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首鼠  拼音:shǒu shǔ
迟疑、踌躇。《汉书。卷五二。灌夫传》:「与长孺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缓则首鼠,急则狼顾。」也作「首施」。
《漢語大詞典》:疑滞(疑滯)
停滞;停止。《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洪兴祖 补注:“ 江淹 赋云:‘舟凝滞於水滨。’ 杜子美 诗云:‘旧客舟凝滞。’皆用此语。”
分類:停滞停止
《國語辭典》:游移  拼音:yóu yí
1.迟疑不决,主意不定。《聊斋志异。卷六。周三》:「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
2.更改、更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丁氏晓得有了此一段说话在案内了,丈夫到底脱罪,然必须身死,问官方肯见信,作做实据,游移不得。」
《國語辭典》:犹犹(猶猶)  拼音:yóu yóu
1.快慢适中的样子。《礼记。檀弓上》:「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盖犹犹尔。」
2.犹豫、迟疑。《淮南子。兵略》:「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國語辭典》:犹豫(猶豫)  拼音:yóu yù
迟疑不决。《楚辞。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红楼梦》第五回:「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从后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因犹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而无本字,故也作「由豫」、「游预」、「游豫」、「犹夷」、「犹与」。
《國語辭典》:踌躇(躊躇)  拼音:chóu chú
1.犹豫不决。唐。白居易〈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踌躇了半天,终究委决不下。」
2.自得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毛二胡子接到家信,看完了,咂嘴弄唇,只管独自坐著踌躇。」
《國語辭典》:犹豫(猶豫)  拼音:yóu yù
迟疑不决。《楚辞。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红楼梦》第五回:「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从后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因犹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而无本字,故也作「由豫」、「游预」、「游豫」、「犹夷」、「犹与」。
《國語辭典》:游豫(遊豫)  拼音:yóu yù
游乐。三国魏。曹植〈蝉赋〉:「在焱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漢語大詞典》:游预(遊預)
见“ 游豫 ”。
《國語辭典》:周章  拼音:zhōu zhāng
1.仓惶惊恐的样子。《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曰:「贼周章方结陈,不得还船。」《文选。左思。吴都赋》:「轻禽狡兽,周章夷犹。」
2.周遍流行、遍及各地。《楚辞。屈原。九歌。云中君》:「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3.曲折、麻烦。如:「煞费周章」。
《漢語大詞典》:猗违(猗違)
犹依违。迟疑不决。《国语·晋语三》:“威兮怀兮,各聚尔有,以待所归兮。猗兮违兮,心之哀兮。” 汪远孙 《国语发正·晋语三》:“猗、依一声之转,‘猗兮违兮,心之哀兮’,言欲归 重耳 而不能决,故心哀也。”汉书·孔光传:“又 傅太后 欲与 成帝 母俱称尊号,羣下多顺指,言母以子贵,宜立尊号以厚孝道。唯 师丹 与 光 持不可。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 傅太后 ,猗违者连岁。”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不决事之言也。’猗违犹依违耳。”新唐书·王珂传:“ 全忠 击 杨行密 不能克,讽 荆 、 襄 、 青 、 徐 等道请己为都统以讨 行密 ,帝猗违未报。” 宋 陆游 《亲旧见过多见贺强健戏作此篇》诗:“道貌安能希睟盎,世缘但可付猗违。”
《漢語大詞典》:迟懦(遲懦)
迟疑懦弱;胆怯而迟疑不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然等死耳, 茂钦 果决,是以全节, 中立 迟懦,是以败名。”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公晚遇,十年间三引去。去必刚勇果决,其来未尝不迟懦退缩也。”
《漢語大詞典》:冘疑
犹疑,迟疑不决。新唐书·马璘传:“ 史朝义 众十万,阵 北邙山 ,旗鎧照日,诸将冘疑,未敢击。”
《国语辞典》:首鼠模棱  拼音:shǒu shǔ mó léng
迟疑不决,含糊不清的样子。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二二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若首鼠模棱,负恩不报,汗颜人世者,非夫矣。」
《国语辞典》:犹豫多疑(犹豫多疑)  拼音:yóu yù duō yí
比喻人迟疑不决。《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分类:迟疑不决
《漢語大詞典》:沈吟未决(沈吟未決)
亦作“沉吟未决”。 迟疑不决。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猗 使 嵩 还 鄴 復命, 干 沉吟未决, 施 乃率壮士百餘人入 鄴 。”太平广记卷四百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苏遏》:“又自为计曰:‘我得此宝,然修德亦可禳之。’沉吟未决。至夜,又嘆息不定。”《水浒传》第八二回:“天子听罢,圣意沉吟未决。”
《漢語大詞典》:迟疑不定(遲疑不定)
犹言迟疑不决。《易·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则不告” 唐 孔颖达 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则不告。” 茅盾 《子夜》二:“迟疑不定的神色就很显然地浮上了 杜竹斋 的山羊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