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组词:词首
对仗:对语
漢語字典
拼音:bā  韵部:
  • 1. “”的大写。
  • 2. 古同“”,破裂,分开。
  • 3. 古代一种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
康熙字典

  • 集韻》《韻會》《正韻》𠀤布拔切,音八。 (黠韻)
  • 破也,分也。又擊也。《淮南子·說林訓》解捽者不在於捌格,在於批伔。
  • 集韻》同扒。
  • 又官文書紀數,借爲八字。《正字通》秦法,凡數目字文單者,取茂密字易之。一作壹,二作貳是也。
  • 按:秦諸𥓓惟一二三改易,四以下仍用本文,徐氏始收附捌字,今則一至十字𠀤改,非秦之舊也。
  • 又《集韻》必結切。 (屑韻)
  • 與㧙同。捩也。
  • 又筆別切。 (屑韻)
  • 讀若分別之別。
  • 與扒同。亦剖分也。
  • 又皮列切。 (屑韻)
  • 讀若離別之別。
  • 義同。
  • 又《唐韻》百轄切。 (黠韻)
  • 說文》《方言》云:無齒杷。从手別聲。《急就篇》捌杷。《師古註》無齒爲捌,有齒爲杷。皆所以推引聚禾穀也。
  • 又博拔切,音八。 (黠韻)
  • 同朳。
  • 按:集韻从木作㭭。別見木部。
  • 考證:〔《淮南子·說林訓》解梓者不在於捌格。〕
  • 謹照原文梓改捽。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

方言云:無齒杷。从手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