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黍谷
(1).山谷名。在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又称 寒谷 、 燕谷山 。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 汉 刘向 《别录》:“传言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到今名 黍谷 焉。”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丝布等启》:“ 灵臺 久客,从此数炊。 黍谷 长寒,於今更暖。” 清 方文 《寄怀从子密之》诗:“春将回 黍谷 ,人尚隔 桃源 。”
(2).借指阴阳家。因 战国 齐 著名阴阳家 邹衍 曾居 黍谷 ,故名。北史·文苑传序:“ 淹中 、 稷下 ,八儒、三 墨 之异; 漆园 、 黍谷 ,名、法、兵、农之别。虽雅誥奥义,或未尽善,考其遗跡,亦贤达之流乎!”
《漢語大詞典》:须臾(須臾)
(1).优游自得。仪礼·燕礼:“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文选·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须臾以相羊。”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须臾、相羊,皆游也。”一本作“ 逍遥 ”。
(2).从容,苟延。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 项王 尚存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须臾’与《中庸》‘道不可须臾离’异义。须臾,犹从容,延年之意也。言足下所以得从容至今不死者,以 项王 尚存也。汉书·贾山传:‘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少须臾’即少从容,亦延年之意也。故《武五子传》‘奉天期兮,不得须臾’ 张晏 曰:‘不得復延年也。’从容、须臾,语之转耳。”
(3).片刻,短时间。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瞬息须臾:“瞬息、须臾、顷刻,皆不久之辞,与释氏‘一弹指间’,‘一刹那顷’之义同,而释书分别甚备……又《毗曇论》云:‘一刹那者翻为一念,一怛刹那翻为一瞬,六十怛刹那为一息,一息为一罗婆,三十罗婆为一摩睺罗,翻为一须臾。’又《僧祗律》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我劳心数年,提兵十万,深入敌境,克在须臾。” 清 李渔 《巧团圆·全节》:“小小一枝箭,发出如雷电;陵谷转沧桑,世界须臾变。”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
(4).古代阴阳家的一种占卜术。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 李贤 注:“须臾,阴阳吉凶立成之法也。今书《七志》有 武王 《须臾》一卷。”
《漢語大詞典》:六合
(1).天地四方;整个宇宙的巨大空间。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成玄英 疏:“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其大不可以六合阶,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 唐 韩愈 《忽忽》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絶浮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惜求诸六合之外,失诸眉睫之前也。” 郭沫若 《访埃杂吟·弄舟尼罗河上》:“晴光弥六合,天气拟初秋。”
(2).天下;人世间。 汉 贾谊 《过秦论》:“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唐 李白 《古风》之三:“ 秦王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清 潘耒 《赠杜于皇》诗:“男儿无家復无国,六合飘然一孤客。” 闻一多 《李白之死》:“我呢?不过那戏弄黄土的 女娲 散到六合里来底一颗尘沙!”
(3).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南齐书·礼志上:“五行説十二辰为六合,寅与亥合,建寅月东耕,取月建与日辰合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视历復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新唐书·吕才传:“ 长平 坑降卒,非俱犯三刑; 南阳 多近亲,非俱当六合。”隋书·经籍志《六合婚嫁历》。参阅 宋 王逵 蠡海集·历数类
(4).谓一年十二月中,各有两月在季节变化上有相对应的特点,名曰合,共六合。《淮南子·时则训》:“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孟春始赢,孟秋始缩;仲春始出,仲秋始内;季春大出,季秋大内;孟夏始缓,孟冬始急;仲夏至脩,仲冬至短;季夏德毕,季冬刑毕。”
