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碧鲈(碧鱸)
即鲈鱼。因背部青灰色,故称。 宋 张耒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忍待西风一萧颯,碧鱸东鱠意何如。”
《漢語大詞典》:季鹰鱼(季鷹魚)
指鲈鱼。后人亦用为隐居不仕、闲适安居的典故。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 张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 中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冻醪 元亮 秫,寒鱠 季鹰 鱼。” 前蜀 韦庄 《桐庐县作》诗:“白羽鸟飞 严子 瀨,緑蓑人钓 季鹰鱼 。”
《漢語大詞典》:玉花鲈(玉花鱸)
鲈鱼的美称。 宋 方岳 《送胡兄归岳》诗:“风饱 横江 十幅蒲,秋声正有玉花鱸。”
分類:鲈鱼
《漢語大詞典》:鲈豸(鱸豸)
鲈鱼。 清 曹寅 《江口网鱼夜归》诗:“鱸豸也随时令美,网罛须趁夜潮收。”
分類:鲈鱼
《漢語大詞典》:鰞鲈(鰞鱸)
鲈鱼。 唐 元结 《系乐府·思太古》:“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鰞鱸。”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鲈鱼
分類:鲈鱼
《漢語大詞典》:松水之鱼(松水之魚)
指 吴 地 松江 鲈鱼。又称四鳃鲈,素以名产称。据晋书·张翰传载, 张翰 在 洛 为官,因思故乡 吴 地的莼羹、鲈脍,便弃官归田。此鲈即指 松江 鲈鱼,后因以“松水之鱼”暗寓弃官归隐之情。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中丞训子》:“每念 华亭 之鹤,恒思 松水 之鱼。以此偷閒林下,以终餘年。”
分類:松江鲈鱼
《漢語大詞典》:鲈莼(鱸蓴)
鲈鱼与莼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载: 晋 张翰 在 洛 ,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鱸蓴”为思乡之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今朝空有鱸蓴想,指日还乘虾菜舟。” 清 方文 《忆江南》诗:“鱸蓴初出水,樱笋正盈筐。何必秋风起, 吴 人始忆乡。”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分知安樗櫟,情忍恋鱸蓴。”
《漢語大詞典》:鲈乡(鱸鄉)
产鲈鱼之乡。泛指 江 南水乡。 宋 陆游 《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之一:“欲与众生共安隐,秋来梦不到鱸乡。”《扫迷帚》第二四回:“前读手函,知足下运 龙门 手笔,补鱸乡纪闻。”
分類:鲈鱼水乡
《国语辞典》:射鱼(射鱼)  拼音:shè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鱼目射鱼科。形略似鳜,头大,脊鳍有棘,体长约三十公分,产于热带,口能喷水,将距水面三、四尺远的昆虫射落而食。也称为「铁炮鱼」、「射水鱼」。
《漢語大詞典》:四腮鲈(四腮鱸)
鲈鱼的一种, 松江 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 宋 陆游 《记梦》诗:“团脐霜蟹四腮鱸,樽俎芳鲜十载无。” 汪洋 《白露黄粱熟和静仁先生》诗:“升沉都一笑,归钓四腮鱸。”
《漢語大詞典》:鲈江(鱸江)
松江 的别名。因盛产鲈鱼,故名。 宋 范成大 《鄂州南楼》:“却笑 鱸江 垂钓手, 武昌 鱼好便淹留。”
《漢語大詞典》:淞江鲈(淞江鱸)
即 松江 鲈鱼。产于我国沿海等地的一种名贵食用鱼类。 清 姚鼐 《为王琴德昶题〈泖湖渔舍图〉即送旋里》诗:“日斜掛席风吹晚,晓来网得 淞江 鱸。”
《国语辞典》:石首鱼(石首鱼)  拼音:shí shǒu yú
鲈鱼目石首鱼科的泛称。内耳各有三块大形耳石,故称为「石首鱼」。体长、侧扁,腹部黄色,肉细嫩。鳔很发达,能发出声音。一般栖息于暖海或热带沿海的中、下层,以虾类、小鱼等为食。主要的种类有大黄鱼、小黄鱼、黄花鱼等。
《漢語大詞典》:松江鲈鱼(松江鱸魚)
松江 所产的鲈鱼。以四鳃著名,也称四鳃鲈。肉嫩味美。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操 从容顾众宾客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太平御览卷九三七引 唐 杜宝 《大业拾遗录》:“六年, 吴郡 献 松江 鱸鱼乾膾,鱸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亦省称“ 松江鱸 ”、“ 松鱸 ”。 金 党怀英 《黄弥守画吴江新霁图》诗:“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 松 鱸鲜。” 清 王士禛 《午食得鲈》诗:“蜃虀鴈醢百不爱,缕鱠爱斫 松江 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