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影印古籍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词谱
诗词地图
对仗词汇
诗词日历
诗词书店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对联校验
诗集校验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诗社
以渊鉴类函目录结构为基础,整合
《渊鉴类函》
,
《艺文类聚》
,
《广群芳谱(前五十九卷)》
,
《佩文斋咏物诗选》
,
《骈字类编》
及
《分类字锦》
等类书,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分类检索功能。
总目录
上一项:五经
当前:
文学部·文具
分类字锦
文具第十二
二字成对
笔格
吴筠丨丨赋幽山之桂树恒萦风而抱雾叶委郁而陆离根纵横而盘互尔其负霜含液枝翠心赤剪其匡条为此丨丨
书筒
李白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丨丨诗桃竹丨丨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
云月
苏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父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复以月石风林屏赠之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诗紫潭出元云翳我潭中星独有潭上月倒挂紫翠屏我老不看书默坐养此昏花睛时时一开眼见此丨丨眼自明
雪林
苏轼有丨丨砚屏率鲁直同赋诗
翔凤
南史梁武帝纪天监四年春正月有司奏吴令唐佣铸盘龙火炉丨丨砚盖诏禁锢终身
盘螭
洞天清禄集铜笔格须奇古者为上然古人少曾用笔格今所见铜铸丨丨形圆而中空者乃古人镇纸非笔格也
戴矩
履规
杜笃书槴赋惟书槴而丽容象君子之淑德戴方矩而丨丨加文藻之修饰
书簏
林逋诗筒诗酒箧将丨丨谁言季孟间
砚屏
云林石谱糯州朱阳县石产土中或在高山其质甚软无声一种色深紫中有白石如圆月或如龟蛇吐云气之状两两相对工人就石段揭取用药点化镌治而成间有天生如圆月形者极少得之昔欧阳永叔赋云月石屏诗特为奇异又一种色黄白中有石设如山峰罗列远近涧壑相亦是成片修治镌削皮其生趣乃成物像以手栊之石面高低多作丨丨置几案间全如图画
洞壑
阴岩
揭徯斯砚山诗丨丨洞壑寒谽谺宛转细路通褒斜
二字备用
仄
牙尺
玉堂杂记御前设小案用丨丨压蠲纸一幅傍有漆匣小歙砚寘笔墨于玉格
玉格
见上注
玉架
王勃观内怀仙诗丨丨残书隐金坛旧迹迷迹一作路
水滴
洞天清禄集铜性猛烈贮水久则有毒多脆笔毫又滴上有孔受尘水所以不清故铜器不可用金银锡者尤猥俗今所见铜犀牛天禄蟾蜍之属口衔小盂者皆古人以之贮油点灯今人误以为丨丨耳正堪作几案玩具
银匣
老学庵笔记唐彦猷砚录言青州红丝石砚必用丨作丨凡石砚若置丨丨中即未乾之墨气蒸上腾其墨乃著盖上久之盖上之墨复滴砚中亦不必经夜也铜锡皆然而银尤甚虽漆匣亦时有之但少耳彦猷贵重红丝砚以丨为丨见其蒸润而未尝试他砚也
砚滴
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诗愁侵丨丨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花石
