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趋 → 趍趨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趋炎奉势(趨炎奉勢)
趋炎附势。红楼梦第一○七回:“且説外面这些趋炎奉势的亲戚朋友,先前 贾 宅有事,都远避不来;今儿 贾政 袭职,知圣眷尚好,大家都来贺喜。”
分類:趋炎附势
《漢語大詞典》:热客(熱客)
(1).冒暑而来的宾客。语本 晋 程晓 《嘲热客》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顰蹙奈此何。”后亦以指趋炎附势的人。 宋 陈师道 《送张秀才兼简德麟》诗:“ 长安 千门憎热客,我独怜君来解热。” 明 姜南 《风月堂杂识·戒烧丹诗》:“世之痴者,为热客所误,汝等切宜戒之。”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一:“莫笑京华多热客,此中也有一人閒。”
(2).常来常往之客。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归休饮热客,觴豆愆调护。” 清 查慎行 《严矱菴侍御招同惠研溪吴天章王咸中小集即席分赋》:“ 长安 多讌会,热客后先续。长揖容吾曹,情深感君独。”
《漢語大詞典》:残客(殘客)
剩馀的客人。梁书·张缵传:“ 纘 与参掌 何敬容 意趣不协, 敬容 居权轴,宾客辐凑,有过诣 纘 者,輒距不前,曰:‘吾不能对 何敬容 残客。’”后多以指趋炎附势的人。 宋 陆游 《贫中自戏》诗:“门冷併无残客跡,家贫常读絶编书。” 清 钱谦益 《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诗之四:“狂奴本自轻 侯霸 ,残客何烦对 敬容 。”
《漢語大詞典》:随阳雁(隨陽雁)
(1).指大雁。因其为最有代表性的候鸟,随着太阳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迁南徙,故称。 唐 李冶 《送阎伯均往江州》诗:“唯有随阳雁,年年来去飞。”
(2).比喻趋炎附势者。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漢語大詞典》:师王(師王)
宋 韩侂胄 因太师封 平原郡 王,当时趋炎附势者谀称为“师王”。 宋 曾三异 因话录·韩侘胄:“ 韩侂胄 封 平原郡 王,而官至太师,一时献佞,过称师王。”
《漢語大詞典》:花友
(1).对各种花的雅称。 明 都卬 《三馀赘笔·十友十二客》:“ 宋 曾端伯 以十花为十友,各为之词。荼縻韵友,茉莉雅友,瑞香殊友,荷花浮友,巖桂仙友,海棠名友,菊花佳友,芍药艳友,梅花清友,梔子禪友。”
(2).比喻趋炎附势的假朋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佛氏有花友、秤友之喻,花者因时为盛衰,秤者视物为低昂也。今之交友,离不得花秤。”
《漢語大詞典》:赴势(赴勢)
犹言趋炎附势。 清 曾国藩 《送郭筠仙南归序》:“君子则不然。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
分類:趋炎附势
《漢語大詞典》:向火乞儿(向火乞兒)
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朝之文武僚属趋附 杨国忠 ,争求富贵…… 九龄 常与识者议曰:‘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当冻尸裂体,弃骨於沟壑中,祸不远矣。’果然因 禄山 之乱,附炎者皆罪累族灭,不可胜数。 九龄 之先见,信夫神智博达也。向火,言附炎也。”
《漢語大詞典》:攀炎附热(攀炎附熱)
犹言趋炎附势。 宋 梅尧臣 《陆子履见过》诗:“犹喜醉翁时一见,攀炎附热莫相讥。”
分類:趋炎附势
《漢語大詞典》:如蚁附膻(如蟻附膻)
庄子·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羶也。”后以“如蚁附膻”比喻趋炎附势或追名逐利的行为。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夫使外国借债於我,而非有大欲在其后也,则何必互争此权,如蚁附羶,如狗夺骨。”
《漢語大詞典》:趋炎附热(趨炎附熱)
犹言趋炎附势。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輓乎?”《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止有 白长吉 一味趋炎附热,説妹子是穷骨头,要跟恁样饿莩,坏他体面。” 郭沫若 《豕蹄·司马迁发愤》:“有些趋炎附热的糊涂蛋在藐视我们做文学的人,我要把我们做文学者的权威提示出来给他们看。”
分類:趋炎附势
《漢語大詞典》:趋炎附势(趨炎附勢)
趋奉阿附于得势当权者。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趋炎附势自古而然:“ 唐 令狐綯 当国日,以姓氏少,族人有投名者不吝。由是远近皆趋,至有姓 狐 冒 令 者。 温庭筠 戏曰:‘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 狐 尽带 令 。’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明 冯梦龙 山歌·汤婆子竹夫人相骂:“悔初心,只为趋炎附势,如今落得冷清清。” 清 和邦额 《夜谈随录·某太守》:“况趋炎附势者,如蝇之逐臭,蚁之慕羴,不堪屈指。”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场:“你也读过诗书,为何不自爱惜,去趋炎附势,作了那 魏忠贤 的干儿义子。”
《漢語大詞典》:蚁膻鼠腐
同“蚁羶鼠腐”。
蚁集腥膻,鼠甘腐物。比喻趋炎附势、追逐名利。
《漢語大詞典》: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古谚语。谓趋炎附势,乃世人之常情。暖,亦作“ 煖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世情:“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於薄俗哉!谚曰: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庐墓》:“多谢深恩怎敢违,开怀宽解免伤悲。休道世情看冷暖,果然人面逐高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世情看冷煖,人面逐高低。见你这般时势,那个朋友肯将银子与你结会?”
《漢語大詞典》:世态炎凉(世態炎涼)
指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故。 宋 文天祥 《杜架阁》诗之二:“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镜花缘第八五回:“这句‘钱多处前,钱少居后’,令人听了,想起世态淡凉,能无慨叹!” 茅盾 《一个女性》六:“谁曾从丰裕跌落到贫乏,从高贵跌落到式微,那他对于世态炎凉的感觉,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罢?”