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渊明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 【介绍】: 南朝梁北地灵州人,字景平。
傅翙子。
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兼尚书金部郎。
除始新令,有治绩,去县之日,民无老小,皆出境拜送。
梁武帝大同中,与魏和亲,命接待来使。
太清元年,累迁太仆、司农卿。
萧渊明兵败陷魏,魏遣使欲通好。
岐识破魏计,欲令魏叛将侯景自疑,当以渊明易景,以为不可许。
廷议不从。
已而果有侯景之乱。
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卒。
全梁文·卷六十三
岐字景平,北地灵州人。齐南郡内史傅琰孙。天监中为国子明经生,除南康王宏常侍,迁行参军兼尚书金部郎,除如新令。入为廷尉正兼中书通事舍人,迁宁远岳阳王记室参军,除建康令,复为舍人,迁安西中记室镇南咨议参军。太清初迁太仆司农卿,三年迁中领军。
杜龛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 【介绍】: 南朝梁京兆杜陵人。
杜岑子。
少骁勇,善用兵,与诸父同归元帝,封中庐县侯。
从王僧辩、王琳等破侯景,授东扬州刺史,累迁南豫州刺史。
梁贞阳侯天成元年,陈霸先袭杀王僧辩,龛据吴兴郡抗命,数败陈茜军。
龛好饮酒,终日恒醉,部将杜泰降陈茜,尚醉不觉,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00—约563 【介绍】: 北周人,原籍南阳涅阳,八世后,子孙移居江陵,字元懔。
少聪敏好学,乡里号为“童子学士”。
梁武帝普通中,为湘东王萧绎兼记室,转刑狱,仍掌书记。
历临汝、建成、广晋等令。
萧绎镇荆州,为别驾。
及萧绎(元帝)即位,以为尚书郎,封信安县侯。
累迁吏部尚书。
元帝承圣三年,江陵没,入北周。
闵帝拜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明帝即位,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书。
有《荆楚岁时记》及文集。
岑善方 朝代:西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1 【介绍】: 南北朝时后梁南阳棘阳人,字思义。
博综经史,善于辞令。
以刑狱参军随萧察至襄阳。
南朝梁贞阳侯天成元年,察称帝,官至散骑常侍,起部尚书。
卒谥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 【介绍】: 南朝梁太原祁县人,字君才。
王神念子。
父仕北魏,梁武帝天监中随父归梁,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
侯景之乱,任大都督,从绎讨景。
简文帝大宝三年,率军与陈霸先克建康,侯景东逃,僧辩纵兵烧掠,甚于侯景。
萧绎即位称元帝,封永宁郡公,以太尉、车骑大将军出镇石头城。
元帝死,与陈霸先共立萧方智为梁王,后为北齐主高洋所胁,迎立萧渊明,终为陈霸先袭杀。
全梁文·卷六十三
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
天监中随父神念归国,为湘东王国左常侍,随府转丹阳尹参军,会稽中兵,荆州中兵、武宁平二郡太守,还为王府中录事,随府入为护军司马,除江州司马,临安陆,历新蔡太守。
又随府除荆州咨议参军,历竟陵太守。
太清末进领军将军,以平河东王誉及守巴陵功进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封长宁县公,以复郧州功加侍中尚书令征东大将军。
承圣初,以平侯景功进镇卫将军司徒扬州刺史,改封永宁郡公,以平陆破武陆王纪及齐寇功加太尉车骑大将军,寻为大都督荆州刺史。
敬帝即位,进骠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寻纳贞阳侯,为陈霸先所袭,遇害。
(案僧辩劝进梁元帝三表,《艺文类聚》《文苑英华》以为沈炯作,《英华》别有《僧辩答贞阳侯》二书,误以为徐陵作,既改列梁阙名中,而以《梁书》所载二启及陈书彻览所载,姑编入僧辩文,俟改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9 【介绍】: 即陈霸先。
南朝陈开国君主。
吴兴长城人,字兴国,小字法生。
读兵书,多武艺。
梁时初为油库吏,以军功累迁西江督护、高要太守。
后与王僧辩讨平侯景,镇京口。
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杀,霸先与僧辩共奉萧方智为梁王。
后北齐立萧渊明为帝,令僧辩迎入建康即位。
霸先袭杀僧辩,立方智为帝,击败北齐及僧辩旧部,受封陈王。
旋代梁称帝,国号陈。
在位期间,效梁武帝,舍身大庄严寺。
在位三年卒,谥武,庙号高祖。
全陈文·卷一
