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路琼之

共 10 首
其追其琢,寓匏于石。
笙磬同音,吾以观端琼之德。
漱琼轩(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琼之色为白,琼之声为清。
漱琼即漱石,而石当逊琼。
是以溪轩上,喻言借子荆。
何必称护过,齿贞心自贞。
即景偶题句,晰理亦欲精。
⑴ 砺齿欲其贞盖孙楚饰其误言耳
月以阴德。玉闻夜光。
伊在天而成象。杳如钩而可望。
每映楼而皎皎。类照庑之煌煌。
隐见以时兮不愆其候。亏全有节兮此惟其常。
当其霁景方晚。晴飙既凉。
莹迢递之初魄。出西南之一方。
韬皎皎之辉。尚潜元兔。
呈纤纤之状。讵假白狼。
矧乃就盈之姿。曲成是惬。
从三让而载吐。表四序之克协。
侔雕琼之异象。契舒蓂之数叶。
临洞房之内。犹隔琐窗。
隐遥城之隅。乍明粉堞。
观夫媚霜烟。挂辽夐。
悟如圭之有始。知合璧之将圣。
既丽天而作则。亦顺辰而为政。
弯环而素彩未流。萧散而丹霞始净。
所以增思妇之独愁。发诗人之兴咏。
岂止生彼海澨。焕乎天经。
况于玉以比德。复如钩而效灵。
落鱼浦之间。偏宜泛影。
垂朱帘之侧。宛似分形。
思其迥出陇阴。渐登云路。
每因躔而进晷。若就新而去故。
沉泬寥之空碧。丽柔明之微素。
曷蛾眉之足俦。岂玉璜之能喻。
然而合其道也。则圆景不渝。
顺其化也。而盈缺或殊。
当未光之时。所明若昧。
自哉生之外。其有如无。
且色依微于林表。晦见西方之谓朓。
光掩映于旸谷。朔出东隅以为朒。
今异此而守度。谅君明而臣肃。
故其赋玉钩之辉辉。诚可增金波之穆穆。
宣和四年,岁在壬寅,夏五月朔,艮岳告成,命小臣质恭诣,作古赋以进。
臣俯伏惴慄,惧学术荒陋,不足以奉诏,正衣冠屏息,窃诵宸制如日月照映。
至于经营终始与其命名之意义,备载奎文,使执笔之臣徒震汗缩伏,辞其不能。
虽然,臣之荣遇,千载一时,敢不祗若休命。
于是虚心涤虑,再拜稽首而献赋焉。
其词曰:
伟兹岳之宏厚兮,固磐基于坤轴。
跨穹隆之高标兮,俯万象于林麓。
一气肇其吐吞兮,割阴阳于晦昱
信天造而地设兮,行圣心之神欲。
相美利于艮维兮,膺亿载之假福。
允定命以匹休兮,同涧瀍之乃卜。
惟重熙兮累洽,固帝祚之无疆。
繄浚都之是宅,陋周原之匪臧。
诚体国之有制,拟形势而辨方。
伊冈联与阜属,翼庆瑞兮绵长。
仰黄屋之非心,融至道以垂裳。
即崇山之奥区,翳荟郁其苍苍。
纷川泽之沮洳,限江湖之渺茫。
类曾城与丹丘,仍飙驭之来翔。
鸣辽鹤于昼寂,啸巴猿于夜央。
霭烟霞之超绝,殆未邈乎康庄。
时万机之馀暇,顿六辔以高骧。
逸天步之辙迹,怡圣情而弗忘。
俾飞云以川泳,均草木之有光。
轩重闉之敞敞,植梅桃以时岗。
挺八仙之桂桧,涨润气以疏香。
