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约

相关人物:共 50 位
共 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思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高宗龙朔时为周王府参军,总章中为协律郎,与上官仪等预修《芳林要览》。
善文,与孟利贞、董思恭等并以文藻知名当时。
事迹见《旧唐书·元思敬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重复著录元兢《古今诗人秀句》2卷、元思敬《诗人秀句》2卷。
又撰有《沈约诗格》1卷、《诗髓脑》1卷。
皆已佚。
《全唐诗逸》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 【介绍】: 唐兖州瑕丘人,名洪,以字行。以对策擢第。七岁能文,结庐太行山下。累授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嵩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时称河东三绝。武则天时,为给事中,迁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中宗复位,改太常少卿,以修《武后实录》劳,封高平县子。未几,出为卫州刺史,以善政闻。官终太子宾客。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4 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西南)人。少以文章闻名,薛元超表荐之,对策高第。授永寿县尉,转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皓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文辞雅美,时人谓之“河东三绝”。武后圣历中,进给事中。武后选天下文士撰《三教珠英》,彦伯与李峤居首。以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中宗神龙元年(705),迁太常少卿。以预修《则天实录》成,封高平县子。未几,出为卫州刺史,转蒲州刺史。景龙三年(709),上《南郊赋》,文辞典美。四年,迁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右常侍、太子宾客。玄宗开元二年(714)卒。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唐诗纪事》卷九。彦伯为文,多变易求新,好强涩之体,颇为后进所效。《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徐彦伯前集》10卷、《后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徐彦伯(?—714),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人。少以文辞知名,对策棹第,累转蒲州司兵参军,以文词雅美,与司户韦皓、司士李亘并称“河东三绝”。圣历中,自职方员外郎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历宗正卿、齐州刺史。中宗复位,改太常少卿,预修《武后实录》。后官至工部侍郎、大子宾客。有《徐彦伯前集》十卷、又《后集》十卷,均佚。《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七
彦伯名洪。以字显。兖州瑕邱人。对策高第。累擢职方员外郎。奉迎中宗房州。既践位。进太常少卿。修武后实录。封高平县子。历卫州蒲州刺史。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转太子宾客。开元二年卒。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彦伯)少以文章擅名……景龙三年,中宗亲拜南郊,彦伯作《南郊赋》以献,辞甚典美。……自晚年属文,好为强涩之体,颇为后进所效焉。
新唐书本传
时司户节皓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时称“河东三绝”。……武后撰《三教珠英》,取文辞士,皆天下选,而彦伯、李峤居首。……晚为文稍强涩,然当时不及也。
唐诗纪事
中宗与修文馆学士宴乐赋诗,每命彦伯为之序,文彩华缛。……彦伯为文,多变易求新,以凤阁为鹓阁,龙门为虬户,金谷为铣溪,玉山为琼岳,竹马为筱骖、月兔为魄兔,进士效之,谓之“徐涩体”。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沈休文,古体亦托傅咸遗咏,错采镂金,端可宝。
唐书》称其典缛,可谓知言。
虽谢风雅之清尘,亦修文之嚆矢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2 【介绍】: 唐汾州人,一说虢州弘农人,字延清,一名少连。宋令文子。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文辞,诗与沈佺期齐名,学者号为“沈宋”。从武则天游龙门,赋诗冠诸臣。历转洺州参军、左奉宸内供奉,媚附张易之兄弟。中宗神龙时,贬泷州参军。景龙中,累迁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复媚太平公主。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坐贪赃受贿,贬越州长史。睿宗立,流钦州,玄宗先天中赐死。工五律,律诗之格至沈、宋始备。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6—713 一名少连,字延清,排行五,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疑西河为郡望,弘农为实籍。因曾官考功员外郎,世称宋考功。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周天授元年(690)与杨炯并以学士分直习艺馆,历洛州参军,复与修《三教珠英》,迁左奉宸内供奉。