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劭伯樹
 
南山遺愛
 
召伯遺澤
  
召南棠
 
思召伯
   
憶召公
 
憶甘棠
 
故國裁棠
 
棠影
    
棠樹遺愛
 
棠花
  
棠茂
 
棠葉
 
棠遺善政
 
棠郊
     
甘棠不剪
 
甘棠少訟
  
甘棠頌
 
蔽芾棠陰
  
遺愛召伯
  
相關人物
召公姬奭

參考典故
周召分陝


《毛詩正義》卷一之四〈國風·召南·甘棠〉~54~
毛詩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於南國。」詩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550~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說苑》卷五〈貴德〉~27~
聖人之於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之;惟恐其不至於大也。詩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傳曰:自陝以東者周公主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職當桑蠶之時,不欲變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聽斷焉,陜間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後世思而歌誄之,善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夫詩思然後積,積然後滿,滿然後發,發由其道而致其位焉;百姓嘆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也,政教惡乎不行!孔子曰:「吾於甘棠,見宗廟之敬也。」甚尊其人,必敬其位,順安萬物,古聖之道幾哉!
《孔子家語》卷第二〈好生第十〉~2~
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賁焉,愀然有不平之狀。子張進曰:「師聞卜者得賁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對曰:「以其離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謂之賁,非正色之卦也。夫質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賁,非吾兆也。吾聞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質有餘不受飾故也。」孔子曰:「吾於甘棠,見宗廟之敬甚矣,思其人必愛其樹,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簡釋

棠树政:咏官吏治理有方,政绩卓著。唐许浑《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三月已乘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


例句

東風二月淮陰郡,唯見棠梨一樹花。 劉商 送元使君自楚移越

人詠甘棠茂,童謠竹馬群。 劉商 送廬州賈使君拜命

從發坡頭向東望,春風處處有甘棠。 劉禹錫 同樂天送令狐相公赴東都留守(自戶部尚書拜)

白芷江邊分驛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劉禹錫 朗州竇員外見示與澧州元郎中郡齋贈答長句二篇因以繼和

聞說天臺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 劉禹錫 衢州徐員外使君遺以縞紵兼竹書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貺(按此郡本自婺州析置。徐(州)自合州遷)

暫輟清齋出太常,空攜詩卷赴甘棠。 劉禹錫 送王司馬之陝州(自太常丞授。工為詩)

儒行公才竟何在,獨憐棠樹一枝存。 劉長卿 哭陳歙州

梅吹前軍發,棠陰舊府空。 劉長卿 奉錢郎中四兄罷餘杭太守恩加侍御史充行軍司馬赴汝南行營

留客勝看竹,思人比愛棠。 司空曙 和李員外與舍人詠玫(一作冬)瑰花寄徐侍郎

甘棠名異奭,大樹姓非馮。 吳融 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

公門何事更相牽,邵伯優賢任養閑。 姚鵠 和陝州參軍李通微首夏書懷呈同寮張裳段群二先輩

勿翦棠猶在,波澄水更清。 孟浩然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

棠頌庶可比,桂詞難以逾。 孟郊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

被茲甘棠樹,美掩召伯詩。 岑參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樹降甘露詩

無復甘棠在,空餘蔓草深。 張九齡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

訟虛棠戶曙,觀靜竹檐曛。 張垍 奉和嶽州山城

空慚棠樹下,不見政成歌。 張說 岳州看黃葉

大樹思馮異,甘棠憶召公。 李商隱 武侯廟古柏

愛此如甘棠,誰云敢攀折。 李白 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

峴山風已遠,棠樹事難追。 李逢吉 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

樹古棠陰在,耕餘讓畔空。 李隆基 途次陝州

峴山雲影畔,棠葉水聲前。 杜牧 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蕪湖感舊傷懷因成十六韻

凄風洛下同羈思,遲日棠陰得醉歌。 杜牧 陝州醉贈裴四同年

敬逾齊國社,恩比召南棠。 柳宗元 弘農公以碩德偉才屈於誣枉(弘農公楊憑也。為御史李夷簡所彈)左官三歲復為大僚天監昭明人心感悅宗元竄伏湘浦拜賀末由謹獻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慚非甘棠詠,豈有思人不。 白居易 三年為刺史二首之一