屹舞手之奇石,导风袂以前鄣。
仰奎文之圣述,如震慄乎春雷。
兼虞商之浑灏,类云汉之昭回。
虮虱之臣不敢久以伏读兮,一再诵而心开。
灿八龙之神藻,觉虎卧之煤埃。
惟明光之绚练,永作镇于钧台。
俄北行而少进,惊泛雪之虚辟。
屏分翠绿以双抗兮,沃泉中湛而凝碧。
伊留云与宿雾,佐清致于瑶席。
饮瓯面之琼腴,贮风生于两腋。
登和容于射圃,𢥠弧矢之神威。
流芳馨于素华,且舒笑而忘归。
抚跨云之栏楯,惊倚翠之翚飞。
陟半山而前瞩,虚庑亘其绳直。
耸凝观而北列,视鉴湖之湜湜。
忽峥嵘而环合,想圌山之嘉色。
敞玉霄之閟洞,仙真过而寓息。
冀炼丹以服饵,生身体之羽翼。
辟琼津与清斯,望龙江而西东。
何茂脩之夹植,中演漾而溶溶。
觌山庄之派别,引回徯而曲通。
挹飞岑于秀发,倚蹑云之崇崇。
虚萧閒之邃宇,贮毫楮于厥中。
延胜筠之宿润,发五盖之游蒙。
无杂卉以周布,端此君之迎逢。
委桧阴之修径,出高阳之酒亭。
奉千钟之湛露,倾葵藿于尧龄。
欲洗练其神宅,耳漱琼之泠泠。
度金霞而矫首,介亭屹其上征。
险羊肠于九折,升云栈而心惊。
有排衙之巨石,间珍木之敷荣。
为巉妙之绝巘,类箫台之玉京。
宜帝真之下堕,后电掣而雷鸣。
继神光之烛坛,响环佩之琮琤。
何天人之无间,本皇上之精诚。
路逶迤而东转,经极目之萧森。
下来禽之茂岭,披合欢之华林。
始祈真于磴杪,终揽秀于轩阴。
启龙吟之虚堂,面紫石之高壁。
分竹斋于向背,沸不老之泉液。
爱挥云之翔鳞,若腾跃于天地。
踰万松之峻岭,设两关而嵚崎。
垂濯龙之瀑布,与蟠秀而东驰。
憩练光以容与,仰奇峰而登跻。
矧梅芦之二渚,结云浪与浮阳。
俄就夷而绝崄,复渊澄而沼方。
池名凤以号砚,乃馀波之洋洋。
即流碧之霞错,又环山之翼张。
严宏堂之三秀,奉九华之玉真。
怅白云之已远,追音徽之尚存。
壮阿阁以巢凤,拥万木之岩春。
何涟漪之飒爽,仰拱霄之是邻。
觌书馆之幽致,擅著古之佳名。
极惊蛇而走虺,知草圣之纵横。
临清流而喜赋,鄙秋风之淫声。
揭昆云兮承岚,相岧峣而抗衡。
彼会真之高馆,惣群玉之邃清。
俨疏梅之盈万,常沐雨而披烟。
俪冰姿于萼绿,非取媚而争妍。
骇白龙之喷激,落银汉于九天。
方巢云之入望,亘黄果之绵连。
登绛霄以游目,耸万寿之南山。
泻乌龙之垂霤,注雁池于石间。
企噰噰之峻亭,谅绝尘而可攀。
欣药寮之西辟,蕴丹华之秀岩。
罗玉芝与云桂,产南烛之非凡。
下丁香之密径,有间植之松杉。
嗟禾麻兮菽麦,蓻黍稷兮惟艰。
开西庄以务本,信农事之匪閒。
俯明秀之杰阁,晞梅岩及春华。
偃霜风之老桧,跂凤翼之欹斜。
荫檀栾之芸馆,豁凝思之雅堂。
备上台之珍文,若星灿而霞章。
臣盖闻赤县神州之说,方壶员峤之言,既不周之具载,亦同纪于昆崙。
定洪荒之无考,宜姑置而勿论。
穷山川于畴昔,效子长之飞鶱。
