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面对(面對)
(1).以背相对。面,通“ 偭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张叔 ﹞上具狱事,有可却,却之;不可者,不得已,为涕泣面对而封之。”
(2).面对面,会面。 明 李贽 《与管登之书》:“虽数十年相别,宛然面对,令人庆快无量也。”
(3).犹面向。 郭沫若 《雄鸡集·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比过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所面对的现实要复杂得多。”
(4).当面对质。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四折:“不知那个是原告,等小人与他面对。”《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今有寃魂在 于得水 家中,你可快去面对。”
(5).谓当廷奏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二年:“右正言 刘燁 请自今言事许升殿面对。”
《漢語大詞典》:面壁
(1).面对墙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忿狷:“ 谢无奕 性麤彊,以事不相得,自往数 王蓝田 ,肆言极駡。 王 正色面壁不敢动。”聊斋志异·瑞云 清 但明伦 评:“斯时也:前之修贄而后得见者,今且面壁而不敢见之。”
(2).指闭门独处,不与闻外事。 宋 苏轼 《答王幼安宣德启》:“方将求田问舍,为三百年之养;杜门面壁,观六十年之非。”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常梦锡:“或谓曰:‘公罢直私门,何以为乐?’ 常 曰:‘垂幃痛饮,面壁而已。’”
(3).佛教语。五灯会元·东土祖师·菩提达磨大师:“当 魏 孝明帝 孝昌 三年也,寓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后因以称坐禅,谓面向墙壁,端坐静修。 宋 黄庭坚 《渔家傲·江宁江口阻风戏效宝宁勇禅师作古渔家傲》词:“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隻履提归 葱岭 去。”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缘合》:“糊涂投入空门,不晓参禪面壁。”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之四:“朝朝面壁学《维摩》,参到禪机返泰初。”
(4).喻常人的静坐养神。红楼梦第六四回:“ 晴雯 道:‘ 袭人 么?越发道学了,独自个在屋里面壁呢。’”
(5).比喻刻苦学习,潜心钻研。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方渭仁 少年负气自豪。里中时有文会,每当同人搦管拈题,苦吟面壁; 方 与 毛会侯 ,輒握手修篁怪石间,相与纵谭天下事。” 清 姚鼐 《送余伯扶重游武昌》诗:“ 皖中 山远人士稀,爱咏清辞长面壁。”
(6).旧时一种体罚,面对墙壁而立。 彭湃 《海丰农民运动》:“废止了野蛮的酷刑,而用文明的面壁,记过和扣分。”
《漢語大詞典》:北面
(1).面向北。古礼,臣拜君,卑幼拜尊长,皆面向北行礼,因而居臣下、晚辈之位曰“北面”。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嚮,三公北面东上。”韩非子·功名:“此 尧 之所以南面而守名, 舜 之所以北面而効功也。”新唐书·张士衡传:“ 幽州 都督 燕王 灵夔 以礼邀聘,北面事之。” 清 杭世骏 《经史质疑·礼记》:“父,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
(2).谓臣服于人。史记·田单列传:“ 王蠋 ,布衣也,义不北面於 燕 ,况在位食禄者乎!”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 武穆王 奄有全 楚 ,富强安静五十餘年。正由三十五舅、三十舅兄弟寻戈,自相鱼肉,举先人基业,北面仇讎。” 胡三省 注:“言举国臣 唐 也。”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况尔四民人等原是 中国 人民,需知天生真主,亟宜同心同力以灭妖,孰料良心尽泯,而反北面於讎敌者也!”
(3).谓拜人为师;行弟子敬师之礼。汉书·于定国传:“ 定国 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刘尹 先推 谢镇西 , 谢 后雅重 刘 ,曰:‘昔尝北面。’” 明 陈宏绪 寒夜录:“ 董萝石 年六十有八,慨然北面 阳明 先生。”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余久不属意於画,盖已 江郎 才尽。阿姊自是才调过人,固应使我北面红妆,云何谓我妄言?”
