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宏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1180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徙居衡阳,字敬夫,一作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
张浚子。
胡宏,以古圣贤自期。
以荫补承务郎,参赞父浚幕府,人称其能,间以军事入奏,孝宗与定君臣之契。
累官吏部侍郎,兼侍讲,屡言事,力主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进战退守。
出知袁州,家居累年,复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诸蛮感悦。
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礼遇诸将,得其欢心。
后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卒谥宣。
为人表里洞然,为学重义利之辩,与朱熹同为道学大师。
有《易说》、《论语解》、《孟子说》及《南轩集》等。
全宋诗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赞》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
浚子。
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为友。
以荫入仕。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为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
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
乾道初,主讲岳麓书院。
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
六年,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
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
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七年卒,年四十八。
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
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为底本。
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黄鹤楼志·人物篇
张栻(1133—1180)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曾任江陵知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等职。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为南宋理学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一代学者宗师,著述甚丰。今存《南轩易说》等。作有《黄鹤楼说》文一篇,对黄鹤楼的各神传说、来源加以评论,论证“盖黄鹤名楼,以山得名也”,使黄鹤楼以山命名有了一个说法。又据王葆心考证,旧有“江汉亭”在“南楼蛇山间,绍兴中南轩先生张栻所建”。
全宋文·卷五七二一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后因避讳改字钦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迁衡阳(今湖南衡阳)。
浚子。
早年师事胡宏,隆兴元年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居父丧,服除,主讲于城南、岳麓二书院。
乾道五年,因刘珙荐,除知严州。
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兼侍讲,除左司员外郎。
忤时宰,出知袁州。
退而家居累年,授徒讲学。
淳熙元年,诏除旧职,知静江府、主管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公事。
有善政,诏特转承事郎,进直宝文阁。
除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求退,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与朱熹、吕祖谦为讲学之友,时称「东南三贤」。
淳熙七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嘉定中赐谥曰宣,淳祐中从祀孔子庙。
著作有《论语解》十卷(存)、《孟子说》七卷(存)、《南轩易说》(存)、《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存)、《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存)等。
见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文公文集》卷八九),杨万里《张左司传》及《宋史》卷四二九《张栻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73 【介绍】: 宋建宁崇安人,字广仲。
胡宏从弟。
初习辞艺,后从学。
以门荫补将仕郎,不就铨选,以讲道为事。
与朱熹、张栻皆有辩论,不肯苛合。
全宋文·卷五八四四
胡实(一一三六——一一七三),字广仲,建州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胡宏从弟。
早以门荫补将仕郎,后得钦州灵山主簿。
乾道九年卒,年三十八。
见张栻《钦州灵山主簿胡君墓表》(《南轩集》卷四○)。
赵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衡山人。
少从胡宏学,慷慨有大志。
尝见张浚于督府,浚欲以右选官之,棠不为屈。
累以策言兵事,浚奇之,命子张栻与棠交,而棠之子赵方始从栻学。
陆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陆阜(15世纪—15世纪),字景福,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陆阜是宣德十年(1435年)应天乡试举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成进士,次年(1449年)获授监察御史,天顺年间外任宁波知府,曾重修萧皋碶、贝则碶、云龙碶和樟木碶等水闸,到天顺七年(1460年)被按察司副使冯靖弹劾不给军饷和剋扣木料价,遭发赔广西南丹卫充军。
陆阜在任宁波知府时曾找来胡宏占卜,获言:「逢刘则滞,遇冯则止。
」不久府同知刘文显到任,与他极度不和,多次几乎打架,次年冯靖就弹劾他,人们都认为胡宏灵验。
孙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陵人,字奇甫。初为静州幕官。访刘安世于夷陵谪所,言愿听先生五日话,安世嘉之,与言司马光所以传习者,将所闻录成一卷。自是身体力行之,每称终身受用只此五日所闻。后以争和议不胜,不复求用。
全宋文·卷三二六三
孙伟,字奇甫,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初为静江幕官,宣和中为侍郎,官终判监,以朝奉郎致仕。
伟尝于夷陵受教于刘安世五日,至是终身践履一以安世之学为宗。
晚年游衡山,与胡安国父子游,论学甚契。
有奏议数卷,胡宏称之为「不为一身之谋而为天下之虑」者。
又著《靖康野史》、《小臣孤愤野录》。
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一三三,《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二○,《宋元学案》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52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向敏中玄孙。哲宗元符三年,以恩补承奉郎。宣和间累迁淮南转运判官、京畿转运副使。高宗立,遣兵勤王,因素与李纲友善,为黄潜善所罢。绍兴间累知广州、江州,进徽猷阁待制,除户部侍郎。晚知平江府,以拒金使入境议和忤秦桧,致仕退闲十五年。有《芗林集》、《芗林家规》。
全宋诗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开封(今属河南)人。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补假承奉郎。
徽宗宣和初,除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
七年(一一二五),为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
绍兴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
因曹成兵变事,提举江州太平观。
起知广州,未几致仕。
寻起知江州,改江东转运使。
八年,徙两浙路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八),寻出知平江府。
时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金诏,乃致仕。
卜居临江军清江,号所居曰芗林。
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
有《酒边集》一卷、《酒边词》二卷。
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阁直学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铭》、《五峰》卷三《向侍郎行状》,《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八三○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元符末以恩补官,三迁知咸平县。
宣和中除淮南转运判官。
高宗朝历江淮发运副使、江东转运使、两浙都转运使,除户部侍郎,罢知平江府。
寻致仕,名所居曰芗林。
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
著有《芗林家规》、《芗林文集》三十卷、《酒边词》二卷(存)。
胡宏《向侍郎行状》(《五峰》卷三),汪应辰《向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一)。
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湘潭人,字德美,号敬斋。
彪虎臣子。
师胡安国,与胡宏为学侣。
为岳麓书院山长,人称彪夫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崇安人,字伯逢。
胡寅子。
事从父胡宏,守其师说甚固。
与朱熹、张栻皆有辩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礼安,号卯桥。嘉庆二十二年进士,官内阁中书。有《仙菽庐诗集》、《礼记随笔》。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七
丁泰,字礼安,号卯桥,平湖人。嘉庆丁丑进士,官内阁中书。有《仙卡庐诗集》。
维基
丁泰(生年不详—卒年不详),字礼安,号卯桥、叔雨、菽庐,别称丁中翰,室名仙菽庐。
浙江省嘉兴府平湖县人,诗人、经学家。
年少丧父,一贫如洗,依靠舅父茂才徐养三教导学习。
悟性聪颖,读书一目十行,童年即入庠读书。
嘉庆十二年(1807年)丁卯举人。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第二甲第五十名进士出身。
经学程度深博,为考官赞赏。
授内阁中书,清廉谨慎,不巴结权贵。
提拔后进,与其交游的人众多。
制艺理法以胡宏为宗,兼采陈子龙、黄淳耀等数家。
骈文、杂文都不离经籍内容而尤其擅长经学。
体弱多病,终年不瘉,药不离身。
卒年四十九。
赵师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72 【介绍】: 宋宗室,字醇叟。
赵德昭七世孙。
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
监永州酒税,秩满改监潭州南岳。
自是遂寓居南岳萧寺中,生活贫寒。
尝从胡宏游,于天文、象数、卜筮、篆籀,无所不通。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