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清之

相关人物:共 32 位
共 3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沈平,字澹然,自号东皋子,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理宗嘉熙初曾访吴泳于百寮山。有《东皋唱和集》,已佚。事见《鹤林集》卷三六《东皋唱和集序》。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沈平,号东皋,嘉兴府崇德(今浙江桐乡西南)人,一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雅好作文,郑清之、吴潜皆与之游,荐于朝,欲官之,辞疾不赴,人称沈处士。
著《东皋遗稿》、《乌青记》四卷。
见《乌青文献》卷九,《吴兴备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起(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初名震,字叔起,号菊山,连江(今属福建)人。
思肖父。
初,潜心于性理之学,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出游临安。
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主于潜县学。
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忤史嵩之,得旨免解。
七年,忤郑清之,被执得纵。
十二年,主诸暨县学、萧山县学。
宝祐二年(一二五四),相继充尹和静书院堂长,泰州胡安定书院山长,平江三高堂长。
晚年专心著述。
景定三年,将脱稿而疾卒,年六十四。
其诗作有《清隽集》传世。
事见《知不足斋丛书·三山郑菊山先生清隽集》卷末《先君菊山翁家传》。
 郑起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林佶手钞本《三山郑菊山先生清隽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郑起(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初名震,字叔起,号菊山,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思肖父。尝应聘主无锡县学,晚居西湖长桥,扁其庐曰「水南半隐」,潜心穷理尽性之学,造诣益深。欲毁旧太极无极说,别作《太极书》,未竟而卒。时景定三年,年六十四。著有《清隽集》(存)、《倦游稿》。见《先君菊山翁传》(郑思肖《心史·杂文》),《南宋文范作者考》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大受,字德容,自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
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
遗著《露香拾稿》,于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其子伯厚仕鄞时,请应𢖟、郑清之作序。
事见本集卷首序及有关诗。
 黄大受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詹迥,字明远。
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
官至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以少保、齐国公致仕。
事见《缙云文徵》卷一。
潘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南夫。
弱冠入太学,尝上书言史弥远擅政。
理宗绍定间进士。
教授常德府,镇压勇信军起事。
淳祐末除监察御史,三疏论宰相郑清之不胜任,未报即归。
起刑部侍郎,丐外,擢宝章阁待制知太平州,卒。
全宋文·卷七九三四
潘凯,字南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弱冠入太学,登绍定第。教授常德府。淳祐末,为承议郎、直宝章阁、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寻除监察御史。宝祐间知建宁府。后以宗正少卿除秘阁修撰,进刑部侍郎。擢宝章阁待制、知太平州,卒。见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宋元学案》卷三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9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辅机。先世出于北魏皇族。长孙晟子。太宗长孙后之兄。博涉书史,尝与撰《隋书》诸志。高祖武德九年,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佐太宗登帝位。累官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封赵国公。曾奉命与房玄龄等修定《唐律》。贞观末,受命辅立高宗。高宗即位,进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奉命与律学之士条释唐律,撰成《唐律疏义》。