登岱宗而伫贻,尝历井于天门。
瞻巍然之日观,视凫绎之骏奔。
维祝融之巨镇,郁紫盖之奇峰。
摽赤城而霞起,滴九疑之翠浓。
观罗浮与雁荡,望庐阜之横空。
陟嵩高之峻极,有二室之重峦。
森峨峨之太华,若秀色之可餐。
耸天平于林虑,睇王屋之仙坛。
何诸山之瑰异,均赋美于一端。
岂若兹岳,神模圣作。
总众德而大备,富千岩兮万壑。
何小臣之荣观,忽承诏而骇愕。
舍荜门之圭窦,诣钧天之广乐。
惊蓬心与蒿目,荡胸次之烦浊。
欲粗穷其胜概,徒喙息乎林薄。
蜂房栉比,视闾阎也;
垤蚁往来,观市人也;
萦纡如线,贯汲流也;
布算纵横,俯阡陌也;
累块积苏,罗层台也;
翾飞蚊聚,听轮迹也;
其体穹崇,旁日月也;
其用浩博,行变化也。
尘翳翳以电扫兮,云溶溶而承宇。
既崛起以𡷾崒兮,又盘互而深阻。
远而望之,则或抗戾以分睽,或附从而党伍,或企然而仰,或偃然而俯,或相蹲踞,或相旁午;
迫而视之,则或如跃龙,或如虓虎,或若会同之冠冕,或若隐翳之环堵,或引援而维持,或参差而龃龉,或名三奇,或号太古。
万形千状,不可得而备举也。
而又瑕石诡晖,嶙峋巉岩。
灵壁之秀,发于淮之北;
太湖之异,来自江之南。
伏犀抱犊紫金之峰,凌云透月琼玉之岩。
遂根拿而固结,成耸翠之烟岚。
植湘水之丹橘,列洞庭之黄柑。
盈待凤之椅梧,耸负霜之楩楠。
筼筜䈽篾橚矗以森萃,青纶紫荧晔晔而髿鬖。
遂凌岑而跨谷,仰缔构于其间。
虹梁并亘,旅楹有閒。
嘉玉舄之辉润,睇云楣之烂班。
临飞陛之揭孽,淼平波之汪湾。
舣青翰、投文竿,却龙舟而弗御,规就桥而处安。
得元珠于赤水,仰神圣之在宥。
推无为于象先,扩尧仁之天覆。
且帝泽之旁流,复上昭而下漏。
宜乎绝珠殊祥,骈至迭辏。
潜生沼之丹鱼,萃育薮之皓兽。
神爵栖其林,麒麟臻其囿。
屈轶茂而蓂荚滋,紫脱华而朱英秀。
何动植之休嘉,表自天之多祐。
臣又闻:「积水成渊而蛟龙生,积土成山而风雨兴」。
皆物理之自然,岂人力之所能。
盖尝观云气之霭霭,时出没而相仍。
作寰区之润泽,肇五谷之丰登。
霈为霖而复敛,抱虚壁之层层。
举兹山之尽美,渠可得而诵称。
尔乃或遐瞩以寄情,或周览以托兴。
众彩迭耀,臣目迷而不能得视;
群籁互鸣,臣耳惑而不能得听。
何神用之莫测,使凡气之无定。
品物流形,各正厥命。
如文王之在灵台,民乐其有德;
武王之居镐京,物不失其性。
岂若左太华而右褒斜,为长杨之誇;
南丹水而北紫渊,为上林之盛而已哉!
夫昔唐尧访四子于藐姑射之山,周穆宾西王母于瑶池之上,是皆笃要妙而有轻天下之心,务逸举而有和云谣之唱。
盖翠华之远游,徒赤子之在望。
惟吾皇之至神,扩广爱之遐想。
曾何远于九重,迈蓬瀛之清赏。
得忠嘉之信臣,协规制于明两。
罄丹款以爰谋,念贤劳之鞅掌。
迄成功于九仞,说见知于天奖。
凡经营于六载之间,而为万世无穷之休,岂不广哉!
