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15,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下一页
四言诗(续上)
罗汉赞十六首 其十 第十尊者(1088年) 北宋 · 苏轼
四言诗
半肩磨衲,为谁缓颊。
彼以诚叩,此缘问答。
佛意玄微,有觉无为。
肉眼执着,捧函捕龟。

其十一 第十一尊者(1088年)
四言诗
幻体有累,法身无着。
幻法两忘,圆明寥廓。
以大愿力,援诸有情。
见闻悉人,真妄一真。

其十二 第十二尊者(1088年)
四言诗
长江皎洁,可鉴毛发。
师心水心,一般奇绝。
目寓波中,意若扰龙。
真机掣电,微妙玄通。

其十三 第十三尊者(1088年)
四言诗
默坐无说,是名妙说。
月槃芹献,花开子结。
宝锡一枝,中含真机。
悟此机者,处士泉飞。

其十四 第十四尊者(1088年)
四言诗
摄衣跏趺,观此烟穗。
与我定香,本无内外。
贝叶琅函,三乘指南。
胡人捧立,云谁启缄。

其十五 第十五尊者(1088年)
四言诗
何去何从,叩应感通。
如响答声,声寂还空。
诉者谁衅,皆有佛性。
去尔嗔恚,随处清净。

其十六 第十六尊者(1088年)
四言诗
一般心眼,两般见解。
将人我矿,烹炼沙汰。
廓然圆明,超悟上乘。
示现慈悲,授诸有情。

白□在膝,贝多在巾。
目视超然,忘经与人。
面颅百皱,不受刀籋。
无心扫除,留此残雪。

耆年何老,粲然复少。
我知其心,佛不妄笑。
瞋喜虽幻,笑则非瞋。
施此无忧,与无量人。

扬眉注目,拊膝横拂。
问此大士,为言为默。
默如雷霆,言如墙壁。
非言非默,百祖是式。

其四 第四苏频陀尊者(1100年)
四言诗
聃耳属肩,绮眉覆颧。
佛在世时,见此耆年。
开口诵经,四十馀齿。
时闻雷雹,出一弹指。

其五 第五诺矩罗尊者(1100年)
四言诗
善心为男,其室法喜。
背痒孰爬?有木童子。
高下适当,轻重得宜。
使真童子,能如兹乎?

其六 第六跋陁罗尊者(1100年)
四言诗
美狠恶婉,自昔所闻。
不圆其辅,有圆者存。
现六极相,代众生报。
使诸佛子,具佛相好。

其七 第七迦理迦尊者(1100年)
四言诗
佛子三毛,发眉与须。
既去其二,一则有馀。
因以示众,物无两遂。
既得无生,则无生死。

两眼方用,两手自寂。
用者注经,寂者寄膝。
二法相忘,亦不相捐
是四句偈,在我指端。

其九 第九戒博迦尊者(1100年)
四言诗
一劫七日,刹那三世。
何念之勤,屈指默计。
屈者已往,伸者未然。
孰能住此,屈伸之间。

其十 第十半托迦尊者(1100年)
四言诗
垂头没肩,俛目注视。
不知有经,而况字义。
佛子云何,饱食昼眠。
勤苦功用,诸佛亦然。

面门月满,瞳子电烂。
示和猛容,作威喜观。
龙象之姿,鱼鸟所惊。
以是幻身,为护法城

以恶辘物,如火自爇。
以信入佛,如水自湿。
垂眉捧手,为谁虔恭。
大师无德,水火无功。

捧经持珠,杖则倚肩。
植仗而起,经珠乃闲。
不行不立,不坐不卧。
问师此时,经杖何在?


共115,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