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大心

相关人物:共 35 位
共 4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引用典故:介圭
深沈阃外略(一作权),奕世当荣寄
地裂大将封(一作军),家传介圭瑞。
至今漳河俗,犹受仁人赐。
公初镇惟邢(一作淮荆),决胜无精兵。
重围逼大敌,六月守孤城。
政用仁恕立,恩由赏罚明。
遂令麾下士,感德不顾生。
于时闻王师,诸将兵颇黩。
天子狩南汉,烟尘满函谷。
纯臣独耿介,下士多反覆。
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
物性如蒺藜,化作春兰敷。
见说(一作谗)金被烁,终期玉有瑜。
移官万里道,君子情何如。
伊昔避事心,乃是方袍客。
顿了空王(一作心)旨,仍高致君策。
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
言如及清风,醒然开我怀。
宴息与游乐(一作遨),不将衣褐乖。
海底取明月,鲸(一作冲)波不可度。
上有巨蟒吞,下有(一作多)毒龙护。
一与吾师言,乃于中心悟。
咄哉冥冥子,胡为自尘污(一作尘自污)
引用典故:铅椠
外学宗硕儒,游焉从后进。
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著书裨理化,奉上表诚信。
探讨始河图,纷纶归海韵
亲承大匠琢,况睹颓波振。
错简记铅椠(音签),阅书移玉镇。
曷繇旌不朽,盛美流歌引。
江西道院春风里,田里叹愁声不起。
黄堂太守政如神,馆阁掾官清似水。
掾官皆清谁最优,寮中录参陈太丘。
奋身原自科第出,不比刀笔庸常流。
生平妙得书中趣,默会钦哉恤刑句。
木天玉堂未肯游,且为黎黔了冤诉。
操心仁恕真崔公,汤沈沐浴群囚同。
雷轰电烛不留滞,狴犴昔满今俱空。
归巢群鹊依庭木,春昼圜扉芳草绿。
政成来泛幕中莲,吏案凝尘无讼牍。
几年摧(豫章本作推)政冰霜严,生怕欢与愁俱添。
公挥椽笔议革弊,和气霭霭生青帘。
感恩戴德殊未已,凤诏飞来趣行李。
云衢直上骤骅骝,一日追风千万里。
昔公留此民如瘳,今公去此民如愁。
父老何尝欲君去,州县但恐难公留。
陈平他日宰天下,大志奇材见分社。
况公阴德似于公,宁不高车乘驷马。
于公受报在子孙,天今报公及公身。
公身荣显复子孙,造物岂负真贤人。
锦帆招飐鼕鼕鼓,愁听数声离岸橹。
公还为雨泽九州,多为高安添滴雨。
⑴ 原作进,据豫章本改
贵人重玩好,小物情每亲。
劳劳仆与隶,贱之如埃尘。
仆隶亲生身,贵人亲生身。
贱者视贵者,形体亦犹人。
趋承微有误,奈何遂怒嗔。
尔行固蹇劣,良由褊其中。
仁爱寓仓卒,君不见刘公。
刘公诚可师,问婢不问衣。
外:元帅宽洪仁恕。把当初宿怨一笔休题。
思之情理怎饶伊。不应争取狂夫气合前
朔风起严冬,凛凛亘晨暮。
我友整行装,迢遥戒长路。
祖饯集朋俦,暌离黯情绪。
念子敦德义,雍容古人度。
饮水必澄源,涉蹊无枉步。
伊昔丞小邑,□婺乐仁恕
朅承公车徵,同游玉堂署。
遂荷迁秩荣,还婴理民务。
扬舲溯江湖,停舻展丘墓。
行行睇岭海,稍稍侵烟雾。
恭惟承宣重,岂复驱驰虑。
会兴中牟治,终流单父誉。
嗟予托久要,惭乏赆者具。
惟期保贞素,永副心所慕。
维贞元五年夏四月。容州刺史经略使侍御史谯县男戴公至部之三月。以疾受代。回车瓯骆。六月甲申。次于清远峡而薨。春秋五十八。明年正月庚申。返葬于金坛玉京原之旧封。宜叙世德。以识幽穸云。公讳叔伦。字幼公。本谯国人。其先在宋为公族。于汉为儒宗。东汉则有司徒涉。西晋则有司农𨔵。𨔵后南渡。始居丹徒。八叶至宋临湘侯明宝。明宝曾孙梁左丞皓。皓元孙皇德州司士好问。公之曾王父也。王父修誉。父慎用。皆自縻天爵。不顾翘车。传次君之礼文。尽通奥旨。师安道之晦德。尤恶知名。故世风纯庆。及公而发。公早以词艺振嘉闻。中以材术商功利。终以理行敷教化。师履素王之训。周旋君子之儒。淑声休问。苾芬四畅。初抠衣于兰陵萧茂挺。以文学政事。见称萧门。文本菁华。而长于比兴。粲为采章。锵如珩璜。鼓钟于宫。累辟大府。分命于计相也。则为湖南河内留后。自秘书正字三迁至监察御史。曳裾于贤王也。则为湖南江西上介。由大理寺司直再转至尚书祠部郎中。其阜人成化也。则东阳一同之人沐旬岁之治。