按:《挥麈后录》卷二。又见《历代赋汇》卷七七;康熙《开封府志》卷三二,乾隆《祥符县志》卷一九。
秋赋 北宋 · 吴淑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溽暑阑而清商至,鸿雁来而玄鸟归。
月下清吟,赏袁宏之自适;
吴中归思,伏张翰之知机。
尔其缩内在时,貙膢是祭。
其事言,其性义。
藏帝藉于神仓,命乐正而习吹。
敕司爟而行火令,歌《豳诗》以迎寒气。
白露斯○,寒蝉则鸣;
络纬悲啼,蟋蟀宵征。
于是行肃杀,务收成,既决狱而断刑,亦选将而厉兵。
尔其天地始肃,鹰隼方击,青女降霜,司裘率职。
见一叶而可知,观万物之成实。
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当乘《兑》而执矩,推《巽》废而《离》休。
见斗杓之西指,识大火之斯流。
若其取柞楢之火,树槐柘之木,寿星既见于南极,日驭亦行于西陆。
群鸟由其养羞,司矢以之献箙。
诏司马而治兵,命輶轩而采俗。
若夫寅饯纳日,盛德在金。
吟啸成群,感李陵于塞上;
应接不暇,劳子敬于山阴。
可以修城郭,可以谨门闾。
汉彻淋池之神物,穆满羽陵之蠹书。
望高丘之云,潜通吉梦;
会雕房之弈,自叶祥符。
及夫草木黄落,蛰虫坏户。
见神龙之潜渊,识䌽囊之盛露。
至若金气方劲,清风戒寒。
严霜举侯文之职,飞蝉集朱异之冠。
露始滋于园菊,风已败于丛兰。
则有鹰祭鸟而无差,豺祭兽而靡失。
西宫之钟既撞,萧丘之火自息。
露凝冷以凄清,蝉含风而萧瑟。
若夫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菊有黄华,云见群羊;
木叶微脱,绿草芸黄。
肃清景于素节,循时令于白藏。
若乃云汉灵匹,见于七夕。
阮巷矜绨锦之衣,魏宫怆琉璃之笔。
或张云锦之帷,或履玄琼之舄。
道武则参合分祥,汉帝则猗兰告吉。
层城嬉戏,开襟缝适。
西母则青鸟傍侍,窦后则神光照室。
亦有针穿七孔,灯燃九微。
命五龙之驾,临百子之池。
登舜山而骋望,侍玄圃以裁诗。
晋宣曝书而迫遽,郝隆晒腹而逶迤;
陶安骑龙而遐骛,子乔乘鹤而难追。
若其重阳令辰,时惟九日。
落孟嘉之帽,传长房之术。
白衣王弘之遗,黄菊魏文之锡。
登高飙而为乐,指戏马而爰出。
三隥则山简登跻,九井则仲文游陟。
耽灵运之吟思,讽谢瞻之诗笔。
晋则执经以明道,齐则讲武以应祥。
斯九日之盛集,见前贤之轨迹。
次韵答参寥(1079年) 北宋 · 苏轼
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
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朅来从我游,坦率见真情。
顾我无足恋,恋此山水青。
新诗如弹丸,脱手不暂停。
昨日放鱼回,衣巾满浮萍。
今日扁舟去,白酒载乌程
山头见月出,江路闻鼍鸣。
莫作孺子歌,沧浪濯吾缨。
吾诗自堪唱,相子棹歌声。
黄山在新安郡治之西北百里而遥,山之麓有庙,祠浮丘。
相传黄帝尝鍊丹于兹山,故名。
浮丘,黄帝时人,事远不可考,然浮丘之为仙,见于《列仙传》,及古今称之者甚著。
黄之为山,崛奇伟丽,视海内诸名山无愧。
又产丹砂及诸神仙久视之药,则浮丘之所尝至若居之无疑。
鄱阳洪公为郡之明年,作亭于雉堞之上,以望黄山,而榜曰「浮丘」。
其客延陵吴某尝从公其上,裴回四顾,慨然长想。
窃谓浮丘之祠于兹山旧矣,前乎此,君是邦者为堂为亭,取郡故事以名者略尽,独浮丘之名留以遗公,岂偶然哉?