开天遗事学士苏颋有一锦纹丨丨镂为笔架尝置砚席间每天欲雨即此石架津出如汗逡巡而雨颋以此常为雨候固无差矣
简版
老学庵笔记元丰中王荆公居半山好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书藏经名遣人就蒋山寺取之人士因有用金漆版代书帖与朋侪往来者已而苦其露泄遂有作两版相合以片纸封其际者久之其制渐精或又以缣囊盛而封之南人谓之丨丨北人谓之牌子后又通谓之丨丨或简牌
奇雅
洞天清禄集石笔格灵壁英石自然成山形者可用于石下作小漆朱座高半寸许丨丨可爱
压尺
玉堂杂记中兴后凡除拜节钺以上多由中书进熟状院吏云锁中左者文臣也右选者武臣也逐房临时呼院吏取索是以知之惟草后妃太子宰相麻则不容知快行数十辈来宣召云锁小殿子既至便殿上服帽带谕以除授之意御前列金器如砚匣丨丨笔格糊板水滴之属几二百两既书除目随以赐之
平
扈班
琅嬛记羲之有巧石笔架名丨丨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
裘钟
见上注
笔囊
张栻丨丨铭序司马文正公贮丨黄丨及红管笔一枝今藏太史范氏实治平中赐物
画屏
洞天清禄集研屏取名丨极低小者嵌丨腔亦佳但难得耳古人多留意作玩面大如小碗者亦宜嵌背苟非名笔则不可或用古人墨迹亦妙
风林
苏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父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复以月石丨丨屏赠之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诗床头复一月下有丨丨横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
水盂
洞天清禄集余尝见长沙故官家有小铜器形如桶可容一合号右军砚丨丨其底内有永和字此必晋人贮水以添砚池者也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丨丨
三字成对
饰和璧
缀随珠
初学记傅元云汉末一笔之柙雕以黄金饰以和璧丨以丨丨文以翡翠其笔非文犀之桢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秋兔之翰矣
取直节
知虚心
钱起裴侍郎湘州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诗楚竹青玉润从来湘水阴缄书取直节君子丨丨丨
秘词赋
韬文章
王起獭皮书袋赋丨蔚矣之丨丨秘焕乎之词赋弥缝则密岂忘三箧之书周旋必复且涉九衢之路
薰兰气
染芸香
吕牧书轴赋刘向校书之时偏薰兰气扬雄草元之所独丨丨丨
体清净
能屈伸
杜笃书槴赋丨丨丨以和礼体清净而坐立
圆映月
叠成云
李白詶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诗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丨丨五色丨
泉滴沥
烟朦胧