(4).方位词。谓位置在北。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当下我俩个一个站在北面,一个站在南头,亮了兵器,就交起手来。” 毛泽东 《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歼灭 临城 、 韩庄 地区 李弥 部一个旅,并力求占领 临韩 ,从北面威胁 徐州 。”
《漢語大詞典》:当阳(當陽)
(1).古称天子南面向阳而治。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杜预 注:“言露见日而乾,犹诸侯禀天子命而行。” 孔颖达 疏:“阳,谓日也。言天子当日,诸侯当露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不当阳者,臣子是也;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
(2).以指帝王登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今主上当阳,非 成王 之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
(3).指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临坛揖了众僧,叩头礼下当阳。” 凌景埏 校注:“当阳,指佛。佛教认为,佛是圣中之圣,王中之王,坐北朝南,所以称做‘当阳’。”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从来可烧香,他着我礼当阳。”
《漢語大詞典》:东向(東向)
亦作“ 东乡 ”。亦作“ 东向 ”。
(1).面向东。古代以东为上方、尊位。逸周书·王会:“善芳者,头若雄鸡,佩之令人不昧,皆东嚮。” 孔晁 注:“此东向列次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勃 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説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宋 司马光 《祔庙议》:“若 太祖 已正东嚮之位,则并三昭三穆为七世矣。”
(2).谓向东方进发。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士卒皆 山 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见“ 东嚮 ”。
《漢語大詞典》:回向(迴向)
佛教语。谓回转自己的功德,趋向众生和佛果。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俱识还源,竝知回向。” 元 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能吃酒,会噇斋,吃得醺醺醉,便去搂新戒。讲经和回向,全然尷尬。”《西游记》第一百回:“待交了经,就来与你回向也。”
(1).回首面向。书·召诰“面稽天若”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曰:“面,犹迴向也。”
(2).佛教语。谓回转自己的功德,趋向众生和佛果。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七:“归心游太极,迴向入无名。” 倪璠 注:“《维摩詰经》:‘志当安住,方便迴向。’…… 僧肇 曰:‘迴彼杂行,向于一乘,此迴向心也。’” 隋 王胄 《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復藉大因缘,勉以深迴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只有其中一篇《归天返地》,视人生观似乎和佛法的回向相仿佛。”
《漢語大詞典》:东面(東面)
(1).面向东。礼记·曲礼下:“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宁,门与屏之间。庄子·秋水:“﹝ 河伯 ﹞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新唐书·礼乐志六:“使者升西阶上,东面。”
(2).东边,东侧。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 渚宫 东面烟波冷, 浴殿 西头鐘漏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你就屈驾住了东面厢房;当中是个堂屋,我们常要来打吵的。”
(3).古代事师之礼,师坐东面向西,弟子面向东事之。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 信 令军中曰:‘生得 广武君 ,购千金。’ 信 得之,乃东面师事之。”参见“ 东嚮 ”。
《漢語大詞典》:东向(東向)
亦作“ 东乡 ”。亦作“ 东向 ”。
(1).面向东。古代以东为上方、尊位。逸周书·王会:“善芳者,头若雄鸡,佩之令人不昧,皆东嚮。” 孔晁 注:“此东向列次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勃 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説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宋 司马光 《祔庙议》:“若 太祖 已正东嚮之位,则并三昭三穆为七世矣。”
(2).谓向东方进发。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士卒皆 山 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见“ 东嚮 ”。
《漢語大詞典》:面缚(面縛)