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 白居易 別州民

到後定知人易化,滿街棠樹有遺風。 盧渥 題嘉祥驛

煙月一時搜古句,山川兩地植甘棠。 章碣 贈婺州蘇員外

棠遺善政陰猶在,薤送哀聲事已空。 羅隱 商於驛樓東望有感

化向棠陰布,春隨棣萼芳。 羅隱 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

今日斯文向誰說,淚碑棠樹兩成空。 羅隱 故洛陽公鎮大梁時隱得游門下今之經歷事往人非聊抒所懷以傷以謝

玉帳空嚴道,甘棠見野花。 羊士諤 題郡南山光福寺寺即嚴黃門所置時自給事中京兆少尹出守年三十性樂山水故老雲每旬數至後分閫(一有西字)川州門有云思碑即郤拾遺之詞也

川原餘讓畔,歌吹憶遺棠。 蔡希寂 陝中作

聞說公卿盡南望,甘棠花暖鳳池頭。 許渾 聞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嶺頭人未歸。 許渾 聽歌鷓鴣辭(并序)

龍城鳳沼棠陰在,只恐歸鴻更北飛。 許渾 賀少師相公致政

三月已乖棠樹政,二年空負竹林期。 許渾 郡齋夜坐寄舊鄉二姪

共喜甘棠有新詠,獨慚霜鬢又攀龍。 路貫 和元常侍除浙東留題

我家有棠陰,枝葉竟不繁。 邵謁 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

郡移棠轉茂,車至鹿還馴。 錢起 送王使君移鎮淮南

紅旆正憐棠影茂,彩衣偏帶桂香濃。 顏萱 送羊振文歸覲桂陽

樵童不須剪,聊起邵公思。 馬戴 路傍樹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駱賓王 至分陝

已聽甘棠頌,欣陪旨酒歡。 高適 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

向風扃戟戶,當署近棠陰。 高適 同郭十題楊主簿新廳

游子不緣貪獻賦,永依棠樹托蓬根。 黃滔 鄜畤李相公

典故
仲尼窮
 
傷鳳麟
  
傷麟嘆鳳
 
吾道窮
 
嗟麟泣
 
嘆鳳嗟麟
 
宣尼掩袂
 
宣尼袂
 
悲麟
  
抱麟
 
泣西狩
  
泣麟嗟鳳
 
泣麟老人
  
荻麟
 
西狩麟
 
道將窮
  
魯獲麟
 
魯麟絕
 
麟何來哉
 
麟窮
  
麟終
 
麟絕
 
麟荻
 
麟莖
 
麟非其時
  
麟鳳悲歌

相關人物
孔子
 
魯哀公


《春秋公羊傳注疏》卷二十八〈哀公十四年〉~355~
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非中國之獸也。然則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則微者也。曷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為大之。為獲麟大之也。曷為為獲麟大之。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窮矣。春秋何以始乎隱。祖之所逮聞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以終乎哀十四年。曰。備矣。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則未知其為是與。其諸君子樂道堯舜之道與。末不亦樂乎。堯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義。以俟後聖。以君子之為。亦有樂乎此也。
《孔子家語》卷四〈辯物〉~42~
叔孫氏之車士曰子鉏商,採薪於大野,獲麟焉,折其前左足,載以歸,叔孫以為不祥,棄之於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孫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害,吾是以傷焉。」
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
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非其時,虛其應而失其歸,此聖人所以為感也。絕筆于「獲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為終也。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及西狩見麟,(孔子)曰:『吾道窮矣!』」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麟者,太平之獸,聖人之類也。時得而死,此天亦告夫子將歿之證,故云爾。」

簡釋

悲麟:指感叹生不逢时。唐李商隐《失题》:“斯文虚梦鸟,吾道欲悲麟。”

麟笔:指著作。宋陆游《小轩》:“麟笔残功成水品,蛇图余思入棋枰。”


例句

偶持麟筆侍金閨,夢想三年在故溪。 吳融 送弟東歸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孟郊 寄張籍

驥不驟進,麟何來哉。 李白 上崔相百憂章

孔聖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此詩。蕭土贊云是偽作。)

二侯行事在方冊,泣麟老人終困厄。 李白 鞠歌行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李隆基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嗚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杜甫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

豺遘哀登楚,麟傷泣象尼。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

不但時人惜,祗應吾道窮。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報韋侍御蕭尊師亡

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鸞鳳有鎩翮,先儒曾抱麟。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旅泊吾道窮,衰年歲時倦。 杜甫 積草嶺

攀龍與泣麟,哀樂不同塵。 盧綸 同兵部李紓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麟筆刪金篆,龍綃薦玉編。 盧綸 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十二韻寄贈江南徐薛二侍郎