(5).六壬(阴阳五行)占术中的十二神将之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六壬有十二神将,以义求之,止合有十一神将:贵人为之主,其前有五将,谓腾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也,此木火之神在方左者;其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真武、太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六壬十二神:“六壬家又有贵人、腾虵、朱雀、六合、句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玄武、太阴、天后十二神,分布十二方位。攷论衡·解除篇云:‘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虽不详列十二之名,当与六壬家不异。”
(6).武术用语。少林拳有六合门,以精、气、神为内三合,手、眼、身为外三合,统称六合。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脚合,脚与胯合,亦称六合。此外尚有六合枪,六合刀,同属六合门。
《漢語大詞典》:水色
(1).水面呈现的色泽。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茅盾 《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 碧野 《月亮湖》:“斜日照着湖面,水色变化无穷,闪光的地方像银鳞,深苍的地方像绿缎。”
(2).淡青色,接近白色。 陈澄之 《慈禧西幸记·沐猴而冠》:“珍珠也带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现在一式一样大小,滴溜滚圆的,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
(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如:那个姑娘脸上一点水色也没有。
(4).指有水色。《新华月报》1980年第6期:“这几次回家来,妈也直说她胖了,白了,更水色、喜人咧。”
(5).古代阴阳家以五行配五色,水色为黑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发为五色” 唐 孔颖达 疏:“五色,五行之色也。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黄,金色白,水色黑也。”
《漢語大詞典》:不将(不將)
(1).不送。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成玄英 疏:“将,送也。”
(2).犹不长。 唐 元结 《吕公表》:“呜呼!使公年寿之不将也,天其未厌兵革,不爱苍生歟?”按,楚辞·严忌〈哀时命〉:“白日晼晚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王逸 注:“将犹长也。”
(3).阴阳家语。指宜于婚嫁的吉日。阴阳家谓:“阳将伤夫,阴将伤妇;阴阳俱将,夫妇俱伤;阴阳不将,夫妇荣昌。”见《协纪辨方书·义例·阴阳不将》儒林外史第十回:“ 陈和甫 选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将大吉,送过吉期去。”
《漢語大詞典》:谈天(談天)
(1). 战国 齐 阴阳家 邹衍 (邹,一作驺)其语宏大迂怪,故称“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故 齐 人颂曰:‘谈天 衍 ,雕龙 奭 ,炙轂过髡。’” 裴駰 集解引 刘向 《别录》:“ 騶衍 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后专指以天人感应来解释自然与人事的关系。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臣闻善谈天者,必徵象於人。”
(2).能言善辩。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诗:“须君灧海盃,浇我谈天口。”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他那里谈天口喷珠玉,一剗的者也之乎。” 明 王问 《驻云飞·吊古》曲:“地割鸿沟,千古英雄 项 与 刘 ,説士谈天口,战士屠龙手。”
(3).聊天,闲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这件事,我们当日不过谈天谈起来,彼此并未订立合同。”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因为他只在星期六夜或星期日才有闲空,会来谈天的。” 曹禺 《雷雨》第三幕:“我回来的时候看见 四凤 跟那个二少爷谈天。”
(4).看相算命。 宋 岳珂 桯史·看命司:“中都有谈天者,居於 观桥 之东,日设肆于门,标之曰‘看命司’。”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今谈天者既出入贵人门第,揣摩时事,以售其説。”
《漢語大詞典》:九地
(1).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孙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梅尧臣 注:“九地,言深不可知。” 郭化若 注:“九地,各种地形,也含有极其深秘的意思在内……九,泛指多数。”
(2).指地的最深处。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九地之下,如有天兮。” 宋 文天祥 《呈小村》诗:“雷潜九地声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3).犹九泉。指地下。晋书·胡奋传:“ 奋 唯有一子,为 南阳王 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 清 汤右曾 《荆州》诗:“ 龙陂桥 外坡陀血,谁洗忠臣九地魂。”
