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卷:用贤
用贤一
- 原管子曰昔黄帝得蚩尤明乎天道得太常察乎地利得青帝辨乎东方得祝融辨乎南方得大封辨乎西方得后土辨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下化 左传曰舜举八凯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考内平外成 论语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孔安国注禹稷契皋繇伯益 帝王世纪曰禹纳礼贤人一沐三握发一食三起 尚书曰高宗梦傅说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帝王世纪曰文王敬老慈幼晏朝不食以延四方之士是以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之属咸至是为四臣 毛诗曰棫朴文王能官人也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苌注曰芃芃木盛也棫白桵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喻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也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乱理也十人谓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其一人谓文母也 管子曰桓公在灞管仲隰朋见忽有二鸿飞而过公叹曰寡人有仲父犹飞鸿之有羽翼 汉书曰高帝云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运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班彪王命论曰举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 汉书曰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不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
- 增通鉴曰汉昭烈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又曰晋时海内大乱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镇东司马王导说琅邪王睿收其贤俊与之共事于是辟椽属百馀人刁协卞壸陈頵庾亮等皆与焉 又曰周顗奔琅邪王睿桓彝亦避乱过江见睿微弱谓顗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顗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 又曰秦以王猛为相猛刚明清肃善恶著白放黜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秦国大治 唐书曰太宗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以后纳忠諌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徵而已 又曰太宗为天策上将军下教以杜如晦等并以本官为学士凡分三番递宿于阁下号十八学士 又曰帝召马周未至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大悦诏直门下省 又曰帝尝曰朕官必以才不者虽亲若襄邑王神符不妄授若才虽仇如魏徵不弃也 通鉴曰明皇谓卢怀慎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又曰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唐书曰德宗时外虽有宰相主大议而陆贽常居中参决时号内相 又曰宪宗以裴垍为学士时李绛崔群与同列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李夷简御史中丞皆踵蹑为辅相自它选任罔不精明以成元和之治 宋史曰天子英武乐延天下奇才而尤礼文士扈载与张昭窦俨陶榖徐台符俱被进用 又曰太宗厉精庶政注意辅相以李昉旧德亟加进用继擢吕蒙正张齐贤迭居相位复进贾黄中俾参大政而四臣将顺德美脩明庶政以致承平之治 通鉴曰太宗尝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又曰真宗问李沆治道所宜先沆对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宋史曰仁宗时晏殊为相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 又曰仁宗用文彦博富弼为相诏百官郊迎范镇曰隆之以虚礼不若推之以至诚近制两制不得诣宰相居第百官不得间见是不推之以诚也愿罢郊迎除谒禁则于御臣之术为两得矣 又曰富弼与文彦博并相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脩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 元史曰仁宗即位召世祖朝谙知政务素有声望老臣平章程鹏飞董士选太子少傅李谦左丞郝天挺廉访使程钜夫等诣阙同议庶务 通鉴曰元仁宗尝曰回回以宝玉鬻于官此何足为宝惟善人乃可为宝善人用则百姓安又曰元英宗以拜珠为相谓之曰乃祖穆呼哩佐太祖安图相世祖卿念祖宗令闻岂不尽心拜珠再拜曰臣畏天下事大识见有未尽年少不克负荷无以报圣恩耳 通纪曰明太祖下婺州胡大海荐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太祖遣使以书币徵之至建康入见命有司创礼贤馆处之 又曰仁宗即位进蹇义少傅杨士奇少保杨荣太子少傅金幼孜太子少保并兼职如故内阁位进三孤始此士奇等旬月间自五品超迁至一品臣子恩遇至此极矣 又曰仁宗赐蹇义杨士奇敕内有云书曰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自古君臣相遇难矣往绩惟茂永终是图 又曰孝宗经筵毕召内阁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至文华殿取群臣奏本付溥等面议以次陈奏从容顾问拟议停当然后批答 又曰刘大夏尝召入内廷奏事至御榻前上转视左右即近侍内臣皆退避不与闻也 又曰都御史戴珊以疾求退不得一日上召刘大夏议事因奏及之曰珊恐微诚不能动天令臣见陛下日为彼申达下情上曰卿去说与珊朕以天下事推诚付托犹家人父子也太平未兆何忍舍我而先归乎
用贤二(求贤 优贤附)
