟」,「渭水西风吹鹤发,严滩孤月照羊裘」,皆直写胸臆,不当以风云月露比拟也。 陶元藻《全浙诗话》:《珊瑚网法书题跋》卷中载于忠肃《落花吟》云:「昨日花开树梢红,今日花落树头空。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人生行乐须少年,老去看花亦可怜。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韶光有限蝶空飞,岁月无情人自老。眼看春尽为花愁,可惜朱颜变白头。莫遣花飞江上去,残红易逐水东流。」忠肃墨迹世不多见,此诗为汪玉水所藏,今不知归于何所矣! 田按:辛丑一科有三伟人:薛文清、刘忠湣、于忠肃也。科目得人,于斯为盛。忠肃绝句,极有风致。)
维基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谥忠肃,明朝大臣,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傅。
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朱高煦之乱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等地。
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明景帝时,于谦加少保、太子太傅。
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并成功复辟后,于谦被下狱,抄家弃市。
成化年间获得平反。
现北京、杭州西湖旁均有纪念于谦的祠堂、故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1 【介绍】: 宋衢州龙游人,字处恭。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乌程县,岁蠲民间丁绢钱六万缗。以荐为监察御史,累进吏部侍郎。光宗立,历知赣州、建康府,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与赵汝愚等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宁宗,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庆元初,代汝愚为右丞相,寻进左丞相,为韩侂胄所制,抑郁不得志,称疾求退,历判潭州、庆元府。
全宋诗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与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庆元元年(一一九五),拜右丞相,二年,迁左丞相,寻出判隆兴府,改判潭州,移庆元,复为潭帅。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事见《诚斋集》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一八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州东)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湖州乌程县。
孝宗时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转太常少卿。
权兵部侍郎兼太子詹事,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时,授集英殿修撰,知赣州,还为吏部侍郎、权刑部尚书兼侍讲,以焕章阁直学士知建康府。
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宁宗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嘉泰元年六月卒,年六十七,谥忠肃
见杨万里《左丞相余公墓铭》(《诚斋集》卷一二四)。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30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原名扬庭,字宾王。
哲宗绍圣间进士。
为右司员外郎,使辽归,劝徽宗注重边备。
累迁御史中丞,奏劾蔡京、王黼、朱勔等,并请罢御前使唤及岁进花果,忤权贵,谪黄州安置。
钦宗立,复为御史中丞。
以姚古拥兵不援太原,陈其可杀之罪七。
进礼部尚书,擢右丞、中书侍郎。
京城失陷,使金被拘,卒于燕山。
谥忠肃
全宋文·卷三○三三
陈过庭(一○七一——一一三○),本名扬庭,字宾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中进士第,为馆陶主簿,澶州教授,知中牟县,除宗子博士。
历祠部、吏部、右司员外郎。
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
宣和二年,进中书舍人。
才七日,迁礼部侍郎。
未尽一月,又迁御史中丞兼侍读。
忤权贵,罢知蕲州,未道半,责海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
钦宗立,以集贤殿修撰起知潭州。
未行,以兵部侍郎召,在道除中丞。
进礼部尚书,擢右丞、中书侍郎。
奉使至金,金人拘之军中。
建炎四年卒于燕山,年六十。
谥忠肃
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宋登科记考
字宾王,谥号忠肃。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本名扬庭,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副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3或904—960 【介绍】: 名或作延嗣。
五代时广陵人,字正中。
冯令頵子。
仕南唐。
初入李昪元帅府,授秘书郎。
李璟时累官左仆射同平章事。
相传与弟延鲁交结魏岑、陈觉、查文徽,侵损时政,时人谓之五鬼。
此说或过,然居相实不称职。
工诗,尤以词名。
璟尝因曲宴内殿,从容谓:“‘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延巳对曰:“安得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笛寒’,特高妙也。
”卒谥忠肃
有《阳春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3?—960 一作延嗣,字正中。
巳或作己,误。
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南唐烈祖时,累迁驾部郎中、元帅府掌书记。
中主保大元年(943)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迁户部侍郎。
次年,任翰林学士承旨。
四年,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后以伐闽兵败,罢为太子少傅,出为昭武军节度使。
十年,拜左仆射,同平章事。
建隆元年(960),官终太子太傅,谥忠肃
生平见马令及陆游《南唐书》、《十国春秋》本传。
今人夏承焘有《冯正中年谱》。
延巳有辞学,多伎艺,工诗,尤擅词,乃五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王国维评其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人间词话》)。
今有《阳春集》传世,其中混有温庭筠、韦庄、欧阳修、李煜诸人词。
全唐诗》存词78首,诗1首,断句1联。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词3首,诗断句1联。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
延巳一名延嗣。
字正中。
广陵人。
仕南唐。
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除昭武昭义军节度使。
周师入。
改太子太傅。
宋建隆元年卒。
年五十八。
谥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0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瑗度。
谢安子。
拜著作郎,迁侍中。
淝水之战中,与从兄谢玄率精卒击破苻坚。
封望蔡公。
安帝隆安三年孙恩起事,再攻会稽,琰为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
为孙恩击杀,谥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0 【介绍】: 东晋东海郯人。
少有大志。
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
桓玄谋反。
安帝元兴三年,与刘裕密谋举兵,击走玄军,封安成郡开国公。
官至镇南将军。
义熙六年,徐道覆舟师东下,无忌执节督战死。
谥忠肃
全晋文
无忌,东海郯人,刘牢之甥,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为东海王元显中尉,加广武将军,起兵讨桓玄,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桓玄平,进右将军豫州刺史,未之职,迁会稽内史,义熙二年迁江州刺史,封安城郡公,加散骑侍郎,进镇南将军,拒卢循别将徐道覆,战败握节死,赠侍中司空,谥曰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277 【介绍】: 宋兴化军人,初名子龙,字君贲,或作君贵,一字志忠。
陈俊卿孙。
度宗咸淳四年进士第一。
度宗易其名,丞相贾似道重礼之。
累拜监察御史。
襄阳陷后,上疏请罢范文虎、赵□、黄万石,似道大怒,使台臣劾罢之。
寻起为左司谏,累迁参知政事,乞归。
益王称制,复起参知政事。
讨平石手军之乱。