(4).用兵的九种地势。 唐 司空图 《王公河中生祠碑》:“於兵法之中,亦叶道家之理。虽战同九地,或於危地争先。” 元 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作战先将九地量,决战须将五间防。” 清 顾炎武 《井陉》:“颇忆三分国,曾观九地形。”
(5).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 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地:一为沙泥,二为泽池,三为沚崖,四为下田,五为中田,六为上田,七为下山,八为中山,九为上山。”
(6).犹言遍地,大地。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胡云翼 注:“九地,九州之地,即‘遍地’的意思。” 明 刘基 《题李太白观瀑图》诗:“遥望瀑布水,自天垂白虹。大声回九地,浮光散虚空。”
(7).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 九天 ”。
(8).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三界九地,往返周旋。”《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和尚於是与夫人説三界九地人所生之处,寿命无限等事。”
《漢語大詞典》:九天
(1).谓天之中央与八方。《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王逸 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按,吕氏春秋·有始谓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2).谓天空最高处。孙子·形篇:“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梅尧臣 注:“九天,言高不可测。”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 宋濂 《文原》:“九天之属,其高不可窥;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测。”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鱉。”
(3).指宫禁。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閶闔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 杨巨源 《圣寿无疆词》之九:“晴光五云叠,春色九天深。” 唐 王涯 《宫词》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4).指帝王。
(5).神名。史记·封禅书:“ 九天 巫,祠 九天 。” 司马贞 索隐:“《孝武本纪》云‘立 九天庙 於 甘泉 ’。《三辅故事》云‘ 胡 巫事 九天 於 神明臺 ’。”
《漢語大詞典》:鬼门(鬼門)
(1).迷信传说的鬼进出之门;通往阴间之门。 汉 王充 论衡·订鬼:“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然履突鬼门,怪而不辞;驾龙乘去,仙而不哀。” 唐 沈佺期 《初达驩州》诗:“魂魄游鬼门,骸骨遗鲸口。”
(2).古关名,即 鬼门关 。 唐 张说 《南中送北使》诗之二:“山临 鬼门 路,城绕瘴江流。” 宋 苏轼 《到昌化军谢表》:“并 鬼门 而东騖,浮瘴海以南迁。”参见“ 鬼门关 ”。
(3).即鬼门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向鬼门丢花介。”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三面以 陈嘉言 为最,一出鬼门,令人大笑。”参见“ 鬼门道 ”。
(4).阴阳家语。阴阳家谓西北间(乾)为天门,东南间(巽)为地门,西南间(坤)为人门,东北间(艮)为鬼门。鬼门为阴恶之气所聚,百鬼所居。隋书·萧吉传:“於是 宣慈殿 设神坐,有风从艮地鬼门来,扫太子坐。”参见“ 鬼星石室 ”。
(5).卜筮上的官鬼爻。以六爻干支与五行生克定六亲位,以克我者为官鬼爻,是灾难和不吉的爻象。后世星命术士称为官煞。参见“ 鬼门上占卦 ”。
(6).地名。 三门峡 的一段。 贺敬之 《放歌集·三门峡歌》:“ 神门 险, 鬼门 窄, 人门 以上百丈崖。”自注:“三门之一‘鬼门’岩上,有石坑,状如马蹄印。”
《漢語大詞典》:鬼门关(鬼門關)
(1).古关名。在今 广西 北流 、 玉林 之间,其地有两山对峙,形同关隘,甚险恶,中间通道,为古代通往 钦 、 廉 、 雷 、 琼 及 交趾 的要冲。旧唐书·地理志四:“﹝ 鬼门关 ﹞其南尤多瘴癘,去者罕得生还。谚曰:‘ 鬼门关 ,十人九不还。’” 宋 黄庭坚 《竹枝词》之一:“ 鬼门关 外莫言远,五十三驛是 皇州 。”
(2).迷信传说中的阴世、阳间之交界外;死亡的边缘。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在鬼门关夺转这冻形骸。”《西游记》第十回:“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掛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门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 郭鹏 《刘亚生》:“像他这样站在鬼门关上开玩笑的人,真是少见!”