因为之赋,以代庆生之祝。
其词曰:
客有道岷峨,下巫峡,历九嶷,登衡庐,徜徉乎雁荡,佁儗乎之罘,求所谓安期、羡门之属而无得者,将赢赀航海,指蓬莱、方丈、瀛洲之山而问津焉。
或谓大江之南,浙河之西,有閟福地,仙灵攸栖。
黄序表号,浮丘揭祠。
乌用遗近而遐慕,信耳而即诬。
客乃释棹登舟,物色舆图。
朝发轫乎渤澥,夕弥节乎山隅。
乃攀株榛,陟堆埼;
临绝壁,俯清溪。
穹石林立,礨砢甗锜。
突若山峙,错若棋置。
锐者簪植,踞者虎视。
飞瀑激流,狂波跳沫,横溃逆折,𤀰瀑澎濞。
其上则有青壁万寻,庨豁曾凌。
日彩朝烂,彤霞暮蒸。
赩灵砂之发窦,赫溪流之变赪。
纷瓶汲而盎负,粲血凝而星沉。
其阳则有谾壑奥窦,郁律嬗娟。
中隐烛龙,旁通虞渊。
洼石坎流,有泉滃然。
挹之玉洁,探之汤温。
旱焦山而不竭,寒凝海而不冰。
以沐则发泽而神悦,以浴则愈疡而散阴。
却立而仰视,则危峰挺石,旅列青冥。
或敷若莲华,或擎若炉薰。
或俨若峨冠,或端若矗屏。
或垂若倚盖,或骞若抗旌。
或植若剑戟,或肩若友朋。
或旁附而不倚,或中立而不倾。
或颓若下陨,或企若上腾。
或崇隆以极壮,或刚耿而孤撑。
或崔嵬嵷巃以杰出,或刻削螮霓而争衡。
轩者轾者,奇者偶者,背者向者,竦者蹲者,锐者夷者,偃蹇而骄者,奰屃而怒者,严厉而劲正、踞肆而磐礴者,丛出角立,瑰诡奇崛,惕心骇目,羌莫得而纪名。
于时凉风暮肃,白露宵零。
空山无人,天高月明。
若有鸡犬金石之音,起于烟霏空翠之间,杂以飘风流水之声,遥飏歙卉,若远若迩。
乃经窈窕,缘嵚崎,披奥郁,达希夷。
曾宫崛其特起,临苍崖而敞庭。
镂金壁以饰珰,盘玉瑱以居楹。
发倒茄之渥彩,敷密藻之晁英。
右平致碝,左墄梯珉。
幽纷流离,耀日涵星。
乃有偓佺、伯乔、绿华、赤斧、山图、木羽之伦,旅进于东序;
青琴、宓妃、昌容、连眉、阳都、云英之属,叙立于西荣。
其馀要𦕈都间,靘丽连娟,蜚櫼拂羽,垂髾摩兰,的皪沤郁,骚杀削戌于前后左右者,不可殚述。
俄有冰姿莹洁,玉质清癯,冠蝉冕佩,琼琚而出者,旅东之宾,立西之侣,酌沆瀣之英,羞屑琼之蕊,伛偻俯伏,以次而进。
吹缑凤之笙,击灵鼍之鼓。
歌云屏碧柰之诗,奏霓裳羽衣之舞。
铿鍧悠扬,摇翘容与。
盖非俚耳之所得闻,而尘目之所尝睹也。
客乃屏立窃叹,问诸执事者曰:「此浮丘仙也邪」?
曰「然」。
曰:「昔相如称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癯者,殆是乎」?
曰:「不然。
天地以不息为道,至人以利物为德。
葆其真以自固,安其居以自适。
似龙蛇与草木,瘠其形于山泽,譬杜栎之不才,徒增围于累百。
若兹仙者,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积而为道德,舒而为文章,散而为利泽,萃而为功名,三公之位不足以为其贵,万钟之禄不足以为其富;
上及有虞,下及五伯,不足以为其寿。
虽亭亭物表之姿,皎皎霞外之质,不受膏粱之滋,而尔民固已肥矣,奚其癯」?
客于是恍然自失,再拜而起。
迨明而疏之,实八月九日也。
张子肮脏绝不羁,襟期独与山人知。
弯弓跨马聊尔尔,种竹栽麻乃其宜。
吁嗟张子奇不奇,世人皮相何足悲。
大宋有僧交子修,崎岖同到琼之涯。
我今事迹复类此,别去情深长相思。
鸠艾山人蓄奇思,泼墨时画牡丹树。
浓淡轻盈比赵昌,葳蕤枝叶精神藏。
富贵自然天上落,烟云眼底相翱翔。
去年寄我此一幅,古道春风常在目。
有时挂壁对枯禅,恰如陆亘遇南泉。
同根万物异非异,明珠一粒走冰盘。
吁嗟山人得志时,䌽笔战胜万人知。
澄清壮志今已矣,考槃歌彻山之嵋。
金支瑶草恣幽采,颜如渥丹色不改。
人生出处固有定,适意何必皆高车。
吾友李君琼之秀,精鍊一经今白首。
文情跌宕自激昂,丰城之气终干斗。
今年见弃未称意,牢骚别我还分手。
分手索我此画图,赠君胜赠金错刀。
琼海之波千尺涛,关情送远秋云高。
归去烧香静披对,静定方知动者劳。
清华大学 当代 · 霍婉雯
对联
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学之清者则无问西东,盈科后进,放乎四海;
木之华者可佩,琼之华者可食,士之华者则兼容中外,继圣开来,利与群生。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