辍耕录宝晋斋研山图右此石是南唐宝石久为吾斋研山今被道祖易去中美旧有诗云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润色裛书几隐约丨丨丨巉岩自有古独立高崧巃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立璧照春野当有千丈松崎岖浮波澜偃仰盘蛟龙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公家富奇石不许常人同研山出层碧峥嵘实天工淋漓上山泉滴沥助毫端挥成惊世文主意皆逢原江南秋色起风远洞庭宽往往入佳趣挥扫出妙言愿公珍此石美与众物肩何必嵩少隐可藏为地仙今每诵此诗必怀此石近余亦有作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唯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此石一入渠手不得再见每同交友往观亦不出示绍彭公真忍人也今余笔想成图彷佛在目从此吾斋秀气尤不复泯矣崇宁元年八月望米芾书
三字备用
仄
珊瑚架
罗隐咏史诗徐陵笔砚丨丨丨赵胜宾朋玳瑁簪
韩直木
云仙杂记有借界尺笔槽而破其槽者白其主人曰丨丨丨如常孤竹君无恙但半面之交忽然折节矣主人大笑
玻瓈匣
诚斋杂记贞元中许商舟行湖中青衣迎入一府女郎请书江海赋碧玉砚银水丨丨为丨
紫方馆
清异录欧阳通善书修饰文具其家藏遗物尚多皆就刻名号研室曰丨丨丨金菰盛砚滴曰金小相镇纸曰套子龟小连城千钧史界尺曰由准氏芒笔曰畦宗郎君夹槽曰半身龙
金小相
见上注
千钧史
见上注
由准氏
见上注
还元竹
清异录自纸行于世简牍之制遂绝子曾与所亲计当取江湖大竹火上出汗候色变白磨莹破之阔半寸长七寸厚三分两两胶固面目在外细线为绳三道编联使卷舒快利每片书字一行密则倍不欲人见者加囊封宜号丨丨丨终以身未至南但成漫语
文绫盖
云仙杂记养砚以丨丨丨贵乎隔尘
漆方士
清异录王丞相溥还政閒居四方书牍答报皆手笔然不过百字目前事与亲党相闻倦于纸札封叠造赤漆小版书其上仆吏以帕蒙传去虽一时间可发数十公自为木笺后后加颊拒安抽面以启闭字湿则能护之故又有丨丨丨漆雕开之名
石莲匣
云仙杂记许芝有妙墨八厨巢贼乱瘗于善和里第事平取之墨已不见惟丨丨丨存
无尘子
云仙杂记方镕隐天门山以棕榈叶拂书号曰丨丨丨月以酒脯祭之
素漆匣
洞天清禄集砚匣当用佳漆为之砚虽低匣盖必令高过寸许方雅观然只用琴光素漆切忌用钿花犀毗之属
书林宝
吴莱西域种羊皮书褥歌饫肉筵开塞馔肥裁皮褥作丨丨丨
璇台赏
梁简文帝咏笔格诗幸因提拾用遂厕丨丨丨
玉镇纸
钱氏私志徽皇闻米元章有字学一日于瑶林殿张绢图方广二丈许设玛瑙砚李廷圭墨牙管笔金砚匣丨丨丨水滴召米书之
石架阁
林洪文房丨丨丨图赞架阁性刚峻未仕时尝语人曰孔子作春秋游夏不能措一辞以生杀所系非若急于矜耀者以文章病天下及居是官闻之者往往阁笔而不下盖亦知所畏矣乌乎笔且不可以妄动况为国任赏刑者乎按谓笔架
边都护
林洪文房丨丨丨图赞外地风寒圣策未定有能相与镇压之使朝行晏然边鄙不耸厥功亦大矣然或不相协和进退自用又岂能制一时飘忽之患哉昔郭汾阳与李临淮最不相能及东伐乃执手以谊相勉每叹世无斯人今见二公良有感夫按谓镇纸
黎司直
林洪文房丨丨丨图赞汉开石渠丨氏以才学应诏上书言欲总齐天下书非一人力因以其兄荐帝嘉其能举亲曰卿之兄弟均可谓邦之丨丨也欤书成因以是官酬之诗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黎氏之德备矣夫按谓书尺
竺秘阁
林洪文房丨丨丨图赞盛夏天子御延英与群臣论治道及边事叹世无颇牧孰可任一臂力会公在傍进言曰臣虽不能任重愿试一障帝嘉其节令带秘阁往焉及事定不言汗马劳翻然自号无弦居士渊明为琴书友可谓功成身退者欤按谓臂阁
曹直院
林洪文房丨丨丨图赞坤臣道也利在方直彼美君子得坤之德畀彼掌纶如丝之出顾瞻周行真一绳墨友者谁欤正字中书恶曲与污惟正是趋或以赤心警戒弗渝子曰益者三友此三子者可谓得友直之义乎按谓夹槽
方正字
林洪文房丨丨丨图赞方氏世居历山介然独行不屑以枉道进至唐开书库乃与其党曹氏出焉帝嘉其直授正字按谓界尺
平
七宝炉