逶迤勢已久,骨鯁道斯窮。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十八

魯聖虛泣鱗,楚狂浪歌鳳。 鮑溶 寓興

樂矣賢顏子,窮乎聖仲尼。 齊己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典故

《孔子家語》卷四《六本》
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例句

巴歌掩白雪,鮑肆埋蘭芳。 李群玉 自澧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典故
相關人物
孔子
 
孔鯉

參考典故
趨庭


《孔子家語》卷九《本姓》
孔子三歲而叔梁紇卒,葬於防。至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一歲而生伯魚,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以名曰鯉,而字伯魚,魚年五十,先孔子卒。

例句

露幕擁簪裾,台庭餞伯魚。 盧綸 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

典故
亡楚弓
 
人失人得
 
失弓
 
失楚弓
    
荊人弓失
 
相關人物
楚共王


《呂氏春秋·紀部》卷一〈孟春紀·貴公〉~44~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將行,請所以治魯,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孔子家語》卷二〈好生〉~22~
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聞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說苑》卷十四〈至公〉~473~
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謂大公也。
《公孫龍子·跡府》
尤聞楚王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雲夢之圃,而喪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

簡釋

楚弓:喻有失有得,或指弓。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例句

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 劉長卿 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

典故
楚昭萍
  
楚江萍實
 
江實流萍
 
萍似斗
 
相關人物
楚昭王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8~
孔子將行,雨而無蓋。門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為人也,甚吝於財,吾聞與人交,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也。」楚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圓而赤,直觸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問群臣,莫之能識。王使使聘于魯,問於孔子。子曰:「此所謂萍實者也,可剖而食也,吉祥也,唯霸者為能獲焉。」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久之使來以告魯大夫,大夫因子游問曰:「夫子何以知其然乎?」曰:「吾昔之鄭,過乎陳之野,聞童謠曰:『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是楚王之應也。吾是以知之。」
《說苑》卷十八〈辨物〉~636~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觸王舟,止於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問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實。」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獲之,此吉祥也。」

簡釋

楚昭萍:喻吉祥之物,或喻珍贵果品。宋刘筠《樱桃》:“楚昭萍已破,韩嫣弹争投。”


例句

榮華貴少壯,豈食楚江萍。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暖老須燕玉,充飢憶楚萍。 杜甫 獨坐二首之一

典故 
垂戒鑴銘
 
相關人物
孔子


《說苑》卷十〈敬慎〉~337~
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口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何殘,其禍將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綿綿不絕,將成網羅;青青不伐,將尋斧柯;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人皆趨彼,我獨守此;眾人惑惑,我獨不從;內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我雖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孔子家語》卷三〈觀周〉~26~
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喟不聞,神將伺人。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毫末不札,將尋斧柯。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溫恭慎德,使人慕之。執雌持下,人莫踰之。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或之,我獨不徙。內藏我智,不示人技,我雖尊高,人弗我害,誰能於此。江海雖左,長於百川,以其卑也。天道無親,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讀斯文也,顧謂弟子曰:「小人識之,此言實而中,情而信。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過患哉?」孔子見老聃而問焉,曰:「甚矣道之於今難行也,吾比執道,而今委質以求當世之君而弗受也,道於今難行也。」老子曰:「夫說者流於辯,聽者亂於辭,如此二者,則道不可以忘也。」

例句

餘生願依止,文字欲三緘。 嚴維 送桃岩成上人歸本寺

因思周廟當時誡,金口三緘示後昆。 徐夤 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

不念三緘事,世途皆爾曹。 杜牧 鸚鵡

方寸雖浩然,因之三緘口。 權德輿 誡言

時訛輕五羖,俗淺重三緘。 皮日休 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宋先輩垂文二同年

帝圖憂一失,臣節恥三緘。 許渾 維舟秦淮過溫州李給事宅

悔狂已咋指,垂誡仍鐫銘。 韓愈 答張徹

笑說金人偈,閑聽寶月詩。 韓翃 同中書劉舍人題青龍上房

典故
端木辭金

相關人物
子貢


《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
端沐賜,衛人,字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
魯國之法,贖人臣妾于諸侯者,皆取金於府,子貢贖之,辭而不取金。孔子聞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以施之於百姓,非獨適身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人受金則為不廉,則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魯人不復贖人於諸侯。」