神龙元年(705),中宗复辟,之问以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参军。次年春逃归洛阳匿张仲之家,令兄子告发仲之谋杀武三思事,擢鸿胪主簿。景龙中以户部员外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再转考功员外郎,三年(707)知贡举贪贿,贬越州长史。睿宗立,流于钦州,后赐死,约当玄宗先天中。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之问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于初唐时律体之完成颇有贡献。尤善五律,观察入微,巧思善炼,能于精丽缜密中见自然之致。《夏日仁萼亭应制》、《扈从登封途中作》等篇,虽体沿唐初宫廷格局,却宽然有远意,颇见新进境。流贬中所作,如《途中逢寒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更以凄情运精思,语近旨远,清通圆美,开盛唐先声。五言排律取景宽大,故富丽整严而警秀不滞。明胡应麟评为“古今排律绝唱”(《诗薮》内编卷四)。名篇有《初至崖口》、《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灵隐寺》等,而《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为上官婉儿评为群作之冠。律体外,五绝如《渡汉江》,语浅情深,思致婉曲,七古如《寒食还陆浑别业》、《明河篇》,整丽流荡而清气发越,均足为初盛唐中介。原集10卷,唐武平一辑,久佚。今存《宋之问集》2卷,后人所辑,有《四部丛刊续编》本。今人陶敏有《宋之问集校注》。《全唐诗》编其诗为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7首,断句9。
唐诗汇评
宋之问(656?-712),—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授洛州参军,寒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倾附张易之兄弟,易之败,左迁泷州参军。未几遇赦归,起为鸿胪主簿。中宗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知景龙二年贡举。寻抟越州长史。睿宗即位,眨钦州。玄宗先天初,赐死于核州。之问以文词知名,工五言律诗,声律精切,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有《宋之问集》十卷,已佚。今《宋学士集》九卷乃明张燮所辑。《全唐诗》编诗三卷。
黄鹤楼志·人物篇
宋之问(约656—712) 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曾任湖北蕲州刺史,官至考功员外郎。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擅长五言律诗,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有《宋学士集》。早年奉使南行过江夏时曾作五律《汉江宴别》一首。
全唐诗补逸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全唐文·卷二百四十
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虢州宏农人。武后朝与杨炯分直内教授洛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坐谄附张易之兄弟左迁陇州参军。未几逃还。匿洛阳人张仲之家。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谋杀武三思。之问发其事。起为鸿胪主簿。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首膺其选。寻转越州长史。睿宗立。以旧附张武配徙钦州。先天中赐死。

作品评论

元稹《故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久,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新唐书·文艺传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唐才子传
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谓唐诗变体,始自二公,犹汉人五言诗始自苏武、李陵也。
瀛奎律髓
宋之问,唐律诗之祖,诗未尝不佳……字字细密。
《艺苑卮言》
六朝之末,衰飒甚矣,然其偶俪颇切,音响稍谐。一变而雄,遂为唐始;再加整栗,便成沈、宋。人知沈、宋律家正宗,不知其权舆于三谢,橐籥于陈隋也。
诗薮
沈詹事七言律,高华胜于宋员外。宋虽微少,亦见一斑,歌行觉自陟健。
诗薮
沈七言律,高华胜宋;宋五言排律,精硕过沈。
诗薮
沈、宋本自并驱,然沈视宋稍偏枯,宋视沈较缜密。沈制作亦不如宋之繁富。沈排律工者不过三数篇,宋则遍集中无不工者,且篇篇平正典重,赡丽精严,初学入门,所当熟习。右丞韵度过之,而典重不如;少陵闳大有加,而精严略逊。
诗薮
延清排律,如《登粤王台》、《虚氏村》、《禹穴》、《韶州》、《清远峡》、《法华寺》等篇,叙状景物,皆极天下之工。且繁而不乱,绮而不冗,可与谢灵运游览诸作并驰,占今排律绝唱也。
师友诗传录
萧亭答:七言律诗,五言八句之变也,唐初始专此体。沈、宋精巧相尚,然六朝馀气犹存。
《载酒园诗话又编》
宋古诗多佳,真苦收之不尽。律诗扈从、应制诸篇,实亦不能高出于沈;山水丽情,则沈犹竹生云梦,宋则伶伦子吹之作凤鸣矣。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元晖、沈休文
五言长篇蔚密,短篇明秀,高凌宣远,卑拟韩卿。
七言短章,独开蹊径,玩词已尽,而寻味方永,实文坛之独帜,韵府之高言。
《明河》发咏,为西昆之体所师意焉。
应制律词,特饶风韵,后唯钱起足以方之。
《诗学渊源》