开天遗事内库中有丨丨砚丨一所曲尽其功每至冬寒砚冻置于炉上砚冰自消不劳置火冬月帝常用之
紫翠屏
见云月注
玉蟾蜍
西京杂记广川王去疾发晋灵公冢器物皆朽烂不可别唯丨丨丨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诗御鞍金騕袅宫砚丨丨丨
铜博山
晋东宫旧事皇太子初拜给漆笔四十枚丨丨丨笔床一副
支万钧
刘因远山笔架诗何物能丨笔丨丨案头依约远山痕
小连城
见紫方馆注
鹧鸪沉
清异录沉水带斑点者名丨丨丨华山道士苏志恬偶获尺许修为界尺
豹皮囊
云仙杂记养墨以丨丨丨贵乎远湿
凤凰台
砚史陈文惠丞相家收一蜀王衍时皇太子陶砚连盖盖上有凤坐一台馀雕杂花草涅之以金泥红漆有字曰丨丨丨
玉蛟螭
洞天清禄集玉笔格惟黑白琅玕三种丨可用须镌刻象山峰耸秀而不俗方可或碾作丨丨尤佳尝见一士家用玉作二小儿交臂作剧面白头黑而衣红脚腹白以之格笔奇绝
玛瑙盂
春渚纪闻徐州护戎陈皋供奉行田间遇开墓者得丨丨丨圆净无雕镂纹盂中容二合许疑古酒卮也陈用以贮水注砚因间视之中有一鲫长寸许游泳可爱意为偶汲水得之不以为异也后或疑之取置缶中尽出馀水验之鱼不复见复酌水满中须臾一鱼泛然而起以手取之终无形体可拘复不知为何宝也
玉辟邪
古丨图考丨丨高二寸二分长径四寸有半色微白而红古斑斓间有水银色处传是太康墓中物陜右耕夫锄得之延祐中赵子昂承旨购得之以为书镇
水中丞
林洪文房丨丨丨图赞一言之出必有以利泽于当世而后可以任言责若夫当言而不言塞也不当言而言泛也不泛不塞动有利泽其惟丨丨丨之德乎按谓水滴
般都承
林洪文房丨丨丨图赞都承旨不用院吏奉行文书惟用士人故陈元毛颖辈咸预焉后多为显官今公一遵旧制凡所蓄者彬彬皆文墨之流宜乎能参总机要无所遗失按谓都承盘
四字成对
琉璃砚匣
翡翠笔床
徐陵玉台新咏集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丨丨丨丨无时离手
贮储风月
收拾珠玑
李献能题飞伯诗囊飞伯以布为囊采当世名卿诗投其中诗丨丨丨丨三万斛贮储风月一千篇
色连翠竹
气杂香芸
杨炯卧读书架赋开卷则丨丨丨丨挂编则色连翠竹
书林云翼
墨沼江帆
杨炯卧读书架赋其始也一木所为其用也万卷可披丨丨之前谓丨丨之乍至书林之下若云翼之新垂
不假雕刻
自合圆方
王起獭皮书袋赋仍彼残文不假乎雕刻裁以新制丨丨乎丨丨
深藏清气
满贮苦心
谢宗可诗瓢诗丨丨丨丨留宇宙深藏清气付江湖
静而挂壁
动必依人
王起獭皮书袋赋丨丨丨丨静而挂壁满贮攸戒缄縢受益
临窗储笔
对坐衔烟
吴均笔格赋长丨丨而丨丨永临窗而储笔
剖轮囷玉
著错落珠
谢宗可诗瓢诗剖开架上轮囷玉丨尽胸中丨丨丨
四字备用
仄
杂宝为匣
西京杂记汉制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以丨丨丨丨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玉璧翠羽
见上注
珊瑚笔格
归田录钱思公生长富贵而性俭约闺门用度为法甚谨子弟辈非时不能辄取一钱有一丨丨丨丨平生尤所珍惜常置之几案子弟有欲钱者辄窃而藏之公即怅然自失乃榜于家庭以钱十千赎之居一二日子弟佯为求得以献公欣然以十千赐之他日有欲钱者又窃去一岁中率五七如此公终不悟也赎一作购
横抽仙掌
梁简文帝咏笔格诗仰出写含花丨丨学丨丨
唐贤雅制
林逋诗筒诗丨丨存丨丨诗笔仰防闲题下自注元白唱和尝以竹筒贮诗往还
矗方胜概
林逋诗牌诗丨丨标丨丨读处即忘归
祈阇拳石
云林石谱鼎州祈阇山出石石中有黄土目之为太一馀粮色紫黑其质磊块大小圆匾外多沾缀碎石涤尽黄土即空虚间有小如拳者可贮水为砚滴
壁悬虚白
林逋诗牌诗静丨丨丨丨危楼钉翠微
动有利泽
见水中丞注
镇压圣策
见边都护注
