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穷(不窮)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漢語大詞典》:陆沉(陸沉)
(1).陆地无水而沉。比喻隐居。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 郭象 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史记·滑稽列传:“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於俗,避世 金马门 。’”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谓无水而沉也。” 北周 庾信 《幽居值春》诗:“山人久陆沉,幽逕忽春临。” 明 唐寅 《赠南野》诗:“我亦陆沉斯世者,买邻何日许相陪?”
(2).指隐逸之士。 唐 白居易 《送张南简入蜀》:“昨日詔书下,求贤访陆沉。”
(3).比喻埋没,不为人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高义难自隐,明时寧陆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范公石湖:“ 吴 臺、 越 垒,距门纔十里,而陆沉於荒烟野草者千七百年。” 清 钱谦益 《戊戌中元寓僧舍毒热如坐甑中偶见王孟端画竹漫题二绝》之二:“竹埤梧垣久陆沉,舍人泼墨尚萧森。”
(4).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入 洛 ,过 淮 泗 ,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宋 陈经国 《沁园春》词:“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氊未还?” 清 秋瑾 《感怀》诗:“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
(5).愚昧迂执,不合时宜。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而凡夫浅识,不辩邪正,谓守道者为陆沉,以履径者为知变。”
(6).谓陆地沉入海底。 郭沫若 《星空·吴淞堤上》:“这是世界末日的光景,大陆,陆沉了吗!”《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身后的荒岛已经消失,像是那里发生了陆沉,只剩下一片澄明的海。”
《漢語大詞典》:沈沦(沈淪)
亦作“沉沦”。
(1).埋没。 汉 刘向 《九叹·愍命》:“或沉沦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后汉书·孟尝传:“而沉沦草莽,好爵莫及,廊庙之宝,弃於沟渠。” 宋 司马光 《华星篇》:“ 丰城 古剑沉沦久,匣中夜半双龙吼。”
(2).指埋没不遇的贤士。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宋 曾巩 《赠张济》:“忆初 兰渚 访沉沦,一亩萧然里舍贫。”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不知名》:“忽闻天子访沉沦,万里怀书西入 秦 。” 清 吴伟业 《题徐文在西佘山庄》诗:“始知 萧相 计,留此待沉沦。”
(3).沉没;没入水中。南史·孝义传上·张进之:“ 味之 尝避地堕水沉没, 进之 投水拯救,相与沉沦,久而得免。” 冰心 《春水》诗之二四:“无数的山峰沉沦在海底了。”
(4).指沦陷。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我 中国 四千年来,素号文明古国……降而至今,积弱无能,任人欺侮, 臺湾 、 朝鲜 相继沉沦。”
(5).隐伏。《三国演义》第四六回:“战船千艘,俱沉沦於岩壑;渔舟一叶,惊出没於波澜。”
(6).陷入(疾病、困苦、厄运等)。晋书·习凿齿传:“今沉沦重疾,性命难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但以门衰,骨肉单弱,五服之内,傍无一人,播越他乡,无復资廕;使汝等沉沦廝役,以为先世之耻。”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姊今超脱污泥之中,高翔青云之上,似妹子沉沦粪土,无有出期,相去不啻天堂地狱之隔,姊今何以救我?” 蒋光慈 《哀中国》诗:“我不相信你永沉沦于浩劫,我不想信你无重兴之一日。”
(7).指陷于困境之人。 唐 裴铏 《传奇·崔炜》:“龙王能施云雨,阴阳莫测,神变由心,行藏在己,必能有道,拯援沉沦。”
(8).沉潜,潜心于某种事物。后汉书·崔駰传论:“ 崔 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谦诔》:“萧索庭户,靡事鲜明,沉沦典籍,将絶弔贺。”
(9).用以比喻深深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我在到 长安 以前,日日夜夜都是沉沦在悲哀里面。”
(10).耽悦;沉溺。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至於陛下严刑法以禁直辞,黜善士以逆諫臣,眩燿毁誉之实,沉沦近习之言。”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敬:“志苟不固,则贫贱者汲汲於营生,富贵者沉沦於逸乐。”晋书·阎缵传:“臣伏念 遹 生於圣父而至此者,由于长养深宫,沉沦富贵,受饶先帝,父母骄之。”
(11).指死。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輒自舆出,归还里舍,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
(12).谓堕落于地狱之中不得超升。《敦煌变文集·温室经讲唱押座文》:“生死海中久沉沦,不觉不知业力引,垢障消除今覩佛,光照三千世界中。”《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生前造业,死后入沉沦。” 清 洪升 《长生殿·冥追》:“吾神奉 岳帝 勅旨,解寃结免汝沉沦。”红楼梦第一回:“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諦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
《漢語大詞典》:堕落(墮落)
(1).脱落;掉落。汉书·宣帝纪:“朕惟耆老之人,髮齿堕落,血气衰微。”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有风吹君帽堕落, 温 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箭到处,射断 徐盛 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2).衰落;下降。荀子·富国:“徙坏堕落,必反无功。”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要瓜分 中国 ,岂容你预备!你预备一分,他的势子增进一丈,我的国势堕落十丈。” 徐迟 《牡丹》六:“盛极一时的汉剧艺术,仅在十五年内堕落到了这等程度!”
