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湜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713 【介绍】: 或作净义。唐僧。齐州人,一说幽州范阳人。俗姓张,名文明。幼即遍询名师,广探群籍,内外闲习,今古博通。高宗咸亨二年冬自海道赴天竺。经二十五年,历三十余国,武周證圣元年还至洛阳,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武则天亲迎于上东门外。后在长安、洛阳主持译事,自武周久视至睿宗景云中,计译成经、律、论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又别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5—713 一作净义,误。俗姓张,名文明,齐州(今山东济南)人,一说范阳(今北京)人。年十四出家,广学经论。高宗咸亨二年(671),由广州取海路前往印度,遍参佛教圣迹,在那烂陀寺从宝师子等著名大德学习多年。武后證圣元年(695)携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回国后,即在洛阳、长安专主译事,共译出经律论凡61部。其译文偏于直译,精切谨严,然稍欠顺畅。玄宗先天二年(713)卒。《宋高僧传》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九有传。《全唐诗》存诗6首,其中“标心之梵宇”一首系误收玄逵之诗,另卷七八六无名氏诗卷存其《题取经诗》1首。
全唐文·卷九百十四
义净字文明。俗姓张氏。范阳人。年十五出家。咸亨二年至番禺。附海舶经二十五年。游三十馀国。以武后證圣元年赍梵本经还河洛。敕住佛授寺。先天二年卒。年七十九。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字文明。范阳张氏子也。髫龀谢俗。有志西游。弱冠登具。愈励前操。咸亨二年。春秋三十又七矣。结友数十人。将登舶。皆退散无复与俱。净因孤迈。阅二十五年。历三十馀国。天后證圣元年。乙未仲夏。还至河洛。得经律论梵夹。仅四百部。合五十万颂。金刚座像一铺。舍利三百粒。后躬于上东门外。迎劳备至。诸刹饬幡盖华香拥导。诏以所赍。悉安置佛授记寺。仍就翻译。初偕。实叉难陀出华严经。久视庚子后。居福先寺。又居长安西明寺。乃专译金光明最胜王。能断金刚般若。弥勒成佛。一字祝王。庄严王陀罗尼。长爪梵志等经。根本一切有部毗柰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摄。等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等论。龙树劝诫颂。凡二十部。后为亲制圣教序。中宗神龙元年。驻跸洛阳。诏居内道场。及大福先寺。又出经祝四部。上制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躬御西门。以新译宣示诸官。二年诏置翻经馆于京师大荐福寺。净从驾归。遂居之。三年诏入内坐夏。 上之在房陵也。尝祷药师。诏译本愿经于大佛光殿二卷。上躬笔受。睿宗唐隆元年。出浴像功德经。毗柰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二十部。吐火罗沙门达磨末磨。中印土沙门拔弩證梵义。罽宾沙门达磨难陀證梵文。居士东印土首领伊舍罗證梵本。沙门慧积。居士中印土李释迦度梵语。沙门文纲。慧沼。利贞。胜庄。爱同。思恒。證义。玄伞。智积。笔受。居士东印土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證译。脩文馆大学士李峤兵部尚书韦嗣立中书侍郎赵彦昭。吏部侍郎卢藏用。兵部侍郎张说。中书舍人李乂二十馀人。润文。左仆射韦钜源右仆射苏瑰监护。秘书大监嗣虢王邕同监护。景云二年。复于大荐福寺。出积赞如来功德神祝等经。太常卿薛崇嗣监护。净自天后久视迄睿宗景云。总出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撰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传。别说罪要行法。受用三法水要法。护命放生轨仪。凡五部九卷。又出说一切有部跋窣堵。即诸部中。犍度跋渠之类。约七十八卷。然尤工律部。训徒无少倦。漉囊涤秽异常。学者遍京洛。先天二年。卒世寿七十九。法腊五十九。塔京洛龙门北之高冈。
宋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义净。
字文明。
姓张氏。
范阳人也。
髫龀之时辞亲落发。
遍询名匠广探群籍。
内外闲习今古博通。
年十有五便萌其志。
欲游西域。
仰法显之雅操。
慕玄奘之高风。
加以勤无弃时手不释卷。
弱冠登具。
愈坚贞志。
咸亨二年年三十有七。
方遂发足。
初至番禺得同志数十人。
及将登舶馀皆退罢。
净奋励孤行备历艰险。
所至之境皆洞言音。
凡遇酋长俱加礼重。
鹫峰鸡足咸遂周游。
鹿苑祇林并皆瞻瞩。
诸有圣迹毕得追寻。
经二十五年历三十馀国。
以天后證圣元年乙未仲夏还至河洛。
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
合五十万颂。
金刚座真容一铺。
舍利三百粒。
天后亲迎于上东门外。
诸寺缁伍具幡盖歌乐前导。
敕于佛授记寺安置焉。
初与于阗三藏实叉难陀翻华严经。
久视之后乃自专译。