因谏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削爵流黔州,自缢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9 字辅机,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先世本鲜卑拓跋氏,北魏献文帝时改为长孙氏。太宗长孙后之兄。武德九年(626),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辅佐太宗夺取帝位。太宗即位,迁左武侯大将军。贞观元年(627),转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七年,改转司空。十一年,封赵国公。十六年,进位司徒。十七年,朝廷图二十四功臣于凌烟阁,无忌为之冠。加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高宗即位,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与褚遂良悉心奉国,故永徽之政有贞观风。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被诬流放黔州,自缢而死。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无忌博涉文史,曾领修《唐律疏义》、《大唐仪礼》、《永徽五礼》、《武德贞观两朝史》、《贞观实录》等书。《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六
无忌字辅机。
河南洛阳人。
高祖兵渡河。
授渭北道行军典签。
太宗朝累官吏部尚书。
以功第一封齐国公
授开府仪同三司。
册拜司空。
改封赵。
徙拜司徒。
图像淩烟阁。
加太子太师。
受遗令辅政。
高宗即位。
进拜太尉检校中书令知门下尚书二省事。
显庆四年。
许敬宗诬其谋反。
诏流黔州。
自缢死。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1—1291 【介绍】: 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
方镕子。
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
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
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
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
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
元朝召之,坚辞不赴。
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
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
全宋诗
方逢辰(一二二一~一二九一),原名梦魁,学者称蛟峰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第一,理宗为改今名,因字君锡,授平江军节度签判。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召为秘书省正字。二年,在校书郎任以言事罢。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召为著作郎。景定元年(一二六○),兼权尚左郎官,又以言事忤贾似道罢。在婺州开讲授徒。二年,起知瑞州。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为司封郎官兼直舍人院,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三年,出为江东提刑,徙江西转运副使。五年,权兵部侍郎。七年,迁吏部侍郎。丁母忧去国,从此绝意仕途。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一。著作大多散失,五世从孙渊辑为《蛟峰先生文集》八卷,七世孙中续辑外集四卷。事见本集末附黄溍《蛟峰先生阡表》、文及翁《故侍读尚书方公墓志铭》。 方逢辰诗,以明天顺七年方中刻本《蛟峰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全宋文·卷八一七○
方逢辰(一二二一——一二九一),初名梦魁,字君锡,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理宗改赐今名。初补承事郎、佥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宝祐元年以秘书省正字召入,二年除校书郎,四年除知宁国府。后以著作郎召,复权尚书左郎官。贾似道入相,罢职。咸淳元年,度宗登极,除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直舍人院,寻除秘书监、再除起居舍人。三年,除秘阁修撰、江东提刑,四年除江西转运副使,七年除吏部侍郎。时权奸当道,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宋亡,元世祖诏起之,以疾坚辞不出。至元二十八年卒。著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传》、《中庸大学注释》、《蛟峰文集》等。见文及翁《故侍读尚书方公墓志铭》(《蛟峰外集》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1 【介绍】: 唐郑州新郑人,祖籍河南偃师,字俞之。徐商子。宣宗大中十二年进士。僖宗时,累拜中书舍人。昭宗立,以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进位太保、门下侍郎。时方多难,彦若最见信于帝。崔胤专权,出彦若为清海军节度使,卒于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1 新郑(今属河南)人。