(3).佛教、道教指失道心而陷于恶道恶事。《法华经·譬喻品》:“或当堕落,为火所烧。”《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因你凡心不浄,中道有退悔之意,因此堕落,今生罚为贫儒。”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贫道不是凡人。乃奉 东华上仙 法旨,着我来指引你还归正道,休得堕落。”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下:“人生不过数十年,清浄乃可长久,何必於红尘中,自取堕落耶。”
(4).沦落;流落。 唐 南卓 《赠副戎》诗:“翱翔曾在玉京天,堕落 江 南路几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我彼时一来认不得家里;二来怕他那杀人手段;三来他説道,到家就做家主婆,岂知堕落在此,受这样磨难。”
(5).陷入;落进。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将军之威已立矣,宜班师回州,遣人宣播威德,招使内附,不可深入其地,恐堕落诈谋之中。”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无心堕落奸人彀,醉朦朧,一番僝僽。”
(6).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 明 唐顺之 《答吕沃州》:“居乡无朋友夹持,深惧堕落。” 曹禺 《日出》第一幕:“一个单身的女人,自己住在旅馆里,交些个不三不四的朋友。这种行为简直是,放荡、堕落。”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一个人政治上一后退,生活上也必然会腐化堕落。”
(7).荒废,废弃。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我则怕此人堕落了功名。”
《漢語大詞典》:颠危(顛危)
(1).倾侧翻转。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岁分 交州 置 广州 ,俄復旧”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大王万乘之主,轻於不测之渊,戏於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 宋 范仲淹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诗之一:“舟楫颠危甚,蛟黿出没多。” 清 戴名世 《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
(2).覆灭。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李丰 等﹞将以倾覆宗室,颠危社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
(3).颠困艰危。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抄·外篇》:“兵戈四起,民命颠危。”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遣遁》:“遭穷困,遇颠危, 楚 囚般,相向啼。”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畸形的社会组织,因经济基础的动摇,尤其颠危簸荡,紊乱不堪。”
(4).指陷于颠困艰危境遇的人。 前蜀 杜光庭 《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砥礪戈矛,申严号令,佇行弔伐,以拯颠危。” 明 屠隆 《綵毫记·救主出围》:“似 蜀 将单出重围,如入无人地。特赤手,救颠危,拔宝剑 丰城 狱底。”
《漢語大詞典》:归正(歸正)
(1).回到正道。后汉书·儒林传论:“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晋书·孔坦传:“诚反族归正之秋,图义建功之日也。”《水浒传》第七九回:“ 宋江 道:‘你们若如此疑心时,如何能够归正?’”沪剧《罗汉钱》第一幕第一场:“任凭她行为怎样坏,有了丈夫管教就归正。”
(2). 宋 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宋 赵升 朝野类要·入仕:“归正,谓元係本朝州军人,因陷蕃,后来归本朝。” 宋 岳珂 桯史·沙世坚:“ 乾道 间,有归正官曰 沙世坚 。”
《漢語大詞典》:穷寇(窮寇)
陷于困境的敌人。逸周书·武称:“追戎无恪,穷寇不格。”孙子·行军:“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汉书·韩信传:“ 汉 兵远鬭,穷寇﹝久﹞战,锋不可当也。” 明 唐顺之 《公移·牌》:“此係穷寇,即使未能遽缚,四面皆海,船隻焚尽,亦断无从容逸去之理。”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 霸王 。”
《漢語大詞典》:藩羝
比喻进退两难,陷于窘境。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宋 梅尧臣 《晚归闻李殿丞访别言已屡来不遇》诗:“囊罄厌外役,进退类藩羝。”
《漢語大詞典》:陷害
(1).陷于重刑。汉书·武帝纪:“朕閔众庶陷害,欲刷耻改行,復奉正义,厥路亡繇。其赦 雁门 、 代郡 军士不循法者。”
(2).谓重惩。北齐书·厍狄干传:“法令严肃,吏人贴服,道不拾遗。凡有细过, 士文 必陷害之。”
(3).设计害人。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不知那位神仙救了这花,却又被那廝借此陷害。” 巴金 《秋》二七:“它们不是依旧证明他所爱的这个家充满了阴谋、倾轧、争夺、陷害吗?”
《漢語大詞典》:落难(落難)
遭受灾难,陷于困境。《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听説如此落难,连声叫道:‘苦恼!苦恼!’”《三侠五义》第四回:“ 李大人 闻听原来是个落难的书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二:“我们现在落难了,手头拮据,请他帮个忙。”
《漢語大詞典》:工迟(工遲)
语本孙子·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原指用兵未有弄巧立异陷于持久而得益者。后以“工迟”指用兵因持重谨慎而造成的缓慢。三国志·魏志·王基传:“兵闻拙速,未覩工迟之久。”晋书·闵王承传:“兵闻拙速,不覩工迟。”新唐书·韦挺传:“帝不悦曰:‘兵寧拙速,无工迟。我明年师出, 挺 乃度它岁运,何哉?’”
《漢語大詞典》:颠僵(顛殭)
跌倒。 宋 欧阳修 《憎苍蝇赋》:“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颺,咸头垂而腕脱,每立寐而颠僵。”
指遭受挫折、陷于困境的人。 元 郝经 《浑源刘先生哀辞》:“砭焫沉痼开膏肓,护籍僨踣扶颠殭。”
《漢語大詞典》:滞羽(滯羽)
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钦士:“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扬滞羽於瘁林,飞翘车於河梁。”
《漢語大詞典》:溺情
(1).囿于情;沉陷于感情。陈书·孔奂传:“﹝ 孔奂 ﹞性耿介,絶请託,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 唐 元稹 《哭子》诗之三:“尔母溺情连夜哭,我身因事不时悲。”
(2).思想感情沉湎于某个方面。旧唐书·李元素传:“ 元素 再娶妻 王氏 ……甚礼重,及贵,溺情僕妾,遂薄之。”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引《续异记》:“我始来直省,便见一青衣女子从前度……且爱之,仍溺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盖至国朝而布衣处士以书画显名者不絶,盖由富贵者薄文翰为不急之务,溺情仕进,不復留心,故令山林之士得擅其美。”
《漢語大詞典》:陷于(陷於)
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如:谈判陷于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