起庚子岁至长安癸卯。
于福先寺及雍京西明寺。
译金光明最胜王。
能断金刚般若。
弥勒成佛。
一字咒王。
庄严王陀罗尼。
长爪梵志等经。
根本一切有部毗柰耶。
尼陀那目得迦。
百一羯磨摄等。
掌中取因假设。
六门教授等论。
及龙树劝诫颂。
凡二十部。
北印度沙门阿你真那證梵文义。
沙门波崙复礼慧表智积等笔受證文。
沙门法宝法藏德感胜庄神英仁亮大仪慈训等證义。
成均太学助教许观监护。
缮写进呈。
天后制圣教序令标经首。
暨和帝神龙元年乙巳。
于东洛内道场。
译孔雀王经。
又于大福先寺出胜光天子香王菩萨咒一切庄严王经四部。
沙门盘度读梵文。
沙门玄伞笔受。
沙门大仪證文。
沙门胜庄利贞證义。
兵部侍郎崔湜给事中庐粲润文正字。
秘书监驸马都尉杨慎交监护。
帝深崇释典。
特抽睿思制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
又御洛阳西门宣示群官新翻之经。
二年净随驾归雍京。
置翻经院于大荐福寺居之。
三年诏入内。
与同翻经沙门九旬坐夏。
帝以昔居房部幽厄无归。
祈念药师遂蒙降祉。
荷兹往泽重阐鸿猷。
因命法徒更重传译于大佛光殿。
二卷成文曰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
帝御法筵手自笔受。
睿宗永隆元年庚戌。
于大荐福寺出浴像功德经毗柰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二十部。
吐火罗沙门达磨末磨。
中印度沙门拔弩證梵义。
罽宾沙门达磨难陀證梵文。
居士东印度首领伊舍罗證梵本。
沙门慧积居士中印度李释迦度颇多语梵本。
沙门文纲慧沼利贞胜庄爱同思恒證义。
玄伞智积笔受。
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證译。
修文馆大学士李峤。
兵部尚书韦嗣立中书侍郎赵彦昭。
吏部侍郎卢藏用兵部侍郎张说中书舍人李乂二十馀人。
次文润色。
左仆射韦巨源右仆射苏瑰监护。
秘书大监嗣虢王邕同监护。
景云二年辛亥。
复于大荐福寺译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等经。
太常卿薛崇嗣监护。
自天后久视迄睿宗景云。
都翻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
又别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别说罪要行法受用三法水要法护命放生轨仪凡五部九卷。
又出说一切有部跋窣堵。
即诸律中犍度跋渠之类。
盖梵音有楚夏耳。
约七十八卷。
净虽遍翻三藏。
而偏攻律部。
译缀之暇。
曲授学徒。
凡所行事皆尚急护。
漉囊涤秽特异常伦。
学侣传行遍于京洛。
美哉。
亦遗法之盛事也。
先天二年卒。
春秋七十九。
法腊五十九。
葬事官供。
所出跋窣堵唯存真本未暇覆疏。
而逼泥曰。
然其传度经律与奘师抗衡。
比其著述净多文。
性传密咒最尽其妙。
二三合声尔时方晓矣。
今塔在洛京龙门北之高冈焉。
系曰。
译之言易也。
谓以所有易所无也。
譬诸枳橘焉。
由易土而殖。
橘化为枳。
枳橘之呼虽殊。
而辛芳𠏉叶无异。
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树。
即东夏之杨柳。
名虽不同树体是一。
自汉至今皇宋。
翻译之人多矣。
晋魏之际。
唯西竺人来止称尼拘耳。
此方参译之士。
因西僧指杨柳。
始体言意。
其后东僧往彼。
识尼拘是东夏之柳。
两土方言一时洞了焉。
唯西唯东。
二类之人未为尽善。
东僧往西学尽梵书。
解尽佛意始可称善。
传译者。
宋齐已还不无去彼回者。
若入境观风必闻其政者。
奘师法师为得其实。
此二师者两全通达。
其犹见玺文知是天子之书可信也。
周礼象胥氏。
通夷狄之言。
净之才智。
可谓释门之象胥也欤。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睿宗时为太常少卿,坐女婿中书令崔湜附太平公主案,流放岭南。
经年,不胜其苦,私还都下。
事败,敕杖至死。
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朝野佥载》卷一、《唐诗纪事》卷一三。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定州安喜人,字润甫。
崔湜弟。
官至殿中侍御史。
当流,亡命郢州,遇赦还,道病卒。
工诗,词甚典丽。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713 字润甫,小名海子。
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
崔仁师之孙,崔湜之弟。
举进士第一。
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袭封安平县男。
玄宗先天二年(713)因兄谋逆罪连累,当流放,亡命郢州,作《幽征赋》以寄意,词甚典丽。
遇赦还,病死途中。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一三,《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二。
液有文名,尤工五言诗。
裴耀卿纂其遗文编为《崔液集》10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已佚。
全唐诗》存诗12首。
唐诗汇评
崔液(?