蜀中松石
洞天清禄集蜀中有石解开自然有小松形或三五十株行列成径描画所不及又松止高二寸正堪作研屏
随时舒卷
吕牧书轴赋得丨丨之丨丨合君子之行藏
云生霮䨴
揭傒斯砚山诗东南一泓尤可爱白画元丨丨丨丨
鹿角书格
南史庾易传易志性恬静不交外物以文义自乐安西长史袁承钦其风赠以丨丨丨丨蚌盘蚌研白象牙笔并赠诗曰白日清明青云辽亮昔闻巢许今睹台尚易以连理几竹翘书格报之
参总机要
见般都承注
檀香笔格
云仙杂记李白游慈恩寺寺僧用水松牌刷以吴胶粉捧乞新诗白为题讫僧献元沙钵绿英梅丨丨丨丨兰缣裤紫琼霜
烟云满岫
洞天清禄集东坡小有洞天石石下作一座子座中藏香炉引数窍正对岩岫间每焚香则丨丨丨丨
任一臂力
见竺秘阁注
真一绳墨
见曹直院注
平
管插铜龙
庾肩吾谢赉铜砚笔格启烟磨青石已践孔氏之坛丨丨丨丨还笑王生之璧
乱云四垂
砚史吾收一青翠叠石坚响三层傍一嵌磨墨上出一峰高尺馀顶复平嵌岩如丨丨丨丨以覆砚以水泽顶则随叶垂珠滴砚心上有铭识事见唐庄南杰赋乃历代所宝也
五十五峰
揭傒斯砚山诗序山石出灵壁其大不盈尺高半之中隔绝涧前后丨丨丨丨东南有飞磴横出方平可二寸许凿以为砚号曰砚山诗何年灵壁一拳石丨丨丨丨不盈尺峰峰相向如削铁祝融紫盖前后列
古铜蟾蜍
春渚纪闻丨丨丨丨章申公研滴也每注水满中置蜍研侧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泡陨则滴水入研已而复吐腹空而止
赠青霞君
琅嬛记水仙子为南溟夫人侍者手恒弄一圆石如鸟卵色类玉后以丨丨丨丨青霞君以为经镇一日诵阴符经忽大风雨其石裂破有一虫走出状若绿螈就砚池饮少水乘风雨飞去盖龙也石随合略无缝痕
翰墨居珍
王起獭皮书袋赋既丨丨之丨丨幸提携而无斁
案头远山
见支万钧注
青质白章
洞天清禄集洪景卢夷坚志云一士夫赴官就道其子妇方怀妊轿夫颠仆而半产乃翁呼轿夫欲治之夫曰逗晓不辨道路为一石所碍翁不信亲往视之匾□微似玉璞也携诣玉工解作三片丨丨丨丨成山林云月飞鸟象历历分明自取其二以一谢工工治作屏因贵珰以献御府惜其无对召工问之工具以士夫姓名对被旨以重赏宣取辏成三屏置之玉虚殿
三十六峰
云林石谱江南后主常置一研山径长十馀尺前耸丨丨丨丨皆大如手指左右则引两坡陀而中凿为砚
相对仙居
揭傒斯砚山诗昆崙蓬莱与方壶坐卧丨丨神丨丨
千里提携
李白詶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诗中藏宝玦峨眉去丨丨丨丨长忆君
珊瑚小枝
洞天清禄集笔格或以小株珊瑚为之以其有枝可以为格也
珍秘瑶华
钱起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诗唯将翰苑客丨丨丨丨音珍一作惜
英姿摩云
张安国麒麟砚滴诗壮哉笔砚间丨丨欲丨丨
掌上三峰
刘因远山笔架诗丨丨丨丨看太华人间一发是中原
双钩月生
杨炯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丨丨丨丨
阴锁巉岩
苏轼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诗西山无时春巉岩锁顽阴
介然独行
见方正字注
天禄衔杯
云烟过眼录丨丨丨丨研滴一元王廷用物后归鲜于伯几
灵壁小峰
癸辛杂识水落石出笔格杭省广济库出售官物有丨丨石丨丨长仅六寸高半之玲珑秀润卧沙水道裙褶胡桃文皆具于山峰之顶有白石正圆莹如玉徽宗御题八小字于石背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略无雕琢之迹真奇物也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