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孟迟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旅秋 其四 明末清初 · 黎景义
七言律诗
山上有山归不得孟迟,秋容无迹澹平空(王初)
雨侵苔藓沿阶绿(宋之问),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
自顾尘缨犹未濯(苏轼),可怜铅椠竟何功(杜牧)
分明记得还家梦(来鹏),石壁千重树万重(李涉)
按:以上《二丸居集选》卷三
余入蜀之初,尝至于秭归之山。
有渔者过焉,指其墟中而告余曰:「此吾三闾大夫之故居也」。
余闻而异之,问途而往观焉,则群山连绵,若远若近,风云渟滀,不见其境。
于时秋也,霜降气肃,月光益明,风林水麓之影相乱,而大江之声,若敲金击石,泠泠然其可听也。
而所谓屈原之居,则无复可识。
吾想夫牛羊之牧其上,而樵苏之不禁也久矣,而彼渔者何自而知耶?
余观于屈原之前者,有唐叔之苗裔,袭霸主之遗风。
方示侈于天下,筑虒祁之新宫。
倾四封以来会,贺匠氏之奏功。
其玉帛之容焜耀于下,而环佩之音铿锵于中,固已为诸侯之雄也。
自后彊君桀主,日益侈矣。
东西五里,南北千步,采玉砂以莹础,布金椎以隐路者,秦之骊山、阿房也。
璧门凤阙,上栖金爵,缭周墙以百里,而终南、泰、华之气,上下而交错者,汉之长杨、五柞也。
嘉木崇冈,蔽亏杳冥,而珍台閒馆,间见层出于幽深者,唐之玉华、九成也。
方其作而未毁,固极侈以增丽。
五都之豪杰,足留而目注者,彷徨而不已。
然而千载之后,皆漫灭而不记,又况屈原之宅哉?
自沈沙之告终,凡几易于星纪。
观陵谷之迁变,想丘陇其已毁。
而后之人犹于荒榛野蔓之间,求髣髴于田里,而谓屈原之在是也。
噫吁悲哉,独何为然?
岂五方之异俗,惟楚人之为贤?
秦晋汉唐之址,已泯绝而无有,至于此而独传。
考厥俗之所托,实祝融之世臣。
能遗迹于不朽,矧郢中之旧京。
然今也平原旷野,上下禾黍,九嶷云梦之间,水波烟云之容,轮囷浩荡而瀰漫于九土。
其章华之馆、兰台之宫,亦不知其处所矣。
予于是瞻怅久之,泫然流涕,而后知名节之可尊,而富贵之为不足恃也。
渔者闻而笑之曰:「子真知吾三闾大夫者欤?
观此荒芜寻常之地,岂昔者所以被放逐而不忍去者也?
闻其始也,渔父语之而不从;
其终也,宋玉招之而不来。
卒自葬于鱼腹,邈神游于九陔。
曩云怀乎故都,今何不少留而徘徊也」?
余曰:「封狐雄虺,象蚁壶蜂,层冰积雪,流金铄石之域,当凛而夏,宜燠而冬。
生于四方,为物之凶。
然吾知其为异,可前备而不逢。
惟楚国之众士,实同质而异心。
吾不量其有毒,故见放于江滨。
然则彼可畏欤,此可畏欤?
虽渔父之见告,使扬其波焉,如诵《招魂》之哀唱,亦小智而大愚。
所以赴江流而不悔,其何爱于弊庐」!
刘郎已恨蓬山远(李商隐)
金谷佳期重游衍(骆宾王)
倾城消息隔重帘(李商隐),自恨身轻不如燕孟迟

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
比目鸳鸯真可羡(卢照邻)
一生一代一双人(骆宾王),相望相思不相见(王勃)
过台城 南宋 · 李龏
七言绝句
云惨烟愁苑路斜,马嘶残日没残霞。
绕篱野菜飞黄蝶,宫殿馀基长草花孟迟、曹邺、长孙佐辅、张乔)
采莲归 南宋 · 李龏
采莲女,采莲归。
落日晴江里,莲舟渐觉稀。
莲茎有刺不成折,争弄莲花水湿衣。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语低鬟幽思远。
碧玉搔头落水中,粉痕零落愁红浅(阎朝隐、王勃、刘方平、崔颢、孟迟、王昌龄、张籍、毛熙震、白居易、温飞卿)
山上有山归未得孟迟,白云归处寄乡心(许浑)
三年一别不相见(岑参),先垄应添碧满林(陈刚中)
夜深搔首叹飞蓬(孙瑾),十载长安似梦中(李涉)
山上有山归未得孟迟,南随越鸟北燕鸿(刘禹锡)
客怀三首 其一 明 · 江源
七言律诗
宦情羁思共凄凄(柳子厚),久客将归失路蹊(刘长卿)
人世几回伤往事(刘禹锡),是非千载逐芳泥(谭用之)
闲过绮陌寻高寺(杨巨源),悔别青山忆旧溪(岑参)
山上有山归未得孟迟,一封书寄数行啼(王昌龄)
共 18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