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人物
張良


《漢書》卷一上〈高帝紀上〉~39~
食其欲立六國後以樹黨,漢王刻印,將遣食其立之。以問張良,良發八難。漢王輟飯吐哺,曰:「豎儒幾敗乃公事!」令趨銷印。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0~
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其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曰:「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釋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發鉅橋之粟,散鹿臺之錢,以賜貧窮。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窮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今陛下能放牛不復輸積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

例句

八難掉舌樞,三略役心機。 白居易 答四皓廟

典故
副車不中
 
博浪力士
 
博浪金椎
 
博浪飛椎
 
報韓
 
奮一椎
 
子房椎
  
張良椎秦
 
擊副車
 
擊暴秦
 
椎飛博浪
 
沙中客
   
滄海金椎
 
祖龍一擊
 
金槌擊致
 
金鎚報韓
 
驚博浪

相關人物
張良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3~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簡釋

博浪飞椎:喻报仇雪恨。清朱彝尊《彭城道中咏古二首》之二:“博浪飞椎后,圯桥进履车。”


例句

金槌擊政後,玉斗碎增前。 徐九皋 詠史

博浪飞椎后,圯桥进履车。 朱彝尊 彭城道中咏古二首之二

壯士揮金槌,報讐六國聞。 李白 送張秀才謁高中丞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 駱賓王 詠懷

典故
成羽翼
 
東宮羽翼
 
浩歌鴻鵠
 
留侯煩商皓

相關人物
劉邦(漢高祖)
 
呂后
 
張良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6~
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叔孫太傅稱說引古今,以死爭太子。上詳許之,猶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之,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曰東園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柰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歌數闋,戚夫人噓唏流涕,上起去,罷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典故 
少傅赤松游
 
從赤松游
 
慕赤松
  
松喬約
  
笑隨赤松
 
覓松子
  
赤松去
  
赤松志
 
赤松期
 
赤松游
 
追赤松

相關人物
劉邦(漢高祖)
 
張良
 
王子喬
 
黃初平(赤松子)


《搜神記》卷一~
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冰玉散,以教神農,能入火不燒。至崑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遊人間。今之雨師本是焉。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7~
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閒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穀,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閒,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
《昭明文選》卷一〈賦甲·京都上·兩都賦二首·西都賦〉~8~
騁文成之丕誕,馳五利之所刑。庶松喬之群類,時遊從乎斯庭。實列仙之攸館,非吾人之所寧。唐·李善注引《列仙傳》曰:「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又曰:「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例句

自有園公紫芝侶,仍追少傅赤松遊。 劉禹錫 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

向夕便思青瑣拜,近年尋伴赤松遊。 姚合 使兩浙贈羅隱

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孟浩然 寄天臺道士

殷勤為訪桃源路,予亦歸來松子家。 孟浩然 高陽池送朱二

請君為蒼生,未可追赤松。 岑參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

長懷赤松意,復憶紫芝歌。 張九齡 商洛山行懷古

少留青史筆,未敢赤松期。 張說 奉和聖製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應制

已申黃石祭,方慕赤松仙。 徐九皋 詠史

甘心與陳阮,揮手謝松喬。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

閑謠紫芝曲,歸夢赤松村。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韋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詩以謝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遊。 李德裕 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

思君遠寄西山藥,歲暮相期向赤松。 李德裕 憶金門舊遊奉寄江西沈大夫

范恣滄波舟,張懷赤松列。 李德裕 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

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挾兩青龍。 李白 古風之二十

待我辭人間,攜手訪松子。 李白 寄弄月溪吳山人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李白 扶風豪士歌

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 李白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新文生沈謝,異骨降松喬。 杜甫 哭王彭州掄

似聞昨者赤松子,恐是漢代韓張良。 杜甫 寄韓諫議

先生赤松侶,混俗遊人間。 楊於陵 贈毛仙翁

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殊劉阮郎。 權德輿 桃源篇

漢日唯聞白衣寵,唐年更睹赤松遊。 武平一 奉和聖製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老臣預陪縣圃宴,餘年方共赤松遊。 狄仁杰 奉和聖製夏日遊石淙山

