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繇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3 【介绍】: 唐齐州临淄人,世居荆州,字柯古。段文昌子。以荫为校书郎。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尤深于佛书。累迁尚书郎。历吉州刺史、太常少卿。懿宗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解印,寓居襄阳,以闲放自适。与李商隐、温庭筠均长于以四六文撰写奏章公文,三人皆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又撰有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3 字柯古,排行十六,其先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后家居荆州(今属湖北)。
宰相段文昌之子。
以父荫入仕,任职集贤院。
武宗会昌三年(843)为秘书省校书郎。
宣宗大中初出为吉州刺史。
七年(853)返京,后出为处州刺史。
十三年罢任,寓居襄阳,以闲放自适。
懿宗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后入为太常卿。
四年(863)卒于长安。
生平见《旧唐书·段文昌传》、《新唐书·段志玄传》附、《金华子》卷上、《唐诗纪事》卷五七等。
今人方南生有《段成式年谱》。
成式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殆遍,故文章冠于一时。
尤长于骈文,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三人排行皆为十六,故时人称为“三十六体”。
退居襄阳时,与温庭筠、余知古、元繇、韦蟾诸人同游徐商幕,赋诗唱和,编为《汉上题襟集》。
亦擅文,著书颇多,尤以《酉阳杂俎》最为知名,今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汉上题襟集》10卷,《宋史·艺文志七》记有《段成式集》7卷等,今皆佚。
全唐诗》存诗1卷,与张希复、郑符等游长安诸寺联句若干、词1首。
唐诗汇评
段成式(约803-863),字柯古,祖籍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后徙荆州(今湖北江陵)。段文昌之子。以门荫入仕,官秘书省校书郎。开成五年,为秘书省著作郎、集贤殿修撰,累迁尚书省郎中。大中和,出为吉、处二州刺史。大中末,居襄阳,与温庭筠、韦蟾等唱和。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官终太常少卿。成式博览群书,猎奇好异,撰《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今存。其与温庭筠等襄阳唱和之作编为《汉上题襟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词学图录
段成式(约803-863年) 字柯古。临淄人。唐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与温飞卿、余知古、韦蟾、周繇等相唱和,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时人号其诗为"三十六体"。多著述,其《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名著,后世誉为"小说之翘楚"。父段文昌,穆宗宰相,子段安节,音乐家。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七
成式字柯古。宰相文昌子。以荫为挍书郎。累迁尚书郎。出为吉州刺史。终太常少卿。

作品评论

唐音癸签
段成式与温、李同号“三十六体”,思庞而貌瘠,故厥声不扬。
《石园诗话》
段柯古,宰相文昌子,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与义山、飞卿齐名,时号“三十六体”。然其诗长于用典,较之温、李,固曹、郐也。
《卧雪诗话》
段酉阳与温、李并称“三十六体”,非唯不及李,亦不及温。僻典涩体,至不可解,与所著《酉阳杂俎》类书相似。其奇丽似长吉,实非长吉;其沉厚似昌黎,实非昌黎;其纤密似武功,实非武功。当为唐诗别派,后人亦鲜效之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8 【介绍】: 唐太原祁人。温庭筠弟。懿宗咸通中,署徐州观察使崔彦曾幕府。庞勋起事,以刃胁庭皓,使为表求节度使,庭皓倨答:“我岂以笔砚事汝耶?”遂遇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9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弟。
宣宗大中后期,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幕从事。
懿宗咸通中,为徐州节度使崔彦曾幕团练巡官。
九年(868),庞勋反,以刃胁庭皓,使作表求节度使。
庭皓拒之,次年为庞勋所杀。
事迹散见《旧唐书》卷一九〇、《新唐书·温大雅传》附、《唐诗纪事》卷五八。
庭皓擅辞藻,能诗。
其在山南东道节度使幕时,与段成式、韦蟾、元繇等时有唱和,成《汉上题襟诗集》。
所作尤以《观山灯献徐尚书》、《梅》诗著名。
全唐诗》存诗4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池州青阳人,字允元。工诗赋,有时名。懿宗咸通十三年进士,为咸通十哲。授校书郎,历福昌尉,迁建德令。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允元,池州青阳(今安徽青阳)人。
懿宗咸通十三年(872)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历福昌尉,调建德县令。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五四(按《唐诗纪事》所记周繇事迹与元繇为宪者相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八、《唐才子传校笺·补正》卷八《周繇》条。
周繇工诗能赋,以《明皇梦钟馗赋》知名,为“咸通十哲”之一。
其家贫,好苦吟,“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阃域,时号‘诗禅’。
”(《唐才子传》)善写景物,颇多佳句。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周繇集》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然中多有元繇诗。
元繇条。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
唐诗汇评
周繇,生卒年不详,字允元,池州(今安徽贵池)人。
能诗,咸通中与许棠、张乔齐名,合称“咸通十哲”。
十三年(873),登进士第。
授校书,调福昌尉。
后曾任建德令。
有《周繇集》一卷,已佚。
大中末,徐商镇襄阳,慕中有御史中丞周繇,字为宪,与段成式、温庭筠、韦蟾等唱和,成式呼之为“老舅”,当元繇之误。
全唐诗》编周繇诗一卷,乃将周繇诗与元繇诗混编。
全唐文·卷八百十二
繇字为宪。池州人。咸通十三年进士。调建德令。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繇)及咸通进士第,以《明皇梦钟馗赋》得名,弟繁,亦工为诗。调池之建德令,李昭象以诗送之曰:“投文得仕而今少,佩印还家古所荣。”
唐才子传
(繇)家贫,生理索寞,只苦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阃域,时号为“诗禅”。警联如《送人尉黔中》云:“公庭飞白乌,官俸请丹砂。”《望海》云:“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甘露寺》云:“殿锁南朝像,龛传外国僧。”又“山从平地有,水到远天无”,又“白云连菌阁,碧树尽芜城”,《江州上薛能尚书》云:“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又“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等句甚多,读之皆使人竦,诚好手也。经云:过而不能改,是谓过矣。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观于时以诗禅许周繇,为不入于邪见,能致思于妙品,固知其衣冠于裸人之国。昔谓学诗如学仙,此之类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隐圭。韦表微子。宣宗大中七年进士。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掌书记。懿宗咸通十年,自职方郎中充翰林学士,加户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十二年,迁工部侍郎、知制诰,为承旨学士。改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僖宗乾符元年,出为鄂岳观察使,六年,任尚书左丞。与温庭筠等襄阳唱和诗编入《汉上题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隐圭,下杜(今陕西长安县南)人。
韦表微子。
宣宗大中七年(853)登进士第,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幕掌书记,累官职方郎中。
懿宗咸通十年(869)充翰林学士,加户部郎中,迁中书舍人。
十二年又迁工部侍郎。
次年,加承旨学士,旋改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僖宗乾符元年(874),出为鄂岳观察使。
六年,任尚书左丞。
事迹散见《旧唐书·韦表微传》附、《唐诗纪事》卷五八、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注补》一二。
蟾工诗,与李商隐、罗隐等交往唱和。
其在山南东道幕时,又与元繇、段成式、温庭筠唱和,辑成《汉上题襟诗集》。
其诗尤以《岳麓道林寺》著名。
杨慎称此诗乃“效工部之体”,“佳句层出”(《升庵诗话》卷一〇)。
全唐诗》存诗10首、残句2联。
全唐文·卷八百五
蟾字隐圭。下杜人。大中中进士。徐商辟掌书记。咸通十四年官御史中丞。终上书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