- 原贤者国家之器用 欲霸王者托于贤 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任天下智力 以圣贤者为牧上贤下不肖 贵人而贱禄 善人在上国无幸民 禹称善人进不善人远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能用善人民之主也 任能 使能 任才尚计 知人拔善 或以言扬或以德进任贤得人 举不失德 拔奇取异不问仆𨽻 取士于贤不拘卑贱 唯其任也何贱之有 急贤甚于饥渴用人速于顺流 收天下之杰 朝九州之俊 收礼名豪 网罗群彦 探海出珠举网罗凤 群士慕向俊杰来仕 杖策北渡 鳞集帝宇 迎龙凤于廊庙登俊乂于垄亩 林无被服山无韦带丛林之下无愁士江河之畔无隐夫 河滨无洗耳之士 渊薮无不收之叹 高宗梦傅说 文王见吕尚 以币聘伊尹 设坛拜韩信 吕尚牧渭滨 乐道出狱吏 拔足挥洗揖郦生之说 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 二老归周四奇入汉 舜驾五龙汉鼓六翮 汉用三杰 魏基五俊 使四面从五圣 颛顼年十五而佐黄帝 帝喾年十五而佐帝颛顼 黄帝举风后力牧 舜左禹而右皋陶 使少皞主金 使祝融氏主火 以句龙为后土 命重氏为南正 分命羲仲宅隅夷 申命羲叔宅南交 分命和仲宅昧谷 申命和叔宅幽都 尊任伯禹尊显之官 处群臣之上 分掌四方各如巳视 辅佐不阿 智竭其策 勇奋其威 同心同德 同德度义 得力牧而为五帝先 得咎繇而为三王祖 举后稷民除四死 问鬻子民得四生 十夫帝翼 九才乱武 五贤兴邦二八登帝爪牙信布腹心良平 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 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俊民用章家用平康 寅亮天工 佐化于外 其惟吉士相我国家 既获仁人祗承上帝 格于皇天格于上帝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蔼蔼王多士萋萋臣尽力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公侯干城 公侯腹心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卫青在位淮南不敢谋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奔走予曰有先后予曰有禦侮 如石投水 河润九里 冀得其泽 鱼有水 凤有翼 把梓皮革自楚往也 天下之士多就之 俊乂在官 罔匪正人 六官之长皆民誉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振鹭于飞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 增𨕖举英才无拘定制 英能承风俊乂咸事 拔岩徒以为相 载钓叟而师之 鉴啬夫捷给之对 思绛侯木讷之功 圣主贤臣世以致理 天下喁喁仰其风采 庙堂纳其高谋 疆埸宣其智力帷幄容其謇辞 举措禀其程式 用人当用其所长 用贤转石 用君子则治 人主用忠良久益治用邪佞一日多矣 抑奔竞而崇恬静庶几有难进易退之人 隆礼貌以尊贤而用之未尽 十倍此以待天下士犹恐不至 知人尧舜犹病 用贤人主之事 召诸贤于散地 一时誉望收召略尽 御极以来亲择群才 大者为栋梁小者为榱桷 惟贤是咨士皆在朝廷 设此待天下贤士 非敢望拔十得五其为我博𨕖贤士朕将用之 此名臣也朕将用之 有德老儒请徵用之 朕且大用布衣不次进用 下列寘诸要途 宰相岂尽由科第 宰相须用读书人 寓意磻溪 副予前席 注想元老 渴想仪刑 犹恨致用之晚 致太平必斯人 自举无先容 非由左右言 闻其彊干召还 惜閒卿于彊健时 受命而来喜于得贤 方羙官缺每欲用卿 汉高佐命出自亡秦 光武得贤亦资暴莽 齐桓忘管仲之奢僣而录其匡合之大谋 汉高舍陈平之丑行而取其六奇之妙算 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 夏禹得皋陶为三王祖 齐桓得管仲为五霸长 帝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 王魏善諌而房杜让其直 英卫善兵而房杜济以文 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 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 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 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 以諌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徵 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汝得象殊重慎微密 昌朝儒者学问该洽 惟汝仲淹汝诚予察 予晚得弼予心弼悦 曰衍汝来汝予黄发 予早识琦琦有奇骨 惟脩惟靖立朝䡾䡾 素相之后含忠履洁 襄虽小官多闻予彻 大臣忠厚如王曾 清纯如张知白 刚正如鲁宗道 质直如薛奎 冰鉴则有王恕彭韶练达则有马文升刘大夏 老成则有刘健谢迁 文章则有王鏊丘浚 刑宪则有闵圭戴珊
- 原求贤帝咨四岳 明扬仄陋 敷求哲人 勤于求贤 旁求俊彦 开求贤之路 求贤如不及 我求懿德 无幽不求 天赐贤人 梦帝赉良弼 兴能进贤 举贤 举佚民 赞杰俊聘名士礼贤者 举贤良文学 举尔所知枚卜功臣 聿求元圣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 一馈七起 一食三起 方欲兴文武 每食未尝不在钜鹿 仰山侧席 障贤者死
- 增天下之士骚然而至 拂巾衽褐以企旌车 白驹皎皎不离风尘 束帛戋戋荣高物表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必有我师 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求贤暂劳垂拱永逸 束帛未贲于丘园 蒲轮顿毂而不驾 比下诏求贤 又搜逮所遗 岂借才异代治今日之天下 天生贤才自足以供一代之用 止得求名文士 难得有道贤人 何以副求贤之意 思得贤士寤寐不忘遗逸皆见旌异 因民望而并招之 搜访山林隐逸之士 招致山泽道艺之士 分行十道旁求隐逸之士 手诏趣召 奉诏求贤 求贤三十年 劳于求贤然后成无为之治 乐于忘势乃能致难进之贤 求贤图治宵旰皇皇 群贤偕来布列在位
- 原优贤就贤体远尚有德 尊有术 圣人养贤 大烹养贤礼下贤者 外礼宰相 待以殊礼 待以师礼 待以客礼 天子交匹夫 周公下白屋 五耦而式 三顾于庐 轩辕膝行 文王趋拜 上亲执辔 释旄系袜拜于床下 每为之拜 不冠不见 揽履而起 遂至车前 引登御床 唆邀入舆 为掘新井 为设虚坐 子陵俱卧耳 子太非吾吏 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 式商容庐 君其力就会 终禄其身封比干墓 载自临丧
- 增急登贤之举虚降己之礼 加隆崇之恩极养贤之礼 唯恐礼之不重 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 侧席以求 下车而揖 倾身礼之 降寝殿设坛席 尚书奉引延问得失 引至卧内 赐坐询事 见必为兴 去辄临轩以送 入屏不趋赞事不名 以辈行呼而不名 锡以几杖 赐延年杖 敕赐尚书禄 御书得贤颂 解衣衣之 覆以襭袍 庭为纳陛 乡改旌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