例句

端木辭金,鐘離委珠。 李瀚 蒙求

典故
二十四老翁

相關人物
宓子賤


《孔子家語》卷三《辨政》
孔子謂宓子賤曰:「子治單父眾悅,子何施而得之也?子語丘所以為之者。」對曰:「不齊之治也,父恤其子,其子卹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善小節也,小民附矣,猶未足也。」曰:「不齊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舉善矣。中節也,中人附矣,猶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賢於不齊者五人,不齊事之而稟度焉,皆教不齊之道。」

例句

賓從何逶迤,二十四老翁。 高適 觀李九少府翥樹宓子賤神祠碑

典故
相關人物
介之推


《說苑》卷八〈尊賢〉~254~
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荊,仲尼聞之,使人往視,還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於湯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於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孔子家語》卷四〈六本〉~37~
荊公子行年十五而攝荊相事,孔子聞之,使人觀其為政焉。使者反曰:「視其朝清淨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壯士焉。」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況荊乎?」

例句

雖無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錢少陽。 李白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典故
季路孝
  
負米勤
 
負米歸
 
負米萬里
 
負米養親
 
貧負米

相關人物
子路(仲由)
 
孔子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
「子路見於孔子曰:『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不擇祿而仕。昔者由也,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實,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之後,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願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復得也。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若過隙。』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簡釋

负米:喻奉养父母,或喻为奉养父母而在外谋求禄米。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负米晚为身,每食脸必泫。”


例句

負米晚為身,每食臉必泫。 杜甫 八哀詩(并序)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負米力葵外,讀書秋樹根。 杜甫 孟氏(集有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詩)

少年何處去,負米上銅梁。 王維 送李員外賢郎

典故
甘盤

相關人物
甘盤


《尚書》卷十〈商書·說命下〉~4~
王曰:「來,汝說。台小子舊學於甘盤,既乃遯于荒野入宅於河。」舊題漢·孔安國傳:「學先王之道。甘盤,殷賢臣,有道德者。」唐·孔穎達疏:「甘盤於高宗時有大功也。」
《孔叢子》卷下〈獨治〉~63~2~
子魚生於戰國之世、長於兵戎之間、然獨樂先王之道講習不倦、季則謂子魚曰、丈夫不生則巳生則有云為於世者也。今先生淡泊世務脩無用之業。當身不蒙其榮。百姓不獲其利。竊為先生不取也。子魚曰不如子之言也。武者可以進取。文者可以守成。今天下將擾擾焉。終必有所定。子脩武以助之取。吾脩文以助之守。不亦可乎。且吾不才。無軍旅之任。徒能保其祖業。優游以卒歲者也。
《孔子家語》卷五〈子路初見〉~49~
孔子相魯,齊人患其將霸,欲敗其政,乃選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飾而舞容璣,及文馬四十駟,以遺魯君,陳女樂,列文馬于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之再三,將受焉,告魯君為周道遊觀,觀之終日,怠於政事。子路言於孔子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魯今且郊,若致膰於大夫,是則未廢其常,吾猶可以止也。」桓子既受女樂,君臣淫荒,三日不聽國政,郊又不致膰俎,孔子遂行。宿於郭,屯師以送曰:「夫子非罪也。」孔子曰:「吾歌可乎?歌曰:『彼婦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人之請,可以死敗。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典故

《老子·德經·七十章》~278~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孔子家語》卷二〈三恕〉~2~
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披褐而懷玉,何如?」子曰:「國無道,隱之可也;國有道,則袞冕而執玉。」
典故
桓山四鳳
 
桓山禽
 
桓山羽

相關人物
顏回


《孔子家語》卷五《顏回》
孔子在衛,昧旦晨興,顏回侍側,聞哭者之聲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對曰:「回以此哭聲非但為死者而已,又有生離別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對曰:「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于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哀聲有似於此,謂其往而不返也,回竊以音類知之。」孔子使人問哭者,果曰:「父死家貧,賣子以葬,與之長決。」

例句

荀氏八龍唯欠一,桓山四鳳已過三。 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

桓山之禽別離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李白 上留田行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李群玉 烏夜號

惻愴恆山羽,留連棣萼篇。 駱賓王 丹陽刺史挽詞三首

典故
黃口為人羅

相關人物
孔子


《孔子家語》卷四《六本》
孔子見羅雀者所得,皆黃口小雀。夫子問之曰:「大雀獨不得,何也?」羅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黃口從大雀則不得,大雀從黃口亦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從為禍福。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隨小者之戇,而有危亡之敗也。」

例句

黃口為人羅,白龍乃魚服。得罪豈怨天,以愚陷網目。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