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萧豪韵 平声

阴平
                                                         

䫿

其它僻字:
𩙚 𢑁

𢆽 𢆷 𨚔 𨋫 𧯌 𤐫 𢿏 𩾗 𦨣 𪛕 𡥈 𪚰 𡡏

阳平
                                     

褿 褿

其它僻字:
𩪋 𣽎

𩎘 𤖻 𥲀 𡏮 𡻝 𢧴 𥰜 𧓿 𤻁 𩋃 𧪬

入声作阳平声
               

其它僻字:

𩌏 𪙍

上声

                                                         

丿

其它僻字:

𪊏 𣓌 𧎮 𡜊 𨙹 𤕷 𥤹 𧘈 𨝰 𨎮 𦭼 𩢿

入声作上声
                                  

其它僻字:
𢱢

𤓊 𥭖 𥽿 𤡯 𧞐 𥢔 𧘑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艸騲
拼音:cǎo  韵部:

〈名〉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 草本植物的总称
  •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 未开垦过的荒地
    •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 文书的底稿;初稿
    • 中士人家藏其草。——·洪迈《容斋续笔》
  •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
  • 粗糙;粗劣
    •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
  •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 创造;创立
    • 草,造也。——《广雅》
    • 天造草昧。——《易·屯》注:“草,草创物也。”
  •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 草拟;起稿
    •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
  •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康熙字典古文:

  • 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𠀤音懆。 (皓韻)
  • 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 又《篇海》苟𥳑曰草草。《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𥳑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陳寵傳》蕭何草律。
  •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 又姓。《正字通》草中。
  •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 (麌韻)
  • 《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 又此苟切,凑上聲。 (有韻)
  • 《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 (皓韻)
  • 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 考證:〔《說文》自保切,音皁。斗櫟實也,橡斗子。〕
  • 謹照原文皁下增草字。橡斗上增一曰二字。〔《徐鉉》曰實可染白爲黑。〕
  • 謹照原文白改帛。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草𣁬、逗。櫟實也。一曰象斗。木部。栩?也。其皁一曰樣。又曰。?、栩也。又曰。樣、栩實也。按此言櫟者、卽栩也。陸璣云。栩今柞櫟也。徐州人謂櫟爲杼。或謂之栩。其子爲皁。或言皁斗。其殻爲汁。可以染皁。今京洛及河内多言杼汁。或云橡斗。按草斗之字俗作皁、作皂。於六書不可通。象斗字當從木部作樣。俗作橡。从艸。早聲。自𠈃切。古音在三部。周禮大司徒。其植物宜早物。假借早晚字爲之。籒文作?。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别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通用爲草棧字。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丨讀若𦥓。引而上行也。枝謂兩旁莖枝。柱謂丨也。過乎屮則爲𡳿。下垂根則爲?(木)。古文或㠯爲艸字。漢人所用尙爾。或之言有也。不盡爾也。凡云古文以爲某字者、此明六書之叚借。以、用也。本非某字。古文用之爲某字也。如古文以洒爲灑埽字。以𤴔(疋)爲詩大雅字。以丂爲巧字。以臤爲賢字。以𣥐{止+刀刀[上下]}(𣥐)爲魯衞之魯。以哥爲歌字。以詖爲頗字。以𥆞爲靦字。籒文以爰爲車{車+爰[左右]}字。皆因古時字少。依聲託事。至於古文以屮爲艸字。以𤴔(疋)爲足字。以丂爲亐字。以𠈪爲訓字。以㚖爲澤字。此則非屬依聲。或因形近相借。無容後人效尤者也。讀若徹。上言以爲、且言或。則本非艸字。當何讀也。讀若徹。徹、通也。義存乎音。此尹彤說。尹彤見漢人艸木字多用此。俗誤謂此卽艸字。故正之。言叚借必依聲託事。屮艸音類遠隔。古文叚借尙屬偶爾。今則更不當爾也。丑列切。十五部。凡屮之屬皆从屮。尹彤說。三字當在凡屮上。轉寫者倒之。凡言某說者、所謂博采通人也。有說其義者。有說其形者。有說其音者。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臣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徹地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