建宁、泉、福皆降元,发民兵自守。
元兵至,被执,械送至杭州,绝食死。
谥忠肃
全宋诗
陈文龙(一二三二~一二七七),字君贲,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赐今名。累官监察御史。因忤贾似道,黜知抚州,寻罢。起为左司谏。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为参知政事,权知枢密院事,临安陷,遁归。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复为参知政事,充闽广宣抚使知兴化军。十二月,元兵至,被执,不屈死,年四十六。事见《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宋史》卷四五一、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06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禧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
全宋诗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
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
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
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为御史台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
除起居舍人。
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
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
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
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
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
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为十八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攻愧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
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二九四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号止堂,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登乾道五年进士第,授袁州宜春尉、吉州安福丞。入为太学博士,兼魏王府教授,历国子监丞、司农寺丞、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宁宗朝官至吏部侍郎兼侍读。龟年从朱熹、张栻游,学识正大,立朝骨鲠,屡上章乞逐韩侂胄。言既不行,求去,以焕章阁待制知江宁府、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为侂胄党所陷,落职,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力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嘉定中赐谥忠肃。著有《止堂训蒙》、《内治圣鉴》、《经解》、《祭仪》、《五致录》、《止堂集》。见楼钥《忠肃彭公神道碑》(《攻愧集》卷九六),《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 【介绍】: 元弘州人,字文卿,小字拜帖木儿。
负才气,刚直敢言,为世祖所器重,除集贤侍读学士。
历刑部尚书,上疏言时政十八事,帝命议行之。
劾奏卢世荣不可居相职,忤旨罢。
起为中书右丞,迁御史中丞,多所建白。
成宗时,以平章政事卒,谥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1639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
善射,有将略。
天启二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崇祯初,累迁右参政兼副使,又进按察使,严于治军,屡次击退进入畿辅之农民军。
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与陈奇瑜连破汉南一带的农民军。
八年,受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
寻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与总督洪承畴合力围攻中原农民军。
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关。
象升奉诏入卫,而清兵已去。
十一年,清兵再入关,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实不满二万,又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孤军苦战,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桥兵败阵亡。
南明弘光谥忠烈,清谥忠肃
有《忠肃》。
词学图录
卢象升(1600-1638) 字建斗。
常州宣兴人。
兵败殁于阵中。
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烈。
清乾隆时谥忠肃
诗词慷慨苍凉。
有《卢忠肃集》,词在集中。
维基
卢象升(1600年—1639年—Lu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直隶宜兴张渚茗岭(今江苏)人,祖籍江南东道鄞县(今浙江宁波),明末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天启进士,练“天雄军”,围剿农民军有方,官至宣大总督,在对清战争中战殁。
南明谥忠烈,清乾隆时谥忠肃
象升幼时潜心读书,好骑射,虽是文人,皮肤白晰,身材削瘦,但力气很大,天赋异禀。
年轻时便与东林党人相善。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十七岁进入国子监“补博士弟子员”,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应天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
象升能与部下共甘苦,善于驭下,过著苦行僧式的生活,史载其“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
”崇祯改元,任直隶大名府知府。
崇祯二年(1629年)满州皇太极绕过关锦防线,沿喜峰口入袭京畿,卢象升募了一万士兵勤皇,还没打仗,满人就退兵了。
崇祯三年,提任参政,负责练兵,于大名府一带(古名天雄)以亲友、同乡的关系网招募军队,号称“天雄军”。
崇祯四年(1631年)因治绩优良升任按察使。
崇祯六年(1633年)象升率所练“天雄军”,镇压由山西入河北之民变。
后任五省总督,管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剿匪事,与将领祖宽、左良玉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部。
象升军到汝阳时,军中断粮三日,象升以身随之断粮,军无怨言,无人逃亡。
汝阳之战,卢象升自城西攻,高迎祥几十万大军崩溃。
高迎祥聚合部众二十万之众,继续逃亡,在确山再败于卢象升。
自崇祯八年五月至十一月,象升以率绝对劣势兵力,先后十余战皆胜,斩杀民军三万余人,彻底扭转了战略局势。
崇祯九年正月,高迎祥会合张献忠,三十万之众攻击南京,不利,退攻滁州。
卢象升率军赶到,以两万之众再次击败高迎祥,并以各将领围堵,高迎祥人马散尽,退入湖广郧阳。
卢象升手下祖宽所部以不熟山势为由,拒绝入山作战,象升无计可施。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建国,国号为「大清」,六月,阿济格率清军攻入喜峰口,纵意抢掠而去。
象升调任宣大总督,率师进驻京畿,严明军纪,操练兵马,清军不敢进犯。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侵,北京戒严,崇祯帝和战不定,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主张议和;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
然杨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切断象升粮饷,屡屡调走象升部生力军,致使号称“总督天下援兵”的象升部只剩区区五千老弱残卒。
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39年1月),卢象升移兵钜鹿(今属河北)贾庄,已断粮七日,全凭百姓自愿捐粮掺杂冰雪为食,然无一人叛。
宦官高起潜统兵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象升派遣杨廷麟去求援,高起潜置之不理。
卢象升知事不免,军中大哭,誓与清军决一死战。
随拔寨而出,于蒿水桥决战清军。
史载“……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共 3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