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鱼模韵 平声

阴平
                                       

洿

其它僻字:

𪋯 𪅰 𦄼 𦘴 𧦝 𨛭 𤝹 𡨢 𧻷 𢖳 𥿇

阳平
                                  

跿

其它僻字:

𧍪 𩶭 𪆂 𥰛 𧾱 𧎄 𧓻 𥱻 𨵦 𤬛

入声作阳平声
                 

㻿

其它僻字:

𢪏 𤌍 𦳯 𡰿 𩌮 𣔻 𩑒 𪃃 𨌥 𥪋

上声

                                                   屿   

峿

其它僻字:

𪓐 𢻬 𪂾 𧽟 𥯶 𥴧 𠰍 𦭯 𥰠 𡽂 𢜮 𧑓

入声作上声
        [廷]      宿  [伸]                     

㩿 踿 鼿

其它僻字:

𩑡 𩨳 𨧱 𣤶 𧰵 𧛔 𪇰 𧼭 𤞞 𣨍 𡡐 𧿳 𥳇

去声

                                    簿              

其它僻字:

𧯛 𩣷 𤸵 𦺉 𠕦 𡱣 𥉁 𩽩

入声作去声
鹿     绿          

其它僻字:

𥉑 𤞞 𦪇 𦝭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吐 鱼模韵 上声 tù 音土。《说文》写也。《玉篇》口吐也。
吐 鱼模韵 去声 tù 音兔。《广韵》欧也。

拼音:tǔ  韵部:
〈动〉
    (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
  • 同本义
    • 吐,写也。——《说文》
    •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大雅·烝民》
    • 然我一沫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
    • 血入乎牙,不肯吐口。——韩愈《元和圣德》
    • 机发吐丸。——《后汉书·张衡传》
    • 与风水相吞吐。——·苏轼《石钟山记》
  • 又如:吐气纳元(道家的一种练功修身之法。吐、纳是我国古人的一种养生之术);吐信(吐舌头);吞吐(吞进和吐出);吐沫(吐出沫子);吐茹,吐哺(吐出嘴里食物)
  • 口说,陈说 。如:吐属;吐决(发表言论,断定事理);吐款(说出款曲。吐露真情);吐诚(说出真心话);吐肝露胆(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吐供(招供);吐言(说话);吐沥(倾诉)
  • 显露,呈现 。如:吐口(露口风);吐白(显露白色);吐絮(露出棉絮);吐端(呈现端应);吐绿(呈现翠绿色)
  • 发出;散发 。如:吐火(发出火光);吐曜;吐辉(发出光辉);吐焰(发出光焰);吐咬(吐音咬字);吐字;吐辞;吐音(发音);吐泄(发泄);吐绚(焕发光彩);吐发(焕发)
  • 长出 。如:吐穗;吐芽
  • 抒发;抒写 。如:吐文(写作。吐属);吐论(发议论);吐谈(谈吐)
  • 由里向外伸 。指舌头。如:吐舌头
  • 使能够迅速硬化的粘液从口中出来形成丝、网、茧 ——用于蜘蛛或蚕。如:蚕吐丝
  • 摆出,亮出 。武术用语
    • [燕青] 把布衫脱将下来,吐个架子。——《水浒传》
  • 开放 。如:吐葩(开花);吐花
  • 出 。如:吐奇(出奇谋);吐决(出谋决策);吐故纳新;吐懑(发泄内心的愤懑)
〈名〉

拼音:tù  韵部:麌、遇
〈动〉
  • 呕吐。呕出胃内容物 。如:吐下(呕吐下泻);吐逆(呕吐而气逆);吐红(吐血);吐眩(呕吐眩晕);吐骂(唾骂);吐药(促使呕吐的药物);吐壶(唾壶);恶心要吐
  • 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 。如:如果把它们完整地吞下去的话,它们又会被吐出来
  • 退还非法的或不义的收益 。如:吐赃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寫也。从口。土聲。他魯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