-714),字涧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
崔湜之弟。
先天中官至殿中侍御史,坐当配流,亡命郢州。
遇赦还,道病卒。
液工五言诗,有《崔液集》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二首。

作品评论

新唐书·崔仁师传附崔液传
液字润甫,尤工五言诗。湜叹,因字呼曰:“海子,我家龟龙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当流,亡命郢州,作《幽征赋》以见意,词甚典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善书,三岁便能草隶,时称神童。擢进士第,累官至吏部侍郎。中宗景龙初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2—707 洛阳(今属河南)人。
少通五经百家之言,有名于时。
登进士第,授相州内黄主簿。
调补校书郎,转右金吾兵曹参军、万年县主簿。
朝廷赏其文词之美,征为司礼博士。
武后大足元年(701),以修撰功迁太子文学。
历主客、考功二员外郎。
中宗即位,擢中书舍人。
转太常少卿,旋拜吏部侍郎。
景龙元年(707)卒。
希声博学善文,文思高远,为人所称赏。
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说、卢藏用、崔湜等人为至交。
卒后,张说为撰墓铭,崔湜为作碑文,卢藏用为其篆石。
生平见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元和姓纂》卷四、《唐会要》卷三六等。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元希声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西人。
武则天时,历金部、司勋员外郎,转司勋郎中。
中宗景龙初,官大理少卿。
二年冬,以本官知吏部侍郎,与岑羲、郑愔、崔湜分掌选事。
元恭掌东都选,以赃贿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6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
裴琰之子。
举明经第。
累擢监察御史。
崔湜、郑愔典吏部,坐奸赃,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昭容为阿右,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
累进中书舍人。
睿宗命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甚,役不止,漼上书力谏。
玄宗开元五年,为吏部侍郎,甄拔士为多。
历迁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官终太子宾客。
卒谥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666—736 一作裴璀,误。排行三,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应大礼举,授陈留县主簿。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执法严明,为时所称。进中书舍人。寻转兵部侍郎。玄宗开元五年(717),迁吏部侍郎,典选数年,多所甄拔。迁尚书左丞,再转黄门侍郎、御史大夫。张说荐之,拜礼部尚书,改太子宾客。二十四年卒,年70余岁,赠礼部尚书,谥曰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二。《全唐诗》存应制诗4首,间有工巧精丽之作。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九
漼。绛州闻喜人。初以养不仕。后应大礼举。累官兵部侍郎。开元中擢吏部尚书。改太子宾客。二十四年卒。年七十馀。赠礼部尚书。谥曰懿。
崔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定州安喜人。
崔仁师子。
中宗神龙初,官国子祭酒。
睿宗景云中,为礼部侍郎。
时子崔湜为兵部侍郎。
父子同为南省副贰,唐初以来所未有。
玄宗先天元年,以户部尚书致仕。
性贪冒。
为相,挹受人请托,屡以公事干之。
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中宗神龙初为侍御史,附托权要,出为嘉州司马。
崔湜意,为武三思鸩杀桓彦范、敬晖等,擢左台御史中丞。
玄宗先天初为广州都督,专事割剥,州人苦其残虐,迫而为寇,贬涪州刺史。
开元中敬晖子讼父冤,复贬邕州长史,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振露。
唐均州人。
陈希烈兄。
中宗时为宰相崔湜门客,曾作《海鸥赋》以讽之。
玄宗时历官司封郎中、国子司业。
释慧沼 朝代:武周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夙业翻传。始依三藏奘师于大慈恩寺。后从大乘基师及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于崇福寺。选充證义员。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慧沼。
不知何许人也。
少而警慧始预青衿。
依于庠序诵习该通。
入法修身不违戒范。
乃被时谚沼阇梨焉。
次攻坚于经论善达翻传。
自奘三藏到京。
恒窥壸奥。
后亲大乘基师更加精博。
及菩提流志于崇福寺译大宝积经。
沼预其选充證义。
新罗胜庄法师执笔。
沙门大愿尘外皆一时英秀当代象龙。
于时武平一充使。
卢藏用陆景初总预斯场。
中书侍郎崔湜因行香至翻经院。
叹曰。
清流尽在此矣。
岂应见隔。
因奏请乞同润色新经。
初沼證义于义净译场。
多所刊正。
讹言舛义。
悉从指定无敢踰制后著诸疏义。
号淄州沼也。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