帝姓陈,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梁大同中,为广州中直兵参军,除直阁将军,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远将军、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进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寻授散骑常侍、使持节、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进江州刺史,寻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镇京口,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进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寻授中书监、司徒,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禅,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张种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4—573 【介绍】: 南朝陈吴郡人,字士苗。仕梁为中军宣城王府主簿。历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入陈,为太常卿,位至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历居显位,家产屡空。尝于无锡见有重囚在狱,天寒,呼出曝日。陈文帝大笑,而不深责。
全陈文·卷十五
种,字士苗,吴郡人,宋广州刺史辩孙。
仕梁王府法曹,迁外兵参军,历中军宣城王主簿,除始丰令,入为中卫西昌侯西曹掾,免。
侯景之乱,遁还乡里。
承圣中,起为贞威将军治中从事史。
贞阳侯即位,除廷尉卿太子中庶子。
敬帝即位,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领前军将军。
陈受禅,为太府卿。
文帝即位,历左民尚书侍中,领步兵校尉,迁太常卿。
废帝即位,加领弘善宫卫尉东扬扬州大中正。
宣帝即位,迁都官尚书,领左骁骑将军,进中书令,累封无锡嘉兴县侯,以疾授金紫光禄大夫,太建五年卒,年七十,赠特进,谥曰元,有集十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襄阳人。
少亡命在若邪山为盗。
后归临城公大连,为中兵参军。
侯景乱起,不从,几为所害。
景平,王僧辩遇之甚厚。
贞阳侯时,为东扬州刺史,室富于财,昼夜乐声不息。
僧辩为陈霸先所杀,彪起兵围剡令王怀之,陈茜(陈文帝)往救,尽获彪家口。
彪后得与妻、弟还入若邪山中,终为情遣兵围杀。
乐逊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81 【介绍】: 北周河东猗氏人,字遵贤。
从硕儒徐遵明学,受诸经大义。
虽在战乱扰攘中,犹志道不倦。
北魏孝庄帝永安中释褐安西府长流参军。
西魏废帝二年,宇文泰召逊教授诸子。
入周,孝闵帝时,历秋官府上士,转小师氏下大夫,以经术教授,训导有方。
明帝武成元年,陈时宜五十条,其“崇教方”、“省造作”、“选举”、“重战伐”、“禁奢侈”诸条颇切政要。
历官湖州刺史、露门博士、东扬州刺史。
全后周文·卷五
逊字遵贤,河东猗氏人,神龟中为郡主簿,永安中为安西府长流参参军,大统中除子都督,加建忠将军、左中郎将,迁辅国将军、中散大夫、都督,历弼府西阁祭酒、功曹、咨议参军,恭帝时授太学助教。周受禅,除秋官府上士、治太学专台小师氏、下大夫,历卫公直蒲州主簿,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保定中迁遂伯、中大夫,授骠骑将军、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天和中举贤良,授湖州刺史,封安邑县子;还拜皇太子谏议;宣政初进位上仪同大将军,大象初进爵崇业郡公,又为露门博士,进开府,授东扬州刺史致仕,隋开皇元年卒,年八十二,赠蒲、陕二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83 【介绍】: 南朝陈东海郯人,字孝穆。徐摘子。八岁能文,及长,博涉史籍,初仕梁为通直散骑常侍。梁武帝太清二年,使魏,值侯景之乱,七年不得归。后归陈,累迁御史中丞。勇于弹劾权要,官至太子少傅。其诗歌骈文辞藻绮丽,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体。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全陈文·卷六
陵,字孝穆,东海郯人,梁太子左卫率摛子。
普通中,为晋安王宁蛮参军。
中大通中选充东宫学士,迁尚书度支郎,出为上虞令,免,起为南平王参军,迁通直散骑侍郎,寻迁湘东王镇西记室,参军。
太清中,使魏,拘留不遣,后从贞阳侯渊明还,为尚书吏部郎。
绍泰中,迁尚书左丞,除给事黄门侍郎、秘书监。
陈受禅,加散骑常侍。
天嘉中,历太府卿、五兵尚书、御史中丞。
天康中,迁吏部尚书。
宣帝即位,封建昌县侯。
太建中,除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加侍中,领国子祭酒、南徐州大中正,除领军将军,加翊右将军、太子詹事,迁右光禄大夫、安右将军、丹阳尹,进中书监。
后主即位,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至德元年卒,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谥曰章,有集三十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