御寇馭泠風,赤松遊紫煙。常疑此說謬,今乃知其然。 白居易 仲夏齋戒月

何必學留侯,崎嶇覓松子。 白居易 和裴侍中南園靜興見示

若不為松喬,即須作皋夔。 白居易 早冬游王屋自靈都抵陽台上方望天壇偶吟成章寄溫谷周尊師中書李相公

軒昊舊為侶,松喬難比肩。 白居易 送毛仙翁

多謝青溪客,去去赤松遊。 盧照鄰 過東山谷口

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薛據 出青門往南山下別業

露壇裝琬琰,真像寫松喬。 鄭畋 題緱山王子晉廟

軒後三朝顧,赤松何足攀。 錢起 裴僕射東亭

松喬若逢此,不復醉流霞。 錢起 過長孫宅與朗上人茶會

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陳子昂 春日登金華觀

緬想赤松遊,高尋白雲逸。 陳子昂 秋園臥病呈暉上人

平生白雲志,早愛赤松遊。 陳子昂 答洛陽主人

深居白雲穴,靜注赤松經。 馬戴 贈道者

官傳梅福政,縣顧赤松家。 馬戴 送顧少府之永康

明日尊前若相問,為言今訪赤松遊。 黃滔 送人往蘇州覲其兄

典故
張良辭漢
 
解組漢朝
 
赤松遊
 
赤游伴

相關人物
張良
 
黄初平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7~
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閒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穀,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閒,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
典故
一編圯下
 
一編書
 
一編書是帝王師
 
傳書黃石
  
取履橋
 
圯上履
 
圯上書
 
圯橋履墜
 
圯橋進履
 
圯橋取履
 
圯橋屨
  
圯上一編
 
圯上一編書
 
圯上人
 
圯上家傳
  
圯橋石杳
 
圯編
 
墮履
 
墮屨
 
失卻老仙期
 
子房取鞋
 
帝王師
 
師黃石
  
橋下受書
 
橋下書曾受
 
橋邊黃石
 
橋頭遺書
 
為人取履
 
石公
 
穀城公
 
素書黃石
 
老人書一編
 
老人書編
 
老人橋上跡
 
老人遺履
 
谷城公
 
谷城文
    
黃公略
  
黃石三略
 
黃石傳書
 
黃石履
 
黃石推賢
  
黃石策
  
黃石術

相關人物
張良
 
黃石公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4~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簡釋

取履:指尊老受教。宋陆游《霜天杂兴》:“毂城黄石今安在,取履犹思效子房。”


例句

黃石履看墮,洪崖肩可拍。 劉禹錫 遊桃源一百韻

兵符今奉黃公略,書殿曾隨翠鳳翔。 劉禹錫 郡內書情獻裴侍中留守

已通戎略逢黃石,仍占星文耀碧虛。 劉禹錫 酬鄆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懷見寄兼呈樂天

師事黃公千戰後,身騎白馬萬人中。 劉長卿 觀校獵上淮西相公

石過橋下書曾受,星降人間夢已傳。 司空曙 秋日趨府上張大夫

終待此身無系累,武陵山下等黃公。 崔郾 贈毛仙翁

已授文成履,空題武騎書。 張文琮 賦橋

昴星人傑當王佐,黃石仙翁識帝師。 徐夤 尚書榮拜恩命夤疾中輒課惡詩二首以申攀贊之一

紫泥方受命,黃石乃推賢。 徐知仁 奉和聖製送張說巡邊

此時誰念孤吟客,唯有黃公一帙書。 李九齡 宿張正字別業

降宮韜將略,黃石寢兵符。 李嶠 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方知決勝策,黃石受兵書。 李嶠

烏鵲填應滿,黃公去不歸。 李嶠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揚州

白猿慚劍術,黃石借兵符。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李白 扶風豪士歌

愧非黃石老,安識子房賢。 李白 贈饒陽張司戶燧

感激黃石老,經過滄海君。 李白 送張秀才諸高中丞

身爲下邳客,家有圯橋書。 李白 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

橋頭長老相哀念,因遺戎韜一卷書。 李賀 南園十三首

跡留傷墮屨,恩在樂銜環。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居守相國崔公兼呈工部劉公

劉濟願跪履,田興請建籌。 杜牧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

授符黃石老,學劒白猿翁。 杜牧 題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韻

神農極闕漏,黃石愧師長。 杜甫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兵法窺黃石,天官辨白榆。 權德輿 過隱者湖上所居

不讀戰國書,不覽黃石經。 聶夷中 胡無人行

對雪夜窮黃石略,望雲秋計黑山程。 許渾 傷虞將軍

更探黃石略,重振黑山功。 許渾 登蒜山觀發軍

歸來長揖功成後,黃石當年故有期。 陳去疾 送韓將軍之雁門

戰士青絲絡,將軍黃石符。 駱賓王 久戌邊城有懷京邑

典故
天授留侯
  
萬戶封留

相關人物
張良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6~
後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道還沛公。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簡釋

封留:指功臣良将能不居功自傲,功成身退。来苏轼《次阳行先入’”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

典故 
漢相人傑

相關人物
張良
 
蕭何
 
韓信

參考典故
三賢事漢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380~
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38~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例句