之问诗文情并茂,虽取法齐梁,而古调犹未尽泯,自杜审言下逮蒋挺辈,并入近体,唯杂曲作齐梁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4—475 【介绍】: 南朝宋琅邪开阳人,字长玉。
本名瑗。
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
东晋末,从刘裕北伐,为刘裕所知,以能得人主微旨,入宋,历事六主,参掌机要。
明帝泰始三年,以爰素不亲己,斥为奸佞,诏徙交州。
明帝死,还京都,位终中散大夫。
有史才,孝武帝时曾领著作郎,奉命续撰何承天草创之宋史,多为沈约宋书》所本。
全宋文·卷四十
爰字长玉。(《释文叙录》作「季玉」。)初名瑗,南琅邪开阳人。仕晋为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至宋元嘉中,累迁殿中侍御史,转南台侍御史始兴王浚后军,迁员外散骑侍郎。孝建初补尚书水部郎,转殿中郎,进尚书右丞。迁左丞,大明中领著作郎,迁游击将军。景和初为黄门侍郎,领射声校尉,封吴平县子。泰始初,例削封,改领长水校尉兼尚书左丞,寻除太中大夫,徙付交州。还,除南康郡丞。后废帝即位,以为南济阴太守,除中散大夫。元徽三年卒,年八十二,有《宋书》六十五卷,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3—486 【介绍】: 南朝齐女僧。
会稽人,俗姓李。
五六岁时闻人唱经赞颂,辄能诵忆。
少长,读经数百卷。
宋文帝元嘉中孔默出镇广川,携敬行,欲泛海求佛迹。
以道俗禁闭,留滞岭南三十余年。
众为之立众造寺。
宋明帝迎之还,敕住崇圣寺。
齐武帝永明四年示寂。
葬于钟山,沈约为撰碑文。
比丘尼传·南齐
僧敬。
本姓李。
会稽人也。
寓居秣陵。
僧敬在孕家人设会。
请瓦官寺僧超西寺昙芝尼。
使二人指腹呼胎中儿为弟子。
母代儿唤二人为师。
约不问男女必令出家。
将产之日母梦神人语之曰。
可建八关。
即命经始。
僧像未集敬便生焉。
闻空中语曰。
可与建安寺白尼作弟子。
母即从之。
及年五六岁闻人经呗辄能诵忆。
读经数百卷妙解日深。
菜蔬刻已清风渐著。
逮元嘉中鲁郡孔默出镇广州。
携与同行。
遇见外国铁萨罗尼等来向宋都。
并风节峧异。
更从受戒深悟无常。
乃欲乘船泛海寻求圣迹。
道俗禁闭。
留滞岭南三十馀载。
风流所渐犷俗移心。
舍园宅施之者十有三家。
共为立寺于潮亭。
名曰众造。
宋明帝闻之远遣徵迎。
番禺道俗大相悲恋。
还都敕住崇圣寺。
道俗服其进止。
丹阳乐遵为敬舍宅立寺后迁居之。
齐文惠帝竟陵文宣王。
并钦风德䞋施无阙。
年八十四。
永明四年二月三日卒。
葬于钟山之阳。
弟子造碑。
中书侍郎吴兴沈约制其文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6—453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道真。
沈林子子,沈约父。
童孺时,文帝召见之,奇其应对。
初为南平王左常侍。
元嘉十七年,为扬州主簿。
辅范晔行州事,在职八年,州大治。
累迁盱眙太守。
二十八年,魏兵围攻盱眙,与臧质坚守三旬,魏军中多疾疫,退走。
后迁淮南太守。
及孝武帝得立,以晚奉迎见害。
夏明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敬仲。
宁宗庆元二年进士。
一为安庆推官,即致仕。
其学本自吕祖谦,而极自负。
尝作《八咏楼赋序》,直斥沈约为是楼之辱。
全宋文·卷六八七七
夏明诚,字敬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尝学于吕祖谦,登庆元二年进士第。后官安庆推官,遂致仕。见《敬乡录》卷一二,《金华贤达传》卷九,《宋元学案》卷七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范岫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0—514 【介绍】: 南朝梁济阳考城人,字懋宾。
早孤。
博涉多通,尤悉魏晋以来吉凶故事,为沈约、范云所称道。
宋世,起家奉朝请。
入齐,累迁太子家令。
历国子博士、给事黄门侍郎、御史中丞。
齐武帝永明中,魏使至,岫以有词辩,诏命接使于界首。
入梁,为度支尚书、晋陵太守、祠部尚书,仕至金紫光禄大夫。
居官廉洁。
有《礼论》、《杂仪》等。
全梁文·卷四十五
岫字懋宾,济阳考城人,晋徵士宣五世孙,仕宋,至齐,累迁辅国将军,行南徐州事,入梁终金紫光禄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会稽人。
以文学与沈约同为文惠太子所遇,常应对左右。
齐高帝建元三年奉命以兼散骑常侍巡行州郡观省风俗。
官至骁骑将军。
全齐文·卷二十五
炎,会稽人,初为博士,累迁散骑侍郎、骁骑将军,有集七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03 【介绍】: 南朝梁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字彦龙。
起家齐郢州西曹书佐。
齐初,与萧衍、沈约、谢朓等并为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
齐武帝永明十年出使北魏,还迁零陵内史。
深为明帝所知。
为始兴内史,安抚边民,施行德政,盗贼敛迹,商贾露宿,郡称神明。
齐末,萧衍(梁武帝)起兵,云参赞帷幄,拜黄门侍郎。
入梁,封霄城县侯,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官至尚书右仆射。
善属文,长五言诗,诗风清浅婉转。
卒谥文。
全梁文·卷四十五
云字彦龙,缜从弟,仕宋为郢州西曹书佐,转法曹行参军,齐初历会稽府僚丹阳尹主簿,转征北刑狱参军,迁尚书殿中郎、司徒记室参军,授通直散骑侍郎,领本州大中正,出为零陵内史,建武中召拜散骑侍郎,复出为始兴内史,迁假节建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坐事下狱,会赦免。永元中起为国子博士,中兴建,拜黄门侍郎,迁大司马咨议参军,领录事,进侍中。梁受禅,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封霄城县侯,领太子中庶子,迁尚书右仆射。天监二年卒,赠侍中卫将军,谥曰文。有集十一卷。(本传作三十卷。)
共 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