(3).比喻险恶的境地。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 槐安 路,把一枕 南柯 省悟。再休被利锁名韁相缠住。”《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这一卖, 翠环 可就够他难受了……眼看着一个老实孩子送到鬼门关里头去,实在可怜。” 老舍 《蜕》第二:“即使 天津 是鬼门关,他们也得闯出来,做个自由人。”
《漢語大詞典》:鬼门道(鬼門道)
旧称戏台上的上、下场门。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洁朝鬼门道叫科:]请将军打话!” 姚燮 《今乐考证·缘起·鬼门》引 元 柯九思 《论曲》:“构肆中戏房出入之所,谓之‘鬼门道’。言其所扮者皆已往昔人,出入於此,故云‘鬼门’。愚俗无知,以置鼓於门,改为‘鼓门道’,后又讹而为‘古’,皆非也。 苏东坡 有诗云:‘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
分類:戏台台上
《漢語大詞典》:鬼星石室
传说群鬼聚居处。神异经·中荒经:“东北有鬼星石室,三百户共一门,石牓,题曰‘鬼门’。”
分類:聚居居处
《漢語大詞典》:鬼门上占卦(鬼門上占卦)
比喻不吉利、不成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母见其无情无绪,向女言曰:‘汝如今迁於乔木,只宜守分,也与父母争一口气。’岂知本妇已约 秉中 等了二夜了,可不是鬼门上占卦?”《西湖二集·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后来 潘司马 亲事究竟不成,连求数处,都似鬼门上占卦一般。”
《漢語大詞典》:伏龙(伏龍)
(1).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六:“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参见“ 伏龙凤雏 ”。
(2).指灶神。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伏龙肝:“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
(3).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龙禁、杨公忌……咸池、伏龙。”
《漢語大詞典》:伏龙凤雏(伏龍鳳雛)
原谓隐居待时的贤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备 问为谁,曰:‘ 诸葛孔明 、 庞土元 也。’”后因以指 诸葛亮 (字 孔明 )和 庞统 (字 士元 )。《三国演义》第三五回:“ 水镜 曰:‘ 伏龙 、 凤雏 ,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分類:隐居待时
《漢語大詞典》:纯阳(純陽)
(1).纯一的阳气。古代以为阴阳二气合成宇宙万物。火为纯阳,水为纯阴。北堂书钞卷一四九引 汉 蔡邕 《月令章句》:“天有纯阳积刚,运转无穷。”《易·乾》“元、亨、利、贞” 唐 孔颖达 疏:“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书·洪范“炎上作苦” 唐 孔颖达 疏:“火是纯阳,故炎上趣阳。”
(2).阴阳家以农历四月己巳日为纯阳。《协纪辨方书·义例二·纯阳》:“《堪舆经》曰:‘四月卦得乾,谓六爻皆阳,阴气已尽,故以己配巳,为纯阳也。’”
(3).传说中神仙 吕洞宾 的别号。亦称“ 纯阳子 ”。相传为 唐 末人,名 岩 ,举进士不第,后隐居 终南山 ,不知所终。见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元 明 小说中列为八仙之一。《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那位神仙是谁?姓 吕 名 巖 ,表字 洞宾 ,道号 纯阳子 。自从黄粱梦得悟,跟随师父 钟离先生 ,每月在 终南山 学道。”
《漢語大詞典》:群丑(羣醜)
(1).众伴侣。易·渐:“夫征不復,离羣丑也。”《诗·小雅·吉日》:“升彼大阜,从其羣丑。” 郑玄 笺:“丑,众也。田而升大阜,从禽兽之羣众也。”
(2).邪恶之众。后汉书·刘陶传:“羣丑刑隶,芟刈小民。”晋书·陶侃传:“无征不剋,羣丑破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哭:“城破兵入,扫荡羣丑。”
(3).阴阳家认为最凶的方位。《协纪辨方书·义例一》:“《蓬瀛书》曰:‘岁在四孟,太阴与大将军合於四仲,名曰羣丑。’”
《漢語大詞典》:三长(三長)
(1).三种长处。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宋 陆游 《史院书事》诗:“皇祖圣謨高万古,诸贤直笔擅三长。”
(2). 汉 郭笃 、 王宏 、 平陶 三人表字皆有“长”字,合称“三长”。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三:“ 郭篤 字 长信 ,与从舅 扶风郡 王宏 字 长文 , 平陶 字 长材 相善,并知名,海内号 太原 有‘三长’焉。”
《漢語大詞典》:火星
(1).星名。即荧惑。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 汉 王充 论衡·变虚:“ 子韦 曰:‘荧惑,天罚也……臣请伏於殿下以伺之,星必不徙,臣请死耳。’是夕,火星果徙三舍,如 子韦 之言。”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在太平之岁,实 淳熙 八年,火星犯南斗,公以历占之曰:‘此饥岁而民流’……流民果大至。”
(2).星名。指大火。即心宿二。左传·昭公四年“火出而毕赋” 晋 杜预 注:“火星昏见东方,谓三月、四月中。” 杨伯峻 注:“十七年《传》云:‘火出,於 夏 为三月’……则 夏 正三月,天蝎座星于黄昏时出现。”宋书·律历志下:“在‘七月流火’,此 夏 正建申之时也……冬至日度在斗二十一,则火星之中,当在大暑之前,岂隣建申之限。” 北周 庾信 《和张侍中述怀》:“夷则火星流,天根秋水涸。” 倪璠 注引 毛苌 曰:“火,大火也。” 唐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