抚人饫三年之惠。容人被踰月之教。夔人闻诏而欢。承讣而哀。不及蒙其泽。历官十一。而云安不书。所至之邦。必刻金石。始在转运府也。董赋于南荆。会蜀将杨琳。拥徒阻命。诏书告谕。初无革志。宵引锐卒。劫胁使臣曰。归我金币。可以纾死。公山立不挠。勇生于仁。端其词气。强于师旅。暴叛知感。乞盟于公。黎明。率其徒西向拜泣。指期诣阙。冢臣列状。天子召对。而推功于府。不伐其劳。时谈翕然。勇让具举。其在临川也。清明仁恕。多省费方略。蜀郡崇儒之化。南阳均水之法。精力区处。民以便安。田壤耕辟。狱犴清净。居一年。玺书褒异。就加金紫。未几而有容州之拜。且都督府所治。列城十三。训戎抚俗之任。招徕式遏之寄。非通方明略。无以威怀。盖皇慈所轸。先于柔远。方将布恺悌于夷落。致风俗于休嘉。议者以九伯二男。可跂而至。天则不吊。末如之何。君直清笃厚。博物通理。有大学之明诚。大雅之疏达。静如渊泉。动如镆干。不缁不磷。与令闻终始。起布衣儒服。位视方隅。归全之日。才具祭器。去国见麾幢之盛。返葬备裧輤之仪。列松槚于旧封。展牲牢于新荐。哀荣之礼。乡党称焉。初公娶京兆韦氏。永州刺史采之女。继室以博陵崔氏。殿中侍御史殷之女。皆淑明柔嘉。不幸早世。允子曰郅曰邡。年甫及龀。哀如成人。公仲兄新城长伯伦。以予夙承公欢。且有遗托。既不获让。是用直书。铭曰。
信都九江,文礼章章。
百代弥光,司徒佐汉。
司农匡晋,乃炽而昌。
世无违德,时有通塞。
或行或藏,克生容州。
贵为诸侯,其道直方。
政成中和,播为颂歌。
化被二邦,列爵疏土。
灿烂龟组,鸾声锵锵。
宜享繁祉,以媚天子。
今也则亡,还葬故里。
仙山之趾,德音不忘。
春秋时贤卿大夫。皆叙其代功旧德。章明似续。盖黄流玉瓒之宝。产于深山。清庙夏屋之材。秀于中林。其或为珩为佩。为节为棁。无非礼神。用备崇构。洪河之东。裴氏在焉。自魏晋迨今。忠贤辈出。士林以为领袖。史臣被于策。而又弈代降休。且公且侯。上嫔王姬。出领方州者。可得而言。以刻金石。曰君讳希先。字某。四代祖怀节。皇给事中工部侍郎荆扬二州大都督府长史洛州刺史。谥曰定。曾祖昭。历司门度支二郎中卫尉太府二寺卿。祖确。历左右卫左右金吾卫四大将军太府卿太子詹事平阳郡开国公。谥曰贞。自定公至贞公。皆银青光禄大夫。以至烈考怦。仕至鄜州刺史太子仆。赠绛州刺史。凡四代贵仕。左曹二千石。四卫九列。副冬官。尹东朝。礼及易名。恩深追远。代修其业。钟美于君。君宽裕博厚。恭俭庄诚。资性端直。词气闲雅。于经书。泛为疏达。而不穷章句。于吏道。通于理术。而不求闻问。自解巾至于捐馆。凡历十一官。无疵政。无违德。祗守家法。奉以周旋。仕于官朝。始为仆寺。进洗马中允。再为家令。仕于王国。历济陈蜀三府。初为骑曹掾。次为长史。次为傅。其初又为寿安丞。后牧临邛。乃迁永嘉。班宣六条。抚柔二郡。惠和所被。夷越向方。其在朝也。以晁错之智。王阳之道。而滞于散地。恬于久次。其剖符也。仁恕爱利。而必易。奉法循理。亦不细苛。居三年。以疾受代。贞元六年冬十一月。殁于钟陵之私第。享年若干。明年八月。返葬于长安少陵原之旧茔。以夫人永年郡主祔焉。礼也。惟郡主元宗之孙。今皇帝之从祖姑也。储是庆灵。生而洵淑。窈窕德象。婉娩听从。备柔嘉之行。成肃雍之道。初天宝十三年。诏选资地才令。以府君有安仁武子之美。而下嫁焉。斋庄以主中馈。和乐以宜姻族。作配君子。礼同家人。严祭祀服浣濯者。三十六年而殁。春秋五十八岁。贞元五年也。钟陵之守臣以闻。上不视朝。率礼有加。呜呼。以公之率履。永年之仁淑。宜其繁祉寿考。子孙绳绳。而生不极其道。殁无主其后。此伯道之痛。硕人之诗所由作也。遗命以兄之子某为嗣。乃列其祖代官伐。请刻丰碑。辞之不获。乃系词曰。
河东右族,蕃衍绍续。
代功世禄,昌而炽兮。
乃生永嘉,剖符承家。
实而不华,喻于义兮。
二邦静谧,礼之善物。
朱轓赤芾,以为贵兮。
有齐永年,作俪仁贤。
佩玉锵然,四德备兮。
天汉之尊,平王之孙。
烂其盈门,恭祀事兮。
返彼元壤,少陵之上。
终古悽怆,金石识兮。
邕州 北宋 · 陶弼
七言绝句
南极诸蛮傲典刑,斗门时复见飞星。
君王仁恕将军老,五十溪州六万丁。
旦:从别后再不对香奁冶艳妆。
维旦暮升堂勤奉养。
谁知道风波遽起萧墙。
只为这家奴生祸殃。
闪得我夫妻抛漾。
知冤察枉。
赖得有慈祥仁恕亲娘。
共 4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