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刻镂(刻鏤)
(1).雕刻。礼记·少仪:“食器不刻鏤。”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次子由韵》:“沾裳细看巧刻鏤,岂有一一天工为。” 茅盾 《创造》一:“一只刻镂得很精致的象牙的兔子,斜起了红眼睛。”
(2).极力描摹和修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鏤无形。”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先生少尝刻鏤於诗,世絶喜其工。”
(3).铭刻;铭记。 张铁珊 《在非洲密林中·美丽的非洲》:“可父亲所形容的孩子临死前那种惊恐万状,转身便跑的神情,以及摇手求救的样子,深深地刻镂在他的心头。”
《漢語大詞典》:镌铭(鐫銘)
铭记;铭刻。 唐 韩愈 《答张籍》诗:“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鐫铭。” 唐 司空图 《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礭化莫雕刻律疏》:“必期字字鐫铭,种慧牙而不竭,生生亲眷,遇胜会而同闻。”
分類:铭记铭刻
《漢語大詞典》:铭镌(銘鐫)
铭刻。亦指铭刻的文字或图案。
《漢語大詞典》:篆铭(篆銘)
(1).用篆字所刻的铭文。梁书·刘之遴传:“有篆铭云:‘ 秦 容成侯 适 楚 之岁造。’”
(2).铭刻。比喻牢记。 刘亚洲 《秦宫月》一:“父王之言,臣儿句句篆铭心中。”
《漢語大詞典》:凝铸(凝鑄)
凝结铸造;铭刻。 郭沫若 《〈屈原〉与〈釐雅王〉》:“作诗也是奋斗呵,特别是 屈原 式的那种作诗,那是以生命的血肉来凝铸塑造的。” 萧军 《羊》二:“应该感谢,至少我应该感谢这一点,如果我的心要不是混凝土、铁和石头铸成的话,我还应该把这‘感谢’一块凝铸在我的心上。”
《漢語大詞典》:刻勒
铭刻。史记·封禅书:“ 二世 元年,东巡 碣石 ,并海南,歷 泰山 ,至 会稽 ,皆礼祠之,而刻勒 始皇 所立石书旁,以章 始皇 之功德。”
分類:铭刻
《漢語大詞典》:刻着(刻著)
犹铭刻。著,附着。楚辞·九章·悲回风:“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后汉书·第五伦传:“臣常刻著五臧,书诸绅带。” 李贤 注:“刻著五臧,谓铭之於心也。”
《漢語大詞典》:钟鼎(鐘鼎)
(1).钟和鼎。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寳,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近世 山东 、 河南 粥钟鼎尊匜,穷极巧丽,皆墓中物也。”
(2).喻富贵荣华。 宋 黄庭坚 《次韵答王眘中》:“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迺弟 诚轩 《炙背诗》曰:‘……钟鼎形骸外,溪山梦寐餘。’” 廖仲恺 《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 史 家里的进士、翰林、举人都有。实生在钟鼎之家。”参见“ 钟鸣鼎食 ”。
(3).指钟鼎文。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鼻上有八篆文,中有‘鲁国’二字可识之,奇古如钟鼎样。”
(1).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淮南子·泰族训》:“不大鐘鼎者,非爱金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圣贤以此鏤金版而鐫盘盂,书玉牒而刻鐘鼎。” 李善 注引墨子:“琢之盘盂,铭於鐘鼎,传於后世。”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铭於鐘鼎,又图形於丹青。” 明 唐顺之 《题王世新一枝窝》诗之一:“鐘鼎相传精古文,户庭不出玩初爻。” 华山 《远航集·窑洞阵地战》:“好些人家把祖传的钟鼎和铁香炉等等老古董,都拿到兵工厂去,给民兵换地雷。”
(2).指高官重任。 三国 魏 曹操 《陈损益表》:“臣以区区之质,而当鐘鼎之任。”
(3).指富贵。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鐘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清 冯桂芬 《吴氏祭田记》:“晚近士大夫身都富贵,具鐘鼎之养,而庙貌不设,祭田不备者有之。”参见“ 鐘鸣鼎食 ”。