(3).小流星。 唐 陈羽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诗:“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 宋 杨万里 《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火星跳下银盆底,翻动琉璃一镜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赤眚黑眚:“ 正德 八年二月,月二火星陨于 浙江 之 常山县 官舍中,大如鹅卵。”
(4).旧时阴阳家禁忌的凶神之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火星、河魁、钩绞、焦坎、灭门、的呼等凶神。”
(5).指火神。《廿载繁华梦》第十七回:“夫人这裡都要酬神送火星,许个平安愿才是。”
(6).犹火花;极小的火。 贺敬之 《放歌集·十年颂歌》:“我的衣服上,落满武钢二号高炉的飞迸的火星。”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她又到厨房去看过,确实没有未熄的火星了。”
(7).特指人在发怒、疲乏等情况下眼前感到出现的像星一样的火点。红楼梦第四七回:“刚至大门前,早遇见 薛蟠 在那里乱嚷乱叫…… 柳湘莲 听了,火星乱迸,恨不得一拳打死。” 洪深 《青龙潭》第四幕:“今天的人来到有这样多,个个火星直冒,一句话不对就跳起来。”
(8).犹火种。比喻能直接引起某一事变爆发的事件或因素。 茅盾 《子夜》十二:“也许从我们厂里爆出来那一点火星,会弄成了 上海 全埠丝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
《漢語大詞典》:行次
(1).五行的位次。封建统治者迷信阴阳家言,以为王者受命于天,以五行之德为运,水火木金土各有定位,并以五行生克来附会历代王朝的兴衰。北史·魏纪一·道武帝:“詔百司议定行次,尚书 崔宏 等奏从土德,服色尚黄,数用五,祖以未,腊以辰,牺牲用白,五郊立气,宣赞时令,敬授人时,行夏之正。”北史·魏纪三·孝文帝:“壬戌,詔定行次,以水承金。”
(2).谓旅途暂居的处所。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草色愁别时,槐花落行次。” 唐 马戴 《旅次寄贾岛兼简无可上人》诗:“雁过当行次,蝉鸣復客中。”
(3).谓行旅到达。金史·斡带传:“行次 活罗海川 撒阿村 ,召诸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后除授东臺御史奉詔出关,行次 稠桑驛 。”
行当;差事。红楼梦第七七回:“他们既经了这富贵,又想从小命苦,入了风流行次,将来知道终身怎么样。”红楼梦第九三回:“ 贾政 默默想了一回道:‘你去歇歇去罢,等这里用着你时,自然派你一个行次儿。’”
次序;辈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四:“父老杂乱言,觴酌失行次。” 唐 白居易 《庭松》诗:“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 政和 初,至尊始踵 唐德宗 呼 陆贄 为 陆九 故事,目伯氏曰 蔡六 ,是后兄弟尽蒙用家人礼而以行次呼之。” 郁达夫 《自述诗》之三:“生到 苏 家难作弟,排来行次第三人。”
《漢語大詞典》:五德
(1).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史记·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 汉 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文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蔡邕 注:“五德,五行之德。自 伏羲 已下,帝王相代,各据其一行。始於木,终於水,则復始也。” 唐 张说 《应制和千秋节》诗:“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
(2).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何晏 集解引 汉 郑玄 曰:“言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
(3).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孙子·始计“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三国 魏 曹操 注:“将宜五德备也。” 唐 王维 《谢集贤学士表》:“固当宣其五德,列在四科。” 赵殿成 笺:“新论: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也。”
(4).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汉 郑玄 笺:“玉有五德。” 孔颖达 疏引《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
(5).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鬭,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唐 白居易 《池鹤八绝句·鸡赠鹤》:“一声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
(6).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晋 陆云 《寒蝉赋》:“夫头上有绣,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即其信也……迈休声之五德,岂鸣鸡之独珍。”
(7).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汉书·郊祀志下:“耕耘五德,朝种暮穫。”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五德东方甲,南方丙,西方庚,北方壬,中央戊。种五色禾於此地为耕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