徐商子。
懿宗咸通十二年(871)进士,僖宗乾符末,以尚书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昭宗时迁御史中丞,转吏部侍郎,检校户部尚书。
复拜中丞,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进封齐国公
光化三年(900),为广州刺史、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节度等使。
卒于镇。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方镇年表》卷七等。
全唐诗》存诗2句。
释善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妙峰善禅师。
刘氏子。
世居彭城。
后徙吴兴。
年十三落发。
其师教以经论。
一览辄了大意。
久而弃之。
时佛炤唱道鄮山。
师往参焉。
于风幡话下悟旨。
佛炤可以偈曰。
今日与君通一线。
斩钉截铁起吾宗。
自是辩慧泉涌。
然不以是自足。
入武康庐妙高峰。
壁坐十年。
身隐而名彰。
学者尊之。
曰妙峰禅师。
出世于台之慧因鸿福万年诸刹。
退居皋亭刘寺者。
又十馀年。
其徒推迫不已。
复领明之瑞岩。
苏之万寿。
常之华藏。
次至灵隐。
灵隐。
密迩于阙。
轮蹄凑集。
师掩户若不闻。
一无所将迎。
公卿贵人。
或见之。
寒温而已。
会天童虚席。
郑清之秉钧轴。
谓非师莫宜居。
因勉师行。
师答曰。
老僧年耄矣。
尚夜行不休乎。
郑公高之。
师善于诱掖后进。
未尝厉声色。
然一经指授。
无不心融神化。
充然有得。
相传。
师住灵隐时。
夜坐方丈。
为四鬼舁出入。
此与洞山宝事相类。
得道人。
时或有是。
不欲章异以惑修。
故讳而不言。
中峰所谓当时赖遇妙峰。
若王老师。
又作修行无力会也。
将示寂。
澡身趺坐。
书偈云。
来也如是。
去也如是。
来去一如。
清风万里。
遂逝。
释之善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
禅师名之善。吴兴人也。其先刘姓。世历膴仕。善自视欿。然年十三。志决出尘。其亲谓之曰。吾家欬唾青云之上。若更何慕而欲为。之善对。曰欲为佛耳。其亲恻异。知不可禁。乃许受业于齐政沙门。内行纯粹。人敬爱之。出入经论。胸无宿义。乃遍扣禅坊。未得究竟。晚谒佛炤光禅师。辨论风幡公案。光不诺。善固求明破。光示曰。非风幡话露全机。千古丛林起是非。咄者新州卖柴汉。得便宜是失便宜。善厉声曰。啊㖿却只恁么。光以杖击曰。今日与君通一线。斩钉截铁起吾宗。光自此旬月不下堂。问其故。光曰。吾妙喜先师。担子幸卸肩矣。善历衡湘。游庐岳。保养圣胎。于妙高峰下。叠柴为室。不谋宿舂。一住十载。时以妙峰尊宿称之尝咏曰。庐陵米价报君知。浩浩尘中识者稀。回首不知何处去。白云流水共依依。又曰。有时笑兮有时哭。调高和寡难拘束。一派清音彻九天。风前谁解联芳躅。邻山有座主。自负妙悟楞严。携数徒属访善善揖坐相视移时。座主曰。昨见大慧。有八还颂曰。春至自开花。秋来还落叶。黄面老瞿昙。休摇三寸舌语虽工俏。但未出经意耳。善蓦召座主。座主应诺。善曰经意且止。还出得大慧老人意么。座主咿唔莫措。善呵呵大笑而起。座主归避席数月。复具师弟。礼请益于。善善示偈曰。没弦琴上无私曲。一曲弹来转辘辘。断崖流水少知音。六六不成三十六。善东游雁山。阐法于临海。慧因历洪福。迁万年。乃示众曰。久参高士。眼空四海。鼻孔撩天。见也见得。亲说也说。得亲行也行。得亲用也用。得亲只是未识。老僧拄杖子在。何故将成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是时善之名满江南。卒退休皋亭。道俗仍以明州瑞岩居。善居无何。平江晋陵请符叠至。善任缘而应。不执可否。善既久领众事。法令益略。衲子益新。及却天童赴灵隐。盖暮年也。虽檀旋憧憧。善仍萧然一衾室中。长物竹篦禅杖而已。端平二年。自题小像。遗龙济宗鍪。复诫诸弟子曰。像法垂秋。名利根深。如象没深泥。珠沉巨海。识浪尘缘。终无了日。我为僧七十馀载。目之所到。耳之所闻。卫护法门。隐忍受垢者。间或有之求。其不奉明诏。不接公卿。如寒岩枯木。确不可回者鲜矣。人但知法门繇显而盛。殊不知繇盛而衰。故有缘之功于法门者。其功一时也。无缘之功于法门者。其功万世也。谚云。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又岂谬哉。九月二十八日。书偈趺坐。瞑目而寂。寿八十四。僧夏七十有一。火浴。舍利无数。门人善珍。号藏叟。丐清之郑公为铭。塔于灵隐之西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之善,字妙峰,姓刘氏,吴兴人。
参佛照光于鄮山,照举风幡语,妙峰直截了当,机锋不让,遂印可,赠偈曰:“今日与君通一线,斩钉截铁起吾宗。
”乃游匡庐,面壁妙高峰下十载,出世慧因、洪福、万年诸刹。
会天童虚席,时郑清之秉钧轴,谓非妙峰莫属,因勉其行,妙峰答曰:“老僧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
“郑公高之。
晚住灵隐,上堂云:“久参高士,眼空四海,鼻孔撩天,见也见得亲,说也说得亲,行也行得亲,用也用得亲,只是未识老僧拄杖子在。
何以故?
将成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
”妙峰平生善诱,一经指授,辄神融意悟。
端平二年九月示寂,寿八十四,腊七十一。
荼毗,舍利不可数计,塔灵隐西冈,郑清之为之铭。
共 3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