双手反绑于背而面向前。古代用以表示投降。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其右 具丙 亦舍兵而缚 郭最 ,皆衿申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 杨伯峻 注:“面缚,即自后缚之。”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 伐 紂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司马贞 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谓宜投戈顿顙,面缚乞身。”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一折:“你既肯面缚归降,我也须降阶接待。” 严复 《原强续篇》:“是何异驱四百兆之赤子,繫颈面缚以与其仇,以求旦夕之喘息。”参见“ 面缚舆櫬 ”。
《漢語大詞典》:面缚舆榇(面縛輿櫬)
语本左传·僖公六年:“ 许男 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櫬。” 杜预 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櫬,棺也。将受死,故衰絰。”后因以“面缚舆櫬”谓双手反绑,车载空棺,表示投降并自请极刑。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至 成都 , 禪 率太子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缚舆櫬诣军门, 艾 执节解缚焚櫬,受而宥之。”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 衍 君臣面缚舆櫬,出降于 七里亭 。” 清 黄宗羲 《徵君沈耕岩先生墓志铭》:“即使面缚舆櫬,犹应宣布皇威,而后愍其归死以宥之。”亦省作“ 面櫬 ”。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 子婴 面櫬, 汉祖 膺图。”
《漢語大詞典》:背向
(1).背对和面向。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兵失》:“善阵,知背向,知地形,而兵数困,不明於国胜、兵胜者也。”《淮南子·兵略训》:“明於星辰日月之运,刑德奇賌之数,背向左右之便,此战之助也。”后汉书·刘盆子传:“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笔书謁欲贺,其餘不知书者起请之,各各屯聚,更相背向。”
(2).反对和拥护。犹向背。 冯雪峰 《雪峰寓言·猩猩和野兽们》:“他是否还和他的王位在一起,只须看他的臣属们的背向就得啦。”
《漢語大詞典》:公开(公開)
(1).面向大家,不加隐蔽。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七:“ 小二黑 也知道这事是合理合法的了,索性就跟 小芹 公开商量起来。” 沙汀 《闯关》五:“‘你要知道,我们是公开住的呢。’来客提醒着他。”
(2).把秘密公布出来。 丁玲 《韦护》第三章:“ 仲清 竟到学生前也说起他的坏话,公开他的住址,这本来是不公开的。” 沙汀 《困兽记》第三章:“‘哎呀,你们是在打哑谜啦?’ 章桐 忽然做嘴做脸的叫了,‘公开出来好吧!’”
《漢語大詞典》:奏记(奏記)
(1). 汉 时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汉书·朱博传:“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説云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迄至 后汉 ,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牋。”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於郡将曰奏牋,其他为白事。”
(2).用书面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汉书·丙吉传:“ 贺 即位,以行淫乱废, 光 与车骑将军 张安世 诸大臣议所立,未定。 吉 奏记 光 。” 汉 王充 论衡·对作:“论衡之人,奏记郡守,宜禁奢侈,以备困乏。”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启》:“是以弥年不敢奏记。” 清 钱谦益 《太常寺少卿鹿公墓志铭》:“公奏记大司农 李汝华 曰:‘每岁 广东 解金花银两恭进大内,此近例也。’”
《漢語大詞典》:奏报(奏報)
以书面向帝王报告。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恰好一日 山东 巡抚奏报该省学政因病出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一一二九年, 金泰州路 都统又奏报, 大石 在发展势力。”
《漢語大詞典》:西乡(西鄉)
亦作“ 西嚮 ”。 面向西方。礼记·檀弓下:“男子西乡,妇人东乡。”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 西嚮侍。”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亦作“ 西嚮 ”。 复姓。 春秋 宋 有 西乡曹 。见尸子
《漢語大詞典》:面向
面对;朝向。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如:我们应当面向群众。
《漢語大詞典》:高度
(1).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底部到顶端的距离。 巴金 《灭亡》第一章:“在他底前面真正立着一根竹竿,而且还拼命地往上长,差不多到了不可捉摸的高度。”
(2).引申指抽象事物发展所达到的高的程度。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所以发展至高度时,程式与原来事物的关联虽犹存留可见,而往往添出奇异‘细节’以直捷痛快地表达特有的意义。”
(3).程度很高。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今天,他的精神更是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