豐野光三傑,媯庭贊五臣。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

若使只憑三傑力,猶應漢鼎一毫輕。 司空圖 雜題二首

漢相推人傑,殷宗伐鬼方。 張九齡 餞王尚書出邊

三傑賢更穆,百僚歡且兢。 王灣 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友人

漢主知三傑,周官統六卿。 許景先 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

誰謂三傑才,功業獨殊倫。 賈至 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下崔侍郎

已踵四知舉,非無三傑名。 陳子良 贊德上越國公楊素

典故
相關人物
劉邦(漢高祖)
 
張良
 
樊噲
 
范增
 
項羽
 
項莊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嚮坐。亞父南嚮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嚮坐,張良西嚮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

例句

佐漢解鴻門,生唐為後身。 李白 贈張相鎬二首之一

典故
匡惠帝
  
護漢儲

相關人物
劉盈
 
劉邦(漢高祖)
 
呂后
 
張良

參考典故
四皓


《漢書》卷四十《張良傳》
「漢十二年,上從破布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叔孫太傅稱說引古,以死爭太子。上陽許之,猶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問曰:『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其姓名。上乃驚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辱,故恐而亡匿。今聞太子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願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

例句

漢宮成羽翼,伊水弄參差。 儲光羲 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

卒能匡惠帝,豈不賴留侯。 張說 贈崔公

耿賈亦宗臣,羽翼共裴回。 杜甫 述古三首之三

不將高臥邀劉主,自吐清談護漢儲。 韋莊 寄從兄遵

典故
張良燒棧
 
火燒連雲棧

相關人物
劉邦(漢高祖)
 
張良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

例句

黥布開關,張良燒棧。 李瀚 蒙求

典故 
留侯躡
 
躡足封王

相關人物
張良
 
韓信


《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262~
漢四年,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願為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徵其兵擊楚。
典故
借前籌
    
子房籌
 
張良借箸
 
張良箸
 
暫借良籌
 
箸籌
 
相關人物
張良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0~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食其曰:「昔湯伐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其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
《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張良〉
酈生未行,良從外來謁漢王。漢王方食,曰:「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計告良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良曰:「臣請借前箸以籌之。昔湯武伐桀紂封其後者,度能制其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死命乎?其不可一矣。武王入殷,表商容閭,式箕子門,封比干墓,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二矣。發鉅橋之粟,散鹿臺之財,以賜貧窮,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矣。殷事以畢,偃革為軒,倒載干戈,示不復用,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矣。休馬華山之陽,示無所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矣。息牛桃林之塑,天下不復輸積,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矣。且夫天下游士,離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者,但日夜望咫尺之地。今乃立六國後,唯無復立者,游士各歸事其主,從親戚,反故舊,陛下誰與取天下乎?其不可七矣。且楚唯毋彊,六國復橈而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矣。誠用此謀,陛下事去矣。」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乃公事!」令趣銷印。

簡釋

借箸:喻指谋划。唐杜牧《河惶》:“元载相公曾惜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例句

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 杜牧 河湟

前籌自多暇,隱幾接終朝。 杜甫 哭王彭州掄

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

圜觚當分畫,前箸此操持。 殷潛之 題籌筆驛

忠誠資上策,仁勇佐前籌。 王緯 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

出師暫放張良箸,得罪惟撐范蠡船。 貫休 繡州張相公見訪

茲道誠可尚,誰能借前籌。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

典故
君臣際會

相關人物
劉邦(漢高祖)
 
張良


《論衡校釋》卷三〈偶會第十〉~07~
因此論聖賢迭起,猶此類也。聖主龍興於倉卒,良輔超拔於際會。世謂韓信、張良輔助漢王,故秦滅漢興,高祖得王。
典故
相關人物
張良

參考典故
子房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例句

留侯萬戶雖無分,病骨應消一片山。 司空圖 偶作

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 張九齡 奉和聖製送尚書燕公赴朔方

留侯封萬戶,園令壽千金。繁榮安足恃,霜露遞相尋。 張說 對酒行巴陵作

陶景戀深松檜影,留侯拋卻帝王師。 徐夤 憶舊山

文若為全德,留侯是重名。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挽歌二首之一

佐命留侯業,詞華博物才。 李暠 奉和聖製送張說上集宴學士賜宴

今日漢庭求上略,留侯自有一編書。 權德輿 送張僕射朝見畢歸鎮

留侯功業何容易,一卷兵書作帝師。 溫庭筠 簡同志

瓊尊猶有菊,可以獻留侯。 盧綸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樓同詠菊

國泰事留侯,山春縱康樂。 盧綸 奉陪侍中遊石筍溪十二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