《漢語大詞典》:钟鸣鼎食(鐘鳴鼎食)
同“ 鐘鸣鼎食 ”。 红楼梦第二回:“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豪华。语本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伎也,而 郅氏 鼎食……马医,浅方, 张里 击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閭阎扑地,鐘鸣鼎食之家。”《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鐘鸣鼎食,宛如向日之繁华。” 张贤亮 《灵与肉》:“他这个钟鸣鼎食的长房长孙,曾经裹在锦锻的襁褓中。”
《漢語大詞典》:金字
(1).以金粉书就之文字。指铭刻于碑石、器物上的文字。文选·陆倕〈新漏刻铭〉:“寧可使多谢 曾水 ,有陋 昆吾 ,金字不传,银书未勒者哉!” 张铣 注:“金字银书,谓碑铭之书也。”
(2).指皇帝写的文字。 唐 张昔 《御注孝经台赋》:“金字累累以条贯,银钩歷歷而交映。” 唐 王建 《题应圣观》诗:“赐额御书金字贵,行香天乐羽衣新。”
(3).见“ 金字经 ”。
《漢語大詞典》:金字经(金字經)
指佛教经文。 唐 元稹 《清都夜境》诗:“闲开蘂珠殿,暗閲金字经。” 清 龚自珍 《丑奴儿令》词:“春来没箇关心梦,自懺飘零,不信飘零,请看牀头金字经。”亦省称“ 金字 ”。 唐 钱起 《猷川雪后送僧粲临还京时避世卧疾》:“斋到盂空餐雪麦,经传金字坐雪松。”
分類:佛教经文
《漢語大詞典》:镂刻(鏤刻)
(1).雕刻。晏子春秋·谏下十四:“身服不杂綵,首服不鏤刻。” 清 黄景仁 《灵壁磬石歌》:“峯峦洞穴卒嗟见,鏤刻微茫穷芒鍼。” 徐迟 《直薄峨眉金顶记》:“铜塔二十一层,镂刻得更加精细。”
(2).犹铭刻,铭记。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可是有一天,终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件深深镂刻在 道静 心里,使她永不能忘的事。”
(3).指文词的锤炼。红楼梦第七八回:“二爷细心鏤刻,定又是风流悲感,不同此等的了。”
《漢語大詞典》:铭刻(銘刻)
(1).在金石等器物上铸造或镌刻文字或图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今碑上悉铭刻 蔡邕 等名, 魏 正始 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
(2).谓牢记于心,感念不忘。 元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上:“幸传尺素之丹青,岂任寸心之铭刻。”《英烈传》第一回:“若得如教,自当铭刻。”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羞妇》:“继父之恩,铭刻不忘。”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十幕:“我们要把这个用鲜血换来的真理,牢牢铭刻在心上。”
《漢語大詞典》:铭骨(銘骨)
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君王早朝宴罢,切齿铭骨。” 唐 李白 《古风》之五:“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宋 苏辙 《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恩深不报,期铭骨以终身。”
分類:铭刻
《漢語大詞典》:画心(畫心)
(1).笔画的中心。宣和书谱·徐浩:“ 浩 书锋藏画心,力出字外,得意处往往近似 王献之 。”
(2).铭刻于心。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王山人 仅初 ,早岁英爽,读书经目成诵,画心不忘。”
《漢語大詞典》:记刻(記刻)
谓铭刻于心。 宋 晁补之 《及第谢苏公书》:“ 补之 读史记至此,以谓士穷不见遇,发愤感激,自食可也。而倒行逆施,则为非计,私自记刻,虽穷不为。”
分類:铭刻
《漢語大詞典》:浯溪石
唐 元结 作《大唐中兴颂》,铭刻在 浯溪 旁的石崖上,以歌颂 肃宗 的功德。后遂泛称铭刻勋绩的碑石为“浯溪石”。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词:“待刻公勋业到云霄,浯溪石。”
分類:铭刻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