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齐微韵 平声

阴平
      尿     西                                     

鼿 㰿

其它僻字:

𩣚 𤱍 𦐉 𣚂 𠂣 𤿎 𠜱 𨻼 𥏠 𧪡 𨻵 𧧺 𣢍 𩓠 𨾚 𤮰 𦠄 𧗇 𥝌 𣢑 𨵎 𠨚 𧬊 𤟤 𢹍

阳平
                                            

鬿 㺿

其它僻字:
𩭇

𧋘 𥉘 𧡨 𤇴 𧰙 𪘫 𢓡 𡖂 𦝢 𧝋 𢜽 𦉈 𨛬 𧢦 𠠍 𢤂 𩧋 𣮉 𥰙 𠻗 𦃇 𩇯 𤪌 𧡺 𨵈 𥌛 𩌃 𢾁

入声作阳平声
               

其它僻字:

𠴫

去声作阳平声
 

上声

                  贿                                 

䬿 氿

其它僻字:

𦰫 𠪙 𩌦 𩰞 𤡪 𠷏 𤼒 𡧭 𡺮 𪊨 𤈦 𥯲 𣀷 𨓦

入声作上声
            湿                       

鰿

其它僻字:

𩋡 𪀦 𣒃 𦸗 𡫁 𧾢

去声

                            婿             退                             

羿 丿 浿

其它僻字:
𩤸

𥉻 𩥉 𤫝 𥉆 𤹝 𩍘 𣖾 𢴨 𥄔 𣨶 𠭥 𨿠 𢄢 𩏚 𩪧 𢈶 𢖫 𢘽 𨘇 𥝈 𥳊 𦒎 𡢖 𢰂 𧫚 𢢞 𥰰 𩊒 𤤺

入声作去声
        驿      

䭿

其它僻字:

𠙆 𧏾 𪒄 𤜜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jí  韵部:
〈动〉
  • 同本义
  •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
  • 引申为停留
    •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 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 沙鸥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
    •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 集合;聚集;收集
    • 人皆集于苑。——《国语·晋语》
    •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
    • 皆集于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四面集。——·魏禧《大铁椎传》
  • 又如:集凑(收集拼凑);集叠(收取,打叠);集贤院(唐文学三馆之一。掌秘书图籍等事);集缀(聚集联缀,编辑)
  • 依就
  • 又如:集服(顺从,服从);集附(归心,顺服)
  • 至;遭受
    • 不其集亡。——《国语·晋语》。注:“至也。”
  • 又如:集蓼(遭遇苦难);集枯(遭到冷遇)
  • 成功
    •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左传·成公二年》
  • 又如:集事(成事;成功)
  • 召集
    • 莫不毕集。——·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 集诸将而语。——·全祖望《梅花岭记》
    • 谢庄少年。——·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通“辑”
  • 和协,安抚
    • 问所以安集百姓。——《史记·曹相国世家》
    • 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汉书·匡衡传》
    • 安集洛阳。——《后汉书·杜诗传》
    • 安集吏民,顺俗而教。——《吴子·图国》
  • 安定
    •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史记·秦始皇本纪》
    • 几可以解释安集。——《汉书·王莽传下》
    • 存抚天下,安集中国。——《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名〉
  • 集子,诗文的汇集
    •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 又如:文集;诗集;地图集;画集
  • 集市 。如:集场(集市);集期(集日)
  • 集镇,市镇
    • 那山里关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老残游记》
    •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幺村,叫做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儒林外史》
  • 书、影片的一部分 。如:这些文章分三集出版;这部影片分上、下两集;十集电视连续剧
  • 由某些规定的或满足一定条件的事物(称为元素)组成的总体 。如:空集
  • 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 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新唐书》
  • 中国古州名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康熙字典古文:

  • 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集韻》《類篇》籍入切,𠀤音箿。 (緝韻)
  • 說文》本作雧。羣鳥在木上也。《詩·周南》集于灌木。
  • 又《廣韻》就也,成也。《書·武成》大統未集。《傳》大業未就。《詩·小雅》我行旣集。《箋》集,猶成也。
  • 又《韻會》雜也。《孟子》是集義所生者。《註》集,雜也。
  • 又《廣韻》衆也。
  • 又《廣韻》安也。《史記·曹參世家》問所以安集百姓。
  • 又《玉篇》合也。《廣韻》聚也,會也,同也。《史記·秦始皇紀》天下雲集響應。《前漢·鼂錯傳》動靜不集。《註》師古曰:集,齊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鱗集仰流。
  •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險其走集。《註》走集,邊境之壘辟也。
  • 又《前漢·藝文志》劉歆總羣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註》師古曰:輯與集同。謂諸書之總要。《韻會》文集,文所聚也。唐有子史經集四庫。
  • 又州名。《廣韻》漢宕渠縣,梁恭帝爲集州。
  • 又《廣韻》姓也。漢有集壹。
  • 又《韻補》叶疾救切,音就。 (宥韻)
  • 詩·小雅》我龜旣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猶,于救切。
  • 又叶昨合切,音雜。 (合韻)
  • 詩·大雅》天監在下,有命旣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 考證:〔《左傳·昭二十三年》險其走集。《註》集,謂邊境之壘辟也。〕
  • 謹按註中集上脫走字下多謂字。今照原文改走集邊境之壘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