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飞扬(飛揚)  拼音:fēi yáng
高举飘扬。《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國語辭典》:飘飖(飄颻)  拼音:piāo yáo
1.随风飘动。《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也作「飘摇」。
2.凌风飞翔。《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六》:「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也作「飘摇」。
《國語辭典》:飘摇(飄搖)  拼音:piāo yáo
1.随风飘动。如:「阵阵清风拂来,柳条儿轻轻飘摇,煞是好看。」也作「飘飖」。
2.凌风飞翔。《战国策。楚策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也作「飘飖」。
3.动荡不安。如:「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中,全民当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也作「漂摇」。
《國語辭典》:摇兀(搖兀)  拼音:yáo wù
摇荡。宋。苏轼 好事近。湖上雨晴时词:「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摇兀。」宋。范成大 昱岭诗:「竹舆摇兀走婆娑,石滑泥融侧足过。」
分類:摇荡飘荡
《國語辭典》:飞飏(飛颺)  拼音:fēi yáng
高举飘扬。《楚辞。宋玉。九辩》:「从风雨而飞飏,以为君独服此蕙兮。」《文选。张衡。思玄赋》:「氛旄溶以天旋兮,蜺旌飘以飞飏。」
《國語辭典》:播荡(播蕩)  拼音:bò dàng
迁徙流亡,居无定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夏氏之乱,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
《國語辭典》:浮荡(浮蕩)  拼音:fú dàng
飘荡。《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漢語大詞典》:荡飏(蕩颺)
飘扬;飘荡。 唐 权德舆 《自桐庐如兰溪有寄》诗:“风前荡颺双飞蝶,花里间关百囀鶯。” 唐 赵氏 《杂言》诗:“杏花如雪柳垂丝,春风荡颺不同枝。” 元 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套曲:“ 鲁 麟呈瑞, 周 凤来仪,天香荡颺酒旗风,甘露调和落花泥。”《东周列国志》第四一回:“ 越椒 见大将旗迎风荡颺,一箭射将下来。”
分類:飘扬飘荡
《漢語大詞典》:飘兀(飄兀)
飘荡;摆动。 宋 欧阳修 《沧浪亭》诗:“岂如扁舟任飘兀,红渠緑浪摇醉眠。” 清 黄景仁 《初更后有携酒食至者欣然命酌即用前韵》:“杖如可化愁高寒,绳便堪梯怖飘兀。”
分類:飘荡摆动
《漢語大詞典》:逸荡(逸蕩)
(1).淫逸放荡。列子·杨朱:“﹝ 夏桀 ﹞恣耳目之所娱,穷意虑之所为,熙熙然以至於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 清 许奉恩 里乘·甲与乙为善友:“若使坐食偷安,反恐逸荡生事。”
(2).犹飘荡。 晋 夏侯湛 《浮萍赋》:“因纤根以自滋兮,乃逸荡乎波表。”
(3).超脱旷达。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 宋 临州 太守 谢灵运 ,其源出於 陈思 ,杂有 景阳 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 唐 皎然 《读〈张曲江集〉》诗:“逸荡 子山 匹,经奇 文畅 儔。”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 曾少詹 子启 ,该博逸荡,其才长於七言。”
《漢語大詞典》:飘突(飄突)
犹飘荡。 元 倪瓒 《恻恻行》:“ 江 水亦浩漾,风帆还飘突。”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族高祖提举府君墓》:“避乱入 永新 ,孤身任飘突。”
分類:飘荡
《漢語大詞典》:泛泊(汎泊)
犹飘荡;飘浮。
分類:飘荡飘浮
《漢語大詞典》:骞荡(騫蕩)
犹飘荡。騫,通“ 鶱 ”。 明 方孝孺 《仙溪霞隐记》:“或变为五色,环涌抱日;或随风騫荡,久而乃没。”
分類:飘荡
《漢語大詞典》:溜淌
犹飘荡。 碧野 《水电城风貌》:“采砂船的水底电缆冲断了,采砂船溜淌了!”
分類:飘荡
《國語辭典》:游丝(游絲)  拼音:yóu sī
虫类所吐的丝,飞扬于空中,称为「游丝」。春夏两季常见。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唐。皎然 效古诗:「万丈游丝是妾心,惹蝶萦花乱相续。」也作「游丝」。
《國語辭典》:游丝(遊絲)  拼音:yóu sī
虫类所吐的丝,飞扬于空中,称为「游丝」。春夏两季常见。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游丝映空转,高扬拂地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也作「游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