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连珠(連珠)
(1).连成串的珠子。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
(2).比喻接连不断。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我为甚连珠儿热酒,教他饮了三巡。”《洪秀全演义》第四八回:“数万枪声,连珠发响。”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总理衙门接到连珠式的要求,当然严饬 毓贤 镇压义和团。”
(3).文体名。起于 汉 代, 班固 、 贾逵 皆有作。其体不指说事情,借譬喻委婉表达其意,文辞华丽,历历如贯珠,故名。后人加以扩充,有演连珠、拟连珠、畅连珠、广连珠等称。参阅文选·连珠题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4).逻辑名词。“三段论”的旧译。
(5).山丹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山丹
《漢語大詞典》:联珠(聯珠)
(1).连串的珍珠。喻诗词联缀之美。 唐 吕温 《联句诗序》:“属物合篇,联珠迭唱。” 唐宣宗 《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2).喻美好事物相连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未几,五魁报至,则四生已各冠其经,如联珠然。”
(3).文体名。即连珠。相传兴于 东汉 。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连珠’或作‘联珠’。”
《漢語大詞典》:珠衡
谓人眉间骨隆起如连珠,古人以为帝王圣贤之相。《孝经援神契》:“ 伏羲 大目山準,日角而连珠衡。” 宋均 注:“珠衡,衡中有骨,表如连珠,象玉衡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握图秉鉞,将在御天;玉胜珠衡,先彰元后。” 隋 薛道衡 《老氏碑》:“珠衡日角,天表冠於百王;明镜衢罇,圣德会於千祀。”
《漢語大詞典》:十体(十體)
(1).指十种文体。 唐 陆龟蒙 《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诗:“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场麾……十体免负赘,百家咸起痿。” 明 杨慎 《文赋列十体》:“分文之十体,各以四字尽之,可谓妙矣。”
(2).指书法的十体。 唐 张怀瓘 所分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见所著书断·列传
(3).指书法的十体。 唐 唐元度 所分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见宣和书谱·唐元度
(4).指十种诗体。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时,将自己所作诗分编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五言七言两体、律讽、悼亡、艳诗今古两体,共成十体。见所作《叙诗寄乐天书》
(5).指十种诗体。 五代 齐己 分诗作为高古、清奇、远近、双分、背非、虚无、是非、清洁、覆妆、阖门十体。见所著风骚旨格·诗有十体
《漢語大詞典》:衡连珠(衡連珠)
谓眉间有骨隆起如连珠状。术数家以为帝王之相。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圣人皆有表异,传曰 伏羲 禄衡连珠,唯大目,鼻龙伏。”参见“ 珠衡 ”。
《漢語大詞典》:珠衡
谓人眉间骨隆起如连珠,古人以为帝王圣贤之相。《孝经援神契》:“ 伏羲 大目山準,日角而连珠衡。” 宋均 注:“珠衡,衡中有骨,表如连珠,象玉衡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握图秉鉞,将在御天;玉胜珠衡,先彰元后。” 隋 薛道衡 《老氏碑》:“珠衡日角,天表冠於百王;明镜衢罇,圣德会於千祀。”
《漢語大詞典》:璧合珠连(璧合珠連)
亦作“ 璧合珠联 ”。
(1).谓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 唐 杨炯 《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前蜀 杜光庭 《青城山丈人殿功毕安土地醮词》:“旻穹观璧合珠连,夷夏覩文修武偃。”参见“ 珠联璧合 ”。
(2).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清 查慎行 《南书房敬观宸翰恭纪》诗之五:“璧合珠连琰琬垂,蠡应难测管难窥。” 柳亚子 《席上赋赠蔡贤初将军罗西欧夫人伉俪》诗:“璧合珠联今日事,金闺国士羡温恭。”
《漢語大詞典》:珠联璧合(珠聯璧合)
本指一种天象。语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以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发源纂胄,叶派枝分,开国承家,珠联璧合。” 元 王沂 《科举程文序》:“予得而閲之,爱其光辉如珠联璧合。” 清 龚自珍 《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诗:“珠联璧合有时有,一散人海如鳧鸥。” 钱钟书 《围城》三:“ 董太太 是美人,一笔好 中国 画,跟我们这位 斜川 兄真是珠联璧合。”参见“ 珠连璧合 ”。
分類:天象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