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惠勤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正阳寺在云山中,地爽可荡烦心胸。
浮云捲尽空复空,仰见突兀千万峰。
阴霾累日常濛濛,一朝解驳真奇逢。
居僧相笑开房栊,胜地一许容尘踪。
懒翁去后留石钟,碧色设利难磨砻。
无限世人趋下风,拜手稽首赞大雄。
即事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雪消冰释涨溪流,方觉山居事事幽。
鸟语春风来屋角,鸦翻暮景过峰头。
世缘渐渐纷难解,野兴陶陶浩未收。
最爱懒翁诗一句,得休休处且休休。
懒翁和尚云山图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绝句
青山隐映白云中,远近奇观一一穷。
半幅华笺心万里,方知妙笔即神通。
懒翁 明末清初 · 张盖
懒翁何处翁居止,穷巷青泥溷犬豕。
日映梳头发有霜,冬寒踏雪鞋无底。
五月新蝉耳内鸣,黑花乱向眼前生。
百里苍山未得去,有人留住窦王城。
送信圆禅者游江南诗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五言排律
清风轩圆禅者。溪月轩无学之门徒。号曰寂峰。盖有志者也。一日过予曰。吾辈之所业。专以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事。故有行脚之说焉。吾师嗣法于懒翁。吾于懒翁。义当为孙。惟我先祖师普济尊者。越至正戊子。入燕都参见指空。庚寅秋。到江浙参见平山。壬辰夏。到婺州参见千岩。皆传密付而来。其五六年间。遍参需语之处甚多。人虽逝矣。行脚之遗躅完然。吾欲南游。一观先师游览之迹。以偿平生之志。即今行矣。予应之曰。圆之言也是矣。然其志则何哉。切惟懒翁。志于大道。不惮道里之险阻。单游万里。参访明师。契明宗旨。苟以是求之。上人之志即懒翁之志也。上人真勉之哉。吾东方与中国相距道途虽远。方今圣天子之风化。一视同仁。四海衣冠文轨混一无间。又复干戈已定。一无道途之艰梗。且上人之道与行俱有馀力。三观之理。般若之用。足乎已无待于外。真释门之一法器也。然则其于天下丛林。到处何所不容乎。若非穷究其教深于慕道者。不能也。此去也非惟归敬先师契悟之处。实释子得意行脚之秋也。予所区区临分之意。安足尽言。乃嘉其志壮其行。书一诗以赆之。
萧洒乎容仪,恢弘乎识量。
一盂生计轻,万里归心壮。
最早离尘埃,不曾少盐酱。
闽吴为浪游,楚越亦闲放。
欲跨渡江芦,常携扶路杖。
宗风嗣阿谁,普济大和尚。
幽谷宏师。明信人也。自龆龁染削学道。游诸名山。业既就。参预江月轩懒翁之门。为弟子职。每处丛林间。为徒众所推。再经藏主之任。视经得般若之义。读论悦三观之理。一日。辞众入于金刚山。木食涧饮。昼夜服习。有佛处急回头。无佛处不着脚。歌咏道趣。修而行之者十有馀年矣。越今年秋七月自恣日后。携瓶锡出山而来告予曰。学者不可匏系一隅。我欲远游江浙。参访明师。即今行矣。答曰。吾东国与江浙之地。相距水陆万里。其风水阴阳之气。与吾土不同。况复干戈未定。道里甚艰。师惟一杖行装。无一支身保命之具。其可安然无心乎。师笑而且曰。夫佛者以法为身。以慧为命。以禅悦为食。以慈悲为衣冠。以法界为堂奥。元无生灭增减彼此之别。抑又敬而信。恭而礼。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忧其道途之艰梗。身命之安危哉。仆见师之明信。诚有感于予心。予听其言而壮其行。于是别作短章以赠之。
东韩与中国,相距万里程。
一身本无住,远去孤云征。
棱棱容貌壮,炯炯心源明。
此去多所获,且问将何行。
甚么为客处,这个勿人情。
步步踏翻华藏海,大千沙界致升平。
三韩无学,本寂二师皆懒翁门之秀者也。翁信而待之异于众。及懒翁示寂之后。一国禅流敬而致礼。尊荣无对。上人投于二师为弟子。而于懒翁。义当门孙也。盖其学道修习。从可知矣。今欲远游江浙。飞锡而去。其意无他。切欲参访明师。亦归敬懒翁旧游之地也。若用其有馀力之智行。历参天下善知识。则必于无所得处有所得矣。作短歌以赆行云。
布袜青縢意趣深。
欲参天下大丛林。
只条杖抹千峰影,一片云含万里心。

无孔笛,没弦琴。
必应今去遇知音。
要看普济曾游处,须向平山古道寻。
懒翁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毒心雄胆入于燕,强被胡僧毒口宣。
毒口毒心相契处,东韩日月照西乾(胡僧指空也)
参见指空得髓,斩新锋焰发硎。
日出榑桑照遍,馀辉一幅丹青。
欧公天人世无匹,六物之中目为一。
孤山山下西湖西,飞梦逍遥绕云石。
凿开瑶窟迸银泉,水镜胸中湛虚白。
是心洞洞何所容,内照此泉皆外物。
坡翁好事镌苍珉,醉墨雄翻扛鼎笔。
至今草木馀清辉,冠剑一时随戏剧。
两翁神与造化游,鞭驾风霆挥八极。
垂光后世几千年,名不可磨泉不竭。
戏题僧诗卷 其二 元末明初 · 成石璘
七言绝句
松皮橡栗窠云庵,懒翁无学曾历参。
观恶言时须似蜜,亦是成吾之善男。
共 3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